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仔

2024/04/05 12:15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雨傘仔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雨傘仔,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雨傘仔,果序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枝條叢生,平滑,高約 1 公尺。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7~14 公分,寬 1.5~3.5 公分,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基銳形或楔形,葉尖銳尖,葉緣為疏鋸齒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脈腋被毛,上下表面主脈均凸起。花序為繖形花序,花 6~9 朵;花梗長約 1 公分,具腺毛;花萼 5 裂,裂片圓形,具緣毛;花冠白色,5 裂,裂片卵形,先端銳尖,長約 0.5 公分,被腺點;花藥先端銳尖,被腺點。果實為核果,徑 0.5~0.8 公分,球形。根據台灣維管束簡誌描述,Ardisia cornudenta Mez有兩變種,除玉山紫金牛外,尚有雨傘仔(subsp. Cornudentata),雨傘仔分佈區侷限屏東大漢山以南。

近似物種


金牛屬中之雨傘仔有兩變種:玉山紫金牛與雨傘仔。兩者除葉形上略有不同外;分布區也壁壘分明。兩者已屏東大漢山為界-北部主要為玉山紫金牛;大漢山以南則產雨傘仔(簡誌)。

用途


藥用(全株:消腫散瘀,活血止痛)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cornudentata Mez
簡誌:無描述。
別名:腺齒紫金牛<植物智:Ardisia cornudentata Mez
原產地:台灣海拔375-1250公尺的山間林下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掌葉馬兜鈴

2024/04/05 12:08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掌葉馬兜鈴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掌葉馬兜鈴,花,萼筒開口周圍為黃色,萼筒裂片全褐色,無班紋

主要特徵


木質纏繞或攀援藤本植物。幼枝直立,被柔毛。葉闊心形至心形,或多或少具不等5-7裂,6-14cm長,寬5-14cm,掌狀5-7脈,紙質或亞革質,葉中央裂片最長,裂片細長,末端略變寬先端銳尖,似劍形,側邊的裂片呈鳥足狀,逐漸短縮,末端也呈劍形,上表面近無毛或脈被短柔毛,下表面被柔毛和鉤毛,葉柄長2-4cm,被柔毛。花從新生的側枝的葉腋長出,花被一輪,並且合生為筒狀,稱為萼筒,萼筒靠近蕊柱的部分會膨大形成囊狀稱為utricle;萼筒中央明顯轉折彎曲呈U字型,在萼筒開口1/2-1/3 處有明顯隘縮,花被開口朝側邊或略向上,萼筒裂片為紫色,萼筒開口周圍為黃色,往內則逐漸變淡為乳白色,一直到utricle 才轉為紫色,從萼筒開口到utricle 都為光滑無毛,直到utricle 中內壁為深紫色的部份密被腺毛(筆者所觀察)。蕊柱顏色為黃色,肉質圓柱狀,頂端三裂,約2-4 mm,裂片鈍,每個裂片側邊著生有兩枚長條形雄蕊;子房下位,圓柱狀。果實橢球形到長橢球形,頂端漸尖,表面在胞背處有六稜,果實表面密被鉤毛和短軟毛,室與室之間隔膜厚,與種子緊密相連,果實頂端往基部呈傘狀開裂;種子卵狀三角形,光滑,長約5 mm。台灣特產,分布南部低海拔山區。

近似物種


掌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palmata>其葉形也是五到七裂,因此很容易和瓜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cucurbitifolia Hayata>混淆,前者花萼筒裂片深紫色,萼筒喉部為黃色,其種子為卵狀三角形;後者花萼筒裂片黃綠色底,並密布深紫色條紋,萼筒喉部為黃綠色底,具深紫色網狀及斑點飾紋,而其種子為扁三角形,可資區別。掌葉馬兜鈴特產台灣,分布高雄和屏東一帶低到中海拔山區。

基本資料


學名:Aristolochia palmata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台灣特產,分布南部低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列當

