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 20190331 紅裡蕉的花序
主要特徵
具塊莖,常隱藏於底下,不明顯,莖直立,光滑無毛,單葉,葉基生,大型,二、三片葉叢生於塊莖上,略二列排列,葉闊卵形、長橢圓形、長卵形、披針形、披針狀長橢圓形,葉端漸尖或微尖,葉基圓鈍狀,全緣葉,厚革質,葉面墨綠,有光澤,葉背紫褐、暗紫色,葉脈略淺色,有時有淡黃或淺紅色花紋,中肋明顯,側脈細,脈多數,平行,長葉柄,褐綠,葉柄基部成鞘狀,葉枯掉後常接於塊莖上而不脫節,總狀花序,呈圓錐花序、穗狀花序排列,自葉叢中抽生,花序梗長,略下垂狀,花單生於苞片腋處,苞片及萼鮮紅色,萼片三枚,小,紅色,離生,花冠白色,下部管狀,上端三瓣裂,外輪二枚退化雄蕊花瓣狀,發育雄蕊花瓣狀,花瓣三枚,白色,不等大,中部以下合生呈筒狀,退化雄蕊五、六枚,花瓣狀,外部二瓣等大,內部者肉質,黃色,發育雄蕊花瓣狀,雄蕊一枚,花瓣狀,有一花藥著於它邊,子房三室,子房下位,中軸胎座,蒴果,堅果狀,球形,初為綠色,熟果褐色,不開裂,種子一枚。
基本資料
學名:Stromanthe sanguinea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紅花紫背竹芋、紫背柊葉、紫背竹芋、紅裏蕉、紅背臥花竹芋、紅背竹芋、臥花竹芋、青背竹芋
原產地:巴西。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190328 山寶鐸花
主要特徵
花期:每年春季。藥用(根狀莖供藥用,有益氣補腎、潤肺止咳之效)。聽說在二子坪附近有漸漸減少的跡象。
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莖直立或匍匐,高 20~60 公分,細長,有少數分枝;地上莖葉於夏秋季開完花果後枯乾,餘留地下莖,等待來年再發芽生長。葉披針狀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 4~8 公分,寬 2~3 公分。花 1~3 朵,著生於枝條頂端,花柄長 1~2.5 公分;花被片匙形,白色、黃綠色至黃色。果實球形,徑 0.5~0.7 公分。
基本資料
注音:山寶鐸(ㄉㄨㄛˊ)花
英文名:
學名:Disporum shimadai Hayata
簡誌:葉披針狀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4-8 cm,寬2-3 cm。花1-2朵,著生於枝條頂端,花柄長1-2.5 cm;花被片匙形,白色、黃綠色至黃色。
別名:黃花萬壽竹
原產地:台灣北部、中部及東部中海拔及低海拔林內。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190328 日本狗脊蕨
主要特徵
根莖短匍匐狀,密生紅褐色披針形大鱗片,葉叢生;葉柄長30-50cm,葉片為寬橢形,長50-80cm,寬25-35cm,二回羽狀中裂,;厚紙質;羽片線形,無柄,羽軸兩側之裂片等長;葉脈網狀,在羽軸兩側具1-2行網眼;孢子囊群線形,沿裂片中脈兩側生長,孢膜開口朝向裂片中脈。
近似物種
烏毛蕨科狗脊屬在台灣有5種:日本狗脊蕨、東方狗脊蕨、頂芽狗脊蕨、哈氏狗脊蕨及細葉狗脊蕨。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オカグマ(大かぐま)<Woodwardia japonica (L. f.) Sm.>
學名:Woodwardia japonica (L. f.) Sm.
