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咖啡樹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咖啡樹,花與花序(漸熟)
主要特徵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衣索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葉門的蘇菲主義,咖啡樹有許多種類多樣性與系品種。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
用途
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飲用(果實含有膠質,採收後送入脫肉機,脫去果皮果肉,再發酵脫除膠質,僅存種子稱咖啡豆。再用脫殼機脫除種子果殼,並經磨光機磨去銀膜,並磨光豆面,再焙炒研末,既成精製咖啡)。
基本資料
學名:Coffea arabic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南亞、東亞和太平洋諸島等。外來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在冇骨消上的榕四星螢金花蟲
主要特徵
體長 7.5 - 8.5 mm,翅鞘及頭部為黑色,具光澤,最明 顯特徵為前胸背板具4枚黑色的黑點,為命名的由來。本種分佈十分普遍 ,公園、學校裡有榕樹的環境就可看到牠們,榕科植物是幼蟲及成蟲寄主的食草。牠們是早春的昆蟲,直到冬季都還有零星分布,有些個體會群聚在牆角或涼亭屋簷下避冬取暖。本屬2種,本種又稱榕四星金花蟲,外觀近似同屬的二星金花蟲,棲息環境跟榕四星金花蟲同但其前胸背板為2枚黑色星斑,數量稀少。
基本資料
學名:Morphosphaera chrysomeloides
別名:榕四星金花蟲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珊瑚刺桐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珊瑚刺桐,花
主要特徵
落葉小喬木或大灌木。茶褐色的樹幹上有顆粒狀的瘤刺,老枝灰白,無刺;中枝、細枝有刺,枝條細長。高可達 3~6 公尺。花為頂生總狀花序,花冠呈長牙形而不開張,鮮紅色。三出葉,小葉菱形;總狀花序,頂生,約 40~60 公分;花冠呈長牙形而不開張,鮮紅色,遠看彷彿如紅辣椒。莢果長約 10~20 公分,似四季豆的果實但略小,內有數顆種子,種子有毒,不可誤食。於種子間縊縮而稍呈念珠狀。種子多粒,深紅色,被黑斑紋。
近似物種
一般種植的刺桐種類還有黃脈刺桐、刺桐、雞冠刺桐、火炬刺桐、蝙蝠刺桐等。
用途
藥用(樹皮:疏肝行氣,止痛。主治胸痛,乳房脹痛,痛經。作麻醉劑及止痛鎮靜劑)。
基本資料
學名: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Linn.
簡誌:
別名:龍芽花、象牙紅、珊瑚樹、烏仔花、關刀花、龙牙花<植物智: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L.>
原產地:原產南美洲。台灣全島可見栽植。栽培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五蕊油柑,雄花花梗不明顯(長梗為果實)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五蕊油柑
主要特徵
草本,株高可達 50 公分;莖光滑,具稜。苞葉線狀披針形,長約 0.09 公分。葉膜質,兩列互生,卵形或倒卵形至闊橢圓形,長 0.8~1.2 公分,先端與基部銳尖至圓或鈍;托葉線狀披針形,0.2~0.3 公分。花單性,雌雄同株,簇生葉腋;雌花具較長花梗(雌花花梗長約 1 公分,雄花花梗不明顯)。雄花花被片 5,倒卵形;腺體三角形;雄蕊 5。雌花花被片 5,披針形,柱頭 3 歧,先端 2 叉。果扁球形,光滑,徑約 0.2 公分;果梗長約 0.6 公分。
用途
食用。藥用(治泄瀉,痢疾,傳染性肝炎,水腫,小便淋痛,小兒疳積,赤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
基本資料
和名:ナガエコミカンソウ(長柄小蜜柑草)<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
學名: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
簡誌:草本;莖具稜。苞葉線狀披針形,長約0.9 mm。葉膜質,卵形或倒卵形至闊橢圓形,長8-12 mm,寬8-10 mm,先端與基部銳尖至圓或鈍;托葉披針形。雄花被片5,倒卵形;腺體三角形;雄蕊5。雌花被片5,披針形。果扁球形;果梗長約6 mm。
別名:纖梗葉下珠、柔枝葉下珠、纤梗叶下珠<植物智:Phyllanthus tenellus Benth.>
原產地: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印度,全球熱帶及亞熱帶都可以看見它。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棲息在車前草上的圓白星椿象,成蟲,小盾板兩端有乳白色或黃白色的圓斑
主要特徵
體長4- 5mm,體型寬廣,體背密布小黑點,小盾板兩端有乳白色或黃白色的圓斑,圓型或斜向。本屬4種,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草叢棲息,數量很多。
基本資料
學名:Eysarcoris guttiger (Thunberg, 1783)
別名:
原產地: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金柑

