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金花蟲
2021/02/28 13:43
▲三貂嶺 20210228 擬金花蟲
主要特徵
體長10-15mm,體型較狹長,體色豔麗,觸角黑色末節長而膨大,前胸背板橙褐色,前窄後寬,翅鞘寬大具灰白色短毛。本屬有6種,近似種頗多不容易辨識。
基本資料
學名:Strongylium albopilosum Gebien, 1913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中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三貂嶺 20210228 擬金花蟲
體長10-15mm,體型較狹長,體色豔麗,觸角黑色末節長而膨大,前胸背板橙褐色,前窄後寬,翅鞘寬大具灰白色短毛。本屬有6種,近似種頗多不容易辨識。
學名:Strongylium albopilosum Gebien, 1913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中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三貂嶺 20210228 角菜
▲三貂嶺 20210228 角菜,花序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莖色因品種而異(目前已知有綠莖及赤莖兩種),莖基部叢生,幼株高約 20~30 公分,老株可長至 120 公分左右,莖部老化後呈半木質化,表面粗糙,有縱根,全株無毛,具短直立莖,有微刺。葉綠色,互生,三角狀二回羽狀裂葉,有葉柄,葉緣有齒狀缺刻;每片葉 腋會抽出腋芽,並發育為新枝條,節間長 3~10 公分,一般有三片小葉 ,頂葉最大,深裂為三,各裂葉片先端為尖形,葉緣鋸齒狀。秋季開乳白色小型頭狀花,花序卵圓形,無梗,密生成穗狀,組合成圓錐花序;總苞鐘狀卵形,苞片 3~4 層,棕色或黃白色,卵形至橢圓形,邊緣寬膜質;花雜性,外層雌花,淺黃色,長約 0.2 公分;中央兩性花,均為管狀花,長 0.25 公分;雄蕊 5 枚;柱頭 2 裂;具芳香味。瘦果。角菜葉綠色,互生,羽狀中裂,有葉柄,但複葉中之小葉無葉柄,葉緣有粗鋸齒狀之缺刻,呈長角形,故名「角菜」。
食用(嫩葉及葉柄可食;葉子帶有一股淡菊花風味)。藥用(味:全草:理氣,活血,調經,利濕,解毒,消腫。治月經不調,經閉,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腫,帶下,癮疹,腹脹,疝氣)。
莖節部位發根力甚強,溼度高時可長出整團根群,故容易以分株或扦插方式繁殖。
學名: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簡誌:無描述。
別名:角菜、甜菜、珍珠菜、白苞蒿<植物智: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
原產地:亞洲南部。中國大陸及東南部地區;常被作蔬食栽培。
▲三貂嶺 20210228 羊蹄
▲三貂嶺 20210228 羊蹄,果實
葉具柄,葉片薄紙質,披針形至長圓形,基生葉心形,長 16~22 公分,寬 1.5~4 公分,基部多為楔形;莖生葉向上漸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截形以至楔形,邊緣波狀皺摺,兩面無毛,托葉鞘繭狀,膜質,邊緣破碎。瘦果橢圓形,有3稜,棕色,光滑。莖直立,上部分枝,具溝槽。
葉基漸尖至心形
├果時宿存花被片全緣或微鋸齒緣,鋸齒長度短於1mm
├─基生葉基部漸尖至截形。★皺葉酸模
└─基生葉基部心形。★羊蹄
食用(嫩葉與種子)。
藥用(便秘,小兒疳積,癰瘡腫毒,疥癬)。【彙考】綱目‧時珍曰:「羊蹄以根名,牛舌以葉形名,禿菜以治禿瘡名也。」
喜歡濕潤的環境,耐寒也耐乾旱,適合種在肥沃的砂質土中。
學名:Rumex crispus L. var. japonicus (Houtt.) Makino
簡誌:葉基心形,內層花被綠白色,果期細齒牙緣。
別名:豬耳朵, 禿頭草, 大頭王, 牛舌菜, 殼菜
原產地:歐洲。常見於台灣中、北部低海拔之海邊、路旁及荒廢地。歸化種。
▲三貂嶺 20210228 禺毛茛
▲三貂嶺 20210228 禺毛茛,果實
水辣菜在亞洲分佈相當廣。為多年生草本,高 20~60 公分,莖具分枝,直立,中空,密被長粗毛。花果期 4 月至 7 月。
毛茛屬的不同特徵:
鉤柱毛茛:植株較光滑,葉形較寬,莖上多不見細毛。聚合果上的花柱,果實具有倒勾。
毛茛(禺毛茛):葉形較瘦,聚合果上的花柱,莖上有細毛,果實上無倒勾。
食用(心葉可供食用,唯不可多食)。藥用(全草及根:退癀,定喘,截瘧,鎮痛,拔毒消腫。治黃疸,肝炎,哮喘,慢性氣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腹水,浮腫,角膜雲翳,胃痛,牙痛,淋巴結結核,癭腫,毒瘡,跌打損傷;外用:鮮品搗爛如豆敷穴位)。
注音:禺(ㄩˋ)毛茛(ㄍㄣˋ)
和名:けきつねのぼたん (毛狐の牡丹)<Ranunculus cantoniensis>
學名: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