簡誌:短直立莖,二回羽裂,羽片線形、無柄。小羽片淺裂,約裂至二分之一處,羽軸兩側之裂片等長, 孢子囊群長條型,沿羽軸、小羽軸兩側生長。羽片、小羽片上皆有孢子囊群。
別名:
原產地:分佈韓國、日本、中國、越南,臺灣中海拔地區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190328 長葉木薑子的葉苞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小枝多呈褐色,無毛。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5~3 公分,無毛;葉片長 12~16 公分,寬 3~3.5 公分,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葉基鈍狀楔形,葉尖漸尖或尾狀漸尖,上表面無毛,中肋細且微凸,下表面淡粉白色,中肋凸起,網狀小脈明顯,中肋與脈上被短柔毛,側脈 9~12 對。單性花,異株;雄花 3~4 朵呈繖形花序,每一花軸具 2~3 繖形花序,花軸長 1 公分,總苞片 4~5 片;花梗很短,被短柔毛;花被 6 片,長 0.2~0.25 公分,長橢圓形,先端鈍形,外面被短柔毛;完全雄蕊 9 枚,排成 3 輪,花絲被毛,第 3 輪具腺體,腺體無柄;花藥長橢圓形,皆內向。果實為核果,橢圓形,位一深杯上,熟時黑色,果托杯狀。花期 2~3 月。長葉木薑子是早在民國原年由日人早田氏所發表的,因為標本採自南投,故又名南投黃肉楠或南投木薑子。
用途
木材可供建築及家具等用。葉面常有杯狀蟲癭寄生。青實的種仁為兩片粉紅色肥厚的胚仁,搓揉後會散發出有濃濃的生薑味。長葉木薑子的木材淡黃色,質地細緻,為楠木材之一。
基本資料
學名:Litsea acuminata (Blume) Kurata
簡誌:常綠喬木;葉披針形;芽鱗達10餘對。
別名:竹葉楠,南投木薑子,南投黃肉楠,臭屎楠,細葉楠
原產地:臺灣全島低地至海拔2,000 m 闊葉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190328 褐斑毒蛾 幼蟲
主要特徵
中小型,雄蛾觸角櫛齒狀,雌蛾絲狀,雌蛾前翅灰白色散布稀疏的褐色鱗,以中室下方及外側較多,中室下方近翅基有一枚大的橢圓形或水滴狀褐色斑,翅中央至頂角有一條黑褐色的斜向斑紋。幼蟲體背淡粉白色,上面密布細斑點,體背周圍具黃白色毛叢,頭部後方有一對長毛束,末端黑色,腹部近前節及末節各有上舉的褐色毛束。 本屬有3種,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寄主柑橘 、野桐等多種植物,體背灰白色,胸背方有4叢黃白色毛叢,其中前3叢聚合,遇到騷擾會掀開毛叢露出黑色的大斑嚇阻天敵,近腹端還有一條較小的黑褐色毛叢,成蟲夜晚有趨光性,白天較不容易看到。
基本資料
學名:Olene dudgeoni (Swinhoe, 1907 )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190328 大擬金花蟲(花為楓香的花)
主要特徵
體長10-12mm,體型粗胖,體色暗褐色或黑褐色,體表佈滿絨毛,外觀近似金花蟲但習性卻不一樣,不善飛行,常見其靜靜的棲息於葉面,遇到騷擾有些會裝死掉落地面,但很少會迅即飛離 的。本屬4種,除本種外皆為特有種,本種俗稱大擬金花蟲、大偽金花蟲,TaiBNET網站中名為蓬萊擬金花蟲但並不是特有種。為近似種中較大的,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除冬季外幾乎全年可見,寒冬會躲藏於捲葉或樹皮裡,一般晝行但有些個體夜晚會趨光 ,為常見的種類,數量很多。
基本資料
學名:Lagria formosensis Borchmann, 1912
別名:大偽金花蟲、蓬萊擬金花蟲
原產地:普遍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山區。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樟樹的花
主要特徵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葉橢圓形,葉端尖,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2~4月開花,綠白色,又小又多。核果球形,熟時黑色。
用途
藥用。作為醫藥、塑料、炸藥、防腐以及樟腦丸或上等家具材料。以前作為樟腦丸的多為臭樟,作為行道樹多為芳樟。
基本資料
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J. Presl
簡誌:葉互生,紙質,闊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銳尖至漸尖,上表面具光澤,下表面灰白,3出脈,側脈2-3對。漿果扁球形。
別名:香樟、樟<植物智: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原產地:台灣、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臺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變葉懸鉤子的花
