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靨花

2024/02/03 12:51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笑靨花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笑靨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笑靨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笑靨花,花序與花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笑靨花,樹枝,具多數分枝

主要特徵


落葉小灌木,樹高可達 2 公尺,樹皮灰褐色,常有細裂片剝落,具多數分枝;小枝細弱,老時近無毛。葉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 2~4 公分,表面有毛或光滑,背有密生毛,細銳鋸齒緣。花白色,無梗繖形花序,基具數枚葉狀苞;花瓣闊卵形。蓇葖果展開,有分果 5,長 0.2~0.5 公分,成熟時開裂,光滑無毛。每年春季,笑靨花於枝上密綴雪白小花,迎風搖曳,如春風笑靨,因而得名,其花細密雪白,亦稱珍珠花,又細碎如玉屑,故清陳淏子:曰「珍珠花,一名玉屑」。其萬花齊放如同噴雪,故亦有噴雪花、雪柳之稱。臺灣笑靨花多見於台灣中高海拔向陽山坡,亦分布於大陸華東。模式型廣布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本變種與模式之差別在葉質稍厚、花形較小、毛茸較多。

用途


藥用(根:退熱,解毒。治發燒,咽喉腫痛)。

基本資料


注音:笑靨(ㄒ一ㄠ ˋ 一ㄝ ˋ)花
學名:Spiraea prunifolia Siebold & Zucc. var. pseudoprunifolia (Hayata) H. L. Li
簡誌:小枝具稜,被毛或近光滑。葉細鋸齒緣,下表面密被毛。無柄之繖形花序。
別名:笑靨花、假笑靨花、雪柳、珍珠花、噴雪花、臺灣笑靨花、多毛李叶绣线菊<植物智:Spiraea prunifolia var. pseudoprunifolia (Hayata) Li>
原產地:種見於中國山東、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及廣東各省,台灣笑靨花為台所特有的變種。台灣中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細葉零餘子(澤芹)

2024/02/03 12:36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細葉零餘子(澤芹)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細葉零餘子(澤芹),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細葉零餘子(澤芹),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細葉零餘子(澤芹),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細葉零餘子(澤芹),果序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細葉零餘子(澤芹),多年生草本,莖中空,少分枝,下部節上叢生塊根。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 80~120 公分,全株光滑,莖直立中空,綠色,有稜,上部多分枝。葉互生,根生葉主柄長 20~40 公分,基部略包莖,一回羽狀複葉奇數,小葉對生,3~5 對,無柄,長橢圓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 4~12 公分,寬 1~3.5 公分,基部漸尖至鈍圓形,先端銳尖,不整狀銳鋸齒緣;莖生葉往上漸變小,小葉亦漸至三出葉。複繖形花序,極多數,開白色小花,花瓣 5 枚,向內彎,雄蕊 5 枚,比花瓣長,子房下位,花柱短。果實球形,長 0.2~0.25 公分。春、夏為開花期。花期8-9月,果期9-10月(根據:植物智)。

用途


藥用(充作藁本的藥材。鮮澤芹全草,有解熱,利尿,止頭痛,降血壓之效。治感冒發熱,感冒頭痛,高血壓(鹿港)。根:袪風止痛,降血壓。治感冒,頭痛,高血壓,頭暈。乾燥之根部用如藁本之效果,待考)。

基本資料


學名:Sium suave Walt.
簡誌:屬特徵- 多年生草本,無毛,莖明顯。羽狀複葉,小葉膜質,鋸齒緣。複合繖形花序,花白色。分果果片果稜明顯,無翅至窄翅,腹面較扁。 種特徵- 莖高60-120 cm,無毛,莖具稜角突出。葉常3-10 cm,小葉長5-25 mm,寬1-10 mm,先端銳形,鋸齒緣。最小單位之繖形花序10-20朵花,萼齒明顯。離果長寬相等,1-3 mm。
別名:細葉零子人參、澤芹、泽芹、山藁本(俗名)<植物智:Sium suave Walt.>
原產地:產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各省。生於沼澤、濕草甸子、溪邊、水邊較潮濕處。西伯利亞、亞洲東部和北美也有分佈。台灣中部低海拔水田地,溪流旁及溼地。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烏皮九芎