簡誌:直立草本,高12-70 cm,密被毛。葉單形,3出複葉或3深裂,頂端小葉或裂片再3略深裂,各小葉或裂片上表面疏被毛,下表面被毛。花集成聚繖花序;心皮光滑;花托光滑。聚合果球形;瘦果光滑,扁平,倒卵狀圓形。
別名:禺毛茛、大本山芹菜、禺毛茛<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
原產地:日本、琉球及台灣。台灣全島低至高海拔潮濕地。台灣原生種。
▲后里 20210224 羅勒(老株)
▲后里 20210224 羅勒,花
草本。一年生或越年生亞灌木草本植物,植株高度為 50~90 公分,莖四稜直立而多分枝,葉對生,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表面有光澤或皺摺,且長葉柄,葉片基部揳形,先端鈍尖,葉全緣或粗鋸齒狀,葉色依品種不同而分為淺綠、綠及紫紅、暗紅色等;莖上部以輪繖花序頂生,開唇形白色或淺粉紅色的花,花小;小堅果暗褐色,長圓形;全株散發獨特的香味,種子沾到水時,會因吸水而表皮產生一層膠質。
食用(具特殊香味,供調味用)。藥用(根:治小兒黃爛瘡;全草:袪風利濕,發汗解表,健脾化濕,散瘀止痛。治風寒感冒,頭痛,胃脹腹滿,消化不良,胃痛,泄瀉,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外用治蟲蛇傷,濕疹,皮炎;嫩葉:驅風發汗,芳香健胃,並可代茶;種子:明目)。
學名:Ocimum basilicum L.
簡誌: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3-5 cm,寬1.5-2 cm,基部楔形至鈍形,先端銳尖,疏鋸齒緣,兩面無毛,被腺點;葉柄長1-1.5 cm。花萼下唇中裂,上側齒先端漸尖;花冠淡紫色或上純白下唇紫紅色;後對雄蕊基部附屬物橫棒狀,上被黃毛。
別名:九層塔、千層塔、光明子、零陵香、薰草
原產地:東印度或歐洲原產,熱帶至溫帶各地栽培。台灣全島低海拔栽培及逸出。歸化種。
▲后里 20210224 小白菜
▲后里 20210224 小白菜,花
十字花科蕓苔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青江菜是小白菜的耐熱品種之一,青江菜的葉片橢圓形,葉柄肥厚,青綠色極似湯匙(故而得名“湯匙菜”),因葉梗青綠色又叫青梗白菜。株型束腰,美觀整齊;纖維細,味甜口感好,四季都可種植,是常見優良的綠色蔬菜。葉柄寬扁成V字型,橢圓形的葉片,基部大腰部細,肥厚多肉,外型像一把湯匙。花瓣 4 片,成十字形;角果,種子圓形,深褐色。其耐熱性強、耐寒且耐運輸為良好之日常蔬菜。
草本。食用、保健(富含維生素C、B1、B2、 ß 胡蘿蔔素、鉀、鈣、鐵、蛋白質等營養)。
學名:Brassica chinensis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小白菜、白菜、青江菜
原產地:中國大陸。栽培種。
▲永春陂 20210220 薺
▲永春陂 20210220 薺,花序
薺菜是越年生草本。全株被有不甚明顯的單毛或星狀毛。有根生葉及莖生葉的區別,前者呈羽狀深裂,較長而大;後者呈披針狀,葉緣有稀疏鋸齒,且較短小。二到三月間開白色小花,總狀花序,十字形花冠。果實呈綠色扁平倒三角形,頂端之中央部分內凹,果梗甚纖細。
食用(嫩葉可食)。藥用(全草可為止血劑。帶根全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明目,降壓,解毒。治痢疾,水腫,高血壓,乳糜尿,目赤,各種出血;種子:袪風,明目。治目赤,目痛;花序:治痢疾,崩漏)。除蚊(種子受潮後分泌出粘稠的分泌物,可以粘住蟲子,因此在水中可以消滅蚊子的孑孓)。
注音:薺(ㄐㄧˋ)
和名:ナズナ(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學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簡誌: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基生葉通常簇生;莖生葉基部箭形,無柄。花序無苞片;萼片基部不成囊狀;花瓣白或粉紅色。短角果,扁平方向與分隔垂直。一年生草本,花瓣白色。
別名:
原產地:北半球平野常見雜草。歸化種。
保育等級:
▲永春陂 20210220 臺灣蛇莓
▲永春陂 20210220 臺灣蛇莓,海綿質花托表面的果實(果實表面有皺果,也有沒有皺果的部分)
蛇莓與台灣蛇莓比較:
蛇莓:聚合果較大。花萼無完全包覆果實。低海拔。
台灣蛇莓:聚合果較小。花萼幾乎包覆果實。花瓣離生。低中海拔。
藥用(莖葉可以止血、解毒、治胃病)。
多年生匍匐草本,具走莖。三出複葉,莖生及地生,具長柄;小葉菱狀卵形,粗鋸齒緣,鋸短柄;拖葉與莖生葉柄離生,與基生葉柄略合生,有缺刻。花單生;萼片5,花瓣5,黃色;瘦果,扁卵形。
和名:ヘビイチゴ<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 et Moritzi) Miq.>
學名: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 & Mor.) Miq.
