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草

2023/11/19 12:49


▲陰陽海 20231119 生長在岩壁上的火炭母草


▲陰陽海 20231119 火炭母草,葉表


▲陰陽海 20231119 火炭母草,葉背


▲陰陽海 20231119 火炭母草,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本品全長約 30~100 公分。莖扁圓柱形,有分枝,節稍膨大,下部節上有褐色須根,淡綠色或紫褐色,嫩枝紫紅色,無毛,有細線棱;質脆,易折斷,斷面灰黃色,疏鬆,常中空。葉多卷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卵狀長圓形,長 5~10 公分或過之,基部截形或稍圓,全緣,上面暗綠色,有淡紫色斑塊。下面色較淺,兩面近無毛;托葉鞘筒狀,膜質,抱莖。無臭,味酸、微澀。在台灣的路旁,很難不見到火炭母草,他可從平地一直生長到海拔2500公尺高的山地,而且四季都可見到他白中略帶黃的小花,小巧可愛,花落後的果實,可以直接採食。而他的嫩葉可是民間用藥的一種,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及腰酸背痛,據說療效非常好,如果浸酒的話,還可以消腫毒!至於根,則可以消炎、鎮咳及通經。

近似物種


到現在為止的紀錄中,葉子三種不同紋路,但是簡誌裡面卻無記載。白中略帶黃的小花。花後的果實,外表呈透明狀。分佈自低海拔到高山都有,紋路也可能因為棲地環境而不同。另外一種生長在中海拔地區葉基有耳狀托葉,看起來十分像的耳葉火炭母草。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明目退翳。全草治跌打閃挫,久年傷痛,肝炎,感冒,喉炎,敷腫毒,癰疽,痢疾,腸炎,消化不良,扁桃腺炎,咽喉炎,角膜雲翳,白喉,百日咳,子宮頸炎,霉菌性陰道炎,皮膚炎,濕疹,白帶,乳腺炎,癤腫,小兒膿疱瘡,毒蛇咬傷)。

基本資料


英文名:Rice Saartweed,Southern Smartweed,Chinese Knotweed
和名:ツルソバ(蔓蕎麦)<Persicaria chinensis (L.) H.Gross>
學名:Polygonum chinense L.(有同物異名)
簡誌:莖光滑至具疏毛。葉卵狀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基截形,光滑至脈具疏毛。葉鞘管狀,斜截形, 無緣毛。花序分枝頭狀。花被花後藍黑色肉質狀,外圍透明狀。
別名:冷飯藤、清飯藤、剩飯藤、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
原產地:中國南部、菲律賓、印度等地均有出產。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地區,極為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白水木(銀毛樹)

2023/11/19 12:37


▲陰陽海 20231119 白水木


▲陰陽海 20231119 白水木,花,花頂生,白色或是略帶淺粉紅,排成兩列,屬蠍尾狀聚繖花序;花萼、花冠都小徑約 0.5 公分


▲陰陽海 20231119 白水木,果實球形核果,徑約 0.5~0.9 公分,初呈橄欖綠,隨著成熟顏色漸漸轉淡,最後終至白色或淺綠色,具軟木質,能藉海水傳播

主要特徵


樹皮灰褐色,小枝條、葉片、花序,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常綠性的小喬木或中喬木,樹皮灰褐色,葉叢生在枝端,全緣,倒卵形,肉質性。白色小花列排成蠍尾形的聚繖花序。果實球形,具軟木質,能藉海水傳播。白水木生長的地方絕大多數是看得到海水的地方,所以有「白水木」之稱。

