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步道 福德 20191026 闊葉麥門冬
主要特徵
根莖細長,常具塊根,莖極短,有時叢生,基生葉,葉線形,禾葉狀,葉端尖狀,基部延伸,全緣葉,九至十五脈,叢聚狀,無葉柄,兩性花,下位花,總狀花序,呈穗狀排列,頂生,花梗具關節,花約三至五朵,簇生於苞片腋內,苞片乾膜質,花被片六枚,輻射對稱,二輪,花瓣狀,離生,花淡紫紅色,雄蕊六枚,著生於花被基部,花藥橢圓形,二室,基著,縱裂,花絲幾乎與花藥等長,雌蕊心皮三枚,合生,花柱一枚,柱頭頭狀,彎曲,子房上位,子房三室,中軸胎座,漿果,圓球形,熟果黑紫色,種子一粒,發育初期不規則開裂。
近似物種
麥門冬屬特徵:
小葉麥門冬:葉寬小於4mm,花序少於10簇花。
細葉麥門冬:葉寬小於4mm,花序具15-20簇花,花白色或綠色。
麥門冬:葉寬大於4mm,葉寬4-8mm,具匍匐莖,花藍色,花約20~30個。
闊葉麥門冬:葉寬大於8mm,葉寬8-15mm,無匍匐莖,花藍色(較一般深些)。
用途
「闊葉麥門冬」是「麥門冬」品種之一,一些別名係麥門冬屬的通稱。花期為7月~9月。在日本網路上,被當做園藝植物在販賣。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ブラン(藪蘭)<Liriope muscari>
學名:Liriope platyphylla F. T. Wang & T. Tang
簡誌:葉線形,長25-60 cm,寬8-15 mm,9-15脈。花序長8-30 cm;花通常3-6朵簇生;花柄長4-5 mm;花被片長3.5-5 mm。
別名:大葉麥門冬、大麥冬、麥門冬、麥文冬、闊葉土麥冬、闊葉山麥冬、麥冬、寸冬、筧冬、長命草、長壽草、階前草、麥棕子、山菅、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原產地:中國、越南、日本、台灣。全島低海拔山區林下及潮濕陰涼處。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虎山步道-福德 20191026 南美朱槿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灌木,高約 1~2 公尺。生長快速,樹性旺壯,能耐旱,性喜陽光。其萌芽強,且耐修剪。葉有柄,互生,叢集株端,長橢圓形狀,先端漸尖,粗鈍鋸齒緣,主葉脈掌狀,有 5~7 條,四季皆可開花,花單生,自葉脈處抽出,紅色,小苞 6~8 片;花萼 5 裂,花瓣 5 片,呈螺旋狀旋卷,雌雄蕊均伸出花瓣外,幾乎不結果。
南美朱槿整年都能開花,橘紅色的花朵有很好吃的花蜜,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花瓣是不打開的,只有雄蕊和雌蕊伸出花瓣外,所以又叫做捲瓣朱槿或大紅袍。在台灣幾乎不結果。
用途
朱槿、裂瓣朱槿、南美朱槿、美國朱槿等用扦插法。藥用(根:解熱,利尿,消腫;枝、葉:解毒消腫。外用治創傷,癰疽;花:解熱消腫。外用治腫毒。)。
培育方式
繁殖可用扦插、嫁接或高壓法,春至夏季為適期。
基本資料
和名:ヒメフヨウ(姫芙蓉)<Malvaviscus arboreus Cav.>
學名:Malvaviscus arboreus (L.) Cav.
