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鉤蛺蝶

2023/04/09 12:16


▲龍洞岬 20230409 停留在葉面上的黃鉤蛺蝶,背面


▲龍洞岬 20230409 黃鉤蛺蝶,側面

主要特徵


展翅 48 - 53 mm,翅膀表面橙色具黑色的豹紋斑, 翅外緣具深裂的鉤狀,又稱黃鉤蛺蝶、金鉤角蛺蝶此為命名的由來。 下翅腹面中央有一枚V字形的白斑,雌、雄外觀近似,雌蝶翅膀表面顏色較雄蝶淡,翅緣凹凸具銳角。本屬2種,幼蟲寄主桑科植物之律草,終齡幼蟲體背黑色,頭部密生橙黃色的刺毛,各體節具黃色星狀刺突,蛹枯葉狀,蛹背中央有一條淡色縱紋,兩邊具斜斑及不明顯的錐狀刺突,成蟲4-9月出現,常見於荒蕪地、河川岸邊,喜歡訪花吸食腐果及動物糞便,飛行快速,為常見的種類。雌、雄蝶斑紋雷同,難以分辨。

近似物種


在臺灣地與本種較類似者為突尾鉤蛺蝶,但本種前翅中室基部有黑斑,突尾鉤蛺蝶則無,且本種後翅M3脈末端突起為一小角,突尾鉤蛺蝶則突出呈指狀。

蜜源植物


大麻科的葎草。

基本資料


學名:Polygonia c-aureum lunulata Esaki & Nakahara, 1923
別名:黃鉤蛺蝶、金鉤角蛺蝶
原產地:臺灣特有亞種。在臺灣地區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但南部低地少見,澎湖與蘭嶼亦有紀錄,馬祖地區之族群應該為指名亞種,不過臺灣亞種與指名亞種無甚差異。

進入閱讀更多...

金鎧蛺蝶

2022/07/24 14:48


▲陽明山 20220724 金鎧蛺蝶,正在光蠟樹上吸取樹液,側面


▲陽明山 20220724 金鎧蛺蝶,正在光蠟樹上吸取樹液,背面側

主要特徵


展翅55-65mm,雌、雄下翅末端有一枚微小的眼紋,雄蝶翅表面橙色,翅腹面橙黃色 ,中央有一條白色帶狀斑紋,雌蝶可分兩型,白斑型翅表面暗綠色, 有一條白帶縱貫前後翅,反面灰綠色,雌蝶黃斑型翅表具黃色帶。

本種又稱台灣小紫蛺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出現於 4 - 11 月,雄蝶具強烈的領域性,飛行迅速,常於樹冠上層停棲,喜歡訪花及吸食腐果,幼蟲以台灣朴樹寄主,蛹綠色而扁,型態酷似葉片。

棲息在常綠闊葉林。一年多代。成蝶飛翔活潑快速,好吸食樹液及腐果。雌蝶將卵粒於葉背成卵塊產下。幼蟲有群聚性、停棲於葉背。冬季以非休眠性小幼蟲越冬。幼蟲取食朴樹科石朴、沙楠子樹及朴樹等植物葉片。

基本資料


學名:Chitoria chrysolora (Fruhstorfer, 1908)
別名:台灣小紫蛺蝶
原產地:見於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區。臺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斐豹蛺蝶

2022/07/24 13:38


▲陽明山 20220724 同一地點只停留短暫的時間的斐豹蛺蝶,雌,側上方。


▲陽明山 20220724 同一地點只停留短暫的時間的斐豹蛺蝶,雌,上方側。雌蟲前翅端部黑色具白色斜帶斑

主要特徵


體長 65 - 73 mm,雄蝶翅膀表面橙黃色具花豹斑紋,雌蟲前翅端部黑色具白色斜帶斑,翅膀腹面底色灰白色具褐色的圓斑,近基部及中央的褐斑鑲黑邊,近外緣褐斑內有白色的小點,雌雄翅腹面斑紋近似。