2024/04/05 12:05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列當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列當,葉序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列當,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二年生或多年生寄生草本,株高(~10)15~40(~50) 公分,全株密被蛛絲狀長綿毛。莖直立,不分枝,具明顯的條紋,基部常稍膨大。葉乾後黃褐色,生於莖下部的較密集,上部的漸變稀疏,卵狀披針形,長 1.5~2 公分,寬 0.5~0.7 公分,連同苞片和花萼外面及邊緣密被蛛絲狀長綿毛。花多數,排列成穗狀花序,長 10~20 公分,頂端鈍圓或呈錐狀;苞片與葉同形並近等大,先端尾狀漸尖。花萼長 1.2~1.5 公分,2 深裂達近基部,每裂片中部以上再 2 淺裂,小裂片狹披針形,長 0.3~0.5 公分,先端長尾狀漸尖。花冠深藍色、藍紫色或淡紫色,長 2~2.5 公分,筒部在花絲著生處稍上方縊縮,口部稍擴大;上唇2淺裂,極少頂端微凹,下唇 3 裂,裂片近圓形或長圓形,中間的較大,頂端鈍圓,邊緣具不規則小圓齒。雄蕊 4 枚,花絲著生於筒中部,長約 1~1.2 公分,基部略增粗,常被長柔毛,花藥卵形,長約 0.2 公分,無毛。雌蕊長 1.5~1.7 公分,子房橢圓體狀或圓柱狀,花柱與花絲近等長,常無毛,柱頭常 2 淺裂。蒴果卵狀長圓形或圓柱形,乾後深褐色,長約 1 公分,直徑 0.4 公分。種子多數,乾後黑褐色,不規則橢圓形或長卵形,長約 0.03 公分,直徑 0.015 公分,表面具網狀紋飾,網眼底部具蜂巢狀凹點。花期 4~7 月,果期 7~9 月。

用途


藥用(全株:強腎補腎,強筋骨,強精神,潤腸。精神衰弱,腰足疲軟,腰膝冷痛,腎虛陰萎,遺精,宮冷不孕,小兒佝僂病,肝病,黃疸;外用治小兒腹瀉,腸炎。全草藥用,有補腎壯陽、強筋骨、潤腸之效,主治陽痿、腰酸腿軟、神經官能症及小兒腹瀉等。外用可消腫)

基本資料


學名:Orobanche coerulescens Stephan
簡誌:莖直立,短,被長柔毛;鱗片披針形,被柔毛。花藍紫或灰藍色。全島海岸邊至高海拔之草生地上。
別名:列当<植物智:Orobanche coerulescens Steph.
原產地:國大陸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地區以及山東、湖北、四川、雲南和西藏。常寄生於蒿 Artemisia L.植物的根上;生於砂丘、山坡及溝邊草地上,海拔850~4,000公尺。韓國、日本、琉球和蘇聯的高加索、西伯利亞、遠東及中亞地區也有分佈。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水丁香

2024/04/05 12:04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水丁香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水丁香,花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水丁香,果

主要特徵


萼片4;花瓣黃;雄蕊8;柱頭淺4裂。蒴果圓柱狀,蒼褐色。

灌木狀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呈暗紅色或紅綠色,植物體全株有細毛,莖粗糙,高約 20~100 公分,基部木質化,分枝多,幼枝有 5 稜。葉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6~10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狹呈短柄狀。花四季開放,黃色,單生於葉腋,徑約 2~2.5 公分;花萼綠色,筒狀,宿存,先端 4 裂,長橢圓狀卵形,約 1 公分長;花瓣倒卵狀圓形,長約 1 公分,凹頭。要欣賞它的花要儘早,通常到下午時,花瓣極易掉落。蒴果具四方形,具 8 條縱稜,紅綠色,整個果實看起來很像小香蕉,長 2.5~5 公分,徑 0.5~0.6 公分,密佈長毛;種子橢圓形,暗紅色。

用途


食用(嫩葉及嫩芽)。水生植物。藥用(全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感冒發熱,小兒疳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高血壓,水腫,溼熱瀉痢,淋痛,白濁,帶下,乳癰,行瘡腫毒,痔瘡,燙火傷,毒蛇咬傷;根: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治熱病,牙痛,目赤腫痛,高血壓,水腫,淋症,乳腫,溼熱疹癢。根及莖以水煎汁飲用,可以利尿降血壓)。

基本資料


和名:キダチキンバイ(木立金杯)<Ludwigia octovalvis>
學名:Ludwigia octovalvis (Jacq.) P. H. Raven
簡誌:有時基部木質化或灌木狀,近光滑,具細毛,或密生柔毛。葉線至近卵形,漸尖頭。萼片4;花瓣黃;雄蕊8;柱頭淺4裂。蒴果圓柱狀,蒼褐色。
別名:黃花水丁香, 毛草龍, 水丁香, 水香蕉、毛草龙<植物智:Ludwigia octovalvis (Jacq.) Raven>
原產地:分佈於熱帶亞洲、非洲。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大戟(大甲草)

