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黃麻

2022/03/20 12:51


▲陽明山 20220320 山黃麻


▲陽明山 20220320 山黃麻,花與花苞

主要特徵


山黃麻為自生平地或海拔五百公尺以下最常見的落葉大喬木,為生長快速的陽性先驅樹種,在全台低海拔的山坡崩塌地或干擾地裡,樹形擴張快速,常形成次生林冠層的樹種。樹皮平滑,呈灰褐色,小枝有短柔毛。葉互生,卵形,頭尖腳鈍,有細齒,兩面具剛毛。花為聚繖花序,腋生,花被黃綠色。核果,內果皮堅硬,徑約 0.3 公分,黑熟。

用途


食料:葉子可做水鹿的食料。食用(其嫩葉、花穗及果實可食用)。藥用(各種外傷出血)。

基本資料


英文名:India-charcoal Trema
和名:ウラジロエノキ<Trema orientalis (L.) Blume>
學名:Trema orientalis (L.) Blume(有同物異名)
簡誌:喬木;小枝與葉下表面密生絨毛和綿毛。
別名:山羊麻、麻布樹、檨仔葉公、山王麻、山油麻、Garahon(泰雅)、Pohada(布農)、异色山黄麻(植物智:Trema orientalis (L.) Bl.)
原產地:台灣產全島低海拔山區及河床。印度、華南、馬來西亞 、琉球、日本、澳洲、菲律賓、小笠原群島。臺灣全島海拔500m以下山麓或崩塌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花曼陀羅

2022/03/20 12:42


▲陽明山 20220320 黃花曼陀羅


▲陽明山 20220320 黃花曼陀羅,喇叭形花

主要特徵


有毒植物。大花曼陀羅為半落葉灌木,單頂花序,開白色喇叭形花。

近似物種


大花曼陀羅的曼陀羅木屬約有8種。花色有白、紫、黃等顏色。
黃花曼陀羅<ダチュラ属(Datura):Datura x candida / Brugmansia x candida Persoon>

用途


藥用(葉:治哮喘;花:止痛,解毒。治喘息,腫瘤。小量可當藥用,白花、葉及種子可當麻醉、止痛、鎮咳藥。全株有毒,誤食會有瞳孔放大、吞嚥困難等現象,嚴重者會產生幻覺、昏睡、麻痺等情形)。

中藥別名「洋金花」,民間使用曼陀羅花來治療老人咳嗽及寒性氣喘,常摘花炒肉絲或加排骨熬湯而食。在台灣,野地上或花圃間栽種可見的曼陀羅花有二種,一名曼陀羅,一名大花曼陀羅,二者毒性類似,外觀也類似。中毒時病人會口乾舌燥、全身燥熱潮紅、幻視、躁動不安,甚至意識模糊,因食用曼陀羅花造成的中毒的案例,在台灣相當常見。內含東莨菪鹼的生物鹼,不知劑量之下,千萬不要隨便食用。

培育方式


大花曼陀羅為半落葉灌木,單頂花序,開白色喇叭形花,可作為庭園觀花植物,採插枝法或播種繁殖。樹性強健,病蟲害少,栽培土質不拘,性喜多肥,以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生育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佳。生長快,又因草本高莖,故一般多利用於牆角、籬垣,以為依靠生長,並得美化。定植後,如分枝太少,可摘心並施用追肥一次,促使多分枝,可多開花。生育及開花期可多施腐熟天然肥,可使花果持續不斷,花後宜修剪整枝一次。

基本資料


學名:Brugmansia suaveolens (Willd.) Bercht. & C. Presl
簡誌:屬特徵:灌木或喬木。葉卵形,近全緣。花單一,腋生狀,下垂,芳香;花萼筒狀,5裂;花冠喇叭狀,花萼之上突然增寬,5齒;雄蕊筒冠中部著生,花藥縱裂。木質不裂蒴果,無刺。 種特徵:葉長15-30 cm,寬8-15 cm,被毛。花萼長9-12 cm;花瓣白色,長25-30 cm。
別名:白花曼陀羅、南洋金花、曼桃花、萬桃花、鳳茄花、風茄兒、山茄兒
原產地:原產地巴西、印度、中東、美洲。台灣全島山野、山澗、溪谷旁或潮溼地常可見大面積族群生長。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青楓

