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梗鴨跖草

2024/08/31 12:53


▲二子坪 20240831 細梗鴨跖草


▲二子坪 20240831 細梗鴨跖草,葉表


▲二子坪 20240831 細梗鴨跖草,葉背


▲二子坪 20240831 細梗鴨跖草,花正面


▲二子坪 20240831 細梗鴨跖草,花側面

主要特徵


葉片:呈深綠色,葉形狹長,有時帶有紫色斑點或邊緣。
花朵:小型白色花朵,形狀類似星型,常開放於莖端。
莖:蔓性生長,可以攀爬或垂掛,是其特有的特徵之一。

新娘草屬的拉丁語為 Gibasis(婚紗),gibber(突起)意思是這個屬的花萼基部會像駱峰般突起。
花名又叫做新娘草的原因,開花的時候像是婚紗般的新娘一般潔白。

培育方式


通常,應每週澆一次水,或土壤在表層以上3厘米處乾燥時澆水。徹底澆水,直到水滲入土壤,多餘的水從排水孔排出。

基本資料


英文:Dotted bridal veil, Tahitian bridal veil
和名:ブライダルベール
學名:Gibasis pellucida (Martens & Galeotti) D.R.Hunt
簡誌:無描述。
別名:透明新娘草<植物志:Gibasis pellucida (M.Martens & Galeotti) D.R.Hunt>
原產地:墨西哥和中美洲。外來歸化 Naturalized (non-native)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叢傘小菇

2024/08/31 12:43


▲二子坪 20240831 叢傘小菇


▲二子坪 20240831 叢傘小菇

主要特徵


子實體簇通常出現在森林中腐爛或腐爛的木材上。

顏色會根據其成熟狀態而變化。成熟時,子實體呈白色或米色。然而,在成熟過程中,子實體 - 或擔子 - 也可以呈現棕色或粉紅色。隨著子實體的成熟,任何棕色或粉紅色的可見度都會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為人所知的白色和米色外觀。

基本資料


學名:Mycena manipularis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分佈於台灣,日本,中國,印度與非洲。差不多一整年都長在闊葉樹的枯樹上。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求米草

2024/08/31 12:32


▲二子坪 20240831 求米草


▲二子坪 20240831 求米草,葉表


▲二子坪 20240831 求米草,葉背


▲二子坪 20240831 求米草,花序與花


▲二子坪 20240831 求米草,莖

主要特徵


草本。求米草:小穗(花苞)叢生,小穗叢沿中軸互生,下位外稃(花苞或果實的外殼)通常具芒(細長的粗毛)。

近似物種


求米草:小穗叢生,小穗叢沿中軸互生,下位外稃通常具芒。
竹葉草:小穗總狀排列,下位外稃不具芒,稀凸尖。小穗在軸上相隔。

基本資料


和名:ケチヂミザサ(毛縮笹)<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Ard.) Roem. et Schult. var. undulatifolius>
學名: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var. undulatifolius (Ard.) Roem. & Schult.
簡誌:葉片長3-7 cm,寬1-1.5 cm,近無毛。花序長6-12 cm;小穗叢6-10枚,每一小穗叢具小穗2-30 枚。
別名:小求米草、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 (Ard.) Roemer & Schuit.
原產地:台灣全省低海拔林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水鴨腳(水鴨腳秋海棠)

2024/08/31 12:30


▲二子坪 20240831 水鴨腳


▲二子坪 20240623 水鴨腳秋海棠,葉表


▲二子坪 20240623 水鴨腳秋海棠,葉背


▲二子坪 20240623 水鴨腳秋海棠,雄花+食蚜蠅


▲二子坪 20240623 水鴨腳秋海棠,雄花+食蚜蠅

主要特徵


花期約在4-9月之間。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厚、肉質,光滑無毛;莖(花莖)常在開花時長出,帶有葉片,直立或斜上昇,略帶肉質,綠色,長 20~30 公分,先端有分枝及開花。葉歪卵形至長橢圓形,長 12~20 公分,寬 7~12 公分,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歪心形,肉質,邊緣粗鋸齒至撕裂狀;表面近似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葉柄長 10~15 公分,光滑無毛;托葉三角狀卵形,長 0.6~0.8 公分;莖生葉與根生葉相同,但較小。花較大,開放時徑 3~4 公分,粉紅色至紅色,雌雄同株,呈聚繖花序排列;花序長 8~10 公分,常呈叉狀分枝;雄花:花被片 4 枚,排成二列,外列二枚較大,闊長橢圓形,長 2~2.5 公分,寬 2~2.2 公分,先端鈍;內列二枚倒卵形,長 1.5~1.8 公分,寬 1~1.2 公分,先端鈍;雄蕊多數,長 0.4~0.45 公分;花絲離生,長 0.2~0.25 公分;花藥長約 0.15 公分;雌花:花被片 4~5 枚,與雄花的花被片相似但較小;子房三室,花柱二枚,先端二岐,柱頭彎曲如螺絲錐。果實為蒴果,長 2.5~2.8 公分,寬 1~1.2 公分,有翅三枚;背面的翅較側生的翅挺出許多。