簡誌:簡誌上蛇莓之描述;莖被長軟毛;節上長芽。小葉近菱形,圓卵形、卵形或倒卵形,長1-3 cm,鈍鋸齒緣。
以往之記載,均認為台灣有兩種,另一種為台灣蛇莓 (D. chrysantha)。兩者之差別在於果實表面有無小疣。此處採 Kalkman (Fl. Malesiana ser. I. 11(2): 291. 1993) 之意見將兩種合併,但本屬仍保留而不併於 Potentilla 屬中。
別名:皺果蛇莓、皱果蛇莓<植物智: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 et Mor.) Miq.>
原產地:日本、朝鮮、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也有分佈。全島低至中海拔之草生地或路邊。台灣原生種。
▲永春陂 20210220 楓香,花期(樹上仍看見滿滿宿存的果實)
▲永春陂 20210220 楓香,雄花總狀花序(上),雌花淡黃綠色(下)
落葉喬木, 葉互生, 蒴果刺球狀, 有別於槭樹之對生葉及翅形果。雌雄同株。果實為圓球形的多花聚合果,成熟後會墜落附近地上。為世界上遺存至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
樹脂用途(樹枝受傷後流出的樹脂稱「楓香」或「楓香脂」,可做口香糖的原料)。建材(闊葉二級木)。藥用(果:(路路通):利水下乳,行中寬氣,袪風通路,利水除濕。治關節痛。水腫脹滿,乳少,經閉,濕疹;葉:袪風除濕:行氣止痛。治痢疾、癰腫;樹脂(白膠香):解毒生肌,活血止痛,涼血解毒,止血生肌。治跌打損傷。癰疽腫痛。吐血,衄血,外傷出血;樹根:袪風止痛。治癰疽,瘡疥,風濕關節痛)。
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簡誌:屬特徵- 落葉喬木。葉具細長葉柄,掌狀3-7裂,鋸齒緣;托葉早落。花常雌雄同株,無花瓣;雄花由雄蕊與小鱗片混生,成頂生的總狀、穗狀或圓錐狀花序;雌花成具細長梗的圓球狀花序。果2室。 種特徵- 葉通常3裂,稀5-7裂,長寬各約8-15 cm,基部心形至截形,裂瓣先端漸尖至長漸尖,細鋸齒緣。
別名:楓香、楓仔、楓樹、路路通、枫香树<植物智: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原產地:中國黃河以南,西至四川,東至台灣,南至廣東。台灣全省中低海拔常見。台灣原生種。
▲永春陂 20210220 通泉草
▲永春陂 20210220 通泉草,花
通泉草屬玄參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成株高約 10~25 公分,全株無毛或具有少許毛茸,莖從基部分枝,莖略呈匍匐狀,有些匍匐,有些直立。根生葉叢生狀,莖生葉對生;葉互生或對生,葉倒卵形或匙形,長 2~6 公分,寬 1~4 公分,基部楔形,下延成翼柄,先端鈍形,不規則粗鋸齒緣。總狀花序,頂生,常具 1~2 片葉時即開花,花莖長比葉莖長,下部花梗較長,漸上漸短。花萼短鐘形, 5 裂,果期略增大;花冠紫色或淺藍紫色。
潮溼之地常常意味著泉水水源在附近,因此可能是「通泉」命名的由來。
佛氏通泉草與通泉草區別
1.花色:佛氏通泉草花冠顏色較深,通泉草下唇顏色很較淡,通常是白色,或淡紫。
2.花型:佛氏通泉草較通泉草大上一倍以上。花長1cm以上。
3.花萼(宿存花萼)裂開的深度:通泉草深裂至2/3處,而佛氏花萼僅裂至1/2處。
玄參科以下幾種辨識上容易混淆的植物:
泥花草、旱田草、藍豬耳、通泉草、佛氏通泉草、定經草、陌上草。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消食健胃,解毒消炎。治婦女經閉,高血壓,腫癤疔瘡,肝炎)。
英文名:Asian Mazus, Tokiwahaze, Divided-by-the Brook
和名:トキワハゼ<Mazus pumilus (Burm.f.) Steenis>
學名:Mazus pumilus (Burm. f.) Steenis
簡誌: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生葉早落;莖生葉大多叢生於莖下半部,倒卵形,長2-6 cm,葉緣小牙齒狀至鈍鋸齒狀,兩面被毛或變無毛,葉柄0.5-3 cm長。花序3-20朵花。
別名:六角定經草、定經草、白仔草,六角金英、白子菜(台灣),石淋草、通泉草<中国植物志:Mazus japonicus (Thunb.) O. Kuntze>
原產地: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台灣原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