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婆刺(薄瓣懸鉤子)

2025/03/16 12:48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薄瓣懸鉤子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薄瓣懸鉤子,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薄瓣懸鉤子,葉背


▲二子坪 20190328 虎婆刺的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薄瓣懸鉤子,花將近入果實階段(1)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薄瓣懸鉤子,花將近入果實階段(2)

主要特徵


常綠半直立小灌木,全株密被腺毛及散生鉤刺或直刺。葉膜質,小葉 5~7,但花枝上者 3,卵狀長橢圓形,長約 3~6 公分,不規則或重鋸齒緣;托葉線狀披針形。花單生或 2~5 花之聚繖花序,頂生,萼裂片長橢圓狀三角形,花瓣白色,卵狀橢圓形,先端圓。果闊卵形,紅熟。花果期在清明節前後。

近似物種


本種和腺萼懸鉤子 R. glandulosocalycinus Hayata 近緣,但後者葉片邊緣有銳裂或缺刻狀重鋸齒,上面疏生柔毛,下面近無毛;枝、葉柄、花梗或疏生柔毛,被較長腺毛(長達 0.5 公分)。

看起來近似的薔薇屬複葉植物:刺莓虎婆刺

用途


食用(成熟果)。藥用(有清熱、止咳、止血、袪風濕之效,用治倒經、喘咳、汗等症)。據說以前的小孩子拿果實來當零食吃。

基本資料


英文名:Thin-petal Raspberry, Beautiful Vein Raspberry
和名:オオバライチゴ<Rubus croceacanthus H.Le'v.>
學名:Rubus croceacanthus Levl.(有同物異名)
簡誌:莖密被長腺毛及短柔毛;刺疏,長 4 mm。小葉3-5 (幼莖可達10枚),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漸狹,重鋸齒緣,兩面被展開狀軟毛;托葉線至線狀披針形。花1-3朵頂生;萼片三角狀長橢圓形,先端長尾狀。果卵至球形。
別名:薄瓣懸鉤子(臺灣木本植物誌)、虎梅刺、虎刺莓、虎不刺、刺波、刺子、圓果懸鉤子、禿懸鉤子、空心泡、薄瓣悬钩子(植物智:Rubus croceacanthus H. Léveillé)
原產地:生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小葉桑

2025/03/16 12:40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小葉桑,雌株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小葉桑,雌株,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小葉桑,雌株,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小葉桑,雌株,果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小葉桑,雌株,果實,花柱有毛柱頭 2 裂;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普通稱它為 「桑葚」,可生食。但似乎感染了「桑椹菌核病」。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小葉桑,雌株,樹幹

主要特徵


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枝條沒有毛但有皮孔(增加氣體交換用)。葉互生,具柄,三出脈,葉片卵圓形或寬卵形,長 7~15 公分,寬 4.5~8 公分,先端尖或長尖,基部近心形。葉子形狀變化大,葉緣有鋸齒有時裂有時不裂,膜質但表面粗糙;花雌雄異株,雄花為下垂的葇荑花序,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花柱有毛柱頭 2 裂;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普通稱它為 「桑葚」,可生食。樹皮灰白色,常有黃褐色的皮目作為通氣用。

喬木。花單性,一般雌雄異株,也有雌雄同花或雌雄同株異花的可能。

相關小常識


「桑椹菌核病」據記載由屬於子囊菌的核盤菌科 ( Sclerotiniaceae ) 病原菌所引起,其中以桑實杯盤菌 Ciboria shiraiana ( Henn.) Whetzel 最常見,被該菌感染的桑椹果穗內部可見發黑分生孢子堆,破裂後隨風雨飄散可感染新鮮的花穗, 感染的果實若被風乾會逐漸木乃伊化 ( mummy ),或是果穗逐漸形成深褐黑色的菌核 ( sclerotia ) ,木乃伊化果實或菌核為良好越冬殘存構造,具低溫或是具不良環境抗性,不容易破壞。翌年遇低溫 ( 15℃ ) 潮濕的環境,形成黃褐色杯狀子囊盤 ( apothecium ) 的子實體,並且隨風飄散出大量的子囊孢子,成為花穗的初次感染源。桑椹菌核病介紹與防治

