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糰

2020/10/09 12:50


▲三貂嶺 20201009 糯米糰


▲三貂嶺 20201009 糯米糰,雄花花序

主要特徵


葉背光滑,幾乎無葉柄。植株上位為雌花(一般長在上方的葉腋旁),雌花柱頭絲狀。瘦果卵形,下位為雄花短花梗(有柄)。一般雌雄同株。雌雄異株也有可能。

多年生草本,莖基部偃臥狀,先端直立或斜上昇,長 30~80 公分,有時亦達 100 公分以上者,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水平伸展或略下垂狀,幼時具有柔毛。葉對生,具短柄或幾無柄,托葉闊卵形,葉片長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 3~8 公分,寬 1~2.5 公分,基部圓形至心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全緣,三出脈,上面粗糙,背面網狀明顯,被剛毛。花簇生葉腋花小,成團狀,雌雄同株,單性,小形,黃綠色;雄花花蕾時陀螺形,花被 3~5 片,急內彎,背面有橫褶,雄蕊 5 枚;雌花花被筒狀,子房卵形,柱頭 2 歧。瘦果廣卵形,先端尖,暗綠色,約具有 10 條細縱肋,有光澤。

用途


藥用(全草:淡、微苦,涼。效用:全草: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消腫利溼,健脾。治心臟無力,胃腸炎;外用治血管神經性水腫、乳腺炎;根:治消化不良,食積胃痛、白帶;外敷治癰癤)。

基本資料


和名:ツルマオ(蔓苧麻)<Gonostegia hirta (Blume) Miq.>
學名:Gonostegia hirta (Blume) Miq.
簡誌:蔓性小灌木或草本。葉倒卵、倒卵狀披針、卵至披針形,長2-12.8 cm,寬0.7-3.8 cm,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圓至心形。
別名:糯米團、葉藤、蔓苧麻、小黏藥、土加藤、紅石薯、糯米草、糯米团、糯米草、小粘药、红头带、猪粥菜、蚌巢草、大拳头、糯米莲、糯米藤、大红袍、糯米条、糯米菜、糯米芽、饭匐子、蔓苎麻<中国植物志:Gonostegia hirta (Bl.) Miq.>
原產地: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各省)、越南、日本及台灣。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棕葉狗尾草(颱風草)

2020/10/09 12:43


▲三貂嶺 20201009 棕葉狗尾草(颱風草)


▲三貂嶺 20201009 棕葉狗尾草(颱風草),花序與花,像是白色毛毛蟲的部分是雄蕊

主要特徵


草本。颱風草葉片常見於葉面具橫斷褶折紋,民間相傳依據褶紋的位置及數目,可預測當年將來臨的時間及次數,故名颱風草。但天候乾燥會影響折痕數目的可能性。

颱風草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稈叢生,高約 50~100 公分,地下莖短。葉片披針形,長可達 40 公分,寬 5~7 公分,具有多數縱向縐褶,能常有橫紋,葉鞘有龍骨。圓錐花序排列疏鬆,長約 40 公分,小穗之間有剛毛混生長約 0.3~0.4 公分,含兩朵小花。花期在夏、秋兩季。

近似物種


相近似的兩種植物:
船仔草:葉子是基生(根生)。體型較颱風草大約一倍。
颱風草:葉子是莖生。體型較小。

基本資料


和名:ササキビ(笹黍)<Setaria palmifolia (J.Ko''nig) Stapf>
學名:Setaria palmifolia (J. Konig) Stapf
簡誌:多年生;根莖短;稈叢立。葉片披針形,長達45 cm,寬2-6.5 cm,摺皺,葉鞘具龍骨。圓錐花序疏鬆,長達40 cm,中軸近無毛。小穗長3-4 mm;內穎長為小穗之半。
別名:棕葉狗尾草、颱風草、棕叶狗尾草、箬叶莩、茅、叶草、雏茅、棕叶草<中国植物志:Setaria palmifolia (Koen.) Stapf>
原產地:原產非洲、廣布於大洋洲、美洲和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島低海拔山邊靜遮蔭處。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葶藶

