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屎

2019/04/27 12:54


▲新店和美山 20190427 蟲屎的花與花序

主要特徵


台灣原生種,大戟科落葉小喬木或中喬木,株高可達 10 公尺,幼時全株密生黃褐色星狀毛,老則平滑。單葉,互生,具長柄,柄長 5~15 公分;掌狀脈,簇生於枝端,幼葉常作 3~5 淺裂,老葉呈圓心形;闊卵形或菱狀,鈍頭,葉片長 10~35 公分,葉基淺心形,葉尖漸尖形,下表面密被星狀毛,葉緣為波狀齒牙緣。單性花,雌雄同株或異株;花序為穗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長約 20 公分,淡土黃色,密生茶褐色星狀毛;雄花直徑約 1 公分,花萼 4 片,卵形,雄蕊多數;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大小不一,淡黃綠色,無花瓣。春季開花。蒴果小圓球形,密被星狀毛,外面無刺,長 0.8~1 公分,徑約 0.8 公分,黃褐色,果開裂後可見紫色種皮;內藏 1~2 顆種子,種子黑色。花期 5~8 月。

基本資料


英文名:Molucca Mallotus
學名:Melanolepis multiglandulosa (Reinw.) Rchb. f. & Zoll.
簡誌:屬特徵- 喬木。單葉,互生。圓錐或總狀花序。雄花3-5朵簇生於苞片內;萼呈球形,3或5裂;雄蕊多數,花藥紫色。雌花單生;萼片5;子房2室。蒴果。 種特徵- 全株被褐色星狀毛。葉圓卵形,長10-35 cm,粗齒狀鋸齒緣,偶3-5深裂,掌狀脈,下表面密被褐色星狀毛。
別名:蟲屎,白樹仔、白冇樹,墨鳞(植物分类学报)
原產地:熱帶亞洲、臺灣。台灣全島低中海拔灌叢或次生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錦葉紅龍草

2019/04/27 12:31


▲新店和美山 20190427 錦葉紅龍草

主要特徵


植株低矮植株高約十五至五十公分,嫩枝直立,老枝有橫張性,莖多分枝,長莖呈半匍匐性,莖紫褐色,單葉對生,葉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葉,紙質,略具光澤,葉面皺摺感,葉紫褐色,葉緣與葉面有玫瑰紅斑紋,葉脈明顯,葉柄長約六至十公釐,兩性花,頭狀花序,單生於枝頂,花序近球形,如白色小球,徑約十五至二十公釐,二至三花序並生,分歧,花梗長,具苞片與小苞片,小苞片白色,膜質,宿存,花被片五枚,披針形,乳白色,乾膜質,雄蕊二至五枚,花絲基部合生管狀或短杯狀,先端五裂,退化雄蕊全緣、齒裂或條裂,花藥一室,雌蕊心皮二、三枚,合生,柱頭頭狀,子房一室,子房上位,基生胎座,胞果,近球形。

近似物種


莧科蓮子草屬的園藝觀賞植物近50種。兩個相近似的植物:
Alternanthera dentata 'Red Marble'(錦葉紅龍草)
Alternanthera dentata 'Ruliginosa'(紅龍草)

基本資料


英文名:Ruby Leaf, Moench, Rainbow
學名:Alternanthera dentata cv. Red Marble
簡誌:無描述。
別名:赤葉千日紅
原產地:西印度群島至巴西一帶。

進入閱讀更多...

薄葉梳毛蕨

2019/04/06 12:24


▲虎山步道 20190406 薄葉梳毛蕨

主要特徵


莖短而直立,葉叢生,莖及葉柄具淡褐色之卵形鱗片;葉片倒披針形,長50-100cm,寬10-25cm,二回羽狀分裂;羽片披針形,長2-10cm,寬0.7-2cm;頂羽片顯著,基部羽片在往下漸縮成耳狀;裂片側脈6對以下,游離,相鄰兩裂片最基部1對側脈連結,成小毛蕨脈型;孢子囊群圓形,著生在側脈上,孢膜圓腎形,具毛。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papilio (Hope) Ching
簡誌:莖直立,葉柄基部有鱗片,葉身倒披針形,比柄長,下羽片漸短,小毛蕨脈。
別名:縮羽小毛蕨、蝶状毛蕨<植物智:Cyclosorus papilio (Hope) Ching>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玉帶弄蝶

2019/04/06 11:19


▲虎山步道 20190406 玉帶弄蝶

主要特徵


展翅 32 - 37 mm,上翅表面兩端有白斑,下翅表面中央有一條寬橫帶白斑,展翅時具一條白色的橫帶貫穿翅膀,此為命名的由來。下翅腹面黑褐色,但靠近基部有塊大白斑散生數枚小黑點。 雌雄差異不大。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喜歡訪花,吸食動物排遺,為常見的種類。

基本資料


學名:Daimio tethys niitakana Matsumura, 1907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翅柄三叉蕨

2019/03/31 13:15


▲象山 20190331 翅柄三叉蕨

主要特徵


葉有兩型:孢子葉一般直立,營養葉則向外延伸。

莖短而直立,被披針形褐色鱗片,葉叢生;葉柄長20-30cm;葉片長50-150cm,寬25-40cm,一回羽狀深裂,具2-5對側裂片,基部裂片下側另具一下撇之裂片;葉軸有翅,光滑無毛;裂片線狀披針形,長15-25cm,寬2-5cm,邊緣波浪狀或全緣;葉脈網狀,網眼內具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且大型,位在網眼中游離小脈末端,於葉表面多少突起,孢膜圓腎形。

