桔梗蘭(山菅蘭)

2021/04/03 13:46


▲龍洞岬 20210403 桔梗蘭


▲龍洞岬 20210403 桔梗蘭,花序(漸熟)

主要特徵


全草具有毒性,莖汁毒性尤強,誤食可引致腹瀉、食慾不振及精神萎縮等,嚴重可致呼吸困難而死。根莖粗厚;近乎無莖。葉劍形,長20-55 cm,寬2.5-4.5 cm。花淡藍色至深藍色。

用途


藥用(拔毒消腫,可治治毒蛇與毒蟲咬傷、腹痛,外敷可治癰瘡腫膿、雍癬)。

基本資料


和名:キキョウラン(桔梗蘭)<Dianella ensifolia (L.) DC.>
學名:Dianella ensifolia (L.) DC.
簡誌:屬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基生,近疊抱狀。圓錐花序,鬆散。花於柄處具掉落關節;花被片6,離生,白色至藍色;雄蕊6,花絲頂端膨大;子房上位。漿果藍色,表面光滑。 種特徵- 根莖粗厚;近乎無莖。葉劍形,長20-55 cm,寬2.5-4.5 cm。花淡藍色至深藍色。
別名:山菅蘭、山菅、山菅兰、山交剪、老鼠砒<中国植物志:Dianella ensifolia (L.) DC.>
原產地:中國華南、日本、琉球、夏威夷、澳洲。臺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單芒金午時花

2021/04/03 13:33


▲龍洞岬 20210403 單芒金午時花


▲龍洞岬 20210403 單芒金午時花,成熟的果實,分果片上為單芒

主要特徵


單芒金午時花 (Sida rhombifolia L. var. maderensis (Lowe) Lowe),因其形態特徵與菱葉金午時花 (S. rhombifolia L. var. rhombifolia) 極為相似,經常被混淆。但兩分類群可藉由心皮數目及分果片的形態加以區分。(林業研究季刊 33(4):73-80, 2011

近似物種


根據簡誌,除了單芒金午時花之外,其餘的金午時花屬分果片均具二芒刺:
單芒金午時花:每一朵花具10-12枚心皮且每一分果片僅具一芒刺。
菱葉金午時花:每一朵花具8-10枚心皮且每一分果片具二芒刺。
金午時花:成熟心皮8-10,上端具2突尖或2芒刺。
圓葉金午時花:心皮常8。
薄葉金午時花:成熟心皮5。
澎湖金午時花:成熟心皮5。

基本資料


學名:Sida rhombifolia L. var. maderensis (Lowe) Lowe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本種常見於台灣全島中、低海拔的山麓地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多枝扁莎

2021/04/03 13:33


▲龍洞岬 20210403 多枝扁莎


▲龍洞岬 20210403 多枝扁莎,花上方側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稈中部不具節,根莖極短,橫走。小穗棕色或黃褐色,鱗片尖端尖。

基本資料


和名:イガガヤツリ(毬蚊帳吊)<Pycreus polystachyos (Rottboll) P. Beauvois>
學名:Pycreus polystachyos (Rottb.) P. Beauv.
簡誌:根莖短。稈叢生,高15-50 cm。葉寬1.5-3 mm。小穗排列成頭狀;總苞3-5;小穗長1-2.5 cm。瘦果深褐色。
別名:多枝扁莎、多穗扁莎、多枝扁莎<植物智:Pycreus polystachyos (Rottboll) P. Beauvois>
原產地:中國南方、越南、印度、韓國、日本。台灣中、低海拔溼地及荒廢地,雜草。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蓬萊珍珠菜

2021/04/03 13:19


▲龍洞岬 20210403 長在石頭縫中的蓬萊珍珠菜


▲龍洞岬 20210403 蓬萊珍珠菜,花

主要特徵


草本。花期 3~8 月。莖基部傾臥狀,斜上生長,被短柔毛。葉為單葉,近基部對生。花腋生。果實為蒴果,褐色,球形,被短柔毛,較花萼短,縱裂。

用途


藥用(全草:散瘀接骨,消腫。治跌打瘀腫,骨折)。

基本資料


學名:Lysimachia remota Petitm.
簡誌:匍匐或蔓性草本;莖有稜,披柔毛。葉卵形至菱狀卵形,長2-3 cm,無透明腺點,鈍或銳尖頭;葉柄長1 cm。花黃色;花柄長5-10 mm;花瓣緣有細齒。果棕色,具柔毛,縱裂。
別名:疏节过路黄<植物智:Lysimachia remota Petitm.>
原產地:台灣北、中部近海丘陵及田野自生。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天門冬

2021/04/03 13:01


▲龍洞岬 20210403 天門冬,花期中的花苞與花(漸熟)