2020/10/09 12:24


▲三貂嶺 20201009 葶藶


▲三貂嶺 20201009 葶藶,花序與花以及果實,花徑約0.4mm

主要特徵


草本。花期自 12 月至次年 8 月。全省平野常見雜草。葶藶與小葶藶不同的地方為,葶藶花有花瓣。食用(花期前嫩莖葉)。藥用(全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痛利尿,通經活血。治咳嗽,袪痰,咽痛,黃疸,水腫,跌打損傷,疔瘡)。花期自 12 月至次年 8 月,花序為總狀花序,花黃色,花徑4mm、萼片4、花辦4、雄蕊6、雌雌蕊1。果與花漸生型,花期與果期經常一起,果實為長角果。

花序為總狀花序,長 4~6 公分,基部多分枝;花具小梗,梗長 0.5~0.8 公分;萼片長約 0.25 公分,橢圓形;花瓣長 0.3~0.35 公分,匙形,黃色;花柱厚短,柱頭長 0.05~0.1 公分。

基本資料


注音:葶藶(ㄊㄧㄥˊ. ㄌㄧˋ)
和名:イヌガラシ(犬芥子)<Rorippa indica>
學名:Rorippa indica (L.) Hiern(多同物異名)
簡誌:多年生草本,無毛至被毛。葉有柄,通常長橢圓狀披針形,不規則缺刻至偶而琴狀羽裂,長5-15 cm,寬1-3 cm。花序頂生及腋生,總狀;花瓣黃色。角果長10-20 mm。
別名:山芥菜、印度蔊菜、蔊菜、印度蔊菜<中国植物志:Rorippa indica (L.) Hiern>
原產地:日本、朝鮮、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等以及中國南方各地也有分佈。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飛揚草(大飛揚草)

2020/10/09 12:21


▲三貂嶺 20201009 大飛揚草


▲三貂嶺 20201009 大飛揚草,果序

主要特徵


大飛揚草的葉形就像是一對對的翅膀,像是隨風展翅飛翔,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大飛揚草」之稱的由來。

大飛揚草是一年生草本,全草具有豐沛乳汁,莖斜上或直立,高約 10~40 公分,帶淡紅色或紫紅色,有毛。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基部偏斜,葉緣微鋸齒,長橢圓形披針狀,2~4 公分長;兩面被毛。聚繖花序排列成頭狀,花密而小,雌雄同株異花。腋出,花單性同株,綠色或紫紅色,雄花無花被,雌花子房 3 室。果實為蒴果,約 0.12 公分。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治消化不良,陰道滴蟲,痢疾,泄瀉,咳嗽,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搔癢;葉泡茶可治哮喘,白色乳汁可去疣)。

基本資料


學名:Chamaesyce hirta (L.) Millsp.
簡誌:莖匍匐、斜上或直立,被絹狀糙伏毛及黃色刺毛。葉卵狀菱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5-50 mm,寬7-16 m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至圓形,細鋸齒緣,兩面被絹狀糙伏毛;葉柄下表面被糙伏毛及刺毛。果被毛。
別名:飛揚草(台灣)、大本乳仔草、乳仔草、紅骨大本乳仔草、羊母奶、奶子草、大地錦草、神仙對坐草(福建)、Kottikattin(泰雅)、Zabutibuti(排灣)
原產地:全島低地。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擬棘緣椿象

2020/10/02 12:58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擬棘緣椿象,若蟲(上方側),植物為毛花雀稗

主要特徵


體長 9.2 - 10.3 mm,腹部乳黃色,觸角末端橙黃色,前胸背板後緣向上隆起,中央具黃褐色縱紋,側角尖銳,小楯片呈正三角形,褐色,上翅中段處有一橫向乳白色的斑紋。本種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寄主植物土牛膝、日本牛膝、紫莖牛膝等莧草科植物,習性敏捷,常見於樹林底層之草叢環境活動,為常見的種類。另外一種稻棘緣椿象若蟲,也跟本種若蟲很像。

基本資料


學名:Cletomorpha raja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黃斑椿象若蟲

2020/10/02 12:50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黃斑椿象,若蟲(頭部側),植物為杜虹花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黃斑椿象,若蟲(上方側),植物為杜虹花

