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子坪 20190328 長梗紫麻的果實與種子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通常不超過 10 公尺,徑 10~15 公分,樹皮暗褐色,枝細;小枝有毛茸,尤其是在幼年期更明顯。葉互生,卵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5~12 公分,寬 1.5~4 公分;鈍細鋸齒緣,表面略粗糙,背淡綠色,僅脈上疏生短硬毛,基脈三條,側脈 2~3 對,紫紅色;葉柄纖細,紫紅色,長 2~3.5 公分;托葉披針形,長 0.3~1.4 公分。雌花序有長梗;雄花數朵成簇無梗。瘦果卵形,扁平。
用途
製作繩索(莖皮纖維)。食草(葉子:黃三線蝶幼蟲)。
基本資料
學名:Oreocnide pedunculata (Shirai) Masam.
簡誌: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卵狀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5 cm,寬1.5-4.4 cm,先端漸尖至長尾狀漸尖,鈍齒狀鋸齒緣,基部鈍至圓。普遍分布全島低至中海拔地區。
別名:長梗紫麻(臺灣樹木誌),山水柳、長柄紫苧麻、紫苧麻、长梗紫麻<植物智:Oreocnide pedunculata (Shirai) Masamune>
原產地:生長於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地,最高可分佈至 2,100 公尺的山地,分布琉球、南日本。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樟樹的花
主要特徵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葉橢圓形,葉端尖,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2~4月開花,綠白色,又小又多。核果球形,熟時黑色。
用途
藥用。作為醫藥、塑料、炸藥、防腐以及樟腦丸或上等家具材料。以前作為樟腦丸的多為臭樟,作為行道樹多為芳樟。
基本資料
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J. Presl
簡誌:葉互生,紙質,闊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銳尖至漸尖,上表面具光澤,下表面灰白,3出脈,側脈2-3對。漿果扁球形。
別名:香樟、樟<植物智: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原產地:台灣、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臺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變葉懸鉤子的花
主要特徵
落葉直立灌木,莖散生鉤刺。單葉,平面式互生,葉身 6~8 公分長,葉片變化,從狹狀等腰三角形至三裂,唯兩側裂葉不超過葉長二分之一,細鋸齒緣,表肋微凸起,有細茸毛,葉面綠色,葉下淡綠,基部三出脈,脈上有鉤刺;主枝上者闊三角狀卵形,常三裂,花枝上者多卵形而不分裂;托葉線狀披針形,連生於葉柄,長約 0.5 公分。花單生或成對,頂生,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花瓣卵形。果卵狀三角形;果實橙黃上被細絨毛;甜美可口。花期 1~2 月。全島中低海拔極常見。
用途
食用。藥用(中藥名:懸鉤子。味酸性平,醒酒、解毒、袪疾,治痛風、丹毒、遺精等;根亦入藥,破血殺蟲,治跌打損傷等;莖燒末服之,主喉中塞)。
基本資料
和名:ビロードイチゴ(天鵞絨苺)<Rubus corchorifolius>
學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簡誌:莖幼時被毛;刺疏,長達 5 mm。單葉,長橢圓狀卵形,不裂至3深裂,僅脈上被毛,鋸齒或重鋸齒緣;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5 mm。花常單生;萼片三角狀卵形。果卵形。
別名:絨毛懸鉤子、山莓<植物智: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原產地:台灣、大陸華中、華南至華西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田字草
主要特徵
這是蕨類植物。到了冬天或枯水期,葉柄基部會開始長出硬殼的孢子囊果進行繁殖。
多年生草本蕨類,根狀莖匍匐泥中並分枝,細長而柔軟,節上着生多數細根及葉,繁茂甚快,速成群落。葉柄長 8~20 公分,頂生小葉 4 片,十字形對生,質薄柔軟,倒三角狀扇形,長與寬 1~3 公分,先端渾圓,全緣,葉脈叉狀射出,背面淡褐色,具腺狀鱗片。孢子囊果生於葉柄基部,2~3 枚叢生,基部相連梗長約 1 公分以下,孢子囊果斜卵形或圓形,徑 0.2~0.4 公分,被毛,內含孢子囊群約 15 個,每個孢子囊群內有大小二種子囊,子囊着生於托部,成熟時裂開伸出散布孢子。孢子期間為夏、秋間。
用途
食用(全草)。藥用(全草:利尿劑,解毒,止血劑,安神,截瘧。治風熱目赤,腎炎水腫,肝炎,吐血,瘧疾,衄血,精神衰弱,尿血,熱林,癰瘡,瘰癧,蛇傷。汁液塗布,治腫瘍。)。
基本資料
和名:デンジソウ(田字草)<Marsilea quadrifolia L.>
學名:Marsilea minuta L.
