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商陸
2017/11/10 11:47
▲景美仙跡岩
主要特徵
美洲商陸為商陸科商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 1~2 公尺,根肥大,肉質,倒圓錐形。莖直立或披散多分枝,紫紅色。葉互生,紙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
基本資料
學名:Phytolacca americana L.
簡誌:葉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葉柄長 3-4 cm。
別名:洋商陸。商陸。
原產地:原產北美。分佈於北部,生長於路邊或空曠地上。歸化種。
▲景美仙跡岩
美洲商陸為商陸科商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 1~2 公尺,根肥大,肉質,倒圓錐形。莖直立或披散多分枝,紫紅色。葉互生,紙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
學名:Phytolacca americana L.
簡誌:葉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葉柄長 3-4 cm。
別名:洋商陸。商陸。
原產地:原產北美。分佈於北部,生長於路邊或空曠地上。歸化種。
▲奧萬大 20161225
花期 6~10 月。果期 8~10 月。
多年生纏繞藤本,光滑,紫紅色,基部木質化。根莖有時肥厚,是為何首烏。葉互生,有柄及托葉鞘 2~3 公分,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葉基截形或心形,先端銳尖形,全緣,葉背帶紫紅色。夏秋開花,總狀須花序,形成大圓錐狀腋生,著多數細小白花,花萼 5 深裂,缺花瓣;雄蕊 8 枚;子房卵形,具 3 裂花柱。瘦果 3 稜卵形,花被宿存,3 外被翼延長成膜狀。
學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var. hypoleucum (Ohwi) T. S. Liu, S. S. Ying & M. J. Lai
簡誌:莖蔓藤狀,光滑。葉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兩面光滑。葉鞘先端截形,無緣毛。花序圓錐狀。花被花後乾膜質,形成三翼狀。
別名:白雞屎藤。雞香藤。夜交藤。
原產地:全島中低海拔山區常見,多生長於路邊及林緣。台灣原生種。
▲基隆情人湖 20170914
體長 33-37mm,雄蟲複眼上黑下紅褐色,合胸橙黃色,側視有2條黑色縱帶, 腹部細瘦,黑色,各節間具不明顯的白斑,第10節及攫握器白色;雌蟲合胸橙色極淺,側視有2條白色縱紋,腹部較粗,不具攫握器。本科僅一種,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陰暗潮濕的溪流、湖泊等水域,棲息量較少。
學名:Suastus gremius (Fabricius, 1798)
別名:朱背樸蟌。
原產地:
保育等級:
▲奧萬大
莖伸長,粗糙天花,長 50~150 公分,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粗糙而有毛茸。葉卵形至闊卵形,長 5~12 公分,寬 4~9 公分,先端鈍,基部心形,三至五角稜或裂片狀,糙紙質,邊緣粗鋸齒至鋸齒緣,表裡兩面皆有毛茸,表面綠色至黃綠色,背面淡綠色;葉柄細長,長 2~6 公分,有毛茸;捲鬚單生,細長。花小,雌雄同株,黃色;雄花:花萼筒長 0.15~0.2 公分,有毛茸,先端裂片五枚;裂片三角形,長 0.1~0.15 公分,先端銳尖;花冠深五裂,裂片多少呈花瓣狀,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0.3~0.4 公分,寬 0.1~0.15 公分,先端鈍;雄蕊 3 枚,花絲短;雌花:子房球形,徑 0.2 公分,全體有毛茸;花柱短,長 0.2~0.4 公分,光滑無毛;柱頭三裂。果實球形至卵狀球形,徑 0.5~0.7 公分,成熟時為橘紅色,被毛;種子數枚,扁平,徑 0.1~0.15 公分。
藥用(莖塊:甘、微苦、寒。效用:根:清熱消腫,解毒散瘀,涼血降壓。治腫毒,發燒咽痛,高血壓。)。
一年生藤本狀匍匐性的草本。
學名:Mukia maderaspatana (L.) M. J. Roem.
