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30212 在大樓旁生長地很茂盛的台灣富士櫻,今年與寒緋櫻開花差不多時間
▲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30212 台灣富士櫻,花序
▲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30212 台灣富士櫻,樹幹,樹皮淺灰色,老莖常呈片狀剝落。
主要特徵
台灣的富士櫻(暫訂:台灣富士櫻)的花期在2月下旬至3月,比緋寒櫻稍晚一些,花為單瓣5枚,先落葉再開花,花朵叢生或呈繖形花序排列,腋生。
落葉性喬木。單葉,互生,倒卵狀長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紙質,基部圓形,先端具有尾尖,有鋸齒緣。托葉撕裂狀,早落。葉柄綠色,光滑無毛,具有溝槽,頂端有一對突出的腺體。中肋於表面凹下,背面隆起,側脈每邊約8至10條,於背面隆起。兩性花,叢生或呈繖形花序排列,腋生,花萼鐘形,黃綠色或褐綠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銳尖,花萼筒與子房合生或離生。雄蕊多數,著生於花萼筒口處,花絲線形。雌蕊心皮1枚,胚珠2枚,側生,下垂狀,花柱細長,頂生,柱頭盾形,邊緣胎座或中軸胎座。樹皮淺灰色,老莖常呈片狀剝落。
台灣的富士櫻是台灣原生種山櫻花緋寒櫻(台灣山櫻)與日本豆櫻(マメザクラ)的嫁接雜交品種。
日本豆櫻(マメザクラ)為関東・中部・近畿附近的日本原生種櫻花,尤其富士山周邊與箱根附近尤勝,所以也叫做富士櫻(フジザクラ)或箱根櫻(ハコネザクラ)。由於樹型無法長得高大,且花小之特徵所以被稱做豆櫻,也容易培育出變種的品種,為多數栽培種的母種。wikipedia:マメザクラ
備註:在這裡訂為台灣富士櫻,怕名詞上與日本的富士櫻容易混淆了。
基本資料
和名:
學名:Cerasus kanzakura<日本豆櫻 x 台灣山櫻:Cerasus incisa x campanulata>
簡誌:無描述。
別名:三色櫻、富士櫻、寒櫻
原產地:為台灣山櫻與日本山櫻之雜交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30212 紅花月桃,花序與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30212 紅花月桃,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30212 紅花月桃,近基部的柄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有膨大的根莖,像薑一般,所以也叫「紅薑花」。葉子外形跟月桃很像,全株叢生狀,不同的地方在於月桃的花苞是黃綠色,而紅花月桃頂生穗狀花苞呈現艷紅色,酷似一支烈焰熊熊的火炬,濃綠色披針形的葉子配上頂生穗狀的艷紅色花苞,極具美感及觀賞價值。
用途
紅色花苞是切花常用的上等花材之一,每枝花苞約能維持15天左右。
基本資料
學名:Alpinia purpurata (Vieill.) Schum.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紅花月桃、紅薑花
原產地:原產於印度、摩奴加島、新喀里多尼亞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30129 蒲桃
▲台北植物園 20230129 蒲桃,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30129 蒲桃,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129 蒲桃,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30129 蒲桃,樹幹
主要特徵
屬常綠小喬木,分枝錯綜形成圓錐形或短卵形樹冠。葉薄、革質、全緣,長橢圓狀披針形,表面暗綠色,光澤,背面淡綠色或黃綠色。嫩葉淺紫紅色。花於一至四月開放,花期甚長,2~6枚花簇生於小枝頂端,形成聚繖花序,雄蕊呈細絲放射的粉撲狀,具芳香,花瓣淡黃綠色或帶綠白色。果實於五月下旬開始成熟,球形,卵形或扁球形,每果重約 14~26 公克,外皮淡黃白色,略帶紅暈或杏黃色,水分少,味甘帶玫瑰香氣,肉薄中空,種子 1~3 粒。
用途
食用(果皮可吃,也可製為飲料)。藥用(果皮:暖胃健脾,補廢止咳,破血消腫。治胃寒呃逆,脾虛泄瀉,久痢,廢墟寒嗽,癭瘤;種子:健脾,止瀉。治脾虛泄瀉,久痢,糖尿病。葉:涼血解毒。治泄瀉,痢疾,外傷出血;根皮、果實:涼血收斂。治泄瀉,痢疾,外傷出血)。
基本資料