用途


養蠶(葉)。食用(果可生食,製果汁蜜餞等)。藥用(葉:清熱解毒。治感冒咳嗽;根或根皮:瀉肺火,利尿。治肺熱咳嗽,水腫)。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マグワ(山桑)<Morus bombycis>
學名:Morus australis Poir.
簡誌:中型喬木或灌木。葉卵形,膜質,先端尾尖,基部圓或心形,尖鋸齒緣,有時微裂,長達15 cm,寬6-9 cm,兩面近光滑或被疏軟毛,葉柄長1-2 cm。雄花序長1.5-3 cm;雌花序長2-2.5 cm。
別名:小桑樹、小葉桑、桑樹
原產地:中國、韓國、日本、琉球群島、印度、印尼及台灣亦有產。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分佈。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馬利筋

2025/03/16 12:34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利筋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利筋,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利筋,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利筋,花序與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利筋,花序與花,側面

主要特徵


多年生宿根性亞灌木狀直立草本植物。馬利筋全株有毒,尤其以白色乳汁的毒性最大。

莖基部半木質化,直立性,株高 30~180 公分,莖節明顯,全株含豐沛白色乳汁,幼枝披被細柔毛。葉對生,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或銳形,全緣。聚繖花序作繖房排列,腋生或頂生,有長總梗,花冠輪形 5 深裂,裂片向上翻捲,朱紅色;副花冠 5 枚,金黃色。

用途


藥用(作為中藥,全草又名蓮生桂子花,有消炎、清熱解毒、活血止血及消腫止痛之用)

基本資料


和名:トウワタ(唐綿)<Asclepias curassavica L.>
學名:Asclepias curassavic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马利筋<中国植物志:Asclepias curassavica L.
原產地:熱帶美洲,台灣於早年無意中引進後,現已呈馴化狀態生長。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附地草

2025/03/16 12:33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台灣附地草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台灣附地草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附地草,葉表,葉先端截形至銳尖;上表面葉脈平或凹陷。葉寬於1.5 cm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台灣附地草,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附地草,花序,花萼鐘形,5淺裂;花冠輪狀,5裂。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台灣附地草,花序與花,花冠-極淡藍色;喉口具鱗片(附屬物);雄蕊5;花柱突出。

主要特徵


花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枝,包括花序可達 30 公分。單葉,互生;根生葉具長柄,柄長 2~5 公分,葉片長 3~5 公分,寬 2~4 公分,長橢圓形,稀匙形,葉基楔形,葉尖截形或微凹狀微凸頭,葉緣為全緣;莖生葉具短柄或無柄,較小。花序為增長分枝或單枝蠍尾狀總狀花序;花具短梗;花萼裂片長約 0.3 公分,倒卵形,兩面均被毛;花冠輻射形,5 裂,裂片闊圓形,鱗片小;雄蕊 5 枚;花絲短;子房壓扁狀球形,4 裂,裂片明顯;花柱短;柱頭頭狀。果實為小堅果,4 個,長約 0.1 公分,平滑。期 3~5 月。

近似物種


根據簡誌,台灣有3種附地草
台北附地草:葉先端圓形常凹缺;上表面葉脈明顯突起
南湖附地草:葉先端截形至銳尖;上表面葉脈平或凹陷。葉窄於1cm
台灣附地草:葉先端截形至銳尖;上表面葉脈平或凹陷。葉寬於1.5 cm

基本資料


學名:Trigonotis formosana Hayata
簡誌: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葉互生,全緣,兩面被剛伏毛;花瓣5或6,喉部具鱗片。子房4-10深裂;花柱基生,堅果無毛或有毛。葉長橢圓形,稀匙形,長2-7 cm,寬1.5-2.5 cm,先端微凹具突尖,葉緣近平直,中肋下陷於上表面而微凸出於下表面。花瓣藍色。
別名:台湾附地菜<植物志:Trigonotis formosana hayata
原產地:產於台灣中部及東部山區。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三角楓

