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錢柳

2019/05/25 12:02


▲新北投 20190525 串錢柳的花

主要特徵


花期春至秋季。紅瓶刷子樹與串錢柳極為相似,紅瓶刷子樹枝條上揚不下垂,串錢柳的枝條下垂不上揚。這一棵樹不在原地(20181026)。再度回到原來位置(20190525)。

莖高六至十公尺,具多數分枝,枝條細長而柔軟,枝拱形而後下垂,如垂柳狀,光滑無毛,幼葉偶具絲狀毛茸,單葉互生,葉狹線形或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全緣葉,葉長七至九公分,寬六至八公釐,革質,葉兩面淡綠色,幼葉古銅綠色,老葉表面有光澤,葉脈中肋較顯著,網狀脈不明顯,葉背有粗糙腺點,偶表裏兩面皆散生腺點 ,無托葉,短葉柄,兩性花,穗狀花序、總狀花序,密集圓柱狀排列,頂生於下垂小枝先端,花序長七、八公分,花序梗長,花軸具毛茸或光滑無毛,花萼合生筒狀,卵形或鐘形,花萼五裂,筒長二、三公釐,裂片卵形,具毛或光滑無毛,花萼與子房合生,宿存,花冠放射狀對稱,花瓣五枚,紅色,卵狀三角形,長四至六公釐,先端鈍,覆瓦狀排列,雄蕊多數,生於花盤邊緣,離生,紅色,二十至二十五公釐,花絲基部短合生,花藥點狀,紅色,雌蕊心皮三、四枚,合生,花柱一枚,線形,子房下位,子房三、四室,中軸胎座,蒴果,球形,徑約五公釐,果序穗狀,如串起之古錢,花萼筒包被,果密生。

近似物種


瓶刷子樹(Callistemon)屬常見之園藝品種約有近50多種。

相近似的植物:
紅瓶刷子樹(Callistemon rigidus):枝條較為堅硬挺直,枝條上揚,花穗斜上,穗尾往往不長嫩葉。
紅千層(Callistemon citrinus):枝條下垂或平伸,花穗不上揚,穗尾往往不長嫩葉。
串錢柳(Callistemon viminalis ):枝條較軟,下垂不上揚,花穗尾端往往長幾葉嫩葉。

基本資料


英文名:Tall bottle-brush, Weeping Bottlebrush
學名:Callistemon viminalis (Soland.) Cheel.(有同物異名)
簡誌:無描述。
別名:垂花紅刷子樹、垂枝瓶刷子樹、軟枝瓶刷、垂枝紅千層
原產地:澳洲南威爾斯。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素木裸大蚊

2019/05/11 12:52


▲坪頂古圳 20190511 素木裸大蚊

主要特徵


體長5-8mm,翅長8-10mm,體色藍、黑色,胸部背板黑色,兩側具白色條紋,翅膀透明,翅面具三條黑色寬橫帶,透空處有藍色金屬光澤, 各腳細長,後腳腿節中央具黃褐色斑,脛節中央具白色斑,腿節端部處膨大,末端白色。本屬有3種,本種體背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於葉面停棲,六隻腳向外張開,很少見到垂掛枝條的姿態。

基本資料


學名:Gymnastes (Gymnastes) shirakii
別名:
原產地:台灣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

進入閱讀更多...

刺杜密

2019/05/11 12:35


▲坪頂古圳 20190511 刺杜密

主要特徵


花期 3~5 月。果期 5~6月。葉互生。花瓣匙形,長約為萼片的1/3,花雌雄同序,密集成腋生的團繖花序。雄花先開花,雌花再開,開完才結果。幹基有刺狀突起,莖則散生小刺。

常綠小喬木。幹基有刺狀突起,莖則散生小刺。葉互生,橢圓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8~13 公分,葉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花簇生,細小較不引人注目,淡綠色, 花瓣 5 ,雄蕊 5。核果卵形,熟時呈暗紅色或紫黑色,長 0.9~1.1 公分, 寬 0.7~0.8 公分。是亞熱帶闊葉林內常見的樹種,但是長相平淡無奇而鮮少有人注意它。分布於全島山麓,八卦山區分布普遍。后里鄉毘盧寺步道旁、泰安如光山、神秘洞常見樹種。

用途


木材(散孔材,邊材淡黃棕色,心材黃棕色,紋理稍通直,結構細緻,材質稍硬,較輕,氣乾比重0.6,乾燥後不開裂,不變形,耐腐,加工容易,可供建築、家具、車輛、農具、器具等材料。樹皮含鞣質,可提取栲膠)。食草植物(嫩芽是臺灣琉璃小灰蝶的幼蟲的食餌)。

