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笈瓦葦

2020/11/15 13:14


▲菜公坑 20201115 擬笈瓦葦


▲菜公坑 20201115 擬笈瓦葦,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學名:Lepisorus monilisorus (Hayata) Tagawa
簡誌:根莖鱗片中間色深,不透明,周圍為窗格狀,邊緣不規則,柄長1~3cm,葉5~15cm長,1~3cm寬,最寬處在中下段。
別名:異葉瓦韋、异叶瓦韦、及瓦韦、拟及瓦韦<中国植物志:Lepisorus heterolepis>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馬藍

2020/11/15 12:47


▲大屯山 20201115 馬藍


▲大屯山 20201115 馬藍,花序

主要特徵


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結實,莖直立或基部外傾。。花期 11 月。

稍木質化,高約 1 公尺,通常成對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均被鏽色、鱗片狀毛,葉柔軟,紙質,橢圓形或卵形,長 10~20(~25) 公分,寬 4~9 公分,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稍粗的鋸齒,兩面無毛,乾時黑色;側脈每邊約 8 條,兩面均凸起;葉柄長 1.5~2 公分。穗狀花序直立,長 10~30 公分;苞片對生,長 1.5~2.5 公分。蒴果長 2~2.2 公分,無毛;種子卵形,長 0.35 公分。

近似物種


馬藍屬近似的植物:
馬藍:葉面近革質較光滑,葉子也較寬,無毛。
台灣馬藍:葉面無光澤近紙質葉子較尖,葉及花萼有毛。
蘭崁馬藍:葉闊卵或闊橢圓形。

除了菊科的馬蘭與爵床科馬藍是不同植物。另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關於藍染。藍草的種類-山藍,其中說明藍草種類有二:山藍,名別:山菁、大菁、馬藍、茶藍、琉球藍(原產於印度阿薩姆地區);與馬藍,名別:山藍(台灣野生種)為不同植物,對照學名之後,似乎就與網路上流傳的資料有矛盾了,值得再釐清才是。

用途


藥用(傳染性肝炎等)。染料(十六世紀晚期,由荷蘭人大量引進,藍染染色用,使用根莖部位)。馬藍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100公分,下部木質化,上部分枝,有明顯節,節處膨大,節間有稜。

基本資料


學名:Strobilanthes cusia (Ness) Kuntze
簡誌:半灌木;幼枝被褐色短柔毛。葉膜質,倒卵、橢圓或卵形,長7-20 cm,寬3-8 cm,基部漸狹,幼時下表面脈上被褐色短柔毛。花無梗,對生而排成穗狀,淡紫色。
別名:山藍、藍草、染布青(莖為藍染的材料), 板藍根(藥用)
原產地:台灣、中國,廣泛分佈於南亞、東南亞至東亞溫暖地區。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明橘

2020/11/15 12:35


▲菜公坑 20201115 大明橘,果期


▲菜公坑 20201115 大明橘,果序(熟果)

喬木。木材。染料(葉含鞣質)。藥用(用根煎水服,可治膀胱結石;葉可敷外傷)。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全體多枝,小枝光滑、粗壯。葉叢生枝端,革質,長橢圓披針形或倒披針形。低海拔山區稜線上常容易發現。

和名:タイミンタチバナ(大明橘)<Myrsine seguinii H.Lév>
學名:Myrsine sequinii H. Lev.
簡誌:灌木或小喬木;幼枝光滑。葉革質,長橢圓,長橢圓狀披針或披針形,光滑,先端銳尖具鈍頭,全緣,側脈多數,不明顯。花瓣卵形,近邊緣被毛。分佈全島低海拔地區。
別名:竹杞, 鐵仔、密花树、狗骨头、哈雷、打铁树(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
原產地:產於缅甸,越南,日本,中國西南各省以及台灣也有分布。海拔650-2400米的混交林中或苔蘚林中,亦見於林緣、路旁等灌木叢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紅果馬皎兒(紅果馬㼎兒)

2020/11/11 14:27


▲魚蕨步道 20201111 紅果馬㼎兒


▲魚蕨步道 20201111 紅果馬㼎兒,葉表

主要特徵


草質藤本。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5)中賦與本種(紅果,葉近三角形不裂者)、葉近於全緣,果實紅色。

基本資料


注音:紅果馬㼎(ㄅㄛˊ)兒
學名:Zehneria sp.(學名尚待查證)
簡誌:
別名:
原產地:產於台灣中北部(南投以北),台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小花下田菊

