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橋 20200613 異葉珍珠菜
主要特徵
一年草本。花期4-5月;果期6-7月。
具短匍枝,莖直立,高 15~80 公分,上部多分枝,具稜,被細腺毛。葉為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2~6 公分;葉片長 5~10 公分,寬 1~3 公分,橢圓形、披針形或窄卵形,葉基漸尖形,葉尖漸尖形,葉緣為全緣,上表面綠色,下表面淺綠色,被細小的暗褐色斑點。花序為總狀花序,頂生,花軸長可達 30 公分,花多數;小花梗長 1~1.5 公分;花白色至粉紅色,長 0.5~0.6 公分;苞片針形或絲形;花萼深裂至基部,裂片披針形;花冠裂片近直立,先端圓形。果實為蒴果,球形,雌蕊花柱宿存。
基本資料
學名:Lysimachia decurrens G. Forst.
簡誌: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5-80 cm,有微腺毛。葉橢圓、披針至窄卵形,長5-10 cm,漸尖頭,基部漸尖,下表面有細小的暗褐色斑點。總狀花序頂生。花白至淡粉紅,長5-6 mm。果球形,花柱宿存。
別名:延叶珍珠菜<植物智: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F.>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南部、中南半島各國以及日本、菲律賓。生於村旁荒地、路邊、山谷溪邊疏林下及草叢中。台灣低至中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婆婆橋 20200613 姑婆芋
主要特徵
多年生直立性草本;根莖粗短,肉質;莖高 30~80 公分,具環形葉痕。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先端銳尖,全緣,長可達 1 公尺,葉柄長,略包莖,葉鞘基部可積水。花序柄常單生;春季開花,佛焰苞肉質,綠色;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央為中性花。漿果球形,紅色,具少數種子。臺灣常見的姑婆芋有姑婆芋(Alocasia odora (Lodd.) Spach) 和 台灣姑婆芋(Alocasia cucullata (Lour.) Schott),姑婆芋的植株較台灣姑婆芋大,台灣姑婆芋的葉子尾尖名顯,又叫尖尾姑婆芋。
近似物種
花序及汁液皆含有劇毒,但果實可食,種子不可。分辨姑婆芋和一般芋頭的方法,便是把水灑在葉片上,會擴散成一攤水的就是姑婆芋,若是水滴成顆粒狀,就是一般芋頭。姑婆芋長得很像芋頭,因此被誤食的機率很大,塊莖、花序及汁液皆含有劇毒,以根莖毒性較大。
姑婆芋與千年芋差異判斷:
姑婆芋:葉端較鈍(菇婆盾),葉緣波浪縐折大,葉面水珠不易成珠狀而攤開。不可食用。折斷面乳汁較不黏稠。(葉緣像是聚攏胸罩)
千年芋:葉端較尖(千年箭),葉緣較平滑,葉面水珠成珠狀。可食用。折斷面乳汁較黏稠。(葉緣像是一般胸罩)
基本資料
和名:クワズイモ<Alocasia odora (Lodd.) Spach>
學名:Alocasia odora (Lodd.) Spach
簡誌:葉長60-100 cm;葉柄生於近基端下表面。
別名:山芋, 觀音蓮、海芋(中國植物誌:Alocasia macrorrhiza)
原產地:台灣、東南亞、南洋群島、澳洲。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婆婆橋 20200613 箭葉鳳尾蕨
主要特徵
孢子葉與營養葉不同葉形,孢子葉生長在上,營養葉生長在近基部。雖說葉兩形,但是觀察結果卻是營養葉與孢子葉均有孢子囊群的存在的可能。
鳳尾蕨屬具29種特徵,辨識時要多注意細節。
莖根短橫走狀,具鱗片,鱗片褐色不透明,0.1~0.2 公分,鉤狀;葉叢生,兩型;葉柄草桿色;營養葉柄長 6~10 公分,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5~10 公分,二回羽狀複葉,頂羽片較不明顯,側羽片 2~5 對,具鋸齒緣;小羽片橢圓形,長 1.5~3 公分,寬 0.8~1 公分;孢子葉柄長 12~25 公分,葉片長 10~25 公分,寬 7~15 公分,側羽片 2-5 對,具柄,頂羽片非常顯著,常與下方一對側羽片合生;葉脈游離,不具假脈;邊緣假孢膜長線形,位於羽片或小羽片邊緣。箭葉鳳尾蕨的葉分成二形,長孢子囊群的孢子葉較細長而高,無孢子囊群的營養葉較寬闊但矮,孢子囊群位於羽片邊緣,呈連續分布狀。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利濕,涼血止痢,消炎止痛。治痢疾,肝炎,尿道炎,鼻衄,咳血,牙痛,喉痛,口腔炎。全草煎汁可解熱,治傷風、瘧疾、赤痢、下痢及淋病,煎汁可洗滌眼病)。
基本資料
和名:ホコシダ(矛羊歯)<Pteris ensiformis Burm.f.>
學名:Pteris ensiformis Burm. f.