主要特徵


體長 18 - 23 mm,頭部及前胸背板黑色,從頭部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條細小的黃色縱線,頭部背面及前胸背板外緣有黃色的細邊,體背黑褐色,佈滿灰或黃色的小斑點, 腹背板外露,邊緣具黑、黃的橫斑,各腳黑色,脛節中央具白色的斑紋。本屬一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台灣灤樹等多種行道樹幹上吸食樹液,保護色佳,數量多十分常見。

將孵化的若蟲頭頂常具T形骨化的「破卵器」,用以破卵孵化出若蟲。卵殼通常有不明顯的突起,叫做精孔突或氣孔突、呼吸角等,卵殼的表面具覆染的細微結構與卵的呼有關。若蟲離開卵殼後,會將破卵器和胚胎表皮蛻下來留在卵殼裡。卵的顏色可判斷將孵化的程度,若見卵濁黑,即表示這顆卵被寄生。一般是寄生蜂,其幼蟲於卵內取食養份,羽化後鑽出也不需要破卵器了,牠們具有發育完全的大顎,直接以咬破的方式離殼。若看到椿象的卵呈不規則的裂開,那就是被蜂所寄生了。

基本資料


學名: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1783 )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槭葉牽牛(番仔藤)

2020/10/02 12:46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槭葉牽牛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槭葉牽牛,葉

主要特徵


草本。莖長 10 餘公尺,匍匐或纏繞他物,莖葉具乳汁,莖有芒刺。葉基部略木質化,呈掌狀 5~7 深裂,腋芽會再長出小葉,猶如槭葉一般,具長柄,互生。平野隨處可見的牽牛花幾乎以槭葉牽牛最常見。
藥用(治癰疽腫毒,肺熱咳嗽,尿血,淋症,水腫,小便不利)。

葉為複葉或有(3)-5-7裂片,非全緣,側裂片長明顯超過葉長之1/2。葉為複葉或掌狀全裂(裂至葉基)。
番仔藤 (槭葉牽牛):葉為掌狀全裂,裂片5-7,葉柄長2-6cm。
槭葉小牽牛:葉為足狀複葉,通常為5小葉,葉柄長約8cm。

基本資料


和名:モミジヒルガオ(紅葉昼顔)<Ipomoea cairica (L.) Sweet>
學名:Ipomoea cairica (L.) Sweet
簡誌:無毛纏繞藤本,具塊根。葉5-7掌狀全裂;裂片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長3-10 cm,兩端均漸尖,全緣;葉柄長2-6 cm。花冠漏斗形,長4-6 cm,淡紫色。果球形。
別名:五爪金龍、番仔藤、白首烏、五爪金龙、五爪龙、上竹龙、牵牛藤、黑牵牛、假土瓜藤<中国植物志:Ipomoea cairica (L.) Sweet>
原產地:北非洲,分布泛世界各地。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攀爬生長在林緣、路旁、荒地或圍籬。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大蝗(棉蝗)

2020/10/02 12:44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台灣大蝗

主要特徵


8~9 月間卵孵化成為若蟲,稱之為「蝗蝻」成長快速,中秋節前後便可發現大量成蟲。成蟲體型碩大,主要出現在秋天。

本種是草食性昆蟲,只要是植物的嫰幼部分都喜啃食。孵化後的若蟲以禾本科、豆科等各類植物葉片為食,因此農作物常遭破壞。在從前曾是水稻及甘蔗主要害蟲,近年來已經較少危害農作物。

體長 雄50-65mm、雌75-87mm,體色為鮮艷的綠色,頭、胸具凹凸不平的瘤斑,複眼下方具一條黃色縱紋,觸角淡褐色,各腳脛節外側紅褐色,後腿腿節強壯善於彈跳。本種為台灣最大的蝗蟲,俗稱「草螟公」。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成蟲於秋季出現,夜晚會鳴叫,以後腳和前翅磨擦,發出「唰沙」「唰沙」的聲音,然後交尾,雌蟲體型比雄蟲大很多。

基本資料


學名:Chondracris rosea
別名:棉蝗、草螟公
原產地: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特別是在山區道路旁的草叢上十分常見,偶可發現成蟲跳到路上被車碾斃的慘狀。除台灣之外,中國大陸、印度等地也有分佈。

進入閱讀更多...