本屬一種,本種又稱斐豹蛺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幼蟲體色黑色,體背具紅色背中線,體表有紅色棘刺,端部黑色,食草為箭葉堇菜、台北堇菜等(堇菜科堇菜屬),成蟲4 - 11 月份出 現, 常見於陽光下,飛行迅速,雄蝶具強烈的領域性,喜歡訪花吸蜜。

豹蛺蝶屬中的唯一熱帶物種,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的影響有不斷向北方拓殖的趨勢

基本資料


學名:Argyreus hyperbius (Linnaeus, 1763)
簡誌:無描述。
別名:黑端豹斑蝶
原產地:非洲東北部、中國各地、台灣、南亞、中南半島、東南亞、朝鮮半島、日本等、新幾內亞、澳洲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散紋盛蛺蝶(臺灣亞種)

2022/06/26 15:04


▲陽明山 20220626 散紋盛蛺蝶,上方側

主要特徵


中小型蛺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部有橙黃色細環,腹側黃色或黃白色。前翅前緣弧形。後翅M3脈末端突出成尖角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前、後翅有橙黃色條紋及斑點成帶狀,有一黃帶從前翅中室基伸至M3室基部,於中室端分斷;另一帶紋由前翅外側斑紋及後翅基部條紋組成;最後一條為後翅外側帶。前翅翅端附近有數枚橙黃色斑紋。翅腹面底色黃色,翅面有由紅褐色斑紋及線紋組成之複雜花紋。緣毛暗褐色。

主要棲息在常綠闊葉林。一年多代。成蝶會吸食花蜜,也會吸食腐果、樹液。以幼蟲態休眠越冬。幼蟲取食蕁麻科青苧麻、木苧麻、臺灣苧麻柄果苧麻、水麻、水雞油等植物葉片。

基本資料


學名:Symbrenthia lilaea formosanus Fruhstorfer, 1908
別名:金帶蝶、黃三線蝶、黃三條蝶、黃三綫蝶、爪哇黃條褐蛺蝶
原產地:棲息在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也有記錄。馬祖地區分布者屬於不同亞種。臺灣以外廣泛分布於東洋區各地。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大白斑蝶

2022/01/23 15:29


▲龍洞岬灣 20220123 大白斑蝶,後側面


▲龍洞岬灣 20220123 大白斑蝶,上方側

主要特徵


展翅 110 - 125mm,翅膀底色白色,翅脈黑色,翅面散生許多黑色的大小斑點。其黑斑較大 ,為台灣最大的斑蝶,飛行緩慢,喜歡訪花吸蜜,又稱大笨蝶。 幼蟲體色白色具黑色的橫紋,胸背有3對及腹端的一對細長突棘,側視有紅色斑點,幼蟲以爬森藤植物寄主,近幾年人工蝴蝶園漸漸增多,大白斑蝶的分布也跟著擴散,為常見的種類。

基本資料


學名:Idea leuconoe clara (Butler, 1867)
別名:大笨蝶
原產地:本種有2個亞種,本島亞種分布於墾丁、恆春、蘭嶼及東北角海濱,綠島亞種分布於綠島。

進入閱讀更多...

枯葉蝶

2021/05/16 12:44


▲二子坪 20210516 枯葉蝶

主要特徵


展翅 78 - 100 mm,翅膀表面紫褐色,基部具 藍色光澤,翅端顏色較深,有一條橙黃色的斜帶,翅腹面黃褐色狀如枯葉。雌雄外觀近似但雄蝶翅腹面顏色較深,雌蝶翅色較淡,翅端較雄蝶尖銳外彎,幼蟲以爵床科的台灣鱗球花、台灣馬藍等植物寄主。本屬一種,又稱木葉蝶、枯葉蛺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擬態為枯葉,雄蝶具強烈的領域性,喜歡停棲駐高點驅趕侵入領域內的蝶類,成蟲於 5 - 10 月間出現,喜歡吸食樹汁、腐果。

基本資料


學名:Kallima inachus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12
別名:
原產地: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琉球紫蛺蝶

2021/03/14 13:06


▲蓮華池 20210314 琉球紫蛺蝶,雄(藍紫色光暈)