簡誌:頂羽片單一,側羽片多少分叉,形成不規則多裂,羽軸兩側之羽片不對稱,葉軸無翅。
別名:箭葉鳳尾草、劍葉鳳尾草,鳳尾草、小鳳尾、鳳凰草、大鳳尾、大鳳尾草、鳳尾蓮、鳳尾芼、雞腳蕨、三叉蕨、三叉草、鳳冠草、山鳳尾、井邊茜(海南植物志)、斑紋鳳尾蕨、剑叶凤尾蕨<中國植物誌:Pteris ensiformis Burm.>
原產地:中國、印度、錫蘭、日本、澳洲。常著生於竹林下,林道兩旁及邊坡。台灣低海拔地區普遍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婆婆橋 20200613 義大利蜂
主要特徵
工蜂體長 13 - 15 mm,胸部絨毛黃褐色,腹部具黃褐色的橫紋,後足脛節扁平多毛能攜帶花粉,俗稱花籃足。工蜂是雌性,螫刺是由產卵管特化而成,雄蜂則不具螫刺,外觀近似中國蜂但中國蜂胸背板顏色較深,腹部的斑紋較明顯。本屬2種,本種又稱西洋蜂、意大利蜂,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由於怕熱不怕冷習性,在冬天或較高海拔仍可見,而且棲息涼爽的樹洞、石洞或土穴隙縫中,一個巢會聚集數百隻以上的蜜蜂群居住。
蜂王的壽命可達五年之久,人工飼養的蜂巢,因生殖力變差,大約存活2年就會被淘汰;雄蜂能活3- 4個月,通常與蜂王交尾後因生殖器脫落就死亡。
基本資料
學名: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758
別名:西洋蜂、意大利蜂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婆婆橋 20200613 竹紅弄蝶,停在大花咸豐草的花上
主要特徵
展翅 31 - 36 mm,上翅表面橙色,中央及外緣黑色具明顯的塊狀斑,下翅腹面橙褐色,雌蝶斑塊較發達,本種為同屬的埔里紅弄蝶、熱帶紅弄蝶中,雄蝶翅腹面之外緣黑色部份最寬闊,顏色較深而鮮明,後翅腹面的方形斑紋較整齊。本屬有3種,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又稱寬邊橙斑弄蝶,幼蟲幼蟲寄主颱風草,體綠色,頭部扁圓,後緣及兩側鑲黑邊,成蟲常見於向陽的草叢吸食花蜜。本屬有3種,為埔里紅弄蝶、竹紅弄蝶、熱帶紅弄蝶。
基本資料
學名:Telicota ohar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11
別名:寬邊橙斑弄蝶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200606 構樹的雌株,果實
主要特徵
構樹為落葉或半落葉中喬木,樹皮灰褐。構樹有分公母,公樹的花是一根長條形的花束,母樹的花是圓形的花球。公樹會開花,不會結果;母樹的果實是圓球形,成熟時,由綠轉成橘紅色,多汁的果實是鳥兒及各類昆蟲秋天時甜美的食物來源。聚花果大,向下懸垂,由 40~80個核果束組成,圓球形或長圓形,果實每年 5~6 月成熟。
詩經‧小雅:「黃鳥黃鳥,無集于榖」,詞中之『榖』,陸機疏:謂之「楮」,即今之構樹。
用途
小枝有毛,無乳汁;植株全體有乳汁。構樹早在詩經裡便已有記載,樹皮可以拿來當作鈔票的製作原料,嫩葉是養鹿的好飼料,所以又叫做鈔票樹、鹿仔樹。其枝葉為鹿所嗜食,因此又名「鹿仔樹」,樹皮是著名造紙原料,可製作宣紙。乳汁可製糊料,乾燥加工後可製金漆,木材可作板、薪炭。
其他相關
關於網路上流通的「鈔票樹」「鹿仔樹」為構樹的說法,個人做了網路資料調查後發現,目前全世界最多拿來做紙鈔原料的纖維是棉纖維,主要在於較木漿紙質光潔堅韌,挺度好,耐磨力強,經久流通纖維也不鬆散。亦有使用塑料為鈔票的國家,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羅馬尼亞、新加坡以及香港。臺灣也曾在民國88年為紀念新臺幣發行50週年而發行面值50元的塑膠鈔票。關於「鹿仔樹」,1969年,台東住民以獸鋏捕獲的一隻幼鹿,是記錄中最後一隻野生鹿,從此台灣梅花鹿宣告從野外絕跡,難以看到梅花鹿食用構樹葉的畫面,直到野放成功才偶爾看到。
基本資料
英文名:Common Paper Mulberry, Paper Mulberry
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L Her. ex Vent.