簡誌:無描述。
別名:大紅袍、捲瓣朱槿、小懸鈴花<植物智:Malvaviscus arboreus>
原產地:墨西哥,秘魯,巴西。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虎山步道-福德 20191026 大金星蕨
主要特徵
三至四回羽狀深裂,整個葉片看起來像長三角形,顏色也與其他蕨類不太一樣,是較淺的黃綠色。
地生性,植株近叢生,具各式單細胞針狀毛,根莖短立狀,頂部密生披針形鱗片,三回羽狀裂葉,裂葉卵形至三角形,最下方羽片較大,羽片基部一對小羽片略縮短,小羽片不延長,草質,表面具軟毛,羽軸具翅,羽軸和葉軸溝不相通或不具溝,葉柄長,基部被鱗片,有白粉,孢子囊群著生在側脈近頂端處,孢膜圓形、圓腎形,小而早落。
基本資料
和名:アラゲヒメワラビ(荒毛姫蕨)<Thelypteris torresiana var. torresiana>
學名: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Gaud.) Ching
簡誌:叢生,柄長15-100 cm,羽軸具翅,孢膜早凋
別名:粗毛金星蕨、綠葉金星蕨、毛果鱗毛蕨、普通針毛蕨<植物智: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Gaud.) Ching>
原產地:印度、日本、澳洲 ,台灣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山區路旁或林緣。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高士佛澤蘭
主要特徵
蔓性亞灌木,莖細長而剛硬,全體平滑無毛。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長 3~8 公分,寬 2~3 公分,三角狀卵形,葉尖尾狀漸尖,葉基截形,葉緣呈寬鋸齒緣(牙齒緣),鋸齒 4~6 對,3 出脈。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僅具 5 朵小花;總苞狹鐘形,長約 0.6 公分,呈覆瓦狀排列,2~3 輪,苞片狹披針形,外輪苞片較小;花白色至略帶粉紫色,全由筒狀花構成。本種與與田代氏澤蘭之差別在於:葉整體而言,高士佛澤蘭的葉較厚,葉基截形,葉形較小。高士佛澤蘭是原生於恆春地區的特有種,當地有一座名叫高士佛的山,不少在恆春發現的物種都會以此地名來命名。
近似物種
澤蘭的花形幾乎相同,很難從肉眼分出種別。高士佛澤蘭為田代氏澤蘭之變種,產於屏東縣牡丹鄉的高士佛山區。台灣各地均有零星栽種。
用途
由於花期長。適合當蝴蝶的食草植物與蜜源植物(青斑蝶、樺斑蝶和小青斑蝶)
培育方式
高士佛澤蘭多採用扦插繁殖較快,四季皆可進行,取成熟新枝扦插後 3 週可移植,定植 1 個月後即可開花產蜜吸引蝴蝶。花期 8 至 10 月。
基本資料
學名:Eupatorium clematideum (Wall. ex DC.) Sch. Bip. var. gracillimum (Hayata) C. I Peng & S. W. Chung
簡誌:本變種與承名變種(E. clematideum var. clematideum)之差別在於本變種葉較厚,葉為三角狀卵形,3-3.5 x 2 cm,寬鋸齒緣,鋸齒4-6對,葉柄4-6 mm長。
別名:
原產地:台灣侷限分佈於恆春半島。台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圓錐花遠志的花
主要特徵
單葉,互生,無拖葉。花兩性,左右對稱,成總狀花序或簇生。花萼花瓣同色,基部兩片大者為花萼;前端線形者才是花瓣(花冠)。
近似物種
近似的遠志屬植物:圓錐花遠志與瓜子金。
基本資料
和名:コバナヒメハギ(小花姫萩)<Polygala paniculata L.>
學名:Polygala paniculata L.
簡誌:葉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0.6-1.9 cm,寬1-3 mm;柄短於1.5 mm。花白色。
別名:圆锥花远志<植物智:Polygala paniculata L.>
原產地:原產巴西至墨西哥。台灣引種栽培。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草生地上。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姬小紋青斑蝶
主要特徵
展翅 65 - 78 mm,本種為台灣青斑蝶類中體型最小的, 翅膀黑褐色具淡青色長條斑,腹面長條斑紋白色,雌雄外觀差異不大但雌蝶翅膀較寬,雄蝶下翅近肛門處有黑褐色之性斑,幼蟲食草為鷗曼等植物。本種翅質如絹又稱絹斑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 山區,東、南部山區全年可見,飛行緩慢,喜歡訪花吸蜜,為公園、學校蜜源植物上的常見蝶種。
基本資料
學名:Parantica aglea maghaba (Fruhstorfer, 1909)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小紋青斑蝶