2024/02/03 12:27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烏皮九芎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烏皮九芎,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烏皮九芎,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烏皮九芎,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烏皮九芎,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40203 烏皮九芎,樹幹,烏皮九芎為臺灣特有種,由於其樹形頗似九芎,但樹皮灰黑色與九芎之紅褐色,光滑樹皮有別

主要特徵


落葉小喬木。全株幼嫩部份密被星狀毛茸。單葉互生,具葉柄。花期 3~4 月,果期 5~6 月。烏皮九芎為臺灣特有種,由於其樹形頗似九芎,但樹皮灰黑色與九芎之紅褐色,光滑樹皮有別,乃有烏皮九芎之稱。

全株幼嫩部份密被星狀毛茸。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2 公分,葉片長 4~6 公分,寬 2~3 公分,菱狀長橢圓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形,葉緣全緣至淺鋸齒緣,老葉僅中肋有毛,側脈 5~6 對。花序為總狀花序或聚繖花序,花 4~6 朵;花梗長 2~3 公分以上,基部具小苞片 1 枚;花萼鐘形,萼緣具 5 齒裂,齒裂片三角形;花冠長約 1.2 公分,寬約 0.4 公分,白色,深 5 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銳形;雄蕊 10 枚,花絲下部被毛,基部與冠筒合生,花藥線形;子房 4 室,胚珠多數。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 0.8 公分,先端具短喙,表面常具皺紋,成熟實懸垂滿樹,極為壯觀。

用途


藥用(根、葉:治痰多)。先民作為轆轤樑柱用。

其他


野茉莉科也叫安息香科,全世界約有11-12屬約150-170種。在台灣約有六種,假赤楊屬1種,安息香(野茉莉)屬5種。

基本資料


學名:Styrax formosana Matsum.
簡誌:灌木或小喬木。葉菱狀長橢圓形,4-6 cm長,銳尖或短漸尖頭,幼時密披淡褐色星狀毛,成熟時上表面漸光滑,下表面疏生星狀毛茸。花冠約1.5 cm長。
別名:烏皮九芎、奮起湖野茉莉、台湾安息香<植物智:Styrax formosanus Matsum.>
原產地:台灣北部及中部山麓地帶頗為常見。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鼠麴草

2024/01/20 13:32


▲金瓜石 20240120 小小棵的鼠麴草


▲金瓜石 20240120 鼠麴草,葉背


▲金瓜石 20240120 鼠麴草,近基部

主要特徵


花期三至八月。鼠麴草的嫩葉是清明節時製作糕點的原料之一故又稱清明草。
長橢圓形的小瘦果扁平,帶有白色的冠毛,數量很多,風一吹起,就能隨風四處飄散,尋找合適的地點繁殖。

越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綿毛。可以高到 40 公分,適應很強,大量的生長在耕地中,和農作物爭養分,是被農人看作是雜草。在它的莖下面有很多分枝,斜斜的向上生長。像扁湯匙的葉子兩面都有細毛,互生的葉子綠中帶點白。頭狀花多數,具短梗或無梗,密集,徑約 1~1.5 公分,排列成繖房狀,總苞片鮮黃色,總苞 2~3 排,不具舌狀花;管狀花在周圍者雌性,中央者兩性。整年都可以開花,鮮黃色的小花束很顯眼,是由許多管狀花集合起來的。