簡誌:落葉中喬木。葉鋸齒緣,裂或不裂。雌雄異株。
別名:鹿仔樹、构树、褚桃、褚、谷桑、谷树(中国植物志: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 L'Hér. ex Vent.)
原產地:中國南部、日本、馬來、太平洋諸島。台灣全省中低海拔地區均可發現。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00604 假玉簪的花序
主要特徵
多年生球莖花卉,花簇生莖頂(繖形花序),高可達60cm 以上。
假玉簪是石蒜科繖形花序,玉簪是百合科總狀花序。
基本資料
注音:假玉簪(ㄗㄢ)
學名:Eurycles amboinensis (L.)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水晶百合
原產地:園藝栽培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00529 角花烏斂莓上的蟲癭(ㄧㄥ ˇ)
主要特徵
草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稜紋,無毛。捲鬚 2 叉分枝,相隔 2 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鳥足狀 5 小葉,中央小葉長橢圓披針形,長 3.5~9 公分,寬 1.5~3 公分,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每側有 5~7 個鋸齒或細牙齒,側生小葉卵狀橢圓形,長 2~5 公分,寬 1.5~2.5 公分,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外側有 5~6 個鋸齒或細牙齒,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 5~7 對,網脈不明顯,無毛;葉柄長 2~4.5 公分,小葉有短柄或幾無柄,側生小葉總柄長 0.4~1.5 公分,無毛;托葉早落。花序為複二歧聚繖花序,腋生;花序梗長 3~3.5 公分,無毛;花梗長 0.15~0.25 公分,無毛,花蕾卵圓形或卵橢圓形,高 0.2~0.3 公分;萼碟形,全緣或有三角狀淺裂,無毛;花瓣 4,三角狀卵圓形,高 0.15~0.25 公分,頂端有小角,外展,疏被乳突狀毛;雄蕊 4,花藥卵圓形,長寬近相等;花盤發達,4 淺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短,基部略粗,柱頭微擴大。果實近球形,直徑約 0.8~1 公分,有種子 2~4 顆;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下部與種脊無異,種脊突出,兩側表面有橫肋突出,腹部中稜脊突出,兩側窪穴呈溝狀或倒卵狹橢圓形,從基部向上斜展達種子上部 1/3 處。花期 4~5 月,果期 7~9 月。
近似物種
角花烏斂莓外形與烏蘞莓(虎葛)相似,但角花烏斂莓花瓣頂端有突出外展的小角,種子腹部兩側窪穴呈溝狀,可以區別。
用途
塊莖入藥,有清熱解毒、祛風化痰的作用。
基本資料
和名:アカミノヤブカラシ(赤実の藪枯)<Cayratia yoshimurae>
學名:Cayratia corniculata (Benth.) Gagnepain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菜公坑 20200529 傅氏唐松草,花(上花:雄蕊,花萼已經掉落)與瘦果(下果)
主要特徵
植株全部無毛。莖2-3條,高13-3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有少數分枝。基生葉數個,為二回三出複葉;小葉革質,菱狀圓形,長和寬為4-10毫米,頂端圓形,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三淺裂,裂片全緣或有1-2圓齒,脈在背面不明顯隆起,小葉柄長達15毫米。莖生葉1-2,小。單歧聚繖花序有少數花;花梗長1-1.6厘米;萼片4,早落,狹橢圓形,長約4毫米;雄蕊長約4.3毫米,花藥橢圓形,頂端鈍,花絲長約4毫米,上部倒披針形,比花藥寬約3.5倍,下部絲形;心皮11-17,子房基部縮成細柄,花柱短。瘦果扁,紡錘形,長4-6毫米,有6條明顯的細縱肋,心皮柄長約1.8毫米。
近似物種
毛茛科的唐松草,台灣有6種,傅氏唐松草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地區潮濕地和林緣。約在5月開花。
傅氏唐松草與大花台灣唐松草(變種)均為台灣特有種。
基本資料
學名:Thalictrum urbaini Hayata
簡誌:莖光滑。基生葉2-3回3出複葉;小葉9-27。萼片4;心皮15-30。瘦果10-25,具長柄。
別名:臺灣唐松草、台灣唐松草、台湾唐松草(植物智:Thalictrum urbainii Hayata)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潮濕地和林緣。台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00529 正在大花咸豐草上吸食花蜜的食蚜蠅
主要特徵
長約14.5-15.5mm,身體寬大,頭部寬與胸寬近似,前胸背板有2條黑色橫帶,腹背第1-2列黑色橫帶呈工字型,其餘橫帶黑色。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常見於大花咸豐草或野花上吸食花蜜,外觀很像蜜蜂,但本種體型較寬廣,複眼大,觸角3節具芒。
基本資料
學名:Eristalis sp. (待分類)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