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五蕊油柑,雄花花梗不明顯(長梗為果實)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五蕊油柑
主要特徵
草本,株高可達 50 公分;莖光滑,具稜。苞葉線狀披針形,長約 0.09 公分。葉膜質,兩列互生,卵形或倒卵形至闊橢圓形,長 0.8~1.2 公分,先端與基部銳尖至圓或鈍;托葉線狀披針形,0.2~0.3 公分。花單性,雌雄同株,簇生葉腋;雌花具較長花梗(雌花花梗長約 1 公分,雄花花梗不明顯)。雄花花被片 5,倒卵形;腺體三角形;雄蕊 5。雌花花被片 5,披針形,柱頭 3 歧,先端 2 叉。果扁球形,光滑,徑約 0.2 公分;果梗長約 0.6 公分。
用途
食用。藥用(治泄瀉,痢疾,傳染性肝炎,水腫,小便淋痛,小兒疳積,赤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
基本資料
和名:ナガエコミカンソウ(長柄小蜜柑草)<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
學名: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
簡誌:草本;莖具稜。苞葉線狀披針形,長約0.9 mm。葉膜質,卵形或倒卵形至闊橢圓形,長8-12 mm,寬8-10 mm,先端與基部銳尖至圓或鈍;托葉披針形。雄花被片5,倒卵形;腺體三角形;雄蕊5。雌花被片5,披針形。果扁球形;果梗長約6 mm。
別名:纖梗葉下珠、柔枝葉下珠、纤梗叶下珠<植物智:Phyllanthus tenellus Benth.>
原產地: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印度,全球熱帶及亞熱帶都可以看見它。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金柑

▲石碇國小 20210529 金柑,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芸香科柑屬,小喬木或灌木;枝纖細有刺。葉長卵形,葉柄與葉片間有關節,有特殊的香氣,是鳳蝶科幼蟲的食草植物。花白色五瓣有香氣,花開時吸引成群的蜜蜂前來採蜜兼授粉。秋天結果實,亦稱為橘,形小而扁圓,果皮為紅黃色,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金桔象徵大吉大利。
用途
食用(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藥用(果實:理氣,解鬱,化痰,醒酒。治胸悶。傷酒。口渴。食滯胃呆;葉:疏肝解鬱。理氣散結。治噎嗝。瘰癧;根:健脾理氣。治胃氣痛。疝氣。產後氣滯,腹痛)。果皮、種子、葉片等均可入藥。食草植物(鳳蝶幼蟲)。
基本資料
和名:キンカン(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
學名: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
簡誌:無描述
別名:金柑(遊宦紀聞),金桔、楱、丸金柑、金棗、牛奶橘、金柑、壽星柑、羅浮柑、圓金柑、圓金橘、四季桔、公孫桔、圓果金柑、酸桔仔
原產地: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星點黃守瓜
主要特徵
體長 7 - 8 mm,體色橙色,頭部顏色較淺,觸角黃褐色,翅鞘基部左右各具2枚小黑斑,中後方尚有3枚黑斑緊連的小黑斑,有些個體黑斑大小變異或消失,腹部銀灰色,多數個體腹部末端露出翅鞘。本種為常見的金花蟲,分布於 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野生瓜類植物上。
近似物種
近似種蘭陽星守瓜,翅鞘上的黑斑較大,僅分布於蘭嶼島。
基本資料
學名:Aulacophora bicolor (Weber, 1801)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石碇國小 20210529 夏堇(紫)

▲石碇國小 20210529 夏堇,花(深藍紫)
主要特徵
株高二十至三十公分,全株莖葉無毛,莖直立,四菱形,分枝多,無刺,單葉對生,葉卵形、長心形,端部尖狀,基部截形、微心形,細鋸齒葉緣,葉長約三十五至五十公釐,葉面綠、翠綠、黃綠色,羽狀脈,側脈網狀,葉脈明顯,無托葉,短葉柄,兩性花,繖形花序、總狀花序,自葉腋開出或著生於莖頂,花萼筒狀,側扁,橢圓形,五稜或具三至五翼,五齒裂,綠色或紅褐色,花冠漏斗形,兩側對稱,唇形花,花冠基部筒狀,二唇化,上唇微裂凹缺,下唇三瓣裂,花色白、紫紅、紫藍、紫青、桃紅、深桃紅...等,喉部常有黃色斑,雄蕊四枚,二長二短,二強雄蕊,較長,花初開時花藥黏結,開後花藥分離,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一枚,子房上位,子房二室,中軸胎座,蒴果,宿存花萼包被,熟後胞間開裂,種子細小,如粉末狀。
基本資料
英文名:Torenia、Wishbone Flower
學名:Torenia fournieri Lind.
簡誌:無描述。
別名:花公草、花瓜草、蝴蝶草、藍豬耳、越南倒地蜈蚣
原產地:中國南部、中南半島。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10516 沒有直立生長的羽葉天南星