2022/03/20 12:41


▲陽明山 20220320 比電線桿還要高出許多的青楓


▲陽明山 20220320 青楓,花序


▲陽明山 20220320 青楓,花掉在附近植物的葉子上

主要特徵


葉子會變色,在十一月到一月間會由橙轉紅。花期約在2-4月間。

落葉中或小喬木,株高可達 20 公尺。樹冠傘狀圓錐形;樹皮灰褐色或灰紅色,有細縱裂,皮孔顯著;小枝綠色帶點紅,平滑。葉具細柄,對生,紙質,圓心形或闊卵形,掌狀 5 裂,長 7~8 公分,寬 9~10 公分,先端漸尖,葉基心形,不規則鋸齒緣或重鋸齒緣,葉面光滑,掌狀脈,5 條,明顯。花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常生成無毛的繖房花序,開花與葉的生長同時;萼片 5,紫綠色,卵形或橢圓卵形,先端鈍圓,長 0.3~0.4 公分;花瓣 5,淡白色,卵形,先端鈍圓,長0.3~0.4公分;雄蕊 8,生於雄花者比花瓣稍長、花絲無毛,花藥黃色,雌花的雄蕊很短;花盤微裂,位於雄蕊的外側;子房微有長柔毛,花柱無毛,長 0.2 公分,2 裂,柱頭反捲。果實為翅果,小堅果橢圓形,翅倒卵形,長 2.5~2.7 公分,寬約 0.6 公分,黃綠色。

基本資料


學名:Acer serrulatum Hayata
簡誌:小枝光滑。葉掌狀深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至三角狀卵形,葉基平截或心形,鋸齒緣。
別名:中原氏掌葉槭。槭樹。青皮楓。臺灣五裂槭。雞柔、台湾五裂枫<植物智:Acer serrulatum Hayata>
原產地:台灣。低及中海拔 700 至 2200 公尺的山地闊葉林內。臺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蘭崁馬藍

2022/03/04 13:26


▲二子坪 20220304 蘭崁馬藍,花,具匍匐性


▲二子坪 20220304 蘭崁馬藍,葉表,近圓形具粗毛


▲二子坪 20220304 蘭崁馬藍,葉背

主要特徵


馬藍屬中唯一匍匐性草本植物。莖柔軟,平臥地上。葉闊卵或橢圓形,長2-5cm,寬2 -3c m ,基部突尖或近圓形,兩面光滑或疏被長粗毛。花單生葉腋,略帶藍色。

近似物種


馬藍屬近似的植物:
馬藍:葉面近革質較光滑,葉子也較寬,無毛。
台灣馬藍:葉面無光澤近紙質葉子較尖,葉及花萼有毛。
蘭崁馬藍:葉闊卵或闊橢圓形。

基本資料


學名:Strobilanthes rankanensis Hayata
簡誌:草本;莖柔軟,平臥地上。葉闊卵或闊橢圓形,長2-5 cm,寬2-3 cm,基部突尖或近圓形,兩面光滑或疏被長粗毛。花單生葉腋,帶藍色。
別名:蘭嵌馬藍、兰嵌马蓝<植物智:Strobilanthes rankanensis Hayata>
原產地:台灣中部中海拔山區及海岸山脈森林中。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天蓬草