簡誌:屬特徵- 單葉,卷鬚單一。雌雄同株。花黃色,雄花簇生,雌花簇生或單一。雄蕊3,離生,1雄蕊1花藥,餘2花藥,藥室直立。瓠果。 種特徵- 葉膜質至紙質,明顯披毛,卵形至三角卵形。花鐘形。果橘紅色。
別名:倒吊金鐘、帽兒瓜(雲南)、山苦瓜、野苦瓜、野毛瓜、雞屎仔藤、毛花馬㼎兒
原產地:非洲,熱帶及亞熱帶亞洲,馬來西亞,新幾內亞及澳大利亞。全島低海拔岩石區及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奧萬大20161224 雄花
高約十至二十五公分。有匍匐莖,單葉互生,葉三角狀至近菱狀卵形,長與寬約等長,先端鈍,基部楔形至截形,葉緣粗鈍圓鋸齒、深齒,葉上表面略具刺毛,具線形鐘乳體,背面疏生短柔毛,葉面綠、深綠色,不規則三至五脈,托葉側生,分離,宿存,具葉柄,具線形鐘乳體,單性花,單被花,雌雄同株,雄花聚繖狀花序,單生於枝梢葉腋,具絲狀的柄,長過於葉,雄花花被五裂,淡紫色,卵形,頂端及邊緣有毛,略覆瓦狀排列,雄蕊五枚,雌花團繖花序,生於雄花序下部的葉腋,花序梗短或無柄,花密集,簇生一起,果落後仍宿存。
藥用(化痰止咳、止血,可治咳嗽、咯血)。
學名:Nanocnide japonica Blume
簡誌:葉三角狀至近菱狀卵形,先端鈍,深齒緣,基部截形,上表面略具刺毛。本島產低、中海拔地區。
別名:
原產地:東亞,台灣分布於低、中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埔里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期4-11月,花為粉桃色。果實為蒴果。冬季休眠。
屬於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12-30公分,地下部有鱗莖,鱗莖會不斷增生。葉叢生於基部,為掌狀複葉,由三片小葉組成,小葉倒三角形或倒箭形,紫紅色,部分葉片有紫黑色斑塊。幾乎全年都會開粉紅色小花,每朵小花的壽命只有一天,如遇陰雨天,小花只含苞但不會開放。
和名:オキザリス・レグネリー<Oxalis regnellii>
學名:Oxalis regnellii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紫葉酢漿草
原產地:巴西。
▲奧萬大 喉具鱗片。子房四裂,花柱基生。花瓣白色至藍色。
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莖單 1 至 數條,直立或斜升,高 15~40 公分,被絹狀曲柔毛。葉互生,全緣;基部葉叢生,匙形,長 3~18 公分,莖生葉卵形至長橢圓形,長 1~2 公分,兩面被粗毛。花瓣 5 片,白色至藍色;喉具鱗片。子房四裂,花柱基生。四小堅果,具 2 層杯狀外部突出物,果之杯狀外層上端具 15 齒。
紫草科近似的植物比較:
細纍子草:莖毛比較服貼,果上半部不中空。
盾果草:莖毛比較豎直,果杯狀。
學名: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
簡誌:屬特徵:草本。葉互生,全緣。花瓣5,喉具鱗片。子房四裂,花柱基生。四小堅果,具2層杯狀外部突出物。 種特徵: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莖被絹狀曲柔毛。基部葉叢生,匙形,長3-18 cm,莖生葉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2 cm,兩面被粗毛。花瓣白色至藍色。果之杯狀外層上端具15齒。
别名:森氏盾果草、盾形草、盾果樹
原產地:中國大陸、越南、台灣。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山野處。台灣原生種。
▲埔里 20171102 蘋婆
常綠中喬木;樹冠圓形或短卵形,樹高 10~15 公尺,幼嫩枝葉略有星狀毛,呈紫紅色。葉薄革質,全緣,橢圓形,兩面平滑無毛,先端短尖,基部圓或鈍,長 15~27 公分,寬 9~12 公分。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柔弱下垂,披散,萼鐘形,乳白色至淡紅色,5 裂,裂片淺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向內曲在頂端處粘合,花於 3 月下旬至 5 月開放。
結果如豆莢之蓇葖果,約 7~8 月間成熟,果皮由青綠轉為鮮紅色,厚革質,先端稍尖,熟時裂開;莢內藏有種子 3~5 粒,呈不規則球形,深褐或黑色,富光澤有粘性,即是風味獨特的蘋婆果。
蘋婆之單一蓇葖果形狀酷似眼睛(鳳眼),熟時自腹縫線開裂,狀如鳳眼微張,故名鳳眼果。
蘋婆的繁殖可用播種、扦插、高壓或嫁接法,而以扦插為迅速。
學名:Sterculia nobilis R. Br.
簡誌:無描述。
別名:鳳眼果。羅晃子。
原產地:栽培種。
▲奧萬大 20161225
多年生草本,高約 70~120 公分;莖直立,疏分枝,與莖均散生焮毛。葉對生,有長柄,廣紙質,邊緣有雙重鋸齒。托葉 4 枚,廣卵形;夏秋季開花,雌雄同株,穗狀花序腋出或頂生。雄花位於花序下部,緣白色,花被4裂,雄蕊 4 枚;雌花位於花序上部,花被亦作 4 裂,裂片不等大;瘦果扁卵形。有毒部位:全株各部位之焮毛。
中毒病狀:人的皮膚若觸及焮毛,有立即的刺痛或灼痛感,十分難受,大約要半日後才逐漸恢復。解毒的方法用姑婆芋的葉子搗碎、或鹼性的肥皂水、尿液來酸鹼中和,就可以解毒、消腫止癢。
學名:Urtica thunbergiana Siebold & Zucc.
簡誌: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可達1.3 m,具刺毛。葉兩面具刺毛及密柔毛,寬而扁縮的卵形至卵形,長6-13 cm,寬5.5-12 cm,先端銳尖、漸尖或突尖,重鋸齒緣,基部心形。花序單性,總狀;雄花序位於較下部的莖上。
別名:刺草。蕁麻。
原產地:台灣全島低至中、高海拔約 700~3,200 公尺的山區,常成群生於潮溼的森林下,極為常見。溪頭、嘉義奮起湖步道區路旁有植株 。
▲奧萬大 20161225
岩生,主要生長在開闊溪谷地岩壁上。環境濕度足夠時植株開展,其綠色之表面可行使光合作用;溼度降低時植株捲縮,以減少蒸發面積,且露出淺色之背面亦可反射陽光。
和名:イワヒバ(岩檜葉)<Selaginella tamariscina (P.Beauv.) Spring>
學名: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
簡誌:植株直立、緊密叢生,形成幹狀構造,主軸上的小葉排列緊密,且和分支同,孢子囊穗四面體形。
別名:卷柏、还魂草、九死还魂草<中国植物志:Selaginella tamariscina (P. Beauv.) Spring>
原產地:分布亞洲地區,臺灣全省中低海拔地區可見。台灣原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