▲石碇國小 20210529 金柑,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芸香科柑屬,小喬木或灌木;枝纖細有刺。葉長卵形,葉柄與葉片間有關節,有特殊的香氣,是鳳蝶科幼蟲的食草植物。花白色五瓣有香氣,花開時吸引成群的蜜蜂前來採蜜兼授粉。秋天結果實,亦稱為橘,形小而扁圓,果皮為紅黃色,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金桔象徵大吉大利。
用途
食用(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藥用(果實:理氣,解鬱,化痰,醒酒。治胸悶。傷酒。口渴。食滯胃呆;葉:疏肝解鬱。理氣散結。治噎嗝。瘰癧;根:健脾理氣。治胃氣痛。疝氣。產後氣滯,腹痛)。果皮、種子、葉片等均可入藥。食草植物(鳳蝶幼蟲)。
基本資料
和名:キンカン(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
學名: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
簡誌:無描述
別名:金柑(遊宦紀聞),金桔、楱、丸金柑、金棗、牛奶橘、金柑、壽星柑、羅浮柑、圓金柑、圓金橘、四季桔、公孫桔、圓果金柑、酸桔仔
原產地: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星點黃守瓜
主要特徵
體長 7 - 8 mm,體色橙色,頭部顏色較淺,觸角黃褐色,翅鞘基部左右各具2枚小黑斑,中後方尚有3枚黑斑緊連的小黑斑,有些個體黑斑大小變異或消失,腹部銀灰色,多數個體腹部末端露出翅鞘。本種為常見的金花蟲,分布於 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野生瓜類植物上。
近似物種
近似種蘭陽星守瓜,翅鞘上的黑斑較大,僅分布於蘭嶼島。
基本資料
學名:Aulacophora bicolor (Weber, 1801)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夏堇(紫)

▲石碇國小 20210529 夏堇,花(深藍紫)
主要特徵
株高二十至三十公分,全株莖葉無毛,莖直立,四菱形,分枝多,無刺,單葉對生,葉卵形、長心形,端部尖狀,基部截形、微心形,細鋸齒葉緣,葉長約三十五至五十公釐,葉面綠、翠綠、黃綠色,羽狀脈,側脈網狀,葉脈明顯,無托葉,短葉柄,兩性花,繖形花序、總狀花序,自葉腋開出或著生於莖頂,花萼筒狀,側扁,橢圓形,五稜或具三至五翼,五齒裂,綠色或紅褐色,花冠漏斗形,兩側對稱,唇形花,花冠基部筒狀,二唇化,上唇微裂凹缺,下唇三瓣裂,花色白、紫紅、紫藍、紫青、桃紅、深桃紅...等,喉部常有黃色斑,雄蕊四枚,二長二短,二強雄蕊,較長,花初開時花藥黏結,開後花藥分離,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一枚,子房上位,子房二室,中軸胎座,蒴果,宿存花萼包被,熟後胞間開裂,種子細小,如粉末狀。
基本資料
英文名:Torenia、Wishbone Flower
學名:Torenia fournieri Lind.
簡誌:無描述。
別名:花公草、花瓜草、蝴蝶草、藍豬耳、越南倒地蜈蚣
原產地:中國南部、中南半島。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10516 沒有直立生長的羽葉天南星

▲二子坪 20210516 羽葉天南星,葉表
主要特徵
草本。在臺灣現有紀錄的天南星屬中,有羽葉、東台跟宜蘭三種為鳥足狀複葉。
基本資料
學名: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簡誌:假莖高25-60 cm。葉單生,葉柄遠短於假莖;小葉11-19枚,呈鳥足狀排列,狹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具短柄至無柄,頂端小葉明顯短於相鄰小葉。花序軸長15-25 cm,於佛焰苞口彎曲,向前端漸變細。
別名:天南星<植物智: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原產地:台灣北部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大屯山公園 20210516 墨點櫻桃

▲大屯山公園 20210516 墨點櫻桃,果序(綠->黑)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全株無毛。單葉,平面式互生,葉披針形有尾尖,葉身 5~9 公分長,全緣或有時有鋸齒,葉面深綠油亮,葉下散生多數黑色腺點,故又名「墨點櫻桃」,弧形羽狀脈結合成網眼。冬季亦會落葉,但要遲至 1~2 月葉子轉黃方才掉落,其更新常在數日之內便可完成。花期 3~4 月,花白色而小,總狀花序。
葉搓揉之後有濃郁的杏仁味,是極易辨別的特點。
用途
藥用(根、葉:活血散瘀,鎮咳,利尿。治閉經,癰疽,咳嗽,水腫)。
基本資料
學名:Prunus phaeosticta (Hance) Maxim.
簡誌:常綠喬木。葉近革質,長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全緣或鋸齒緣,下表面具黑色腺點。總狀花序,腋生;花瓣圓形,具緣毛。
別名:冬青葉桃仁、桃仁、黑星櫻、腺叶桂樱<植物智:Laurocerasus phaeosticta (Hance) Schneid.>
原產地:中國產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生於海拔300-2000米地區的疏密雜木林內或混交林中,也見於山谷、溪旁或路邊。印度、緬甸北部、孟加拉、泰國北部和越南北部也有。台灣全島低、中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