基本資料


英文名:Prickly Bridelia
學名:Bridelia balansae Tutcher(有同物異名)
簡誌:小喬木;莖散生小刺。葉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0 cm,先端漸尖。果長9-11 mm,寬7-8 mm。
別名:刺土蜜、刺楠、禾串树、大叶逼迫子、禾串土蜜树(中国植物志:Bridelia insulana Hance)
原產地:印度、爪哇。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尤以八卦山地區分布普遍。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水麻

2019/05/11 12:26


▲坪頂古圳 20190511 水麻的果實(橙果)

主要特徵


果實成熟過程,青果→黃果→橙果。

蕁麻科水麻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有時可達五公尺,樹枝伸長狀,小枝細,密生短倒伏性毛茸,單葉互生,螺旋狀排列,葉披針形、線形披針形、狹披針形,先端尖狀,基部鈍或略圓,葉緣細鋸齒,葉長五至十八公分,寬一至三公分,紙質或糙紙質,表面暗綠或綠色,葉背密生白色絨毛,呈灰白色,基生三出脈,表面凹下,背面隆起,側脈每邊五、六枚,托葉著生葉柄內側,二裂,葉柄長五至十公釐,光滑無毛或稍帶毛茸,單性花,單被花,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聚繖花序或頭狀團繖花序,通常生長於無葉、葉脫落的枝條上,有短花序梗,常呈叉狀分岐,分岐先端各有一球狀花序,花小形,多數,雄花花被片四枚,卵形,鑷合狀排列,長約一、二公釐,先端鈍,外具毛茸,雄蕊四枚,與花被裂片對生,花絲細長,光滑無毛,花藥腎形,具退化雌蕊,雌花花被合生,倒卵狀、壺狀、筒狀,三、四齒裂,近光滑無毛,柱頭羽狀,些微露出,子房內藏,子房上位,一室,基生胎座,瘦果,小形,長約一公釐,肉質,宿存花被包被,熟果橘黃色,由多數瘦果聚合於花托上,形成一聚合果,聚合果徑約四至六公釐,光滑無毛或近無毛。

用途


製作繩索(莖皮纖維量約 35%,為苧麻之代用品)。蝴蝶食草(葉片是細蝶、黃三線蝶、姬黃三線蝶幼蟲)。藥用(全草:解表清熱,活血,利濕。治小兒驚風,麻疹不透,風濕性關節炎,咳血、痢疾,跌打損傷,毒瘡)。

基本資料


英文名:Edible Debregeasia
學名:Debregeasia orientalis C. J. Chen(有同物異名)
簡誌:灌木至小喬木,高達6 m。葉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6-24 cm,寬0.6-5.2 cm,先端銳尖至漸尖,細小之細鋸齒緣,圓基或略呈楔形,上表面疏生毛或光滑,下表面具灰白毛茸。花序腋生,一至二回的二叉分枝狀。普遍生長於全島低至高海拔的潮濕處。
別名:柳莓、水麻仔、麻仔、Saamai(泰雅)、Zyazisi(排灣)
原產地:日本、琉球、中國大陸(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北、甘肅及陜西等地)及台灣。台灣生長於全島低至中海拔約 100~1,800 公尺的山地,開闊的原野、溪流邊、路邊或森林的灌木層或溪流旁蔭濕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細紋貓蛛

2019/05/11 12:04


▲坪頂古圳 20190511 細紋貓蛛行走在粉黃櫻絨花的莖上,忙著牽蜘蛛絲

主要特徵


雌蛛體長4.5-13mm,雄4.3-10mm,體型細長,腹端漸狹,體色多變,頭胸及腹背中央有4條紅色或黑色的縱紋,中央的2條內具橙色或暗色分布,各腳細長,停棲時習慣將前面三步足合併,後步足向後伸,雄蛛體型瘦小,觸肢細長,末端膨大。本屬2種,本種又稱條紋貓蛛,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體色及大小差異大,常見棲息低矮的草叢或枝葉間尋找獵物,雌蛛有護卵的行為。本屬歸類於 貓蛛屬,腳與上顎具有細黑中線。

近似物種


仔細看細紋貓蛛上有八顆眼睛。常會躲在接近身體顏色的花上面或是背面等待獵物上門。本屬2種,細紋貓蛛斜紋貓蛛

基本資料


學名:Oxyopes macilentus L. Koch, 1878
別名:條紋貓蛛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小溝腳猿金花蟲

2019/05/11 11:48


▲坪頂古圳 20190511 小溝腳猿金花蟲

主要特徵


體長4mm,體型寬廣短胖,體色藍綠色,頭部及前胸背具刻點,翅鞘藍綠色具縱向排列的刻點,翅面在陽光下有藍、紫色光澤。本種又稱薑金花蟲,普遍生活於低海拔山區, 常見棲息於野薑花、月桃等植物上,數量很多,喜歡群居,習性靈敏。