2025/03/16 12:29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偶見於北部低海拔山區。在中高海拔地區,於秋、冬季落葉前,葉片由綠轉黃、橙黃至紅色。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葉表,葉對生。前半部長3淺裂,偶不裂。闊三角狀卵形或橢圓形。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花序與花、翅果,可以看見由花轉變成翅果的過程(1),花兩性。雄蕊約8枚。子房上位。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花序與花、翅果,可以看見由花轉變成翅果的過程(2),花兩性。雄蕊約8枚。子房上位。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翅果,小堅果-2個併生,先端帶翅。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台灣三角楓,樹幹

主要特徵


在秋、冬季落葉前,葉片由綠轉黃、橙黃至紅色。
台灣三角楓-特有亞種。灌木至小喬木。小枝光滑。葉前半部三裂,偶不裂,革質,闊三角狀卵形或橢圓形,長2-6cm,寬1.5-7cm,基部圓或略心形。圓錐或繖形花序腋生,花兩性。翅果。

近似物種


槭樹屬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北美、歐洲等地,品種有120餘種,台灣亦有原生種,如青槭、台灣三角楓、台灣紅榨槭等。槭樹葉對生,掌狀分裂,葉色因品種之異,有綠、紅、銅紅、斑葉或錦葉等變化;花為雜性,有環狀花盤,果為有翅之裂果,成熟之裂果(翅果)各具一長翅。

基本資料


學名:Acer buerferianum Miq. var. formosanum (Hayata) Sasaki
簡誌:小枝光滑。葉常前半部3裂,偶不裂,革質,闊三角狀卵形或橢圓形,長2-6 cm,寬1.5-7 cm,基部圓或略心形。
別名:三角楓、台灣伯槭
原產地:台灣北部低海拔近海岸森林中。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長柄竹蕉

2025/03/16 12:25


▲台北植物園 20241201 長柄竹蕉


▲台北植物園 20241201 長柄竹蕉,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201 長柄竹蕉,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201 長柄竹蕉,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長柄竹蕉,果序(末期)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長柄竹蕉,果

主要特徵


龍舌蘭科龍血樹屬多年生常綠灌木狀植物。葉寬披針形,綠色,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具長柄,下部葉柄互相套疊。穗狀花序,花白色花期春季。

基本資料


學名:Dracaena thalioides
簡誌:無描述。
別名:長柄富貴竹
原產地:熱帶非洲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馬蹄金

2025/03/16 12:05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蹄金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馬蹄金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馬蹄金,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馬蹄金,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16 馬蹄金,花正面,約0.25公分,背面及邊緣被毛;花冠鐘狀,較短至稍長於萼,黃色,深 5 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無毛;雄蕊 5,著生於花冠 2 裂片間彎缺處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馬蹄金,花側面

主要特徵


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莖細長,被灰色短柔毛,節上生根。葉腎形至圓形,直徑 0.4~2.5 公分,先端寬圓形或微缺,基部闊心形,葉面微被毛,背面被貼生短柔毛,全緣;具長的葉柄,葉柄長 (1.5) 3~5(6) 公分。花單生葉腋,花柄短於葉柄,絲狀;萼片倒卵狀長圓形至匙形,鈍,長 0.2~0.3 公分,背面及邊緣被毛;花冠鐘狀,較短至稍長於萼,黃色,深 5 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無毛;雄蕊 5,著生於花冠 2 裂片間彎缺處,花絲短,等長;子房被疏柔毛,2 室,具4枚胚珠,花柱 2,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小,短於花萼,直徑約 0.15 公分,膜質。種子 1~2,黃色至褐色,無毛。

近似物種


看起來很類似的植物:
旋花科:馬蹄金
繖形花科:毛天胡荽銅錢草雷公根乞食碗
唇形科:金錢薄荷
桔梗科:普刺特草

用途


藥用(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殺蟲之功。可治急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腎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口腔炎及癰疔療毒,毒蛇咬傷,乳癰,痢疾,瘧疾,肺出血等。性味:全草:苦、辛、平。效用:全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止血生肌。治熱病疝氣,黃疸腹脹,高血壓,結石淋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基本資料