2024/04/05 12:04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台灣大戟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台灣大戟,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台灣大戟,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405 台灣大戟,花序

主要特徵


有毒植物。
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基部分生成叢生狀,折傷則流出白色乳汁,直立,分枝呈繖形狀,集中於莖頂,被短絨毛。葉互生或輪生,無柄,線狀披針形,全緣,狹長而尖,很像夾竹桃的葉子,葉折之,可見白色乳汁流出。複繖形花序,腋出或頂生,總苞片鐘形,腺體 4 枚,苞葉淡黃色或帶紫黃色。

近似物種


台灣大戟:生長在中部平野,葉較狹長,先端銳尖。
霞山大戟:與台灣大戟類似,莖披柔毛。
岩大戟:生於北部礁岩地形上,葉較短,先端鈍、圓或微凹。

用途


藥用(全草或根:解毒消炎。治舌傷,風濕,疥癬,跌打。大甲草為著名的蛇傷藥。將全草搗碎;或煎服或直接敷蓋傷口,均有奇效(特別是雨傘節、百步蛇及龜殼花等蛇類);亦有人用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疥癬、無名腫毒、疔瘡、癰疽、皰疹,全草搗碎煎服或敷蓋傷口)。

基本資料


學名:Euphorbia formosana Hayata
注音:台灣大戟(ㄐ一ˇ)
簡誌:莖直立,光滑或近葉柄處被短毛;托葉無。葉線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全緣。
別名:台灣大戟, 臺灣大戟, 八卦草, 大甲草
原產地:韓國、日本、琉球及台灣。台灣西部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錫葉藤

2024/03/09 12:36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花序,花瓣和萼片各為 5 片且上下交錯相疊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錫葉藤,莖,嫩莖會纏繞攀附

主要特徵


木質藤本或蔓性灌木,莖伸長,具多數分枝,小枝細長,蔓性,斜上昇或下垂,嫩時有柔毛。葉為單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鈍或銳尖,基部鈍或圓形,革質,全緣或略呈波狀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粗糙而光滑無毛,背面有柔毛或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花多數,淡紫色或淡紫羅蘭色,呈枝條先端葉腋的總狀花序;然後組合成圓錐花序,因而花開時常一大片;花萼與花柄連接處有關節,外面密生毛茸;裂片淡紫色;喉部鱗片卵狀三角形,毛緣;花冠筒白色,中部最寬,先端 5 裂;裂片披針形或舌形,有毛茸,紫羅蘭色或紫色,前面的裂片基部有白色斑點。果實為蒴果,球形,黃褐色。

培育方式


喜好全日照環境,生長期需要充足供應水分。耐鹼性土,適合石灰質。枝條可加以固定於支柱上,以促進生長。台灣北部冬季寒流時,會有落葉休眠現象,可藉此修剪雜亂的枝條。施肥可於春至秋季每三個月,施用一次長效性肥料。繁殖採用扦插與空中壓條法,於春至秋季進行。

基本資料


和名:ペトレア、枝垂れペトレア、サンドペーパー・バイン、レザー・バイン
學名:Petrea volubilis Jacq.
簡誌:無描述。
別名:許願藤、蓝花藤<植物誌:Petrea volubilis L.
原產地:墨西哥、西印度群島及中美洲,臺灣於 1980 年以後引進栽植。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煙斗馬兜鈴

2024/03/09 12:11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煙斗馬兜鈴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煙斗馬兜鈴,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煙斗馬兜鈴,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0309 煙斗馬兜鈴,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纏繞性常綠藤本。小枝具纏繞性;葉心形,互生;花單生葉腋,花形獨特-外觀像隻張嘴的小天鵝,花冠筒綠色具紫褐色斑點,花冠2裂,張開如鳥嘴狀。果: 蒴果。

近似物種


本種與錦雞馬兜鈴花形近似,唯本種花形較小,花色較淡,易作區隔。

培育


喜溫暖及光照充足的環境,耐熱、不耐寒,不擇土壤;生長適溫18℃-30℃

基本資料


學名:Aristolochia gibertii Hook.
簡誌:無描述。
別名:吉伯特馬兜鈴
原產地:原產中南美洲,台灣引入做園藝栽培。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四季海棠(四季秋海棠)