▲龍洞岬 20210403 天門冬,花

主要特徵


天門冬上看起來像是葉子的部分,其實是分枝的「莖」,通稱「葉狀枝」,葉子的部分已經退化成為鱗片或鉤刺了。花期 5~6 月。

近似物種


天門冬屬常見近似的兩種植物:
天門冬:莖上有明顯的稜,一枝花梗只會開一朵花結一個果。花瓣較細長,花瓣 6,雄蕊 6,雌蕊 1枚。
武竹:莖較圓,一個花梗上會開許多朵花結許多果。花瓣較寬多後翻,花瓣 6,雄蕊 6,花柱頭狀(中間凸起)。

用途


藥用(塊根:具有養陰生津、清火潤燥、袪痰止咳、利尿解熱之功效、為治療肺腎虛熱之要藥。主治肺熱肺炎、肺癰、肺萎縮、咳嗽吐血、喉乾咽痛、支氣管炎、肺結核、白喉、百日咳、心臟性水腫、熱病口乾、糖尿病、便秘、早期乳癌、風濕偏痺、體虛衰弱等。外用治瘡瘍腫癤,蟲蛇毒傷。莖枝治皮膚病)。中藥的天門冬一般為天門冬的塊根部分。本草綱目中為天虋(ㄇㄣˊ)冬與麥虋冬功效相同。

基本資料


和名:クサスギカズラ(草杉蔓)、テンモンドウ(漢方: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學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簡誌:屬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根莖,稀具塊根。莖直立或蔓性,枝條通常下垂;葉狀枝扁平,葉狀或針葉狀;葉鱗片狀。花單一或叢聚;花被片6,通常離生;雄蕊6,離生;花柱3叉,子房上位。漿果。 種特徵- 攀緣性植物;塊根紡錘狀。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花淡黃綠色。
別名:天门冬<植物智: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原產地:朝鮮、日本、老撾和越南,以及中國南部至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台灣全省低海拔開闊地。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玉葉金花

2021/04/03 12:45


▲龍洞岬 20210403 具有葉狀的白色萼片的台北玉葉金花


▲龍洞岬 20210403 台北玉葉金花,從花萼延伸出來的葉狀的白色萼片,表面

主要特徵


蔓性灌木。小枝略有短柔毛。單葉,對生,有短柄,橢圓形至闊卵形。雌雄同株;花冠漏斗形,雄花中具有雄蕊 5 枚及短短的退化花柱,花期 4~5 月。果實為漿果,橢圓形,成熟時紫黑色。

用途


藥用(根、莖:消熱解暑,涼血解毒:根:清熱利濕,固肺滋腎,和血解毒。治肺熱咳嗽,腰骨酸痛,腎炎,瘧疾發熱;莖、葉:解表清暑,活血化瘀,利水止腫。治感冒,中暑,咳嗽,咽喉炎,胃腸炎,泄瀉,痢疾,腎火水腫,溼熱小便不利,瘡瘍膿腫,跌打毒蛇咬傷)。

基本資料


和名:ムッサエンダ・タイホクエンシス<Mussaenda taihokuensis>
學名:Mussaenda taihokuensis Masam.
簡誌:無描述
別名:小玉叶金花<植物智:Mussaenda parviflora Miq.(原:Mussaenda taihokuensis Masam.)>
原產地:台灣固有種。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象草

2021/03/27 16:47


▲龍洞岬 20210327 象草


▲龍洞岬 20210327 象草,雌花毬狀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3 公尺,花期 5~9 月。

象草的莖稈扁平,直立,葉片大,長達 60 公分,葉舌由纖毛構成,葉鞘光滑。象草花朵頂生,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花序長約 15 公分,為黃褐色,花莖長,花被每一小穗有 2 朵小花,雄蕊 3 枚,花藥頂端有毛。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植物。象草的採種子、扦插、分株方式繁殖。象草的花序摸起來的感覺很好,有柔軟舒適感。

用途


花材。牧草。食用(嫩莖嫩筍,可以採食烹調。稱為『牧草心』)。

學名: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簡誌:多年生;稈直立,高達3 m。圓錐花序長約15 cm。小穗長約5 mm。
別名:紫狼尾草
原產地:非洲。台灣中部及南部平野向陽地;生長在平地至中海拔 1,500 公尺山區之河床、耕地、路旁、荒廢地。歸化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薄葉野山藥(日本野山藥)

2021/03/27 16:14


▲龍洞岬 20210327 日本薯蕷


▲龍洞岬 20210327 日本薯蕷,葉表

主要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直徑達 3 公分左右。花期 5~10 月。種子著生於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果期 7~11 月。

