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溝溪 20180610
主要特徵
粉綠狐尾藻是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物,株高約 10~20 公分。莖呈半蔓性,能匍匐濕地生長。上部為挺水葉,匍匐在水面上,下半部為水中莖,水中莖多分枝。葉 5~7 枚輪生,羽狀排列,小葉針狀,綠白色;沉水葉絲狀,朱紅色,冬天老葉會枯掉,葉子掉落時是紅色的。穗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上半部為雄花,下半部為雌花, 花期在每年的 4~9 月。最上面開小紅花。核果堅果狀,具 4 凹溝。以插枝法即可繁殖。幾乎所有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植物都是雌性。南美洲以外尚未發現雄性植株,所以北美的族群不會生產種子。因為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也沒有塊莖或其他特化的生殖越冬芽,它完全經由植物碎片擴散到原生地以外的地方。其不顯眼的花,開在水上葉片與莖的交接處。中形落葉性之多年生草本,具宿存地下莖。花被片長橢圓至狹橢圓形,下表面黃色,基部深紅色,上表面橘紅色,具深紅色斑點。果倒卵狀橢圓形。
基本資料
注音:射(ㄧㄝˋ) 干(ㄍㄢˋ)
和名:ヒオウギ<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var. chinensis>
學名: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簡誌:屬特徵- 中形落葉性之多年生草本,具宿存地下莖。葉樹片,劍形,二列排列。生殖莖分支多。花被片離生,不等大,無明顯花被柄,外輪者較大;花絲離生。果橢圓形;種子黑色。 種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肉質地下莖;莖長60-100 cm。葉寬2-4 cm,邊緣透明狀。花被片長橢圓至狹橢圓形,下表面黃色,基部深紅色,上表面橘紅色,具深紅色斑點。果倒卵狀橢圓形。
別名:射干、交剪草、野萱花<中国植物志: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
原產地:中國大陸、日本(變種)、印度、琉球、韓國、蘇聯、南非洲。台灣各地均有栽培。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虎山步道 20180602 白斑筒金花蟲(植物:野牡丹的花)
主要特徵
體長 4-6 mm,觸角黑色細長,近基節黃褐色,頭部及前胸背板橙紅色,前胸背板後緣偶黑色邊線,翅鞘黑色,左右各 有6枚白色橫列斑紋, 斑紋上有細微的刻點,其中一枚小斑在肩角,斑紋具個體變異,有些個體黑色處呈線條分布或漸少消失,變異個體較常見於1000公尺以上山區。本屬有27種之多,本種分布於台灣低、中海拔山區,成蟲於4-8月出現,曾見於九芎 、赤楊葉面取食,普遍分布全島,數量多見。
基本資料
學名:Cryptocephalus luteosignatus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虎山步道 20180602
主要特徵
黃苞小蝦花為常綠小灌木;分枝多,莖枝較硬,枝條細小。葉對生,葉形呈長卵形單葉,葉端呈尖銳形,葉基呈耳形,葉面略粗糙,有臘光,葉緣全緣,紙質,有羽狀側脈 8~10 對,葉色正面濃綠,背面綠色,無葉柄,無葉托。穗狀花序,單瓣二唇狀,花苞黃色,四季常開。
基本資料
學名:Pachystachys lutea Nees
簡誌:無描述
別名:黃苞小蝦花、黃蝦花、珊瑚爵床、黃珊瑚、小蝦花、金苞花
原產地:熱帶美洲的墨西哥、秘魯。園藝植物。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526 花
主要特徵
植物誌記載「木龍葵」不多,僅記載日治時代川上瀧彌、森邦彥在基隆地區採過一次紀錄, 容易被忽視。
茄科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直立,分枝多,無毛或單毛,葉對生,寬卵形、菱形、近圓形,葉端尾尖,葉基楔形,全緣葉、波狀緣、疏齒緣,葉脈明顯,長葉柄,繖形花序,節間著生,花萼片五枚,綠色,被短毛,具纖毛緣,花瓣五枚,白色,未熟果綠色,果熟紫黑色,具光澤,徑寬8mm以上,宿萼略反折。
近似物種
類似植物特徵區分:
直立草本或灌木:
瑪瑙珠:葉一大一小著生在節上。
葉單一:
珊瑚櫻:葉窄於15mm。
葉寬大於20mm:
光果龍葵:花瓣短於5mm,果徑小於8mm,有光澤。
花瓣長過5mm,果徑大於8mm,無光澤。
龍葵:葉先端鈍形,果徑小於10mm。
木龍葵:葉先端銳尖,果徑大於10mm。
基本資料
學名:Solanum scabrum Mill.