2020/11/11 13:58


▲魚蕨步道 20201111 小花下田菊


▲魚蕨步道 20201111 小花下田菊,瘦果(上方側)

主要特徵


草本。這一變種的特點是,頭狀花序較小;總苞寬5-7毫米;瘦果較小,長2.5-3.5毫米。葉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棱狀橢圓形或橢圓形,質地較薄。也可作第一變種的變型或亞變型處理。很可能是一種罕見隨機個體變異。

近似物種


下田菊屬中有三種:下田菊小花下田菊以及寬葉下田菊

用途


藥用(治感冒,外敷治癰腫瘡癤,並治五步蛇咬傷,在雲南用以治瘧疾)。

基本資料


學名: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 var. parviflorum (Blume) Hochr.
簡誌:本變種與下田菊之主要差別在於本變種植株較矮小,約20-60 cm高,葉卵橢圓形,頭花較小。
別名:小花下田菊<植物智:Adenostemma lavenia var. parviflorum (Blume) Hochreut.>
原產地:台灣零星分佈於低至中海拔。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單葉雙蓋蕨

2020/11/11 13:16


▲魚蕨步道 20201111 單葉雙蓋蕨


▲魚蕨步道 20201111 單葉雙蓋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單葉,全綠,具有葉柄。單一或成對的線形孢膜。葉柄上被覆黑色之窄披針形鱗片。為蹄蓋蕨科裡少數葉片是單葉的蕨類。資料上寫不常見,我卻十分常見,大多生長在人來往來稀少的岩石下或草堆裡。也見過建國花市以不同名稱在賣。

和名:ヘラシダ(箆羊歯)<Diplazium subsinuatum (Wall. ex Hook et Grev.) Tagawa>
學名:Diplazium subsinuatum (Wall. ex Hook. & Grev.) Tagawa
簡誌:長走莖,單葉,全緣,至多基部瓣裂。10~25cm長,約2cm寬,游離脈,脈不明顯。孢膜長形。
別名:篦羊齒
原產地:中國、日本、琉球、印度及斯里蘭卡;台灣及蘭嶼有產。平地至低海拔半遮蔭的山區,地生或岩生。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琉球雞屎樹

2020/11/11 12:21


▲魚蕨步道 20201111 琉球雞屎樹


▲魚蕨步道 20201111 琉球雞屎樹,花序與花,特點在於花萼

主要特徵


灌木,高 1~2 公尺,幼枝初被細毛,後平滑。葉有柄,略革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7~11公分,寬 2~3.5 公分,先端漸尖,銳基,表面光滑,背面略被短毛,側脈 5~6 對,小脈略平行。萼裂片 5,線狀披針形,花冠白色,5裂,外被疏毛,內被白毛。核果球形,徑 0.5~0.6 公分,成熟時碧藍色,內含種子 5~6 粒。

近似物種


小枝毛多,葉背類多被毛:圓葉、柯氏、台灣及毛雞屎樹。
 圓葉:葉左右不相等
 台灣:葉柄有溝,萼片淺褐色,花萼萼片裂至 1/2
 柯氏:葉柄平滑,萼片淺黃色,花萼萼片裂至 2/3。
 毛:葉全表面被粗毛
葉表面無毛,葉全背面被毛:白果、希蘭山、雞屎樹
 白果:側脈網狀,花萼與核果球形
 希蘭山:葉柄無溝,托葉長7-8mm
 雞屎樹:葉柄有溝,托葉長3-6mm
小枝毛少,葉背通常僅在葉脈上見毛:薄葉、小葉及琉球。
 薄葉:葉先端長驟凸漸尖,花序有總花梗
 小葉:葉先端尾狀漸尖,花序無總花梗,花冠外面被毛,葉基通常鈍形
 琉球:葉先端尾狀漸尖,花序無總花梗,花冠外面無毛,葉基通常楔形

基本資料


和名:リュウキュウルリミノキ(琉球瑠璃実の木)<Lasianthus fordii Hance var. fordii>
學名:Lasianthus fordii Hance
簡誌:葉長橢圓形至狹橢圓形,或卵形至披針形,長6-16 cm,表面無毛,背面脈上被毛,葉基通常楔形,側脈4-9對,平行、分叉或網狀;葉柄長5-12 mm。花無苞片;萼片約長2 mm;花冠白色或淺粉紅色,外面被毛,內面上半部被毛。
別名:罗浮粗叶木(中國植物誌:Lasianthus fordii Hance)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部,琉球,日本,菲律賓及台灣。台灣全島低海拔約 300~1,000 公尺山區的闊葉林下,較為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林蝗

