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蕨步道 20201107 小羊角衣(近攝)
主要特徵
單生成群聚集生長於石壁上,與藻類共生,是種地衣盤菌。
子實體散佈在地上土表或岩壁的石頭上,與綠色藻類共同生長,在子囊盤柄基部,形成殼狀地衣,地衣的皮層由交錯絲組成,沒有假根。子囊盤盤狀,周圍平滑,淡粉紅色。直徑1.5-2.5毫米。柄長1.5毫米,和子囊盤同樣顏色。子囊57-72 x 5.7-7.6微米,子囊棍棒狀且下端有長柄,子囊頂端半圓,用梅瑞氏染色子囊頂部有有不明顯的藍色,內有八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透明,8.4-10.2 x 2.4-3微米,不具隔板,紡錘形,內有兩個反光的油滴;側絲絲狀,頂短膨大,比子囊長,側絲的末端有隔板。
基本資料
和名:ヒメセンニンゴケ<Dibaeis absoluta>
學名:Baeomyces absolutus Tuck
別名:
原產地:日本、歐洲、美洲,台灣。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01107 圓果秋海棠
▲魚蕨步道 20201107 圓果秋海棠,成熟果實
主要特徵
草本。雌雄同株。莖光滑,高達一米;根呈地下莖狀。葉歪長橢圓形,長15-20cm,寬5-7cm,疏細齒緣,兩面光滑。下表面暗灰色;葉柄長3-7cm;托葉狹卵形至橢圓形,早落。雄花白色;花被4,2輪。外輪大,闊卵形。雌花白色;花被6。果漿果狀,無翅,扁球形。
台灣秋海棠一科有一屬近20種,簡誌僅列12種。
基本資料
學名:Begonia aptera Blume
簡誌:莖光滑,高達1 m;根呈地下莖狀。葉歪長橢圓形,長15-20 cm,寬5-7 cm,疏細齒緣,兩面光滑,下表面暗灰色;葉柄長3-7 cm;托葉狹卵形至橢圓形,早落。雄花白色;花被4,2輪。外輪大,闊卵形。雌花白色;花被6。果漿果狀,無翅,扁球形。
別名:粗喙秋海棠、圆果秋海棠<植物智:Begonia longifolia Blume>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中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01107 粗瓦衣,長在岩石上
主要特徵
地衣體鱗葉狀,圓形或近圓形擴展,直徑5~6厘米;裂片緊貼基物,覆瓦狀排列,寬3~5毫米,邊緣淺裂,頂端鈍圓;上表面鉛灰色至灰蘭色,有明顯的同心環紋,密生顆粒狀或柱狀裂芽;下表面藍黑色,密生同色假根;子囊盤未見。
基本資料
和名:コナカワラゴケ(粉瓦木毛)<Coccocarpia palmicola (Spreng.) Arv. et D.J.Galloway>
學名:Coccocarpia palmicola
別名:粗瓦衣<Coccocarpia palmicola>
原產地:生於樹乾或岩石上;海拔1200~3500米。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01107 過山龍
▲魚蕨步道 20201107 過山龍,孢子囊穗
主要特徵
蕨類植物 Pteridophyte。過山龍為地生之蔓性植物,匍匐莖之外也具挺空的直立莖;直立莖常呈傾臥狀,高可達 50 公分以上。匍匐莖可一直延長,著地後可再生出根。有明顯的主莖,並長出許多側枝。
用途
藥用(治風濕,肝炎,吐血,痢疾,風疹,跌打,腰扭傷,乳腺炎,燙、火傷)。
基本資料
和名:ミズスギ(水杉)<Lycopodium cernuum L.>
學名:Lycopodium cernuum L.