▲二子坪 20210516 羽葉天南星,葉表
主要特徵
草本。在臺灣現有紀錄的天南星屬中,有羽葉、東台跟宜蘭三種為鳥足狀複葉。
基本資料
學名: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簡誌:假莖高25-60 cm。葉單生,葉柄遠短於假莖;小葉11-19枚,呈鳥足狀排列,狹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具短柄至無柄,頂端小葉明顯短於相鄰小葉。花序軸長15-25 cm,於佛焰苞口彎曲,向前端漸變細。
別名:天南星<植物智: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原產地:台灣北部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大屯山 20210516 萊氏鐵角蕨

▲大屯山 20210516 萊氏鐵角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

▲大屯山 20210516 萊氏鐵角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主要特徵
莖短直立狀,密被披針形鱗片,葉叢生;葉柄長15-25cm,表面綠色,背面紫褐色,基部具鱗片;葉片寬披針形,長30-50cm,寬10-20cm,革質,一回羽狀複葉,基部之羽片最長,向上逐漸縮短,不具頂羽片;羽片狹長,長披針形至鐮形,長7-15cm,寬1-2cm,邊緣鋸齒狀;羽片側脈二叉分支;孢膜長線形,長約1cm,長在羽片側脈之上側。
近似物種
外型相近似的鐵角蕨:
萊氏鐵角蕨:無頂羽片。
革葉鐵角蕨:具顯著頂羽片。
基本資料
學名:Asplenium wrightii Eaton ex Hook.
簡誌:植株叢生,葉紙質,一回羽狀複葉,葉長30~50cm,基羽片最長,羽片向上漸縮,頂羽片小,側羽片狹長, 7~15cm長,1~2.5cm寬。
別名:臺灣鐵角蕨、狹翅鐵角蕨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210516 枯葉蝶
主要特徵
展翅 78 - 100 mm,翅膀表面紫褐色,基部具 藍色光澤,翅端顏色較深,有一條橙黃色的斜帶,翅腹面黃褐色狀如枯葉。雌雄外觀近似但雄蝶翅腹面顏色較深,雌蝶翅色較淡,翅端較雄蝶尖銳外彎,幼蟲以爵床科的台灣鱗球花、台灣馬藍等植物寄主。本屬一種,又稱木葉蝶、枯葉蛺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擬態為枯葉,雄蝶具強烈的領域性,喜歡停棲駐高點驅趕侵入領域內的蝶類,成蟲於 5 - 10 月間出現,喜歡吸食樹汁、腐果。
基本資料
學名:Kallima inachus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12
別名:
原產地: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大屯山 20210516 鉤柱毛茛