2022/03/04 13:26


▲大屯山 20220304 平地上長出來的小白花,天蓬草


▲大屯山 20220304 天蓬草的花


▲大屯山 20220304 天蓬草,花苞

主要特徵


石竹科繁縷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稱雀舌草、寒草、瓜子草、指甲草、雪裡花、雪裡開花、吳檀、金線吊葫蘆、濱繁縷,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田間、溪岸、潮濕地區,莖纖細,下部平臥,上部有稀疏分枝,單葉對生,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兩端尖銳,全緣或邊緣淺波狀,葉面翠綠,無托葉,兩性花,聚繖花序,花冠白色,輻射對稱,花柄細長,花萼片五枚,披針形,先端尖,離生,覆瓦狀排列,花瓣五枚,近基部二裂,雌蕊心皮合生,子房上位,一室,中央胎座, 蒴果,熟果六瓣裂。

近似物種


「繁縷屬」種檢索表:
A.葉有柄,至少莖基部之葉明顯有柄。
 B.花柱5,葉無毛。-----★鵝兒腸
 B.花柱3,葉具緣毛。
  C.萼片被毛,雄蕊3-5。-----★繁縷
  C.萼片無毛,雄蕊10。
   D.花絲離生。-----★賽繁縷
   D.花絲基部癒合。-----★網脈繁縷
A.葉無柄。
 B.植物體具星狀毛。-----★疏花繁縷
 B.植物體無毛或具腺毛。
   C.葉無毛,線形。-----★天蓬草
   C.葉具緣毛,卵形。-----★小花繁縷

基本資料


學名:Stellaria alsine Grimm. var. undulata (Thunb.) Ohwi
簡誌:一至二年生草本。莖無毛。葉線形至倒披針形,無毛,基部漸尖至抱莖,無柄。萼片無毛,花瓣長2-4 mm;雄蕊3-5,花絲離生;花柱3。
別名:雀舌草、寒草、瓜子草、指甲草、雪裡花、雪裡開花、吳檀、金線吊葫蘆、濱繁縷
原產地:台灣本省低地雜草。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常春藤

2022/03/04 12:37


▲大屯山 攀附在緋寒櫻上的台灣常春藤(生殖枝)


▲大屯山 台灣常春藤(生殖枝),垂吊下來的枝條


▲大屯山 台灣常春藤(生殖枝),葉表


▲大屯山 台灣常春藤(生殖枝),葉背

主要特徵


常綠攀援灌木。果實黑色。花果期 7 至 翌年 1 月。葉兩形,營養枝上的葉子通常呈掌狀,3-5裂;生殖枝上的葉子則為卵形或卵狀披針形,不裂。營養枝或是生殖枝,看葉形就可預知是否會開花結果。

嫩枝幾無毛,稀具星狀毛。花枝上的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或近於菱形至卵形,歪斜,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上面亮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兩面均明顯,網脈上面較明顯;葉柄長 1~5.5 公分,幾無毛。繖形花序近於繖房狀排列;總花梗細長,長 1~1.5 公分,有星狀毛;花梗長 0.6~0.8 公分,有星狀毛;萼筒短,倒圓錐形,密生星狀毛,長 0.1 公分;花瓣卵形,長 0.2~0.25 公分,開花時略反卷,外面有星狀毛,內面中部以上有隆起的脊;雄蕊 5,花絲長 0.2 公分;子房 5 室,花盤短圓錐形;花柱合生成柱狀,長 0.1 公分,柱頭有不明顯的 5 裂。

用途


藥用(莖、葉:袪風利溼,活血消腫。治風濕骨痛,腰痛,跌打損傷,目赤,腎炎水腫,經閉;外用治癰癤腫毒,癮疹,濕疹)。

培育方式


低海拔生長須經馴化育種。

基本資料


學名:Hedera rhombea (Miq.) Bean var. formosana (Nakai) H. L. Li
簡誌:葉於一般枝上常3-5裂或粗齒裂;於生殖枝上不裂,卵或卵狀披針形,上表面略深綠及具光澤,下表面灰白色。花序被星狀毛。
別名:臺灣常春藤、台灣常春藤、土鼓藤、臺灣菱葉常春藤、台湾菱叶常春藤(变种)<植物智:Hedera rhombea (Miq.) Bean>
原產地:全島低中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白斑蝶