簡誌:科特徵- 具長匍匐狀且二叉之根莖,可不斷延伸,常成片蔓生。葉絲狀或十字裂成四片,呈「田」字型。幼葉卷旋,小葉全緣或多裂,葉片晚上會褶疊、下垂。 種特徵- 葉田字裂,孢子果在葉柄基部或近基部著生,部份植株小葉撕裂。
別名:南國田字草, 蘋, 四賢草, 四葉草、南国田字草<植物智:Marsilea minuta Linnaeus>
原產地:臺灣、中國大陸、日本、沖繩及南洋各地。過去在台灣全省低海拔水田中常見,今已逐漸稀少。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燈心草的果實
主要特徵
發現它的時候,並不在花期或是果期。一般的花期 5~6 月;果期 6~7 月。
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地下莖短,匍匐性,密生鬚根,稈叢生直立,圓筒形,實心,莖基部具棕色鞘,髓呈細長圓柱形,高 40 ~100 公分,直徑 0.2~0.4 公分。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軟,略有彈性,易拉斷,斷面白色。無臭,無味。葉生於莖基部,葉身無或退化呈芒狀,僅留葉鞘包夾莖之基部。地下莖有退化成鱗片狀的紅褐色葉鞘。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在莖上呈假側生狀,基部苞片延伸呈莖狀,花下具 2 枚小苞片;總苞片似莖的延伸,直立,長 5~20 公分;花長 0.2~0.25 公分,花被片 6,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雄蕊 3,極少為 6,長約為花被的 2/3。花期 5~6 月。蒴果卵形,長約 0.22 公分,黃褐色;種子黃色,倒卵形,先端紫黑色,長約 0.05 公分。果期 6~7 月。
用途
用具(莖可製作席墊、菜油燈的燈芯)。藥用(莖髓:清熱,利尿,安神。治心煩少眠、淋症、小便不利)。
基本資料
學名:Juncus effusus L. var. decipiens Buchenau
簡誌:莖圓。葉生於莖基部,葉身無或退化呈芒狀,僅留葉鞘包夾莖之基部。花多朵排成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花序,下方有一莖狀苞片由莖頂長出,以致花序呈假側生狀)。
別名:燈心草, 藺草
原產地:中國、韓國、日本、北美。台灣全島低至高海拔潮濕地上。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噶瑪蘭芭蕉的雄花
主要特徵
本株為本地自生噶瑪蘭芭蕉。
近似物種
台灣2011年發表:
噶瑪蘭芭蕉(牛鬥芭蕉):特產宜蘭大同山區。特色為苞片與果皮均呈淡綠色,無紫紅色條紋(中華芭蕉有紫紅色條紋)。
另外一種為:
泰雅芭蕉(佳志芭蕉):特產桃園復興山區。特色為花序開始時傾斜向上,然後彎曲向下;果指間緊密。
基本資料
學名:Musa itinerans var. kavalanensis
簡誌:無描述。
別名:牛鬥芭蕉
原產地:特產台灣宜蘭大同山區。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這裡可以看出台灣三角楓雌花如何轉變為翅果
主要特徵
在秋、冬季落葉前,葉片由綠轉黃、橙黃至紅色。
台灣三角楓-特有亞種。灌木至小喬木。小枝光滑。葉前半部三裂,偶不裂,革質,闊三角狀卵形或橢圓形,長2-6cm,寬1.5-7cm,基部圓或略心形。圓錐或繖形花序腋生,花兩性。翅果。
近似物種
槭樹屬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北美、歐洲等地,品種有120餘種,台灣亦有原生種,如青槭、台灣三角楓、台灣紅榨槭等。槭樹葉對生,掌狀分裂,葉色因品種之異,有綠、紅、銅紅、斑葉或錦葉等變化;花為雜性,有環狀花盤,果為有翅之裂果,成熟之裂果(翅果)各具一長翅。
基本資料
學名:Acer buerferianum Miq. var. formosanum (Hayata) Sasaki
簡誌:小枝光滑。葉常前半部3裂,偶不裂,革質,闊三角狀卵形或橢圓形,長2-6 cm,寬1.5-7 cm,基部圓或略心形。
別名:三角楓、台灣伯槭
原產地:台灣北部低海拔近海岸森林中。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190310 笑靨花的花序
主要特徵