簡誌: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無毛或單毛。葉寬卵形、菱形或近圓形,長2-12 cm,寬2-7 cm,全緣、波狀緣或疏齒緣。繖形花序節間著生,萼片被短毛,具纖毛緣;花瓣白色,長3-6 mm。果紫黑色,具光澤,徑8mm以上,宿萼反折。
別名: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526 花與果
主要特徵
花期:春末~秋季。果期:夏季~秋季。近中午十分有較濃郁的奶油花香。
武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為一耐陰性甚強之觀葉植物。植株叢生狀,塊根與莖叢生,莖半木質化,地下有橢圓形根莖,分枝多,小枝呈十字對生,具刺,細長莖之由根際叢生,柔軟彎曲而成下垂狀,高 0.5~1 公尺。真葉退化,由莖上小枝發育成葉狀,稱為假葉,假葉 1~2 枚或 3~5 枚簇生,輪狀互生,葉形為扁平線狀,黃綠色有光澤,呈下垂狀或蔓狀。總狀花序,腋生,小花數朵簇生,呈淡紅色至白色,具香氣,花瓣 6 枚,雄蕊 6 枚,花藥黃色,花柱頭狀 。漿果球形,初為綠色後轉為鮮紅色,徑約 0.6 公分。
近似物種
天門冬屬常見近似的兩種植物:
天門冬:莖上有明顯的稜,一枝花梗只會開一朵花結一個果。花瓣較細長,花瓣 6,雄蕊 6,雌蕊 1枚。
武竹:莖較圓,一個花梗上會開許多朵花結許多果。花瓣較寬多後翻,花瓣 6,雄蕊 6,花柱頭狀(中間凸起)。
基本資料
和名:スギノハカズラ<>
學名:Asparagus densiflorus (Kunth) Jessop
簡誌:無描述。
別名:狐尾武竹,密葉武竹、垂葉武竹
原產地:南非。臺灣以園藝栽培為主,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526 花(待查證)
近似物種
兩種特徵相近的牽牛花,兩者看花或葉子不易分辨:
銳葉牽牛:花萼上無毛或毛較少(自然攝影中心)。葉表面具較長的直柔毛,稀3裂。
牽牛花:低海拔。花萼上披伏毛(自然攝影中心)。葉上披貼伏毛。0
牽牛花與銳葉牽牛的葉子多可能為心形,但牽牛花以三裂片居多。
用途
全草有毒。藥用(治水腫脹滿,腹水,痰飲,腳氣,蟲積,食滯,便秘,喘滿,陰囊腫脹,癰疽腫毒,痔漏便毒等)。
學名:Ipomoea nil (L.) Roth
簡誌:纖細纏繞性藤本;莖具密或散生的柔毛。葉外廓寬心形或圓心形,長6-10 cm,全緣或3裂,短漸尖頭,兩面多少有緊貼的毛;葉柄長5-8 cm。花冠漏斗形,長5-8 cm,藍至紅色,稀白色。果卵形,徑約1 cm。
別名:東雲草、朝顏、牽牛、牽牛子、喇叭花、裂葉牽牛
原產地:亞熱帶亞洲 、北美洲。台灣低海拔地區。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合歡山 20180520 雄花
主要特徵
台灣冷杉生長在寒冷的地方,在台灣僅有如玉山、合歡山、雪山等高山地區才可以生長。
臺灣冷杉為常綠大喬木,幹通直,屬於中性或微陽性的植物,需要充足水分,故常見於潮濕的山谷或山腹處;樹高常可達 40~50 公尺,樹徑也多在 1 公尺左右;樹皮灰褐色,常呈鱗片狀剝落;其枝條輪生,具有顯著的葉枕。葉螺旋狀著生,扭排成二列,線形,扁平,基部略窄。雄花毬狀,下垂,雌花亦毬狀,幼時紅色。毬果直立,熟時果鱗、苞鱗及種子均脫落。台灣冷杉為構成臺灣中央山脈海拔最高之寒帶林中最主要樹種,多數分布於海拔 2,800~3,500 公尺陽光照射強烈的乾燥地而形成大片純林。
用途
建材(質地輕軟)。紙漿。藥用(治高血壓等)。
基本資料
學名:Abies kawakamii (Hayata) Ito