日本薯蕷之變種,植株纏繞性,塊莖細長,圓柱形,肉白,莖右旋,細長,草質,基部偶具扁平刺,零餘子球形或不規則分枝,徑約五至十公釐,表皮灰褐色,具網狀溝痕,單葉對生或近莖基部互生,葉卵狀三角形、披針形,先端漸尖、短尾或銳尖,基部心形,葉長約六至十公分,寬二至五公分,草質或膜質,葉面綠、青綠色,基出五至九脈,葉表脈凹陷,葉背脈凸起,細脈網狀,具葉枕,葉柄兩端具關節狀膨大,單性花,雌雄異株,整齊花,雄花穗狀花序,花序一至三腋生,花軸之字形,雄花球形,徑約十五公釐,花被片六枚,二輪,略相等,放射對稱,具淡肉桂香氣,離生或基部合生,雄蕊六枚,略相等,花藥二室,雌花總狀花序,花序單一,腋生,雌花花被片六枚,離生或基部合生,雌蕊心皮三枚,合生,三角形,花柱三裂,反曲,退化雄蕊六枚,二輪,棒狀,子房下位,具三稜,子房三室,中軸胎座,蒴果,橫橢圓形,長約十八公釐,寬約三十公釐,完全開裂,種子扁平,具周圍翅,膜質。

近似物種


日本薯蕷(Dioscorea japonica)有變種之「薄葉野山藥(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var. japonica)」、「細葉野山藥(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var. oldhamii Uline ex R. Knuth)」、「基隆野山藥(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var. pseudojaponica (Hayata) Yamam.)」,三變種經葉綠體基因序列分析,皆無鹼基差異,僅葉部形態變異,應視為同種或亞種,三者別名常混稱。

用途


藥用(擔根體:清熱解毒,補脾健胃。治耳鳴,脾胃虧損,氣虛衰弱)。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マノイモ(山の芋)<Dioscorea japonica>
學名: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簡誌:塊莖一年生,細長圓柱形,肉白。莖右旋,細長,草質,基部偶具扁平刺;零餘子球形或不規則分枝,徑0.5-1 cm,表皮灰褐色,具網狀溝痕。 葉對生,或近莖基部互生,卵狀三角形、披針形,3裂,長6-10 cm,寬2-5(10) cm,先端漸尖、短尾或銳尖,基部箭形、戟形、耳形、心形或截形,草質或膜質,脈(5)7-9,葉表脈凹陷,葉背脈凸起。 雄花序穗狀,1-3腋生,花軸之字形;雄花球形,徑約1.5 cm,具淡肉桂香氣,雄蕊6,略相等。雌花序總狀,單一腋生,退化雄蕊6,兩輪,棒狀。蒴果橫橢圓形,長約1.8 cm,寬約3 cm,完全開裂。種子具膜質周圍翅。
別名:日本薯蕷、野山藥、日本野山藥、日本薯蓣<植物智: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原產地:台灣全島分佈。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基隆澤蘭

2021/03/27 15:51


▲龍洞岬 20210403 基隆澤蘭


▲龍洞岬 20210403 基隆澤蘭,花序

主要特徵


菊科澤蘭屬下的一個變種。基隆澤蘭分布於台灣北部和東北角海岸。並非蘭科植物的蘭花。
主要針對斑蝶、蛺蝶及小灰蝶科成員的蜜源植物。

用途


古時婦人將它揉和油脂當做頭髮潤絲精,可使秀髮光亮如澤,因此稱作澤蘭。

基本資料


學名:Eupatorium kiirunense (Kitam.) C. H. Ou & S. W. Chung
簡誌:莖多不分枝,直立,高約1 m。葉卵披針形或卵橢圓形,8-10 ?e 5.5-7 cm,先端銳尖或漸尖,葉基鈍形,葉柄1-2 cm,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白綠色,被疏毛。
別名:基隆泽兰<植物智:Eupatorium luchuense>
原產地:分佈於北部至東部海岸。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短毛菫菜(短毛堇菜)

2021/03/27 14:04


▲龍洞岬 20210327 短毛菫菜


▲龍洞岬 20210327 短毛菫菜,花與花距,花距長過葉柄為其特徵

主要特徵


花單生,頂生,紫藍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花梗伸長,斜上昇或近似直立,長 4~8 公分,常較葉為長,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

近似物種


近似的菫菜屬,較容易的分辨方法:
台灣菫菜:葉子圓形。
台北菫菜:葉子像草莓形狀。
小菫菜:長長的葉子。
如意草:葉子凹狀心形。
短毛菫菜:花距長過葉柄。

基本資料


和名:ひめすみれ (姫菫)<Viola confusa Champ. ex Benth. subsp. nagasakiensis (W.Becker) F.Maek. et T.Hashim.>
學名:Viola confusa Champ. ex Benth.
簡誌:無地上莖。葉紙質,卵形或三角狀卵形至三角形,先端鈍或圓,基部心形或闊心形,圓齒緣或圓鋸齒緣,兩面光滑或被毛;葉柄長2-25 cm;托葉線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紫或紫紅色;萼片披針形;花瓣倒卵或倒披針形。果橢圓形。
別名:菲律賓菫菜、戟葉紫花地丁、长萼堇菜<植物智:Viola inconspicua Blume>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