主要特徵
落葉直立灌木,莖散生鉤刺。單葉,平面式互生,葉身 6~8 公分長,葉片變化,從狹狀等腰三角形至三裂,唯兩側裂葉不超過葉長二分之一,細鋸齒緣,表肋微凸起,有細茸毛,葉面綠色,葉下淡綠,基部三出脈,脈上有鉤刺;主枝上者闊三角狀卵形,常三裂,花枝上者多卵形而不分裂;托葉線狀披針形,連生於葉柄,長約 0.5 公分。花單生或成對,頂生,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花瓣卵形。果卵狀三角形;果實橙黃上被細絨毛;甜美可口。花期 1~2 月。全島中低海拔極常見。
用途
食用。藥用(中藥名:懸鉤子。味酸性平,醒酒、解毒、袪疾,治痛風、丹毒、遺精等;根亦入藥,破血殺蟲,治跌打損傷等;莖燒末服之,主喉中塞)。
基本資料
和名:ビロードイチゴ(天鵞絨苺)<Rubus corchorifolius>
學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簡誌:莖幼時被毛;刺疏,長達 5 mm。單葉,長橢圓狀卵形,不裂至3深裂,僅脈上被毛,鋸齒或重鋸齒緣;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5 mm。花常單生;萼片三角狀卵形。果卵形。
別名:絨毛懸鉤子、山莓<植物智: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原產地:台灣、大陸華中、華南至華西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田字草
主要特徵
這是蕨類植物。到了冬天或枯水期,葉柄基部會開始長出硬殼的孢子囊果進行繁殖。
多年生草本蕨類,根狀莖匍匐泥中並分枝,細長而柔軟,節上着生多數細根及葉,繁茂甚快,速成群落。葉柄長 8~20 公分,頂生小葉 4 片,十字形對生,質薄柔軟,倒三角狀扇形,長與寬 1~3 公分,先端渾圓,全緣,葉脈叉狀射出,背面淡褐色,具腺狀鱗片。孢子囊果生於葉柄基部,2~3 枚叢生,基部相連梗長約 1 公分以下,孢子囊果斜卵形或圓形,徑 0.2~0.4 公分,被毛,內含孢子囊群約 15 個,每個孢子囊群內有大小二種子囊,子囊着生於托部,成熟時裂開伸出散布孢子。孢子期間為夏、秋間。
用途
食用(全草)。藥用(全草:利尿劑,解毒,止血劑,安神,截瘧。治風熱目赤,腎炎水腫,肝炎,吐血,瘧疾,衄血,精神衰弱,尿血,熱林,癰瘡,瘰癧,蛇傷。汁液塗布,治腫瘍。)。
基本資料
和名:デンジソウ(田字草)<Marsilea quadrifolia L.>
學名:Marsilea minuta L.
簡誌:科特徵- 具長匍匐狀且二叉之根莖,可不斷延伸,常成片蔓生。葉絲狀或十字裂成四片,呈「田」字型。幼葉卷旋,小葉全緣或多裂,葉片晚上會褶疊、下垂。 種特徵- 葉田字裂,孢子果在葉柄基部或近基部著生,部份植株小葉撕裂。
別名:南國田字草, 蘋, 四賢草, 四葉草、南国田字草<植物智:Marsilea minuta Linnaeus>
原產地:臺灣、中國大陸、日本、沖繩及南洋各地。過去在台灣全省低海拔水田中常見,今已逐漸稀少。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南港中研院 20190316 燈心草的果實
主要特徵
發現它的時候,並不在花期或是果期。一般的花期 5~6 月;果期 6~7 月。
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地下莖短,匍匐性,密生鬚根,稈叢生直立,圓筒形,實心,莖基部具棕色鞘,髓呈細長圓柱形,高 40 ~100 公分,直徑 0.2~0.4 公分。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軟,略有彈性,易拉斷,斷面白色。無臭,無味。葉生於莖基部,葉身無或退化呈芒狀,僅留葉鞘包夾莖之基部。地下莖有退化成鱗片狀的紅褐色葉鞘。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在莖上呈假側生狀,基部苞片延伸呈莖狀,花下具 2 枚小苞片;總苞片似莖的延伸,直立,長 5~20 公分;花長 0.2~0.25 公分,花被片 6,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雄蕊 3,極少為 6,長約為花被的 2/3。花期 5~6 月。蒴果卵形,長約 0.22 公分,黃褐色;種子黃色,倒卵形,先端紫黑色,長約 0.05 公分。果期 6~7 月。
用途
用具(莖可製作席墊、菜油燈的燈芯)。藥用(莖髓:清熱,利尿,安神。治心煩少眠、淋症、小便不利)。
基本資料
學名:Juncus effusus L. var. decipiens Buchenau
簡誌:莖圓。葉生於莖基部,葉身無或退化呈芒狀,僅留葉鞘包夾莖之基部。花多朵排成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花序,下方有一莖狀苞片由莖頂長出,以致花序呈假側生狀)。
別名:燈心草, 藺草
原產地:中國、韓國、日本、北美。台灣全島低至高海拔潮濕地上。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