▲大屯山 20210516 鉤柱毛茛,一般常見的聚合果有倒鉤
主要特徵
植株高約二十至五十公分,莖直立或匍匐,綠色,光滑無毛,常具走莖或地下莖,單葉,互生,葉單形,三出複葉或三深裂,先端銳尖,基部鈍形,頂小葉粗鋸齒緣,不再分裂,紙質或近革質,葉面綠、深綠、濃綠色,無托葉,葉柄長約六十至一百二十公釐,莖生葉柄短至無柄,兩性花,整齊花,花單生或聚繖花序,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長約十五至五十公釐,花萼五裂,花瓣狀,乳黃、黃綠色,花冠放射對稱,徑約八至十二公釐,花瓣五枚,離生,一輪排列,黃色,長卵形,雄蕊多數,長約一公釐,花藥黃色,縱裂,雌蕊心皮多束,離生,螺旋排列,柱頭具明顯倒彎鉤,子房上位,子房一室,邊緣胎座,瘦果,扁圓形,長約五公釐,集生成頭狀,聚合果,球形,熟時黃褐色。
注意事項
毛茛科植物外形近似生長於濕地邊的水芹菜或菜市場常見的芹菜,常常因此而被誤摘回去,經煮熟食用而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由於生物鹼具刺激性和腐蝕作用,不能進行催吐,應緊急送醫院由專業醫生治療。
毛茛科植物可能對狗有嚴重的毒性;如果您認為您的狗吃過或接觸過此類植物而發生不適,建議尋求獸醫的幫助。
近似物種
毛茛屬的不同特徵:
鉤柱毛茛:植株較光滑,莖上多不見細毛。聚合果上的花柱,果實具有倒勾。
毛茛(禺毛茛):聚合果上的花柱,莖上有細毛,果實上無倒勾。
基本資料
注音:鉤柱毛茛(ㄍㄣˋ)
英文名:Ranuculus
學名:Ranunculus silerifolius Lev.
簡誌:無描述。
別名:卷喙毛茛
原產地:台灣分布於中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屯山 20210516 黑葉貞蕨

▲大屯山 20210516 黑葉貞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羽軸及葉軸表面具角狀肉刺

▲大屯山 20210516 黑葉貞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主要特徵
二回羽狀深裂,主軸有溝,羽軸及葉軸表面具角狀肉刺。孢子囊群橢圓形至線形,長在裂片側脈上,不具孢膜。近基部葉柄具褐色鱗片。
莖直立,具褐色鱗片,葉叢生;葉柄泛紫紅色,長20-35cm;葉片卵狀披針形,長30-45cm,寬25-30cm,二回羽狀深裂,羽軸及葉軸表面具角狀肉刺;羽片長10-15cm,寬3-6cm,多少對生,基部一對羽片較短;孢子囊群橢圓形至線形,長在裂片側脈上,不具孢膜。
基本資料
學名:Cornopteris opaca (Don) Tagawa
簡誌:根莖斜生至直立,鱗片褐色,葉柄紅褐色。羽片輪廓變異大,卵圓形至三角形,2~3回。羽片多少對生,第一對羽片特別短,孢子囊群圓。
別名: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屯山 20210516 昆欄樹

▲大屯山 20210516 昆欄樹,果序
主要特徵
常綠大喬木,樹皮暗褐至黑色;頂芽有紙質鱗片。單葉革質,螺旋著生,鋸齒緣,無托葉,闊卵形至披針狀橢圓形,稀橢圓形,表面有光澤,前半部鋸齒緣,葉脈掌狀或羽狀。聚繖花序排成總狀;花兩性,無花被;雄蕊多數,3~5 輪;心皮 5~10,1 輪,側面癒合。果序有 7~10 蓇葖果。昆欄樹(雲葉)是最古老之樹種之一,為臺灣產唯一無導管之闊葉樹材,木材組織以管胞為主,其多列木質線所形成之紋理,十分美麗,為小型工藝用品之良材;樹皮為提煉「鳥黐」之材料,故稱「鳥黐樹」。
用途
捕蟲鳥(樹皮中含有黏質,常被浸於水中後提起,可用以捕鳥或捕蠅紙,因此有鳥黐之名)
救荒(據救荒本草(固定王朱橚)所載:「採嫩葉煠熟,換水淘去苦味,油鹽調食;或蒸晒作茶尤佳」,故雲葉亦為救荒植物之一)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マグルマ(山車)<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學名: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old & Zucc.
簡誌:科特徵-喬木。單葉,螺旋著生,鋸齒緣,無托葉,葉脈掌狀或羽狀。聚繖花序排成總狀。花兩性,無花被;雄蕊多數,3-5輪;心皮5-10,1輪,側面癒合。果序有7-10蓇葖果。 種特徵-樹皮暗褐至黑色;頂芽有紙質鱗片。葉革質,闊卵形至披針狀橢圓形,稀橢圓形,表面有光澤,前半部鋸齒緣。
別名:水柯、烏黐樹、雲葉
原產地:台灣生長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林中,有時成純林。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