近似物種


銀葉樹欖仁樹、大葉山欖、海檬果白水木海桐黃槿,同為海岸林植物。

用途


根及莖有清熱,利尿,解毒之效。治風濕骨痛。葉有解毒,消種之效。治解魚類、貝類中毒。
葉子可以作為食物和香料。

培育方式


適合全日照溫暖至炎熱環境。栽培介質需排水良好,以砂質壤土為主。

基本資料


學名:Tournefortia argentea L. f.
簡誌:灌木至小喬木。葉叢聚枝條先端,倒卵形至匙形,長10-20 cm,密被灰白色絹絨毛,先端鈍狀至圓形。花瓣白色至粉紅色。核果白色。
別名:银毛树(海南植物志)、白水草<植物智:Tournefortia argentea Linnaeus f.>
原產地:中國產海南島、日本、越南及斯里蘭卡有分佈。。臺灣產南北兩端、蘭嶼、綠島等沙灘。 白水木全身披著銀白色絹毛,在濱海地區相當亮眼,它天生就適合生長在海岸沙灘,既抗旱又耐潮,在沿海地區,不論單株或帶狀種植都是極佳的樹種。 全島南北兩端及蘭嶼,綠島的沙灘。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美人蕉(蓮蕉花)

2023/11/19 12:34


▲陰陽海 20231119 在步道旁生長的美人蕉


▲陰陽海 20231119 美人蕉,果實為蒴果


▲陰陽海 20231119 美人蕉,果實為蒴果,長 2~3 公分,卵狀長圓形,具小軟刺,未熟青綠色,熟後變為黑色;種子 5~15 粒,種子圓形

主要特徵


蓮蕉為多年生草本,花色有紅、黃、粉紅、橙紅、乳白及斑點複色,高約一至二公尺左右,莖圓柱形,節上生葉,葉互生,長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各種顏色花,以花色分為紅花曇華、黃花曇華、白花曇華等三種,蒴果白綠色,成熟後變為黑褐色,整株可以入藥。塊根發達,是綿延下一代的高手,所以婚嫁常用來做為「早生貴子」的象徵。

用途


藥用(塊莖(蓮蕉頭):清熱解毒、調莖、利水。治月經不調,帶下,黃疸,痢疾,瘡瘍腫毒;花:涼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美人蕉花語:堅實的未來。

基本資料


學名:Canna indica L. var. orientalis (Rosc.) Hook. f.
簡誌:無描述。
別名:蓮蕉花、蓮召花
原產地:西印度群島,泛熱帶地區。台灣於 1661 年由華南引入。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全緣貫眾蕨

2023/11/19 12:32


▲陰陽海 20231119 與傅氏鳳尾蕨、台灣蘆竹一起生長在大岩石旁的全緣貫眾蕨


▲陰陽海 20231119 全緣貫眾蕨,具孢子囊群(已經掉落)的葉表微距


▲陰陽海 20231119 全緣貫眾蕨,具孢子囊群(已經掉落)的葉背微距

主要特徵


為了適應海邊嚴苛的環境,全緣貫眾蕨的葉片呈厚革質且質地堅硬。

地上生,根莖肥短,直立,密被覆膜質大卵形之紅棕色鱗片。一回羽狀複葉,叢生;稻稈色,基部覆鱗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革質,小羽片 6~14 對,互生,具短柄,卵狀鐮形,長漸尖頭或尾狀,基部圓形或上側呈圓形,全緣或微波狀緣,尖端無鋸齒,光滑,革質,上面呈亮綠色,中肋及羽柄具纖為狀鱗片,葉脈網狀。孢子囊堆散生,孢膜革質,圓形,盾狀著生。

基本資料


和名:オニヤブソテツ(鬼藪蘇鉄)<Cyrtomium falcatum (L.f.) C.Presl subsp. falcatum>
學名:Cyrtomium falcatum (L. f.) Presl
簡誌:葉厚草質,網脈,網眼中具游離小脈,具明顯之頂羽片,側羽片6~14對,羽軸兩側孢子囊群多排,孢膜腎形,全緣,羽片邊緣不規則。
別名:大貫眾、貫眾、冬青蕨、齒緣貫眾蕨、全缘贯众(植物智:Cyrtomium falcatum (L. F.) Presl)
原產地:日本、琉球、韓國、中國大陸及越南。台灣海邊林緣或空曠地之岩縫中或岩石上。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金鳥赫蕉

2023/07/22 14:39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金鳥赫蕉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金鳥赫蕉,葉表側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金鳥赫蕉,葉背側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金鳥赫蕉,花序(一左一右一朵一朵地往下走形成蠍尾狀)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金鳥赫蕉,花苞由基部往先端平開,互生排列,中間紅色,末端金黃色,上緣綠色,多朵於舟狀苞片內排成,花萼片 3 枚,花瓣 3 枚,抱成管狀

