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鑼 20171119
主要特徵
百日草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色繁多、繁殖力強且栽培容易,頗受園藝愛好者喜歡,是著名的觀賞植物,有單瓣、重瓣、卷葉、皺葉和各種不同顏色的園藝品種。百日草分為高性種(莖較長)與矮性種(莖較短)。
百日草花語:強健。
近似物種
百日草屬常見共五品。台灣常見三品系:
細葉百日草:Zinnia angustifolia
大百日菊:Zinnia elegans、Zinnia violacea
小百日菊:Zinnia marylandica、Zinnia hybrida、Zinnia haageana
基本資料
和名:ヒャクニチソウ(百日草)<Zinnia elegans>
學名:Zinnia elegans Jacq.
簡誌:無描述。
別名:火球花, 百日草, 百日菊, 長久草, 對葉梅
原產地:墨西哥。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中正紀念堂
主要特徵
爵床科蘆莉草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本種為近年新引進的小型草花。匍匐莖略帶紫色,密披細毛。葉片有絨毛,花朵開於葉腋,花色淺藍有紫色紋脈,溫暖季節盛開時觀賞起來清新舒爽。因為生長適應性與繁殖力強,全球熱帶地區漸有野生分佈。全日照或半日照都可以生長開花,全日照下枝條較直挺,半日照匍匐蔓延迅速。
基本資料
和名:ケブカルイラソウ(毛深ルイラ草)<Ruellia squarrosa>
學名:Ruellia squarrosa
簡誌:無描述。
別名:水藍鈴、野矮牽牛、野矮牽牛(←可能是另外一種較矮的品種)
原產地:南美熱帶地區。外來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溝溪
主要特徵
葉片下表面被無柄筒狀黃色腺體,孢子囊堆兩兩著生於葉脈兩側。
近似物種
小毛蕨類群中,依照基部羽片特徵再分三大類(福星花園):
小毛蕨、廣葉毛蕨:基部羽片不縮或輕微短縮者有密毛。
野小毛蕨、寬羽小毛蕨:基部羽片漸縮。
密腺小毛蕨、小密腺小毛蕨:基部羽片突縮成耳狀。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subaridus Tatew. & Tagawa
簡誌:長走莖,柄8~12 cm,基部有鱗片。下羽片漸縮至基部。最下羽片耳狀,三角形。長走莖,葉柄,基部黑。葉形變化大,小毛蕨脈形。
別名:寬羽毛蕨、擬密毛毛蕨、梳毛蕨
原產地:分布中國、日本南部及琉球,本省全省有產,通常生長在低海拔山區森林地帶。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福州山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纏繞藤本。全株平滑,莖稍灌木狀,呈綠色,朝上生長,小枝有細槽,老莖木質化,根圓柱狀,皮暗褐色,內面黃白色。葉互生,全緣,闊卵形至三角形,紙質,葉背粉白色,葉尖鈍形,葉基圓形至平截形,葉柄盾狀著生,柄長約 4~5 公分,葉脈由葉柄著生處掌狀向外放射,葉面也呈凹陷狀,藤本植物中很少有此類型者。雌雄異花異株。藥用。
近似物種
千金藤屬下有兩種植物,千金藤與毛千金藤,葉子比千金藤還要長些。
基本資料
學名: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
簡誌:莖略被毛。葉紙質,闊卵形至三角形,長5.5-7 cm,寬4-6.5 cm,基部圓至平截。花排成複繖形頭狀,無花盤,無或有毛。果圓形。以往記載台灣尚有一變種S. japonica var. hispidula Yamamoto, 和原變種之差別僅在於花序有毛。此處處理為同種。
别名:千金藤, 金線釣烏龜
原產地:台灣分布於海岸、平野至低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梅峰農場
主要特徵
宿根性草本,地下有燈泡狀的層狀鱗莖,屬於球根植物。鬚根系,根肉質較粗;鱗莖球徑約 4~5 公分。葉片革質,劍形葉片上有白粉,葉片通常會略為內卷,葉長約 40~60 公分,葉寬 3~4 公分,深綠色。實心花莖直挺,高度可達 100 公分以上。為宿根性球莖植物,
基本資料
學名:Ornithogalum saundersiae
簡誌:無描述。
別名:聖星百合、天鵝絨。
原產地:南非及史瓦濟蘭。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暖東 20170701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灌木植物,又稱乳斑朱槿,園藝栽培種,樹高一至三公尺,莖直立,具多數分枝,枝葉繁茂,樹皮多纖維質,不易折斷,枝條細長,小枝綠色,單葉互生,卵形、闊卵形或狹卵形,端部漸尖、尖狀,基部圓鈍、截形或略呈楔形,葉緣鋸齒,紙質至糙紙質,葉面翠綠、濃綠、綠色,具光澤,羽狀脈,葉脈明顯,由柄向齒尖端延伸,側脈每邊約三至五條,具托葉,具葉柄,綠色。
基本資料
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Albo-Strip'
簡誌:無描述。
別名:乳斑朱槿
原產地: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暖東
常見之「春不老」與蘭嶼紫金牛的葉在形狀及質地上有明顯的差別,故兩種為不同種之植物。據說「春不老」採自臺灣,可是經過許多人的採集,在野外並沒有採集之記錄,因此推測此種並非原生植物。這種植物與Ardisia squamulosa Presl. 原描述文比對特徵後,應為不同的種類,故「春不老」的學名仍待查證。

▲暖東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elliptica Thunb.