▲蓮華池 20210314 琉球紫蛺蝶,雄(藍紫色光暈)

主要特徵


展翅 68 - 90 mm,翅膀表面暗褐色,雄蝶各翅中央具一 枚藍紫色斑,斑點中央尚有白色斑,雌蝶則無此斑。翅腹面斑紋相似 ,雄蝶後翅白色的斜橫明顯,雌蝶不明顯或無。本屬4種,本種又稱幻蛺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以甘藷、菊科的金腰箭, 錦葵科的金午食時花等植物寄主,成蟲5-8月出現,喜歡訪花及吸食腐果,常見於陰暗的環境覓食,數量多見。近似種雌紅紫蛺蝶的雄蝶,但雌紅紫蛺蝶翅面的斑白色,邊緣不具藍紫色光暈。

基本資料


學名:琉球紫蛺蝶 Hypolimnas bolina kezia (Butler, 1877)
別名:幻蛺蝶、幻紫斑蛱蝶
原產地:台灣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

進入閱讀更多...

小紫斑蝶

2021/03/01 14:12


▲福州山 20210301 小紫斑蝶

主要特徵


展翅 60 - 65 mm,翅膀表面前、後翅緣有一排白色斑點,翅基半部具藍紫色琉璃光澤,翅腹面色澤較淡,斑紋位置與翅表面同,前翅中室有一枚白色的橢圓形斑,雄蝶翅膀顏色較深,前翅後緣較彎曲而突出。本屬有12種,本種為台灣產紫斑蝶中體型最小的,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食草為桑科的盤龍木,成蟲全年可見,飛行緩慢,喜歡訪花吸蜜。

基本資料


學名: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Fruhstorfer, 1908
別名:
原產地: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花豹盛蛺蝶(姬黃三線蝶)

2020/07/11 14:44


▲草湳 20200711 花豹盛蛺蝶(側面)

主要特徵


中小型蛺蝶。軀體背側黑褐色,於腹部有橙色細環,腹側黃色。前翅前緣弧形。後翅外緣M3脈末端向外突出成尖角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前、後翅有橙色條紋成帶狀排列,有一黃帶從前翅中室基延伸至M3室基部;另一帶紋由前翅外側短條及後翅內側條紋構成;最後一條則為後翅外側帶。前翅翅端有一橙色橫帶。翅腹面底色黃色,有不規則橙色紋,翅面有由黑色碎紋形成之豹紋狀花紋。緣毛暗褐色。

主要棲息在常綠闊葉林較潮濕的場所。一年多代。成蝶會吸食花蜜,也會吸食腐果、樹液。以幼蟲態休眠越冬。幼蟲取食蕁麻科冷清草、闊葉樓梯草、赤車使者等植物的葉片。

基本資料


注音:花豹盛蛺(ㄐㄧㄚˊ)蝶
學名:Symbrenthia hypselis scatinia Fruhstorfer, 1908
別名:姬黃三線蝶、姬黃三綫蝶、黃條褐蛺蝶
原產地: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區,龜山島也有記錄。臺灣以外見於華南、華西南、喜瑪拉雅、北印度、中南半島、巽他陸塊等地。

進入閱讀更多...

豹紋蝶

2020/06/21 20:37


▲新店和美山 20200621 豹紋蝶

主要特徵


展翅45- 60mm,翅膀表面橙黃色佈滿黑色斑點,以翅基及翅端的斑點較密集,後翅近基部前段底色白色,翅腹面與翅面斑紋相同,雌蟲翅型較大且圓,雌蝶後翅表面顏色較淡。本種又稱白裳貓蛺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體色與斑型近似花豹為命名的由來,成蟲常見於潮濕地面吸食水液或於陽光下賞花,飛行緩慢,幼蟲綠色,頭部褐色,前方有一對端部分枝狀的犄角,體表具點狀疣突,體側有一條褐色的縱紋,寄主榆科的朴樹、台灣朴樹。

基本資料


學名:Timelaea albescens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別名:白裳貓蛺蝶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