英文名:Rose Apple
學名:Syzygium jambas (L.) Alston
簡誌:無描述。
別名:香果、鳳鼓、蒲桃(中国植物志:Syzygium jambos (L.) Alston)
原產地:中國華西及東印度,引進栽培為果樹及園林樹。台灣生於河邊、河谷溼地及栽培,野地山麓常可看見自行繁衍的族群,中、南部及東部較常見栽種。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30123 疫情下的異葉卷柏,似乎長得特別茂盛,羽葉末端長出孢子囊穗
▲二子坪 20230123 異葉卷柏,葉表
▲二子坪 20230123 異葉卷柏,葉背
▲二子坪 20230123 異葉卷柏,孢子囊穗(日本稱無性芽/殖芽)
主要特徵
下半部不分支,上半部至少三回分支。(側枝之間會互相重疊或枝幹迴旋狀),孢子囊穗四面體形。
在日本的異葉卷柏特徵中還有葉背緣有白膜狀,並有刺狀的凸尖(日本:背葉の縁に白膜があり、先は芒状に尖る。)
近似物種
低海拔及中海拔常見卷柏類:全緣卷柏,異葉卷柏,生根卷柏。中海拔則偶見疏葉卷柏。
基本資料
和名:イヌカタヒバ(犬片檜葉)<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學名: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簡誌:主莖直立,約55cm高,主軸上的小葉貼伏莖上,四列小葉不並排,孢子囊穗四面體形。
別名:江南卷柏、江南卷柏<中国植物志: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原產地:分布中國大陸、日本(石垣、西表島など)、菲律賓,臺灣全省低海拔山區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30123 台灣菝契
▲二子坪 20230123 台灣菝契,葉表
▲二子坪 20230123 台灣菝契,葉背
▲二子坪 20230123 台灣菝契,常有捲鬚
▲二子坪 20230123 台灣菝契,莖上有刺
主要特徵
木質藤本。枝圓,無刺。葉上3出脈。葉柄鞘長不到葉柄總長1/4至1/3。鞘上緣具狹翼,前端不呈耳狀。繖形花序,單生葉腋。雌雄異株。花梗基部具一鱗狀葉與2小苞片。
用途
藥用(根、莖:清熱除濕,泄濁解毒,通利關節。治梅毒,淋濁,泄瀉,筋骨攣痛)。
基本資料
注音:台灣菝(ㄅㄚˊ)葜(ㄑㄧㄚ)
學名:Smilax lanceifolia Roxb.
簡誌:枝圓,無刺。葉闊披針形、橢圓或卵狀橢圓形,紙質或薄革質;葉柄之鞘長不及柄長1/4至1/3(鞘上緣具狹翼,前端不呈耳狀);葉於葉鞘頂與葉柄頂中間脫落。常為單生繖形花序(稀2);花序梗基部著生處有一鱗片葉,中間有一關節與2小苞片。果深藍色。
別名:台灣菝契、台灣菝葜、馬甲菝契、臺灣土伏苓、臺灣菝契、台湾菝葜<植物智:Smilax elongatoumbellata Hay.>
原產地:中國南方生於海拔1200-2000米的林下蔭蔽處。台灣分佈於全島低中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臺灣卵果蕨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臺灣卵果蕨,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臺灣卵果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微距)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臺灣卵果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微距)
主要特徵
新種Phegopteris taiwaniana T. Fujiw., Ogiso & Seriz. 臺灣卵果蕨,與短柄卵果蕨的差異為除1-2基對羽片外,其餘羽片皆有翅相接以及中部羽片的裂片為卵狀三角形至三角形,先端銳尖 (vs.羽片分離,中部羽片的裂片為卵形至卵狀三角形,先端鈍至圓)。
近似物種
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短柄卵果蕨為異源四倍體,其親本為二倍體的P. koreana及二倍體的P. decursivepinnata。根據:Species Delimitation in the 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Polyploid Species Complex (Thelypteridaceae)
基本資料
學名:Phegopteris taiwaniana T. Fujiw., Ogiso & Seriz.