用途


食用(草仔粿的材料)。藥用(止咳平喘,袪風利溼,降血壓,化痰。治咳嗽痰多,氣喘,感冒風寒,筋骨痛,癰瘍,帶下)。

基本資料


注音:鼠麴(ㄑㄩˊ)草
和名:セイタカハハコグサ(背高母子草)<Gnaphalium luteoalbum L.>
英文名:Cudweed
學名:Gnaphalium luteoalbum L. subsp. affine (D. Don) Koster(有同物異名)
簡誌:二年生草本。莖葉薄,匙形或倒披針形,先端突尖,兩面及莖密被白色綿毛。莖上部繖房狀分枝,頭花多數,具短梗或無梗,總苞片亮黃色。花期三至八月。
別名:清明草、厝角草、鼠曲草、黃花麴草、米麴、鼠麴、鼠耳、佛耳草、黃蒿、母子草、黃花艾、毛耳朵、無心草、水蟻草、金錢草、Putton(泰雅);Zyakarukaru(排灣)、丝棉草(中国植物志:Gnaphalium luteoalbum L.)。
原產地:臺灣、中國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中南半島及印度、非洲、歐洲、亞洲中部及東南部、大洋洲及美洲北部都有分布。台灣分佈於海濱至海拔2,000 m之開闊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黑果馬皎兒(黑果馬㼎兒)

2024/01/20 12:46


▲金瓜石 20240120 山壁陰暗處生長的黑果馬皎兒


▲金瓜石 20240120 黑果馬皎兒,葉表


▲金瓜石 20240120 黑果馬皎兒,葉背


▲金瓜石 20240120 黑果馬皎兒,花

主要特徵


二年生藤本狀或匍匐狀草質藤本。雌雄同株,有時為雌雄異株。果實為球形或長橢圓形,黃色,成熟後變黑,帶有香味。

莖伸長、細長,長 2~5 公尺或以上,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有溝紋,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3 公分;葉片長 3~6 公分,寬 3~5 公分,寬卵形,單一或 3~5 裂片,裂片為三角形,下表面光滑,上表面粗糙,葉基鈍心形,葉尖銳尖頭,葉緣為全緣或鋸齒緣。單性花,雌雄同株,但有時為很明顯的雌雄異株,雄花為繖形花序,雌花單生或繖形花序;花萼短,反曲;花冠裂片卵形至長方形;花絲長。果實為球形或長橢圓形,黃色,成熟後變黑,帶有香味,長 0.8~1.5 公分;種子長 0.3~0.4 公分,扁平,具明顯外緣。

近似物種


兩種馬皎兒屬植物的差異在於葉形及果實顏色:
馬皎兒:卷鬚單一。葉近倒三角形,邊緣平直。果灰綠色轉橘紅色(熟果)。
黑果馬皎兒:葉寬卵形,邊緣鋸齒狀。熟果黑色。

基本資料


學名:Zehneria mucronata (Blume) Miq.
注音:黑果馬皎(ㄐㄧㄠˇ.)兒。黑果馬㼎(ㄅㄛˊ)兒。
簡誌:葉膜質至紙質,寬卵形,3-7淺裂。雌雄異株。果綠色轉黑色,常具白色粉面。
別名:黑果馬㼎兒、台湾马瓟儿<植物智:Zehneria mucronata (Bl.) Miq.>
原產地:產雲南、廣東和台灣。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山野。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假蹄蓋蕨

2024/01/20 12:29


▲金瓜石 20240120 不同型態的假蹄蓋蕨


▲金瓜石 20240120 假蹄蓋蕨,葉表


▲金瓜石 20240120 假蹄蓋蕨,葉背


▲金瓜石 20240120 假蹄蓋蕨,近基部葉柄

主要特徵


幼株到成株 葉形多變化。
二回羽狀淺裂至複葉,草質。葉軸及羽軸表面都有溝,但溝與溝不相通。著生於裂片或小羽片側脈之上側,孢膜為線形為主要特徵。

基本資料


和名:ナチシケシダ(那智湿気羊歯)(Deparia petersenii (Kunze) M.Kato var. petersenii)
學名:Deparia petersenii (Kunze) M. Kato
簡誌:長走莖,鱗片薄,褐色,披針形,柄10~30cm長,基部有鱗片,葉15~40cm長,頂端漸尖,基羽片多少較短,有時會反折,羽片披針形或鎌形,3~10cm長,約裂至一半,裂片圓,末端有鋸齒。孢膜長,脈兩側皆有,近緣不齊。
別名:毛軸假蹄蓋蕨、東北蛾眉蕨、東洋蹄蓋蕨、毛葉對囊蕨<植物智:Deparia petersenii (Kunze.) M. Kato>
原產地:東亞、南亞、東南亞、大洋洲及台灣。台灣中低海拔各地常見,蘭嶼亦可見到,屬雜草型蕨類。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葉茀蕨