2022/01/23 15:29


▲龍洞岬灣 20220123 大白斑蝶,後側面


▲龍洞岬灣 20220123 大白斑蝶,上方側

主要特徵


展翅 110 - 125mm,翅膀底色白色,翅脈黑色,翅面散生許多黑色的大小斑點。其黑斑較大 ,為台灣最大的斑蝶,飛行緩慢,喜歡訪花吸蜜,又稱大笨蝶。 幼蟲體色白色具黑色的橫紋,胸背有3對及腹端的一對細長突棘,側視有紅色斑點,幼蟲以爬森藤植物寄主,近幾年人工蝴蝶園漸漸增多,大白斑蝶的分布也跟著擴散,為常見的種類。

基本資料


學名:Idea leuconoe clara (Butler, 1867)
別名:大笨蝶
原產地:本種有2個亞種,本島亞種分布於墾丁、恆春、蘭嶼及東北角海濱,綠島亞種分布於綠島。

進入閱讀更多...

桑樹

2022/01/23 15:26


▲龍洞岬灣 20220123 桑樹,雄株(雌雄異株)


▲龍洞岬灣 20220123 桑樹,雄株,雄花下垂

主要特徵


灌木。
食用(果實為雌花的多花聚合果,成熟時呈紫黑色,稱為「桑椹」,含維他命A、C,可生吃或製成果醬及蜜餞)。藥用(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枝:袪風清熱,通絡,利關結。治肩臂關節酸痛麻木;果:滋陰補腎,養血袪風;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治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痛頭暈,目赤昏花,水腫,咽喉腫痛等;桑椹:補血滋陰,生津潤燥,補肝益腎。治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髮鬚早白,津傷口渴,精神衰弱等;根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治肺熱咳嗽,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根:治風濕,高血壓;桑白皮:平喘,行水,利尿,降壓。治肺熱喘咳,水腫)。也有人做蜜餞、果醬等。

依農委會微管束簡誌所述,台灣野生的桑科桑屬僅有「小葉桑(Morus australis Poir.)」一種,據資料顯示民間種植的桑屬多為桑樹(Morus alba Linn.)或矮生種桑樹之食用品種。

用途


桑樹的果實為多花果,成熟時紫紅色,汁多而甜,常見鳥類取食。
嫩葉細切後燙熟,加調味料食用或和在麵粉漿內油炸,味佳。成熟果實可生食或製成果醬果汁等。枝葉煮水喝,具解暑清涼作用。葉可以養蠶。
樹皮可以作為造紙原料或是作成繩索利用。桑樹含有許多有效成分,

根部表皮有一層薄薄的白皮,叫做『桑白皮』可以當藥用(支氣管炎、氣喘、止咳、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等有效)。果實成份經分析得知含糖份約5-6 Brix,氨基態氮14.0mhg/100g,磷酸根42.0mg/100g,灰分0.475 % ,果榶0.79 % 及葡萄糖0.8 % ,並含有維他命A、B1、B2、C等。依據中國藥典記載,桑椹的藥性溫和,能補肝益氣、養血生津,長久食用不但可以明目、補血,並能使頭髮烏黑有光澤,傳統的中國醫學用它來治療血虛、便秘、頭髮及頭暈目眩等疾病,因桑椹實在是一種優良的保健食品。

適於庭植或大型盆栽,葉子可養蠶,果實可食用或供釀酒。桑椹通常以外觀顆粒大者肉較厚,紫紅色者較成熟,糖份高。

基本資料


學名:Morus alb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桑(本草經),家桑(四川),桑樹(通稱),黃桑、荊桑、白桑、桑材仔、蠶仔葉樹、桑葉、冬桑葉、蠶桑、蠶仔樹、鹽桑仔、娘仔桑、蠶仔桑
原產地:台灣遍生中低海拔山地及平原,被廣種為養蠶用食料及採果用桑樹。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花咸豐草