基本資料


學名:Cleorina janthina Lefevre, 1885
別名:薑金花蟲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流蘇

2019/05/04 12:59


▲陽明大學 20190504 流蘇的花序

主要特徵


樹幹灰褐、灰黑色,圓柱形,大枝平展,無毛,樹皮剝裂,幼枝淡黃色或褐色,疏被或密被短柔毛,單葉對生,葉橢圓形、近圓形、卵形,先端圓鈍,偶略凹或銳尖,基部圓鈍、寬楔形、楔形,稀淺心形,全緣葉或偶具小鋸齒,葉緣稍反卷,葉長約三至十二公分,寬二至七公分,葉革質或薄革質,稍厚,葉面濃綠、綠色,幼時葉上面沿脈被長柔毛,葉下面密被或疏被長柔毛,葉緣具睫毛,老時葉上面沿脈被柔毛,葉下面沿脈密被長柔毛,稀被疏柔毛,其餘部分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葉脈中肋於表面凹入而於背面凸起,側脈三至五對,兩面微凸起或上面微凹入,細脈在兩面常明顯微凸起,無托葉,葉柄長五至二十公釐,密被黃色卷曲柔毛,基部帶紫色,單性花,下位花,雌雄異株,聚繖或複聚繖花序。果實成熟時由綠轉紫黑、藍黑色。

用途


藥用(葉:清熱,止瀉)。流蘇樹嫩葉可製茶,果實可榨油,供工業用。木材(流蘇木材質硬而重,紋理緻密,可供製作各種器具)。頂生,白色,略帶香味。通常沿著溪流或海邊的斜坡生長,喜生於迎風處所,野生的已極為罕見。

基本資料


英文名:Chinese Fringe-tree
學名: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 & Paxt.
簡誌:落葉灌木或喬木。葉紙質,先端鈍或略凹,下表面中脈明顯被毛;葉柄被毛。花冠裂片線狀匙形,長1.1-1.4 cm。
別名:流蘇樹, 炭栗樹、流苏树(中國植物誌: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et Paxt.)
原產地:中國大陸 (甘肅、陜西、山西、河北以南至雲南、廣東及福建等地)、韓國、日本,台灣。北部低海拔地區。臺灣原產於大漢溪流域的桃園、大溪、角板山、南崁及新竹香山、台北林口台地一帶。桃園、新竹的低海拔山區,通常沿著溪流或海邊的斜坡生長,喜生於迎風處所,野生的已極為罕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黃盾背椿象

2019/05/04 12:56


▲陽明大學 20190504 黃盾背椿象 終齡若蟲(植物:血桐雌株)

主要特徵


體長 18 - 26 mm,體色變異多,有橙紅色、暗褐色、白 色等,體背有6枚黃白色或鑲白邊的黑斑,前胸背下緣與盾背之間有一條黑色的細窄橫紋,兩端向後彎曲擴大,各腳藍色或藍綠色具光澤,腿節基半部紅褐色。本屬一種,本種又稱黃斑角盾椿,為食植性,常成群寄主於大戟科的野桐、白匏子等植物,雌蟲於葉背產卵,卵則聚集排列,雌蟲有護卵、護幼的習性,若蟲剛孵化後會聚集在一起,過一段時間才各自離去覓食,雌蟲在產卵及護卵期間體背斑紋漸漸褪色變淡,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中、高海拔山區,數量很多。

基本資料


學名:Cantao ocellatus (Thunberg,1784)
別名:黃斑角盾椿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貓腥草

2019/05/04 12:47


▲軍艦岩 20190504 貓腥草的花序

主要特徵


花長 0.7~1 公分,寬 0.4~0.5 公分。瘦果紡錘狀,長約 0.2~0.3 公分,黑色,末稍有剛毛。

葉卵形,粗鋸齒緣。頭花淡紫色,無舌狀花。老莖木質化,直立,多分枝,分枝圓柱形,斜上生長,莖多毛茸,單葉,對生、輪生,葉卵圓形至長菱形,葉端突尖或微尖,基部圓形至楔形,粗鋸齒葉緣,每邊有五至八齒左右,葉片散生,有腥臭,表裏兩面密生茸毛和腺點,葉面灰綠、翠綠色,三出脈,具葉柄,兩性花,上位花,花單出,頭狀花序,盤狀,或排列成繖房狀、聚繖圓錐狀,具毛茸,花序頂生,花托裸露,扁平,無托片,無托毛,總苞鐘形圓柱形,三、四輪,覆瓦狀排列,兩性花花萼冠毛狀,萼片四、五層,淡黃色,帶有三、四條綠脈紋,末稍紫色,光滑無毛,末端平貼,外側最小,矛尖形,漸尖,內部線形,銳尖,花瓣合生管形花冠,花冠四、五齒裂,小花多,約二十五至四十朵,近紫藍色或淡紫色,雄蕊五枚,著生於花冠筒,花絲離生,花藥頂端具附屬物,合生筒狀,包圍花柱,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細長,突出於花冠,二叉,分枝長,線形,先端鈍頭狀,柱頭二枚,子房一室,子房下位,基生胎座,瘦果,紡錘狀,黑色,三、四稜,頂端有冠毛,剛毛狀,密布約十五至四十根冠毛,冠毛白色。