2024/01/20 12:20


▲金瓜石 20240120 長在石壁上的三葉茀蕨,因為除草過於頻繁,很難看見群聚的三葉型態的三葉茀蕨


▲金瓜石 20240120 三葉茀蕨,葉表


▲金瓜石 20240120 三葉茀蕨,葉背

主要特徵


附生或地上生,根莖長匍匐狀,被狹披針形鱗片,鱗片全緣,紅棕色,頂端具毛,基部較寬。單葉,有時呈三深裂狀;葉片或裂片披針形,漸尖頭,葉基圓或楔形,下表面光滑,葉緣軟骨質。孢子囊堆圓形,著生於每對主軸間。

三葉茀蕨,其實三葉特徵的並不多,尤其在幼株時期,大多是單葉。

基本資料


注音:三葉茀(ㄈㄨˊ)蕨
和名:ミツデウラボシ(三つ手裏星)<Selliguea hastata (Thunb.) Fraser-Jenk.>
學名:Crypsinus hastatus (Thunb.) Copel. (同物異名不少)
簡誌:葉單葉至一回三出複葉,有時僅有中間和單側兩裂片。裂片(複葉)或葉片(單葉)基部較寬,為披針形至卵圓形,基部圓至楔形,末端漸尖。
別名:七星丹、鴨腳把
原產地: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及菲律賓,台灣全島中海拔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佛甲草

2024/01/20 12:18


▲金瓜石 20240120 在海邊山上的山壁上的台灣佛甲草


▲金瓜石 20240120 台灣佛甲草,葉表


▲金瓜石 20240120 台灣佛甲草,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 10~15 公分,肉質,莖簇生,斜上生長,綠色,分枝 2 歧或 3 歧。葉為單葉,對生或互生,無柄;葉片倒卵形至近匙形,葉基窄楔形,葉尖闊圓形,葉緣為全緣。花序為聚繖花序,花多數;花無梗,黃色;苞片呈葉狀;萼片 5 片,線狀披針形,鈍頭;花瓣 5 片,窄披針形,先端漸尖;雄蕊較萼片短。果實直立,寬披針形;種子多數。

近似物種


石板菜<Sedum formosanum>:確認海邊常見的為石板菜,葉-匙形;頂端鈍形,疏鬆的聚繖花序;每朵花間距約0.8至1公分,莖部直立三叉型;萼片光滑基部離生有距
台灣佛甲草<Sedum taiwanianum>:葉-匙形,頂端有短突或微突;萼片基部癒合,5個裂片等大或近等大,裂片大,約3-4公厘,萼裂片線形;葉片較Sedum nokoense 能高佛甲草略大,先端具小尖突,花朵數目也比較少,每一分枝約僅3- 5朵
能高佛甲草<Sedum nokoense>:植株通常偏紅,在莖上會有很多細胞突起形成的腺點。花朵數目較多,每一分枝可達5朵以上,排呈似蠍尾狀的聚繖花序;緊密的聚繖花序,每朵花間距0.5公分左右

基本資料


學名:Sedum taiwanianum S. S. Ying
簡誌:一年生草本,葉互生,匙形,肉質,全緣,長10-15 mm,寬7-12 mm,葉尖銳狀,葉基楔形。花黃色,聚繖花序;萼片不等長。果實直立。
別名:台湾佛甲草<Sedum taiwanianum S. S. Ying>
原產地:中國、日本、琉球及菲律賓,台灣全島海邊岩石。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變葉懸鉤子