主要特徵
展翅 75 - 95 mm,翅面黑褐色具青色條狀斑,前翅近基部中央的青色縱斑下有一個斑紋,形態較窄且尖與琉球青斑蝶、淡色小紋青斑蝶斑型不同,翅腹面斑紋與翅面同,為近似種中顏色最深,雄蝶下翅腹面具一塊瘤片。本屬4種,本種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寄主於布朗藤、歐蔓等蘿藦科植物,成蟲喜歡訪花,為常見的種類。
辨識特徵:
側面:1.鉤狀的斑紋細瘦, 2.近頭部羽翼前方6枚斑紋較細長,3.後翅中室內的V字紋開口處通常不具其他小斑。
基本資料
學名:Tirumala septentronis (Butler, 1874 )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黑脈樺斑蝶
主要特徵
展翅70 - 80 mm,翅膀橙色,翅端黑色具白色斜帶, 外觀近似樺斑蝶但本種翅膀上具黑色線條較粗,雄蝶於後翅腹面中央多一枚鑲黑邊的白色斑點,停棲時只見中後足,前足退化縮於前胸背板下,後翅不具尾突。本種又稱虎斑蝶,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幼蟲以台灣牛皮消、台灣牛彌菜、蟠龍木等植物寄主,幼蟲具警戒色,蛹為垂蛹,成蟲常見於馬利筋、大花咸豐草的花叢上吸食花蜜,為公園、學校蜜源植物中常見的種類。本屬有4種,除常見的2種外,另2種為黑脈白斑蝶(白虎斑蝶) Danaus melanippus 及大樺斑蝶(帝王斑蝶)Danaus plexippus,為不明或已滅絕的種類。
基本資料
學名:Danaus genutia (Cramer, 1779)
別名:虎斑蝶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金劍草的花序
主要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葉片三角形,粗鋸齒緣,基部近心形至淺楔形,表面被短伏毛,背面被白色短絨毛。穗狀花序頂生,花冠淡紫色。果實綠色,成熟後變為黑色。除了魚針草的名稱外,又有一說為:客家抹草,在台灣長久以來的民俗風情中,代表著可以趨吉避邪的植物。食用(葉及熟果)。染料(紅色:根部)。藥用(根、莖:行血活血,通經活絡,止痛。治吐血,衄血,崩漏,經閉,月經不調,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牙痛)。
基本資料
學名:Rubia lanceolata Hayata
簡誌:蔓性草本;莖四稜,糙澀被倒刺。葉4枚輪生,披針形至長橢圓披針形,長3-12 cm,革質,3主脈,葉基心形或截平,脈上及葉緣具倒刺。
別名:魚針草、客家抹草、金剑草<植物智:Rubia alata Roxb.>
原產地: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西至四川西部,北至河南中部和陝西南部。台灣全島中高海拔開闊地及林緣。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草湳 20191012 竹葉草
▲草湳 20191012 竹葉草的花(雄蕊與雌蕊)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稈較纖細,基部平臥地面,節著地生根,上升部分高 20~80 公分。葉鞘短於或上部者長於節間,近無毛或疏生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多少包莖而不對稱,長 3~8 公分,寬 0.5~2.0 公分,近無毛或邊緣疏生纖毛,具橫脈。圓錐花序長 5~15 公分,主軸無毛或疏生毛;分枝互生而疏離,長 2~6 公分;小穗有時帶紫色,由 2 朵花所構成(有時其中 1 個小穗退化),稀上部者單生,長約 0.3 公分;穎草質,近等長,長約為小穗的 1/2~2/3,邊緣常被纖毛,第一穎先端芒長 0.7~2 公分;第二穎頂端的芒長 0.1~0.2 公分;第一小花中性,外稃革質,與小穗等長,先端具芒尖,具 7~9 脈,內稃膜質,狹小或缺;第二外稃革質,平滑,光亮,長約 0.25 公分,邊緣內捲,包著同質的內稃;鱗片 2,薄膜質,折疊;花柱基部分離。穎果橢圓形。
用途
藥用(清熱利濕)。
近似物種
近似的植物:
求米草:小穗叢生,小穗叢沿中軸互生,下位外稃通常具芒。
竹葉草:小穗總狀排列,下位外稃不具芒,稀凸尖。小穗在軸上相隔。
基本資料
和名:エダウチチヂミザサ(枝打縮笹)<Oplismenus compositus (L.) P.Beauv. var. compositus>
學名:Oplismenus compositus (L.) P. Beauv.
簡誌:葉片長5-16 cm,寬1-3.5 mm,邊緣具纖毛或粗毛。花序長10-20 cm;總狀花序6-10枚,三角形,長1.5-6 cm,小穗間有明顯空間。
別名:大縮箬草、金剑草<植物智: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原產地:大陸華南及西南、舊大陸及新大陸之熱帶地區。台灣全省中海拔及低海拔陰涼處普遍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