簡誌:屬特徵:孢子葉集生枝條末端,形成孢子囊穗。枝條末端彎曲向下,葉細針狀。 種特徵:孢子葉集生枝條末端,形成孢子囊穗。枝條末端彎曲向下,葉細針狀。
別名:伸筋草、垂穗石松、过山龙、灯笼草<中国植物志:Palhinhaea cernua (L.) Vasc. et Franco>
原產地:分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全省低海拔林緣長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01107 白髮苔屬
▲魚蕨步道 20201107 白髮苔屬,近攝
白髮苔科在台灣有4屬18種,大多為樹生,偶生於腐植土或岩石。植物體青綠至白綠色,乾燥死亡後呈白色。分類要看細胞特徵。
基本資料
學名:Leucobryaceae Leucobryum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魚蕨步道 20201107 帶葉蘚屬
▲魚蕨步道 20201107 帶葉蘚屬(近攝)
主要特徵
帶葉蘚在臺灣有1屬4種。植物體片狀,偶有二叉狀分枝,先端有小凹。中肋明顯,翼部由單層細胞構成,平坦或波狀。雌雄異株。藏卵器外側為撕裂狀鱗片形成的總苞。常生長於溪谷岩石、潮濕土壁或沼澤地面。
基本資料
學名:Pallavicinia ambigua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101 八齒苔
主要特徵
八齒苔植物體矮小,綠色至灰綠色,葉基長卵形,葉上部長舌形,中肋達葉尖。白髮苔科植物大多生長於溼度高的樹林,著生於樹幹、腐植質上。
基本資料
學名:Octoblepharum albidum
別名:
原產地:泛熱帶分布,在亞洲向北分布到台灣及中國大陸的華南省份、海南島及雲南等地,台灣(扇平,雪山,南橫,玉山)為其地理分布的北界。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101 穿鞘花
▲三貂嶺 20201101 穿鞘花,未開花的花苞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基部平臥,光滑無毛。花序密集,聚繖狀從葉腋萌生「穿鞘而出」,外觀像一團球。蒴果 3 室,橢圓形,熟後開裂。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ンバルミョウガ(山原茗荷)<Amischotolype hispida (Less. et A.Rich.) D.Y.Hong>
學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ss. & A. Rich.) D. Y. Hong
簡誌:屬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下部伏倒,上部直立。葉於莖頂端叢生,橢圓狀披針形;葉鞘具緣毛,宿存。花密集排列呈頭狀,腋生,兩性,白色;萼片離生;花瓣離生;雄蕊6,花絲被鏈珠狀毛。蒴果,橢圓形,3室,每室具2種子。 種特徵- 莖光滑無毛。葉長15-23 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近無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或略被毛。
別名:中國穿鞘花、東陵草、穿鞘花<Amischotolype hispida>
原產地:中國南方至雲南與西藏、日本(琉球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至中南半島也有分佈。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山區之陰濕地上。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101 涼喉茶,花
主要特徵
草本。找遍了青草茶的處方,怎麼樣都找不到,原來它就叫做:涼喉茶。但是跟中藥藥方似乎沒有一點關係。
基本資料
和名:ハシカグサ(麻疹草)<Neanotis hirsuta (L.f.) W.H.Lewis>
學名:Neanotis hirsuta (L. f.) W. H. Lewis
簡誌:一年生匍匐性草本,節處通常生根。葉卵形至長橢圓卵形,長15-35 mm,表面疏被粗毛,背面脈被粗毛,側脈3-5對,明顯。托葉先端3-5刺毛。花腋生,單生無柄或2-10朵叢生有總花梗,白色。
別名:薄葉新耳草、薄叶新耳草<中国植物志:Neanotis hirsuta (Linn. f.) Lewis>
原產地:中國、中南半島、印度、日本(變種)和朝鮮有分布。台灣全島低海拔具陰蔽的草地。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101 青帶鳳蝶 終齡幼蟲,頭胸背方有一條黃色橫帶,將化蛹前會四處爬行,並不一定在寄主植物上化蛹。
▲三貂嶺 20201101 青帶鳳蝶 終齡幼蟲,不知道什麼時候掉在我的手套上
主要特徵
展翅50 - 60 mm,翅膀表面黑色,展翅時有一條水藍色的橫帶斑紋橫跨全翅,後翅近外緣有眉狀斑紋排列,尾突不明顯,翅腹面也有青帶斑紋但後翅近肛角區域具紅斑。本屬4種,本種又稱青鳳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喜歡訪花或群聚於潮濕的地面吸水,飛行迅速。幼蟲寄主樟、肉桂等植物,初齡黑色漸漸轉為褐色、綠色,終齡後胸體背有一條黃色橫紋,頭胸左右側各有3枚藍色光澤突棘,腹端有一對叉狀突起,蛹為帶蛹,綠色,體背有4條黃色縱紋,成蟲全年可見,常見路邊的野花吸食花蜜,習性靈敏,飛行快速。
基本資料
學名:Graphium sarpedon connectens (Fruhstorfer, 1906)
別名:
原產地:在臺灣分布於臺灣本島平地至中海拔山區,金門馬祖地區有不同亞種分布。臺灣以外廣泛分布於南亞、東南亞、東亞、澳洲,遠及所羅門群島。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