近似物種


貓腥菊屬貓腥草與霍香薊屬的紫花霍香薊外型極為類似,兩者在黃昏時,皆會散發出較濃的氣味:
紫花霍香薊:紫花霍香薊之頭花數一般超過5個,葉緣鋸齒數約十對以上。葉基截形至心形,葉面密被毛。葉子較大。紫花藿香薊種子約 5根披針形冠毛。摸葉背以及清晨、黃昏時段(較濃)聞起來有藿香薊香味。
貓腥草:貓腥草通常僅有3個頭花,葉緣鋸齒數約六對。葉基楔形,貓腥草每個瘦果具10多根線葉面光滑至疏被毛。葉子較小。形冠毛。摸葉背聞起來具有貓腳味。

基本資料


英文名:Stinky Cat Grass
學名:Praxelis clematidea (Griseb.) R. M. King & H. Rob.
簡誌:無描述。
別名:假臭草、貓腥菊、假藿香薊、紫莖澤蘭、假臭草<植物智:Praxelis clematidea>
原產地:南美洲。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呂宋莢迷(呂宋莢蒾)

2019/05/04 12:33


▲陽明大學 20190504 呂宋莢蒾

主要特徵


株高可達三公尺,枝幹對生,樹皮灰色,有細灰點,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萌枝被黃褐色絨毛,一、二年生小枝被疏簇狀短毛,芽被黃褐色簇狀毛,單葉對生,生殖枝上之葉卵形,營養枝上之葉長橢圓形、橢圓形、橢圓狀卵形、卵狀披針形、矩圓形、近菱形,葉端漸尖、銳尖,葉基楔形至近圓形,葉緣深波狀疏鋸齒,有緣毛,萌枝其葉緣具疏齒,葉長四至十一公分,紙質或厚紙質,葉面黃綠色,具無柄之透明微小腺點,近光滑,僅中脈被叉狀毛,葉背疏被簇狀、叉狀、星狀毛,脈上毛較密,萌枝上之葉葉面散生簇狀毛,葉背之毛較密,羽狀脈,側脈五至九對,葉脈於表面凹陷,於葉背明顯凸起,無托葉,葉柄長三至十五公釐,被黃褐色簇狀毛,兩性花,聚繖花序,複繖形式,直徑約三至五公分,頂生,常生於具一對葉的側生短枝之頂或頂生小枝上,第一級輻射枝約五條,纖細,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花序梗被柔毛,總花梗極短或近無,苞片與小苞片早落,花萼卵圓形,長約一公釐,與子房合生,宿存,被黃褐色簇狀毛,五齒裂,萼齒卵狀披針形,花冠幅形,開展,直徑四、五公釐,外被簇狀短毛,蕾時圓球形,花白色,五裂,裂片卵形,比冠筒長,雄蕊五枚,著生於花冠筒,與花冠裂片互生,雄蕊短於花冠或稍長些,花藥寬橢圓形,雌蕊心皮三枚,合生,柱頭不明顯三裂,子房半下位,子房一室,中軸胎座,核果,球形,長五、六公釐,肉質,熟時紅色,種子(核)一枚,卵形、寬卵圓形,甚扁平,長四、五公釐,直徑三、四公釐,先端尖,基部截形,具二條淺腹溝與三條極淺背溝。

用途


誘鳥植物(果實)。藥用(莖葉:袪風除濕,活血。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基本資料


注音:呂宋莢蒾(ㄇ一ˊ)
英文名:Luzon Viburnum、Philippine Viburnum
學名:Viburnum luzonicum Rolfe(有同物異名)
簡誌:無描述。
別名:台中莢蒾、台灣莢蒾、淨花莢蒾、紅子莢蒾、紅子仔,菲律賓紅子仔、圓甘杞、瑪瑙果、細葉大柴樹、福州莢蒾、羅蓋葉、派古魯(泰雅)、撲羅呵或魯(泰雅)、吕宋荚蒾(植物分类学报:Viburnum luzonicum Rolfe)
原產地:中國南部、台灣、菲律賓、中南半島。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林緣或灌叢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