近似物種


白斑水鴨腳:葉面出現白色斑點與短硬毛
太魯閣秋海棠「Begonia tarokoensis」併入水鴨腳「Begonia formosana」
特徵:葉掌狀分裂,蒴果的背翅三角形,長0.7-1.6cm。
另外,圓果秋海棠跟水鴨腳秋海棠的混種,Begonia x taipeiensis 台北秋海棠也十分近似。

基本資料


和名:マルヤマシュウカイドウ<Begonia lacinata Roxb. var. formosana Hayata>
學名:Begonia formosana (Hayata) Masamune
簡誌:具橫走地下莖。葉歪卵形,長15-21 cm,寬8-18 cm,不規則疏齒或重齒緣,上表面略或被粗毛,有時具白斑,每斑紋中有一短直毛;葉柄長5-12 cm;托葉卵形。雄花灰粉紅色;花被片4,外輪2,闊長橢圓形。雌花具5花被片。
別名:水鴨腳秋海棠、台灣水鴨腳、裂葉秋海棠
原產地:分布於琉球及台灣。台灣全島300至1,000 m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睫穗蓼

2024/08/31 12:26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葉表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葉背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花序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 20~60 公分,莖多分枝,直立,下部橫臥或斜上生長,常在節上長根。單葉,互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長 2~8 公分,寬 1~2.5 公分,闊披針形,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基楔形,葉漸尖形,膜質,上下表面被毛,葉緣具纖毛;托葉鞘長 0.5~0.8 公分,圓筒形,邊緣具纖毛,幾與葉鞘等長。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2~5 公分,頂生或腋生,具數個花穗,直立,花密生;花梗長與葉鞘相近;苞片上纖毛比花長;花被長 0.2~0.3 公分,粉紅色或紫紅色。果實為堅果,長 0.2~0.3 公分,三稜形,黑色,具光澤。

在「蓼屬」中特徵:葉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花序穗狀。莖及總花梗不具有柄腺毛。莖具疏至密毛。莖光滑。花苞緊密覆瓦狀排列。葉寬於1cm。葉基尖至漸尖。

用途


藥用:(活血袪瘀,消腫止痛。治痢疾,腫瘍,腸炎,菌痢,無明腫毒,陰疳,瘰癧,毒蛇咬傷,風濕痹痛)

基本資料


注音:睫穗蓼(ㄌ|ㄠˇ)
和名:イヌタデ(犬蓼)<Persicaria longiseta (Bruijn) Kitag.>
學名:Polygonum longisetum Bruijn
簡誌:莖光滑。葉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具疏短毛。葉鞘管狀,具緣毛。花序穗狀,小花密集排列;花苞具長緣毛。花白至粉紅色。
別名:假長尾蓼、馬蓼、牛耳朵菜、大蓼
原產地:中國南部、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馬藍(臺灣馬藍)

2024/08/31 12:25


▲二子坪 20240831 台灣馬藍


▲二子坪 20240831 台灣馬藍,葉表


▲二子坪 20240831 台灣馬藍,葉背


▲二子坪 20240831 台灣馬藍,花

主要特徵


花期 8 月至次年 1 月。

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 80 公分,莖多紛枝,4 稜形,密被粗毛。葉為單葉,十字對生,具短柄或幾無柄;葉片長 7~15 公分,寬 2~4 公分,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型,葉緣為鋸齒緣,上下表面密被粗毛。花序為小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分枝少;總梗長 1~4 公分;苞片內凹,疏被緣毛,最外面一對近似葉狀,線狀披針形,早落;裏面 4 片或更多,覆瓦狀排列,闊卵形,早落,有時宿存至花謝;花萼裂片長約 1 公分,線形,疏被粗毛;花冠長 3~3.5 公分,外側被細柔毛,瓣緣 5 裂,裂片緣形,微凹頭;花絲近基部被毛,花藥長橢圓形;子房卵圓形,先端被腺毛,花柱長可達 2.5 公分,被腺毛。果實為蒴果,長約 2 公分,匙狀橢圓形;種子 4 粒,卵圓形,扁平,密被長絨毛。

近似物種


馬藍屬近似的植物:
馬藍:葉面近革質較光滑,葉子也較寬,無毛。
台灣馬藍:葉面無光澤近紙質葉子較尖,葉及花萼有毛。
蘭崁馬藍:葉闊卵或闊橢圓形。

用途


蝴蝶幼蟲食草(枯葉蝶、黑擬蛺蝶、眼紋擬蛺蝶等多種蝶類幼蟲的食草)。染料(原生種台灣馬藍也能製作藍色染料)。

基本資料


學名:Strobilanthes formosanus Moore
簡誌:半灌木;枝密被長硬毛。葉線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7-14 cm,寬2-4 cm,基部漸狹,兩面密被長硬毛。聚繖花序。
別名:臺灣馬藍、台灣金足草、台湾金足草(中國植物誌:Goldfussia formosana (S. Moore) C. F. Hsieh et T. C. Huang)
原產地:台灣北部郊野至低中海拔山區森林中。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萱草(金針花)