2022/01/23 15:15


▲龍洞岬灣 20220123 長在堤邊的大花咸豐草


▲龍洞岬灣 20220123 大花咸豐草,剛長出舌狀花瓣的花

主要特徵


大花咸豐草一或二年生草本,莖四方形,高度約為 70 公分。葉對生,有柄長約 3 公分,三出複葉或五葉,小葉卵形或卵橢圓形,先端銳尖或漸尖。頭狀花序呈繖形狀排列,頂生或腋生,具長梗,總苞綠色,基部有細毛,舌狀花白色 4~8 枚,管狀花兩性,黃色五裂。雄蕊五枚,雌蕊一枚,柱頭兩分歧。果實黑褐色,細長,上端有具逆刺的萼片,以附著人畜,散佈果實。

全島低海拔極為常見,為極具侵略性之歸化雜草。

近似物種


大花咸豐草:舌狀花較長約 0.8~1.5 公分
咸豐草:舌狀花較短約 0.5 公分左右
鬼針草:就沒有白色舌狀花
註:舌狀花指白色花瓣部分

用途


許多種蜜蜂的蜜源植物。食用(青草茶重要的原料之一)。
藥用(全草有疏表清熱、解毒、利尿、散瘀之效,治盲腸炎、肝病、糖尿病、咽喉腫毒、腸炎、子宮炎、感冒)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オバナノセンダングサ(大花の栴檀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
學名:Bidens pilosa L. var. radiata Sch. Bip.
簡誌:多年生草本,高可達近2 m。莖方形,具明顯縱稜。葉單葉或奇數羽狀複葉,羽片卵形或披針形,頂羽片較大,先端銳尖,葉粗鋸齒緣。頭花頂生或腋生,繖房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匙形,具緣毛,內層苞片披針形。舌狀花白色,偶略呈紫紅色,花冠長1-1.5 cm。心花黃色。瘦果黑色,具2或3條具逆刺之芒狀冠毛。
別名:鬼針草、同治草、白花婆婆針、瘋女人(台語)、赤查某(台語)、鬼针草<植物智:Bidens pilosa L.>
原產地:琉球(民國六十七年,李錦洲先生引進)全島低海拔極為常見,為極具侵略性之歸化雜草。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木槿

2022/01/23 14:00


▲龍洞岬灣 20220123 高约3公尺的木槿,果期時,葉子都掉光了,加上藤類糾纏在上頭,有點難辨認


▲龍洞岬灣 20220123 木槿,果實(蒴果)與種子


▲龍洞岬灣 20220123 木槿,種子腎形具毛,約0.4cm,具毛約0.7cm

主要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各地方木槿,顏色上都會些許不一樣,植物園的就稍微濃了些。

高可達 4 公尺。葉卵形或菱狀卵形,三淺裂,裂片缺刻為圓形或尖形牙齒,三主脈。花腋生,花冠淡紫色、粉紅色或白色,直徑 5~8 公分,花瓣倒卵形, 5 或有時為重瓣;花萼杯形,雄蕊基部連合成筒包圍花柱,雄蕊束超花冠外;雌蕊花柱 5 條。蒴果長圓筒形,外被金黃色星狀毛。花期7-10月。

果實為蒴果,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長 1.5~2 公分,徑約 1.5 公分,五瓣裂,先端有短喙,密被金黃色星狀毛;種子多數,長 0.2~0.3 公分,扁腎形,黑色,背面被白色長絨毛。

近似物種


蒴果很相近的物種:
木槿:種子腎形,背部被黃白色長柔毛。
黄槿:種子光滑,腎形。

園藝栽培種有白花重瓣木槿、粉紫重瓣木槿、短苞木槿、長苞木槿、白花單瓣木槿、牡丹木槿等等。木槿為韓國的國花。

基本資料


和名:ムクゲ(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
英文名:Shrub Althaea, Rose of Sharon, Bunga Raya
學名:Hibiscus syriacus L.
簡誌:灌木,被柔毛。葉菱形,常3裂,基部楔形,前半部不規則齒緣;葉柄長1-1.5 cm。花藍紫色;附萼片6-7。
別名:水錦花、木槿<植物智:Hibiscus syriacus Linn.>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