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山岩 20171007 果
小紫斑蝶幼蟲食草及寄主植物。可製繩索。藥用(治風濕痹痛,泄瀉)。
果實成熟時為紅色,著生在花托和不發育的雌蕊合成的黃色果托上,內藏 1 個種子,果期 7~9 月。
學名:Malaisia scandens (Lour.) Planch.
簡誌:莖粗糙,葉具短柄,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9 cm,寬2-3 cm,側脈5-7對。果橢圓形。
別名:牛筋藤
原產地:中國東南部、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及太平洋諸島。全省低海拔之森林中。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挖子尾 花
學名:Crotalaria zanzibarica Benth.
簡誌:灌木,微被毛。三出葉,頂小葉長橢圓形,長5-10 cm,寬2-3 cm,先端漸尖;托葉甚小,剛毛狀。萼片5中裂。花瓣黃色。莢果長橢圓筒狀,無毛,長3-4 cm;種子40-50粒。
別名:光萼野百合、大野百合
原產地:南美洲、非洲東部。全島低海拔栽培及荒野逸出。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象山捷運站
在台灣四季都開花,但以末秋季較盛開。另有白花變種。果實是蒴果,下半部是圓形,上端扁平而尖。
學名:Thunbergia erecta (Benth.) T. Anders.
簡誌:無描述。
別名:立鄧伯、金魚木
原產地:熱帶西非、印度。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公園
多年生常綠植物
學名:Philodendron selloum Koch
簡誌:無描述。
別名:羽裂蔓綠絨、春羽蔓綠絨、小天使蔓綠絨、羽裂喜林芋
原產地:所羅門群島、哥斯大黎加、巴西。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大醫院院區 花
大王仙丹為常綠小灌木,株高 1~3 公尺,全株平滑。
英文名:King Ixora
學名:Ixora casei Hance
簡誌:無描述。
別名:大王仙丹、紅繡球、山丹花、買子木、英丹花
原產地:原產於加羅林那群島;台灣於 1980 年開始引進栽植。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中正區
花色為紅花白心,偶有粉紅花白心。春末至秋季均花季。
學名:Calliandra brevipes Benth.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細葉粉撲花、豔紅合歡
原產地:原產巴西東南部、烏拉圭至阿根廷北部,西元 1998 年引進台灣。
進入閱讀更多...

▲新公園 花
灌木。植株高可達二公尺。
學名:Thryallis glauca Kuntze
簡誌:無描述。
別名:金虎尾花,金英(廣州植物誌)
原產地:墨西哥、巴拿馬。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溝溪
細葉金午時花:
葉互生,葉片長披針形或近廣線形,長 2~9 公分,寬 0.4~4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
金午時花:
葉菱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
圓葉金午時花:
葉圓形至心形,掌狀脈,花黃色,心皮上端具長芒刺。
「金午時花」取其名義,「金」為黃,「午時花」代表正午時分開花之意。每逢夏、秋兩季,是這類植物開花的旺季,或許它們的開花與太陽光的強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學名:Sida acuta Burm. f.
簡誌:直立亞灌木,略被毛或光滑。葉披針形,長3-5 cm,寬0.5-1.5 cm,粗鋸齒緣,兩面近光滑;葉柄長4-5 mm。花萼光滑;心皮6-7,成熟心皮頂端具2芒刺。
別名:蛇總管、披針葉金午時花、尖葉四米草、黃花稔、拔毒散
原產地:全球熱帶地區。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大溝溪 20171004 重瓣松葉牡丹
主要特徵
萌芽期為 2~3 月,花期為 4~10 月,莖頂集生 3~5 多花,每朵花逐一綻放,單朵花約 2~4 天壽命,早晨開花,下午花朵就會閉合起來,故有「半日花」之稱。松葉牡丹之園藝種。
基本資料
和名:八重咲まつばぼたん(八重咲松葉牡丹)<Portulaca grandiflora>
學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劍潭山 20170926
花果期 4~10 月。成熟種子落地常自生幼株生長。
學名:Clerodendrum canescens Wall.
簡誌:灌木,小枝被淡褐色毛。葉闊卵形或略心形,8-16 cm長,4-9 cm 寬,兩面被柔毛;葉柄3-10 cm長。花序集生成頭狀;苞片葉狀,卵形。花萼5深裂,卵至闊卵形,由綠轉紅;花冠白色,被短毛。果近球形,深藍色或黑色。
別名:白毛臭茉莉。臭茉莉。
原產地:中國大陸中南部及西南部,印度至東南亞,南太平洋諸島及台灣。台灣中、北部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