學名:Dichondra micrantha Urban
簡誌:屬特徵:蔓生草本,在節處長根。葉有柄,腎形至圓形,全緣;托葉細小。花單生葉腋,有柄;花冠鐘形,裂至中部或更下;柱頭頭狀。蒴果不規則二瓣裂或不裂。 種特徵:多年生;莖纖細,具短毛。葉近圓心形至腎形,長6-12 mm,寬7-15 mm,圓至凹頭。花柄長5-12 mm,先端急彎向下;花冠淡黃或白色,具長直柔毛。果長2-2.6 mm,具直柔毛。
別名:過牆風、荷苞草、肉餛飩草、金鎖匙(本草綱目拾遺,引百草鏡)
原產地: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珠芽狗脊蕨

2025/03/08 12:59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葉表,羽軸兩側之裂片不等長,近羽軸之下側小羽片小或不存在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葉芽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葉芽(微距),像是電影異形的卵,也很像巴洛克的裝飾花草造型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近基部1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珠芽狗脊蕨,近基部2

主要特徵


短直立莖,二回羽裂。羽軸兩側之裂片不等長,近羽軸之下側小羽片小或不存在。孢子囊群沿小羽軸兩側生長。

此植物的短直立莖具有不等長的羽片,孢子囊群則生長於小羽軸的兩側。

基本資料


學名:Woodwardia prolifera Hook. & Arn.
簡誌:短直立莖,二回羽裂。羽軸兩側之裂片不等長,近羽軸之下側小羽片小或不存在。孢子囊群沿小羽軸兩側生長。
別名:東方狗脊蕨<簡誌:Woodwardia prolifera Hook. & Arn.>、珠芽狗脊<植物志:Woodwardia prolifera Hook. & Arn.
原產地:分佈日本、中國大陸,臺灣低海拔溝渠附近常見。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油點木

2025/03/08 12:49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油點木,花期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油點木,葉表,葉面有多數油漬般斑紋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油點木,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油點木,花序與花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油點木,開花的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油點木,花


▲台北植物園 20230101 油點木,果序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株高 1~2 公尺,莖纖細,伸長後呈下垂。葉薄革質,3 葉輪生或 2 葉對生,葉全緣,長橢圓形先端漸尖,長 10~12.5 公分,寬 3.7~6.3 公分,葉面有多數油漬般斑紋,狀如繁星點點,葉正面葉色濃綠,背面黃綠色,短柄。花長筒狀小花,總狀花序,開黃綠色小花,具香味。總狀花序頂生,長約 10 公分,花綠黃色,具有芳香。漿果球形成熟時橘紅色,徑約 0.8 公分。生長緩慢,性喜高溫多濕,耐陰耐旱,忌全日強光直射。

基本資料


學名:Dracaena surculosa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星点木<植物志:Dracaena surculosa Lindl.
原產地:原產西非熱帶地區。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二葉松

2025/03/08 12:35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裸子植物,台灣二葉松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台灣二葉松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台灣二葉松,雄花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台灣二葉松,樹幹

主要特徵


裸子植物。常綠大喬木,樹皮褐色或紅褐色,縱向深溝裂,且為雲片狀剝落。
針狀葉子,二針一束,長8~12公分。
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穗狀,腋生,卵狀長橢圓形至圓柱形,花粉有2翅,雌花側生或略頂生。
毬果第二年才成熟,長6~7公分,鱗背稍肥厚,菱狀四方形,橫脊明顯,鱗臍常有短突起,種子有翅。

相關小常識


裸子植物的生殖過程是一條漫漫長路,比人類的十月懷胎更為漫長,以松樹為例,通常從受粉到受精須經一年左右,很難想像從珠孔到藏卵器這麼短的一段距離居然需要耗費一整年的時間才能抵達,而從受精到種子發育成熟又需一年,因此在松樹的枝條上常可以看見三代同堂的毬果。

基本資料


學名: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簡誌:無描述。
別名:台湾松<植物志: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原產地:中國南部。台灣分布全島200~3300公尺之向陽坡面,為台灣分布最廣、生態幅度最大的松科植物。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閱讀中海拔的生物寶藏:杉林溪賞樹圖鑑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