2024/08/25 12:38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金針花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金針花,葉表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金針花,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 60~80 公分,地下根部多肉質;葉自根部簇生,呈線形狹長,可及 80 公分。花莖自葉叢抽出,長 80~120 公分,頂部分成二叉或三叉,每枝著生數朵,每日開一朵。果實為蒴果,長圓形,長 2~4 公分,直徑約 1.5 公分。

每日只開一朵,花期甚長。金針花花語:歡樂、忘憂。

用途


食用:採收其花蕾經曬乾加工利用 或直接採收新鮮花蕾作為蔬菜食用。金針排骨就是常見的藥膳料理。藥用(根: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治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黃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癰)。
萱草花蓮 2 號、花蓮 3 號、花蓮 4 號及花蓮 5 號是花蓮場持續育成的觀賞用品種。近年六十石山成為拍萱草(金針花)的聖地。

基本資料


學名:Hemerocallis fulva (L.)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黃花萱草、金針花、金針、宜男草、忘憂草、黃花菜、一日百合、諼草、川草花、丹棘、療愁、單棘、鹿劍、遺忘花、萱萼、本忘草
原產地:中國、日本、西伯利亞和東歐,臺灣於 1661 年由華南引入。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繡球花

2024/08/25 12:30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繡球花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繡球花,葉表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繡球花,葉背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繡球花,花

主要特徵


繖房花序,頂生,密生成球狀,直徑達 20 公分以上,花由瓣狀的裝飾花組成。花色有白色、粉紅、藍色和淡紫色,由可孕(fertile)及不可孕(sterile)二種小花所組成。幾乎全為無性花。

基本資料


和名:アジサイ(紫陽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學名: Hydrangea macrophylla
簡誌:無描述。
別名:绣球、八仙花、紫绣球、粉团花、八仙绣球<中国植物志: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
原產地:日本、中國大陸,台灣最早於 1908 年由日本引入,1968 年分別由高銘宗、張碁祥從日本引入不同的品種。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高砂熊蟬

2024/08/25 12:18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高砂熊蟬,前翅脈及前翅緣脈綠色,翅膀幾乎都是透空的,前翅基二分之一翅脈為綠色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高砂熊蟬,側面

主要特徵


體長約41 - 46mm,體色黑色或黑褐色,外觀近似台灣熊蟬但本種翅膀近基部處不透空的褐色面積較小,台灣熊蟬褐色面積較大,台灣熊蟬前翅基二分之一翅脈為紅褐色,高砂熊蟬為綠色, 剛羽化的個體佈滿金黃色的細毛,雄蟲腹瓣橙黃色。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成蟲出現於 5 - 9 月,常見於喬木上鳴叫,為台灣普遍的蟬種之一。

基本資料


學名:Cryptotympana takasagona Kato
別名:
原產地: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進入閱讀更多...

紅甘蔗

2024/08/25 12:01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紅甘蔗


▲陽明山大埔農場 20240825 紅甘蔗,莖液充滿髓間,具高甜度,去除甘蔗莖皮,嚼食蔗莖,可得甜美的蔗汁

主要特徵


多年生大型草本,成株 2.4~4.6 公尺;莖幹徑約 4~8 公分左右;莖液充滿髓間,具高甜度,去除甘蔗莖皮,嚼食蔗莖,可得甜美的蔗汁。葉片長條形狹長,互生,每節只長一片葉子,葉片具鞘包莖,葉片長約 90~120 公分,葉緣具細鋸齒。圓錐花序頂生,柔軟呈羽狀。穎果,披針形。白甘蔗常見結果,紅甘蔗極少結果。

近似物種


Saccharum barberi Jesw. 細稈甘蔗:稈細長,纖維多。葉片通常寬2-5 cm。
Saccharum officinarum L 秀貴甘蔗:稈粗壯多汁。葉片通常寬4-6 cm。小穗長約3 mm。
Saccharum sinensis Roxb. 甘蔗:稈粗壯多汁。葉片通常寬4-6 cm。小穗長約4.5 mm。
Saccharum spontaneum L. 甜根子草:稈直立,節下方呈粉狀;根系發達。小穗長3-5 mm,穗節及小穗柄皆具絲毛;穎宿存,基部革質,上部膜質。台灣全島低地河床及沙質土壤處。

基本資料


學名:Saccharum officinarum Linn. cv. badila
簡誌:多年生;稈直立。葉片寬;葉舌鈍圓,上端微裂,具纖毛。圓錐花序,具多數分枝。小穗成對,同型,通常無芒,一有柄另一無柄;無柄小穗基盤具白長毛;穎膜質至紙質。台灣有4種;除甜根子草外,其他3種為栽培育種之母系,栽培品系野外可見逸出者。稈粗壯多汁。葉片通常寬4-6 cm。小穗長約4.5 mm。
別名:秀貴甘蔗(臺灣的禾草)、甘蔗(植物志:Saccharum officinarum L.
原產地:原產於中國廣東一帶。熱帶地區、亞熱帶亦栽培不少,主要分佈於北緯 30 度以南與南緯 30 度以北,南北迴歸線以內氣溫約 20℃ 區域。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