2024/01/20 12:10


▲金瓜石 20240120 變葉懸鉤子


▲金瓜石 20240120 變葉懸鉤子,葉表,葉面綠色,基部三出脈,脈上有鉤刺


▲金瓜石 20240120 變葉懸鉤子,葉背,葉下淡綠


▲金瓜石 20240120 變葉懸鉤子,花

主要特徵


落葉直立灌木,莖散生鉤刺。單葉,平面式互生,葉身 6~8 公分長,葉片變化,從狹狀等腰三角形至三裂,唯兩側裂葉不超過葉長二分之一,細鋸齒緣,表肋微凸起,有細茸毛,葉面綠色,葉下淡綠,基部三出脈,脈上有鉤刺;主枝上者闊三角狀卵形,常三裂,花枝上者多卵形而不分裂;托葉線狀披針形,連生於葉柄,長約 0.5 公分。花單生或成對,頂生,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花瓣卵形。果卵狀三角形;果實橙黃上被細絨毛;甜美可口。花期 1~2 月。全島中低海拔極常見。

用途


食用。藥用(中藥名:懸鉤子。味酸性平,醒酒、解毒、袪疾,治痛風、丹毒、遺精等;根亦入藥,破血殺蟲,治跌打損傷等;莖燒末服之,主喉中塞)。

基本資料


和名:ビロードイチゴ(天鵞絨苺)<Rubus corchorifolius>
學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簡誌:莖幼時被毛;刺疏,長達 5 mm。單葉,長橢圓狀卵形,不裂至3深裂,僅脈上被毛,鋸齒或重鋸齒緣;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5 mm。花常單生;萼片三角狀卵形。果卵形。
別名:絨毛懸鉤子、山莓<植物智:Rubus corchorifolius L. f.>
原產地:台灣、大陸華中、華南至華西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山菊(臺灣山菊)

2024/01/14 14:48


▲鼻頭角 20240114 台灣山菊


▲鼻頭角 20240114 台灣山菊,葉序與葉表,邊緣多角形,葉身如蟹甲


▲鼻頭角 20240114 台灣山菊,葉背


▲鼻頭角 20240114 台灣山菊,花則為兩性花,花期將過,花冠黃色,花冠長 3~4 公分,已經掉落


▲鼻頭角 20240114 台灣山菊,瘦果長橢圓形,密被毛,冠毛白色剛毛狀

主要特徵


開花季節為約在秋天。台灣山菊為山菊的變種。本變種與原種差別在齒狀的葉緣,具7-9粗齒。秋天是賞山菊的最佳時機,陽明山的中興農場兩側是值得特別推薦的景點。

台灣山菊為菊科山菊屬之多年草本植物,花莖高 30~70 公分,光滑無毛。葉為基生之革質厚葉,具長柄,常綠,邊緣多角形,葉身如蟹甲,長 9~15 公分,寬 12~20 公分,葉脈為掌狀,葉緣之鋸齒明顯,正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皆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輻射狀頭花多數且成繖房狀排列,直徑 4~6 公分,總梗長 1.5~5 公分,腋生,單花之總苞為筒狀,具副萼片;頭狀花,外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管狀花,舌狀花為雌性,花冠黃色,花冠長 3~4 公分,心花則為兩性花;柱頭 2 裂,偶爾可見 3 裂。瘦果長橢圓形,密被毛,冠毛白色剛毛狀。

近似物種


台灣常被稱為『山菊』的植物有三種:
台灣款冬:產於中高海拔山區潮溼處。
山菊:產於恒春、綠島、蘭嶼平地至海拔約 2,700 公尺山區。
台灣山菊:產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山坡地、路旁,尤以陽明山區 800~1,100 公尺最常見。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散結消腫。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咯血,便血,月經不調,癰腫,疔瘡,跌打)。

基本資料


學名: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 var. formosanum (Hayata) Kitam.
簡誌:無描述。
別名:臺灣山菊
原產地:分佈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山坡地、路旁,尤以陽明山區 800~1,100 公尺最常見。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變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