落葉小灌木,樹高可達 2 公尺,樹皮灰褐色,常有細裂片剝落,具多數分枝;小枝細弱,老時近無毛。葉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 2~4 公分,表面有毛或光滑,背有密生毛,細銳鋸齒緣。花白色,無梗繖形花序,基具數枚葉狀苞;花瓣闊卵形。蓇葖果展開,有分果 5,長 0.2~0.5 公分,成熟時開裂,光滑無毛。每年春季,笑靨花於枝上密綴雪白小花,迎風搖曳,如春風笑靨,因而得名,其花細密雪白,亦稱珍珠花,又細碎如玉屑,故清陳淏子:曰「珍珠花,一名玉屑」。其萬花齊放如同噴雪,故亦有噴雪花、雪柳之稱。臺灣笑靨花多見於台灣中高海拔向陽山坡,亦分布於大陸華東。模式型廣布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本變種與模式之差別在葉質稍厚、花形較小、毛茸較多。
用途
藥用(根:退熱,解毒。治發燒,咽喉腫痛)。
基本資料
注音:笑靨(ㄒ一ㄠ ˋ 一ㄝ ˋ)花
學名:Spiraea prunifolia Siebold & Zucc. var. pseudoprunifolia (Hayata) H. L. Li
簡誌:小枝具稜,被毛或近光滑。葉細鋸齒緣,下表面密被毛。無柄之繖形花序。
別名:笑靨花、假笑靨花、雪柳、珍珠花、噴雪花、臺灣笑靨花、多毛李叶绣线菊<植物智:Spiraea prunifolia var. pseudoprunifolia (Hayata) Li>
原產地:種見於中國山東、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及廣東各省,台灣笑靨花為台所特有的變種。台灣中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190310 屈尺月桃
主要特徵
分布於台灣北部及東部 800 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山區。屈尺月桃為薑科月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1~2 公尺,地下莖肥厚蔓生,像薑。葉互生於假莖上,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40~50 公分,寬 7~12 公分,上表面光滑,中肋下凹,近無葉柄,葉脈平行,僅葉緣被毛。穗序花序長15公分,密生多花,密被長柔毛;小苞片殼狀,長2.5~3公分,小花梗極短或近於無;花萼長2公分,頂端及邊緣稍被毛,一側開裂至中部,背面被粗毛;花冠管長1公分,裂片長3~5公分,後方的一枚倒卵狀匙形,寬1.2公分,側生退化雄蕊長0.4~0.5公分;唇瓣卵狀菱形,長4~4.5公分,寬3公分,頂端尾尖,不裂,邊緣黃色,中部以上中央紅色,邊緣具齧蝕狀齒,喉部被粗毛。
近似物種
相近月桃屬近15種,常見月桃的特徵:
月桃:葉下表面與中肋交界處被毛,花序密被毛。葉面光滑,側脈不明顯。開花或有果實月桃花序梗下垂。月桃果有稜,成熟近淺咖啡色。
烏來月桃:葉面有著非常明顯凸起的側脈(像是被車子碾過)。花序直立,果實皮生硬刺毛,近球形,成熟時變橘紅色。
斑葉月桃:園藝栽培種。可能為烏來月桃與月桃雜交。
屈尺月桃:烏來月桃和島田氏月桃的天然雜交種。小花梗近無,小苞片短於3.5cm,果扁球形。
用途
藥用(種子:燥熱袪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濕積滯、嘔吐腹瀉)。
基本資料
學名:Alpinia kusshakuensis Hayata
簡誌:葉僅葉緣被毛。穗狀花序,密被毛;小苞片貝殼狀,長約3 cm,包被1朵花;花萼長約2.5 cm;唇瓣喉部被粗毛。蒴果狀,扁球形。
別名:菱唇山薑、菱唇山姜<植物智:Alpinia kusshakuensis Hayata>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台灣北部及東部 800 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190310 時鐘藤的花
主要特徵
植物園中標的是「跳舞女郎」。常被種來當添景植物。
莖具纏繞性,左旋,嫩莖綠色,成熟莖灰白色,有縱裂紋,單葉對生,近葉柄處向兩側外擴,葉披針形或卵形,葉端漸尖或尾尖,葉基鈍狀,葉緣波浪狀,上部淺裂狀 下部不規則疏鋸齒緣,三出脈,厚紙質,兩性花,總狀花序,腋生,呈下垂狀,長串,苞片葉狀,二枚,小苞片二枚,常合生或佛燄苞狀包被花萼,花朵兩兩十字對生,花萼杯狀,萼片包住三分之一花朵基部,兩枚,薄革質,磚紅色,花冠漏斗形,四、五裂,裂片長約六至八公分,反捲,上裂片鑷合狀如鳥嘴,裂片邊緣磚紅色,內側黃色, 雄蕊四枚,二長二短,二強雄蕊,著生花冠筒,雌蕊一枚,有棉絮狀附屬物,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一枚,柱頭二裂,子房上位,二室,中軸胎座,蒴果,球形,背裂二瓣。
基本資料
學名:Thunbergia mysorensis
簡誌:無描述
別名:跳舞女郎、舞者之鞋
原產地:原產於印度南部。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