2020/11/07 13:40


▲魚蕨步道 20201107 林蝗

主要特徵


體長 25 - 45 mm,體色褐色,觸角末節白色,複眼後方有一條米黃色的縱帶延伸至翅膀,前胸部背板中央具黑色縱帶及一枚褐色大圓斑,翅膀短小不及腹末,後腳腿節前端黃褐色 ,後段黑色,側視具白色斜帶及斑紋,後腳脛節內側紅色。本種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普遍分布全島,為樹林及草叢常見的種類。

基本資料


學名:Traulia ornata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拎樹藤

2020/11/07 13:24


▲魚蕨步道 20201107 台灣拎樹藤


▲魚蕨步道 20201107 台灣拎樹藤,葉表

主要特徵


草質藤本。花期 4~5 月。

附生草植或木質藤本,常匍匐於石上或樹幹上;根莖匍匐,粗 1 公分,光滑,乾時有許多縱皺和細斑痕;葉柄痕明顯,倒三角形或橫新月形,寬 2 公分,高 0.8 公分。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0~30 公分,近直立;半圓柱形,腹面平坦或內凹,背面圓形隆起,基部擴大,擴展部分三角形,長 0.3 公分,基寬 0.2 公分,葉片膜質,輪廓長圓形,倒卵狀或卵狀長圓形,長 40 公分,寬 25~30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寬鈍非心形,成熟葉羽狀分裂,下部裂片間彎缺與中肋相距 2.5 公分,裂片 6~10 對;頂生裂片梯形,先端驟狹銳尖或漸尖,中部側裂片線狀三角形,多少鐮狀,長約 18 公分,基部寬 3.5 公分,先端長漸尖;中部側脈與中肋交成 40~50° 銳角,細脈明顯,網狀。花序柄單生葉腋,長約 15 公分,粗 0.8 公分;佛焰苞厚,席捲,先端銳尖,長 13 公分;肉穗花序單性,圓柱形,長 11 公分,粗 2 公分,先端鈍圓,向下多少變粗;雄花極密,通常有雄蕊 6,成熟時外彎,花絲扁平,牢貼於不育子房上,寬 0.1 公分,長度不一,變黑色,先端漸狹,花藥卵狀線形,長 0.25 公分,基部寬 0.1 公分;不育子房倒圓錐狀圓柱形,橫切面為六角形,長 0.4~0.3 公分,寬 0.4 公分,頂端截平,中央有線形臍狀凸起。

近似物種


拎樹藤屬的植物:
台灣拎樹藤:葉基常鈍,葉裂片數量6~10。
拎樹藤:葉基常心形,葉裂片數量12~13。

用途


藥用(效用:全草:清熱潤肺,散瘀消腫,舒筋活絡,清肝解毒,消炎止痛,涼血止血。治感冒發熱,頓咳,傷寒,跌打,骨折,風濕痹痛,目赤,鼻衄;外用治癰疽瘡癤,毒蛇咬傷,陰囊紅腫,乳瘡,結膜炎,四肢酸痛,風溼性腰腿痛)。

基本資料


學名:Epipremnum formosanum Hayata
簡誌:無描述。
別名:臺灣拎樹藤
原產地:臺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針刺草(寶針草)

2020/11/07 13:20


▲魚蕨步道 20201107 針刺草


▲魚蕨步道 20201107 針刺草,花

主要特徵


花期11-12月。蒴果長橢圓形。秋後開白色花,穗狀花序。

爵床科的針刺草(或名寶針草)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80cm。葉對生,膜質,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基部較寬大,末端漸尖,中肋明顯,葉柄短。

基本資料


和名:アリモリソウ(有盛草)<Codonacanthus pauciflorus>
學名:Codonacanthus pauciflorus (Nees) Nees
簡誌:莖略被短柔毛。葉膜質,卵或橢圓形,長2.5-8 cm,先端漸尖,基部銳尖或鈍,上表面綠色,不具白色網紋。花具短柄。
別名:寶針草、抱莖蟑螂、針刺草、鐘刺草、钟花草<植物智:Codonacanthus pauciflorus (Nees) Nees>
原產地:孟加拉國(吉大港)、印度東北部(卡西山、阿薩姆)、越南西南,生長在海拔800-1500m左右。台灣常見於全島低海拔闊葉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