簡誌:大喬木,幹直。葉密生於枝上,往上扭出向兩側排列,線狀倒披針形,先端圓或鈍,有時微凹。球果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前端略平,成熟時暗紫色,表面常有樹脂。
別名:冷杉、松柏、杜、白松柏、川上氏冷杉、玉山冷杉
原產地:臺灣。其生長高度僅次於玉山圓柏,而分布於海拔大約 2,500~3,730 公尺的高山地區。臺灣原生種。臺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合歡山昆陽 20180519
主要特徵
臺灣刺柏是長綠小喬木,近似蔓性,也是藤性樹木的一種;樹高長在 2~4 公尺之間,具有多數分枝;葉為三枚輪生,狹線形,先端成尖銳刺狀,基部具關節,葉表有 2 條白色的氣孔帶,背面為灰白色或成白粉狀,葉片中央有一條縱的龍骨突起。花單性;雄花腋生,成橢圓形,具有多數成對生長的雄蕊,花粉囊亦多數、基生;雌花卵形、綠色。每年四、五月間開花。大都生長在臺灣冷杉及玉山圓柏林下,其中又以北向和東向的山坡地生長最茂密。
用途
木材(工藝、具芳香味、含芳香油可做引火材料)。藥用(全株:清熱解毒,退熱透疹,殺蟲。治高熱不退,皮癬,麻疹)。製酒(歐刺柏:Juniperus communis 果實:琴酒,非本種)
基本資料
學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簡誌:灌木或喬木。葉全為刺形葉。球果橘黃色;種子3粒。
別名:臺灣刺柏、刺柏、山刺柏、台桧、山杉、矮柏木、刺松、台湾柏(中國植物誌: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原產地:大陸也有。從花蓮之蘇花公路兩側生長至海拔3,000 m之高山。以大霸尖山、雪山、桃山及池有山一帶3000公尺以上的山地最為常見。
進入閱讀更多...

▲清境農場 20180519 花 手機記錄
主要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稍肉質草本雙子葉蔓生植物,常有液汁。葉互生或下部的對生,單葉,無托葉。花單生,兩性,左右對稱;花瓣 5,或因退化而較少。果實由三個獨立的核果組成,成熟後即分離成三片,果皮有稜,種子無胚珠。
用途
食用(味道像芥末,嫩芽可食用)。藥用(治結膜炎)。
基本資料
學名:Tropaeolum majus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旱荷花、矮金蓮、旱荷蓮、荷葉蓮、大紅鳥、金芙蓉『圖考』,旱金蓮(種子植物名稱)
原產地:中美洲至南美洲及墨西哥。臺灣於 1911 年由日本引進。
進入閱讀更多...

▲清境農場 20180519 花 手機紀錄
近似物種
外型類似的法國菊與大濱菊區分:
法國菊:花萼有咖啡色鑲邊。
大濱菊:細鋸齒的葉尾漸尖,沒有咖啡色鑲邊的花萼。
基本資料
學名:Leucanthemum vulgare (L.) Lam.
簡誌:屬特徵:多年生草本。輻射狀或筒狀頭花單一或少數繖房狀排列,具長總梗;舌狀花雌性可稔,白、粉紅或稀為黃色。瘦果10稜形。冠毛鱗片狀或無。 種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高達100 cm。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倒卵形或匙形,鈍齒緣,有柄;上部莖葉長橢圓形,鈍齒緣至羽狀全裂,葉基半抱莖。頭花直徑2.5-6 cm,單花頂生。舌花白色,心花黃色。
別名:高山菊、白花茼蒿、牛眼菊,濱菊
原產地:歐洲。台灣中高海拔地區如北橫的棲蘭山區、清境農場、八通關及玉里古道有人家的地方都有它的蹤跡,屬於陽性植物,見於中至高海拔草生地。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