主要特徵


金鳥赫蕉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叢生,草質莖,地下莖橫生。葉大型,單葉對生,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向內捲曲,葉基鈍,全緣葉,革質,葉面翠綠,葉脈中肋清晰,中肋於背面隆起,側脈平行,兩面密被毛茸,具長柄,葉鞘包莖。蠍尾狀聚繖花序,花莖自莖中抽出,下垂性,花苞由基部往先端平開,互生排列,中間紅色,末端金黃色,上緣綠色,花左右對稱,多朵於舟狀苞片內排成,花萼片 3 枚,花瓣 3 枚,抱成管狀,可育雄蕊 5 枚,不育雄蕊 5 枚,花柱細小,柱頭有時淺 3 裂。果實為蒴果,綠色,如囊狀物,種子細小。主要花期夏秋。

培育方式


喜溫暖,喜濕潤,忌乾燥,耐熱性好,不耐寒,對土壤適應性強,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生長適溫18℃-28℃;

基本資料


注音:金鳥赫(ㄏㄜˋ)蕉
學名:Heliconia rostrata Ruiz et Pav.
簡誌:無描述。
別名:金嘴蝎尾蕉(植物智:Heliconia rostrata Ruiz et Pav.)
原產地:秘魯、厄瓜多爾。園藝栽培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水燭

2023/07/22 13:47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水燭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水燭,花序,雌雄花序通常未緊靠,中間有一段長約3公分裸露之短軸隔開;苞片開裂或有時缺如,著生於花序基部。

主要特徵


葉長52-100 cm,寬4-9 mm。株高可達250公分。穗狀花序雄花部分長約8 cm。雌花部分長約5 cm,與雄花部分有一裸露短軸間隔,子房柄具小苞片。小苞片細長,全緣,厚,頂端棕色,比毛稍長。花期春至夏季;果期秋至冬季。瘦果細小,具長毛,種子懸垂。

近似物種


台灣有兩種常見的香蒲屬的植物,共同特徵為圓錐形穗狀花序:
香蒲(寬葉香蒲):雄花較短,雌雄花序不分離幾乎貼在一起,葉形較寬
水燭(狹葉香蒲):雄花和雌花隔開約1~3公分,葉較細長

基本資料


學名:Typha angustifoli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水蠟燭、長苞香蒲、狹葉香蒲
原產地:中國、日本、印度、西伯利亞。台灣全島沼澤地、溼地等水域地帶。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黃鸝鳥蕉

2023/07/22 13:23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黃鸝鳥蕉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黃鸝鳥蕉,葉表,中央有縱槽溝,葉鞘互相抱持呈假莖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黃鸝鳥蕉,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黃鸝鳥蕉,花序,花序三角狀,花序軸稍呈之字型彎曲,薄被短柔毛

主要特徵


植株叢生狀,草質莖,地下莖橫生,短莖,葉大型,單葉對生,葉披針形、長圓形,葉端漸尖,葉基鈍,全緣葉,革質,葉面翠綠,葉脈中肋清晰,中肋於背面隆起,側脈平行,兩性花,蠍尾狀聚繖花序,花莖直立,苞片排列於花序柄兩側,折疊如船形、鳥嘴尖,金黃、橘黃色,花萼片三枚,花小,花色黃白、黃綠,初期藏於苞片內,後一至數朵花之萼片從苞片內漸露,伸出苞片外,如蠍子尾巴,花瓣三枚,抱成管狀,可育雄蕊五枚,不育雄蕊五枚,花柱細小,柱頭有時淺三裂,子房下位,三室,每室具胚珠一至多枚,每株赫蕉花序從葉頂抽出只能開一次花,蒴果,綠色,如囊狀物,由三個多果肉而似漿果的部分組成,開裂三片或不裂,種子細小。

用途


鳥蕉類植物由於花形優雅奇緻,切花吸水性良好,常作為高級插花素材,且生性強健,繁衍迅速,亦適合庭園叢植、列植美化。

基本資料


注音:黃鸝(ㄌㄧˊ)鳥蕉
英文名:Golden Torch
學名:Hiliconia psittacorum
簡誌:無描述。
別名:黃麗鳥蕉、小天堂鳥蕉、小天堂鳥、金鳥鶴蕉、鸚鵡赫蕉、黃金鳥、
原產地:巴西、圭亞那。園藝品種。

進入閱讀更多...