2024/03/03 13:52


▲陽明山 20240303 四季秋海棠


▲陽明山 20240303 四季秋海棠,葉表


▲陽明山 20240303 四季秋海棠,葉背


▲陽明山 20240303 四季秋海棠,花

主要特徵


株高15~20公分,葉歪心臟形,葉互生,波狀鋸齒或有不規則缺刻。葉色因品種而異,有紅綠、銅紅、褐綠等變化;葉面具蠟質,光亮清新。花生於莖頂或葉腋,每枝花莖著生2~10朵花。有雄、雌花之別;雌花具倒三角形的子房。花有單瓣、重瓣之分;花色有白、紅、粉紅、橙紅及雙色等。

近似物種


花色有紅、深紅、粉紅、橙紅、白色等

基本資料


學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 Otto
簡誌:無描述。
別名:四季秋海棠。洋秋海棠。蠟葉秋海棠、四季海棠<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
原產地:栽培種。
花語:親切、懇切、單戀

進入閱讀更多...

日本金粉蕨

2024/03/03 13:01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葉表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葉表(微距)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葉背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葉背(微距),每一末裂片上假孢膜成對生長,幾乎佔滿整個裂片之背面,開口朝向末裂片中脈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近基部主軸與羽軸都有溝


▲陽明山 20240303 日本金粉蕨,近基部葉柄,基部深褐色

主要特徵


根莖長匍匐狀,疏生褐色披針形鱗片。葉叢生;葉柄長 10~20 公分,基部深褐色,被黃褐色披針形鱗片,上段呈稻稈色;營養葉卵狀披針形,長 15~25 公分,寬 12~17 公分,三回至四回羽狀深裂至複葉;末裂片細長,銳尖頭;每一末裂片上假孢膜成對生長,幾乎佔滿整個裂片之背面,開口朝向末裂片中脈。

用途


藥用(全草:苦、寒。效用:全草:清熱,利溼,解毒,止血。為苦味健胃劑,赤痢,腸胃炎)。

基本資料


和名:タチシノブ(立忍)<Onychium japonicum (Thunb.) Kunze>
學名:Onychium japonicum (Thunb.) Kunze
簡誌:橫走莖,柄長8~18cm,葉 15~25cm,三至四回羽狀深裂,長卵形,末裂片窄。
別名:
原產地: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中部及南部、喜馬拉雅山區、巴基斯坦、印度、緬甸、菲律賓、爪哇。

進入閱讀更多...

鱗蓋鳳尾蕨

2024/03/03 12:44


▲陽明山 20240303 鱗蓋鳳尾蕨


▲陽明山 20240303 鱗蓋鳳尾蕨,葉表


▲陽明山 20240303 鱗蓋鳳尾蕨,葉背,孢子囊群長線形,位於羽片兩側邊緣,為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保護


▲陽明山 20240303 鱗蓋鳳尾蕨,近基部,密被淡褐色細長鱗片

主要特徵


莖短直立狀或斜上生長,密被淡褐色細長鱗片。葉叢生,密被與莖相同之鱗片;葉片長橢圓形,一回羽狀複葉,最寬處在上段;羽片長線形,基部心形,無柄,末端尖,頂羽片顯著,與側羽片同形,下段羽片逐漸縮短,營養羽片之邊緣鋸齒狀,多少朝下反捲;羽片側脈單一或分叉,不具假脈。孢子囊群長線形,位於羽片兩側邊緣,為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保護。

用途


研究報告顯示,鱗蓋鳳尾蕨對於泥土中被污染的砷(As)有吸收與去除作用。
藥用(全草:袪風除濕,清熱解毒。治流行感冒,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基本資料


和名:モエジマシダ<Pteris vittata>
學名:Pteris vittata L.
簡誌:頂羽片單一,一回羽狀複葉,羽片基部心形,頂羽片和側羽片同形,下羽片漸縮成耳狀。
別名:蜈蚣草、蜈蚣蕨、蜈蚣草(中國植物誌:Pteris vittata L.)
原產地:亞洲及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台灣全島低海拔開發地區常見。常見生長在產業道路邊或住家附近的石砌牆垣或磚牆上。臺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