耳葉鴨跖草

2020/10/02 12:36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耳葉鴨跖草,長在草叢裡面,很不容易發現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耳葉鴨跖草,花的側面(看不見花苞閉合)

主要特徵


草本。花期 5~10 月。耳葉鴨跖草與鴨跖草長得極為相似,同樣綻開著藍色小花,所以,經常被誤認;鴨跖草通常都有 3 個花瓣,耳葉鴨跖草上側 2 片相對稱,猶如耳狀,下方的那片退化掉了,故有耳葉鴨跖草之名。

多年生草本,莖基部匍匐狀分枝,無毛或偶有散生細毛。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3~8 公分,寬 1~2 公分,橢圓形或披針形,葉基微歪形,葉尖銳形,葉緣為全緣,有時略被細毛。花序為單生聚繖花序,花 2~5 朵,篦狀苞片寬 0.7~1.1 公分,歪漏斗形,具不明顯縱紋,外側通常被有長柔毛;花小型,花萼 3 片,綠色,上面 1 片較下面 2 片為小;花瓣 3 片,淡藍色;可孕雄蕊 3 枚,著生於萼片基部;雌蕊 1 枚,子房上位,具 3 心皮。果實為蒴果,長約 0.4 公分;種子短橢圓形,長約 0.25 公分,略平滑。

基本資料


注音:耳葉鴨跖(ㄓˊ)草
學名:Commelina auriculata Blume
簡誌:葉披針形,長3-8 cm,寬0.9-1.8 cm,光滑或被毛。苞片漏斗狀,邊緣癒合。
別名:蓬萊鴨跖草、耳苞鸭跖草<中国植物志:Commelina auriculata B1.>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裏白巴豆(裡白巴豆)

2020/10/02 12:26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裡白巴豆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裡白巴豆,果實為蒴果,呈3瓣狀

主要特徵


灌木。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期 4~8 月,果期 9~12 月,偶週年開花結果。

常綠小灌木,高 60~120 公分,全株披棕褐色鱗片及星狀毛,多分枝,老莖灰白色,小枝青綠色。葉對生或輪生枝端,柄長 0.6~1 公分;葉片倒卵形或長卵形,長 4~8 公分,寬 2.5~3.5 公分,基部鈍形,先端鈍尖或稍漸尖,全緣或微波緣,背面被銀白色盾狀鱗片並密布細小褐色突點 (少數鱗片紅色)。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萼與花瓣均 4~6 枚,花瓣黃白色或白色,雄蕊 15~20 枚,乳黃色;雌花子房 3 室,柱頭多細裂呈鬚狀。蒴果球狀三稜形,徑約 1 公分,被銹色鱗片物;種子 3 粒。

用途


藥用(種子:有毒;根:袪風解熱,壯筋骨,催吐。治風溼骨痛,咽喉痛。根或全株有活血散瘀,舒筋活絡,鎮靜止痛,解毒消腫之效。治風濕痹痛,風濕關節痛,發熱病,瘧疾高熱不退,胃脘痛吐瀉,癰瘡腫毒。葉有解熱,止痢之效。治吐瀉,疥癬)。葉可作為香煙之代用品。

基本資料


和名:グミモドキ(茱萸擬)<Croton cascarilloides Raeusch.>
學名:Croton cascarilloides Raeusch.
簡誌:屬特徵-灌木。單葉,互生,基部具2腺體。花單生或簇生成總狀花序。雄花萼4-6裂;花瓣4-6;雄蕊多數。雌花花瓣小或無;子房2-4室。蒴果。 種特徵-葉簇生於小枝端,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鈍,下表面被銀色盾狀鱗片 (少數鱗片紅色)。
別名:葉下白、裡白巴豆、邱氏巴豆、柿糊、银叶巴豆<植物智:Croton cascarilloides Raeusch.>
原產地:琉球、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婆羅洲等地。台灣全島低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