簡誌:無描述。
別名:臺灣卵果蕨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福州山 20210301 茄苳
▲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30101 茄苳,地上撿的果實剖面,內有種子 3~4 枚(但似乎有超過)
主要特徵
大型喬木,樹幹粗糙不平。 茄苳是本地原生樹種,分佈在低海拔地區。長成高大的樹木時,樹冠為傘形,極具遮陰效果,為優良的行道樹。茄苳壽命又長,常可生長成巨樹,而與榕樹、樟樹一樣,成為鄉里百姓膜拜的神樹。茄苳的老樹,其濃密的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所以茄苳又名「重陽木」。三出複葉為其特徵。花期 1~3 月。果期 8月~翌年 3 月。
台灣低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老樹中有四大天王,為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
基本資料
和名:アカギ(赤木)<Bischofia javanica>
學名: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簡誌:屬特徵- 單性異株,喬木;莖光滑。三出複葉,互生,小葉圓齒緣。圓錐花序。雄花萼片5;雄蕊5;退化雌蕊存。雌花萼片5,早落;退化雄蕊5或無,柱頭3。核果,圓形。 種特徵- 小葉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尾狀突尖;葉柄長8-16 cm。
別名:赤木、茄冬、重陽木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華南、臺灣、印度、緬甸、泰國、老撾、柬寨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和波利尼西亞等。常生於海拔 800 公尺以下山地潮濕溝谷林中或平原。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21225 馬路旁高聳直立的蒲葵
▲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21225 蒲葵,果序
▲台北植物園附近 20230101 蒲葵,果實,內有種子一粒
主要特徵
棕櫚科常綠喬木。樹幹通直不分枝,株高可達 10~15 公尺,成株灰褐色,外表粗糙,莖上節與節間不明顯。單葉叢生於頂端,扇形深裂;葉柄具刺,葉柄成三角形,邊緣有鋸齒狀的刺;葉大且呈掌狀分裂,裂片成線形,葉端有分裂,而裂開的地方成弧形下垂。穗狀圓錐花序,直立;苞片多數,筒狀,花軸很長,花黃色,於晚春開放。雌雄同株。果實藍綠色,長橢圓形,長 1.5 公分,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內有種子一粒。
基本資料
學名:Livistona chinensis R. Br. var. subglobosa (Mart.) Becc.
簡誌:屬種特徵- 高大木本;莖上節與節間不明顯。葉扇形深裂;葉柄具刺。圓錐花序,直立;苞片多數,筒狀。
別名:蒲葵<植物智: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
原產地:產中國南部。中南半島亦有分佈。宜蘭龜山島。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易受害。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松葉蕨,孢子葉二叉分枝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松葉蕨,孢子囊具三突起,孢子囊群成熟時會變黃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松葉蕨,幼枝
主要特徵
著生或岩生型蕨類。松葉蕨看起來像松葉的部份並不是它的葉子,而是它的地上莖。孢子囊群成熟時會變黃。
植株不具真正的根,地下莖多次緊密二次分支;地上莖綠色,長10-50cm,呈鬆散的二叉分枝,其基部橫切面為圓柱狀五角形,往上則為三角形;小葉鱗毛狀,單一不分叉,無脈;孢子葉二叉,孢子囊具三突起,長在葉腋。
用途
在日本為古典園藝植物之一。
基本資料
和名:マツバラン(松葉蘭)<Psilotum nudum>
學名:Psilotum nudum (L.) P. Beauv.
簡誌:
別名:松葉蘭、松叶蕨<植物智:Psilotum nudum (L.) Beauv.>
原產地:台灣常出現於低海拔森林裡。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油點木
▲台北植物園 20221225 油點木,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油點木,開花的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油點木,花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油點木,果序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株高 1~2 公尺,莖纖細,伸長後呈下垂。葉薄革質,3 葉輪生或 2 葉對生,葉全緣,長橢圓形先端漸尖,長 10~12.5 公分,寬 3.7~6.3 公分,葉面有多數油漬般斑紋,狀如繁星點點,葉正面葉色濃綠,背面黃綠色,短柄。花長筒狀小花,總狀花序,開黃綠色小花,具香味。總狀花序頂生,長約 10 公分,花綠黃色,具有芳香。漿果球形成熟時橘紅色,徑約 0.8 公分。生長緩慢,性喜高溫多濕,耐陰耐旱,忌全日強光直射。
基本資料
學名:Dracaena surculosa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星斑千年木, 星龍血樹, 星點木
原產地:原產西非熱帶地區。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