兔尾草

2023/07/22 12:56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兔尾草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兔尾草,葉表,三出葉至奇數羽狀複葉。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兔尾草,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兔尾草,花序与花

主要特徵


半灌木。三出葉至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7;頂小葉長橢圓卵形,長8~12cm,寬4~6.5cm,先端銳形,具小托葉。 花序及花被的描述:穗形總狀花序,花萼鐘形,外被剛毛,花瓣蝶形,粉紅色。果實及種子描述:莢果2~6節,摺疊於宿存萼片內。夏季開花。

用途


藥用(有散瘀止血、清热止咳之效)
民間流行的"九尾雞(狗尾雞)"便是以兔尾草的根部去烹煮的,具有助脾運化的功效。

基本資料


學名: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簡誌:無描述。
別名:通天草、猫尾草<植物智: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原產地:中國產產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及台灣等省區。海拔850米以下。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南至澳大利亞北部也有分佈。台灣中部大肚山山區和南投山區有大量種植。全台空曠地、路旁及草生地上。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厚葉石斑木

2023/07/22 12:35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厚葉石斑木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厚葉石斑木,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厚葉石斑木,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厚葉石斑木,果序


▲台北植物園 20230722 厚葉石斑木,果實

主要特徵


厚葉石斑木為本島固有的植物,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小枝叢生。枝條端直又瘦長,幼枝灰白、光滑,老枝有裂紋。葉厚革質,光滑倒卵形,長 4.5~7 公分,寬 1~3.5 公分,先端圓鈍,基部寬楔形,全緣,略反捲。圓錐花序被褐色毛;花瓣篦狀倒卵形。果球形,徑 0.6~1 公分。花期為 3~5 月。

用途


染料(樹皮含鞣質,可取做染料)。藥用(根:具有袪風,利濕,活血化淤,收斂,止血功效)。

基本資料


和名:シャリンバイ<Rhaphiolepis indica (L.) Lindl. ex Ker var. umbellata (Thunb.) H.Ohashi>
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 (L.) Lindl. ex Ker var. umbellata (Thunb. ex Murray) H.Ohashi
簡誌:葉幼時密被鏽色絨毛,成熟時光滑,橢圓形或倒卵形,全緣或微鋸齒緣。花序被褐色絨毛。註:另有刻脈石斑木 (Rhaphiolepis impressivena Masamune) 一種分佈於花蓮清水山。此種存疑。
別名:革葉石斑木, 厚葉石斑木
原產地:台灣、日本南部、琉球、小笠原群島、韓國。台灣北部近海岸地區及蘭嶼。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接近威脅。

進入閱讀更多...

金石榴

2023/07/01 14:37


▲二子坪 20230701 喬木下生長的金石榴


▲二子坪 20230701 金石榴,葉序與果序


▲二子坪 20230701 金石榴,葉表


▲二子坪 20230701 金石榴,葉背


▲二子坪 20230701 金石榴,蒴果,長橢圓狀球形,近四角形,基部漸狹,成熟時四瓣裂

主要特徵


多年生小灌木。莖直立或攀緣性,覆有一層粉狀顆粒,並有稀疏粗毛。葉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先端漸尖至鈍,基部平截,小鋸齒緣,具2離基脈,兩面疏被毛,葉柄亦有毛,葉色相當亮麗。花頂生,聚繖花序,花瓣4,白色,雄蕊8枚,4長4短。蒴果,長橢圓狀球形,近四角形,基部漸狹,成熟時四瓣裂;種子多數,楔形,扁平,有翼翅。

近似物種


小金石榴與金石榴外形近似;小金石榴多於南部山區,且總花梗長短與萼片形狀不同。

基本資料


學名:Bredia oldhamii Hook. f.
簡誌:小灌木。葉披針形、橢圓或卵形,先端漸尖至鈍,基部平截,小細鋸齒緣,具2離基脈。花梗光滑或近光滑。
別名: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中海拔之林緣。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