簡誌:直立小灌木;莖光滑。葉革質,略呈肉質,倒卵形,全緣,側脈不明顯。花序近繖形或總狀繖形,腋生,有總柄。萼片圓形,具緣毛。 市面常見之「春不老」與蘭嶼紫金牛的葉在形狀及質地上有明顯的差別,故兩種為不同種之植物。據說「春不老」採自臺灣,可是經過許多人的採集,在野外並沒有採集之記錄,因此推測此種並非原生植物。這種植物與Ardisia squamulosa Presl. 原描述文比對特徵後,應為不同的種類,故「春不老」的學名仍待查證。
別名:蘭嶼紫金牛, 蘭嶼樹杞
原產地:灣恒春半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及蘭嶼、綠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琉球。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中興環保公園 (這片草地已經被改建成球場)
主要特徵
台灣約於 1911 年日人引進栽植。
一年生草本,高 30~100 公分;莖直立,基部常為木質,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葉互生,近似無柄,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 1.5~3.5 公分,寬 0.06~0.5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鈍,膜質,全緣,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
用途
纖維作物。藥用(可平肝、活血、潤燥通便、養血袪風,可治肝風頭痛、跌打損傷、癰腫疔瘡、風熱濕毒、腸燥便秘、皮膚瘙癢、瘡瘍濕疹)。油畫材料。
基本資料
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鵶麻、胡麻、山西胡麻、大胡麻、胡麻仁
原產地:可能來自於西亞,不可考。
進入閱讀更多...

▲景美仙跡岩 20171111
主要特徵
展翅32-36mm,翅膀表面黑褐色,前翅面有5-6枚白色斑點,中央的2-3枚較大,後翅面具黑色斑點,翅腹面灰褐色,前翅端有2枚不明顯的白斑,後翅中央有4-5枚黑斑,雌雄外觀近似。本種又稱素弄蝶,主要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幼蟲以棕梠科植物寄主,如台灣海棗、羅比親王海棗、黃椰子等多種,成蟲喜歡訪花,常見於大花咸豐草吸食花蜜。
基本資料
學名:Suastus gremius (Fabricius, 1798)
別名:素弄蝶。葵弄蝶
原產地: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景美仙跡岩 2017110 纖花耳草
主要特徵
多年生柔弱披散多分枝草本,高 15~40 公分,全株無毛;枝的上部方柱形,有 4 銳稜,下部圓柱形。葉對生,無柄,薄革質,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 2~5 公分,寬 0.2~0.4 公分,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微下延,邊緣乾後反捲,上面變黑色,密被圓形、透明的小鱗片,下面光滑,顏色較淡;中脈在上面壓入,側脈不明顯;托葉長 0.3~0.6 公分,基部合生,略被毛,頂部撕裂,裂片剛毛狀。花無梗,1~3 朵簇生於葉腋內,有針形、長約 0.1 公分、邊緣有小齒的苞片;萼管倒卵狀,長約 0.1 公分,萼簷裂片 4,線狀披針形,長約 0.18 公分,具緣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長 0.3~0.35 公分,冠管長約 0.2 公分,裂片長圓形,長 0.1~0.15 公分,頂端鈍;雄蕊著生於冠管喉部,花絲長約 0.15 公分,花藥伸出,長圓形,兩端鈍,比花絲略短;花柱長約 0.4 公分,柱頭 2 裂,裂片極短。蒴果卵形或近球形,長 0.2~0.25 公分,直徑 0.15~0.2 公分,宿存萼簷裂片僅長 0.1 公分,成熟時僅頂部開裂;種子每室多數,微小。花期 4~11 月。
基本資料
學名:Hedyotis tenelliflora Blume
簡誌:多年生斜昇草本,下部節處常生根,莖無毛。葉稍肉質,線形至線披針形,長15-45 mm,無毛,單脈,無柄;托葉被粗毛,先端刺毛狀。花1-5朵腋間叢生;花冠白色,無毛;雄蕊冠筒上方著生,突出。
別名:纖花耳草,細葉龍吐珠,狹葉涼喉茶,杉刺,珠仔草(台灣),蝦子草,石楓藥,箭頭草,鐵青草,雞口舌
原產地: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中國大陸產於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和雲南等省區;國外分佈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全島低海拔荒和林內。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