基本資料


學名:Aspidium decurrens Pr.(同物異名共七種)
簡誌:葉一回深裂,葉軸及柄有翅,具2~5對側羽片,基羽片基部下側裂片長。網脈,網眼具游離小脈。羽軸、葉軸光滑,幾乎無毛。
別名:下延叉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原產地:台灣全島海拔 1,800 公尺以下之闊葉樹林內或路旁林緣,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向陽開闊地;台灣北、南部及蘭嶼。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番茉莉

2019/03/31 12:37


▲象山 20190331 番茉莉

主要特徵


番茉莉最大的特色應是其花朵開放的過程中會變顏色,每朵花由初開時的深紫色,漸變為淺紫色,或粉紅色,在轉變為白色。根皮及莖葉有毒。花具有濃郁的香氣。

常綠灌木,高 1~2 公尺。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卵形,長可達 7 公分,先端銳至漸尖,基部漸狹成葉柄,具短葉柄,兩端均銳,全緣。花單生,腋生,萼筒狀,長 1~2 公分,花冠筒甚長達 2.5 公分,唇徑 2~3 公分,初開時藍紫色,後褪為白色,宛口同株上有二色花。

基本資料


學名:Brunfelsia hopeana (Hook.) Benth.
簡誌:無描述。
別名:五彩茉莉、香素馨、變色茉莉、紫夜茉莉、紫葉香花
原產地:熱帶巴西、委內瑞拉。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永澤黃斑蔭蝶

2019/03/31 12:24


▲象山 20190331 永澤黃斑蔭蝶(雄蝶)

主要特徵


展翅 60 - 70 mm,翅膀褐色,上翅腹面有 3 - 4枚眼紋, 下翅腹面有8枚眼紋,翅膀腹面有一條米白色斜帶貫穿上下翅,雌蝶米白色帶較雄蝶寬而明顯。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於陰暗的樹林內,幼蟲以禾本科之桂竹寄主,成蟲喜歡吸食竹液、糞便、腐果,為常見的種類。

基本資料


學名:Neope muirheadi nagasawae Matsumura, 1919
別名:背黃斑蔭蝶、褐翅蔭眼蝶、褐翅鏈眼蝶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木瓜(番木瓜)

2019/03/31 12:19


▲象山 20190331 番木瓜(左:雌株,右:兩性株)

主要特徵


果實為漿果,完整果實長橢圓形,切開呈瓤形,長 15~25 公分,直徑 7~15 公分;表面黃棕色或深黃色,有淺縱向槽;果皮肉質,厚約 3~5 公分;種子多數,黑色,橢圓形,外包淡黃色假種皮,長 0.6~0.7 公分,直徑 0.4~0.5 公分;種皮棕黃色,具網狀突起,氣味微淡。

近似物種


1.木瓜原本不叫木瓜,木瓜原本是薔薇科寒梅(又稱:貼梗海棠)的名字。
2.木瓜也有分公母。雌株的果是較圓型。兩性株的果是傾向長條型。
3.木瓜兩性株會結果的原因是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雄蕊與雌蕊的因素,果實果肉厚且種子量較少;雄株可以人工方式轉換為兩性株。

基本資料


學名:Carica papay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番木瓜
原產地:熱帶美洲,台灣可能於明代時隨荷蘭人及傳教士移入台灣。臺灣最早是由廣東傳入,年代已不可考。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中國宿柱薹

2019/03/31 12:07


▲象山 20190331 中國宿柱薹

主要特徵


根狀莖短。稈數個叢生成簇,高20-50厘米,纖細,平滑,1/2-3/5部分具小穗。葉寬3-6毫米,平張,略堅硬至草質,具較短的鞘;基生葉鞘無葉片,暗褐色,多撕裂成纖維狀。苞片下部2-4枚葉狀,幾等長於花序,最下一個具較長的鞘。小穗4-8個,彼此有間距或上部2-3個接近,頂生小穗為雄性,細圓柱形,長1.5-3厘米,綠色;側生小穗為雌性,稀為雄雌順序或個別小穗基部具數朵雄花,單生或孿生,圓柱形或長圓狀圓柱形,長1.5-4厘米,寬3-4毫米,具密生的花,綠色;小穗柄稍伸出至被包於苞鞘內。雌花鱗片長圓形,連芒長約3毫米,膜質,中部綠色,具1-3條脈,中脈延伸成0.7-1毫米的短芒。果囊橢圓狀梭形,三棱形,長約2.5毫米,具多條脈,被微毛,兩端緊縮,頂端成短喙,喙口有2短齒。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長約1.5毫米,三棱形,兩端緊縮,頂端具環盤;花柱基部膨大,柱頭3個。

基本資料


學名:Carex sociata Boott
注音:中國宿柱薹(ㄊㄞˊ)
簡誌:根莖短。稈叢生,高10-30 cm,橫截面三角形。葉基生,寬3-6 mm。花序總狀;葉狀總苞具鞘;頂端雄小穗寬線形,長1.5-3 cm;側生小穗雌性或先端具少數雄花,圓筒形,長1.5-4 cm;雌鱗片長橢圓形,長約3 mm,頂端具芒;柱頭3。果囊長約2.5mm,被毛,橢圓形到梭形;瘦果長約1.5 mm,菱形,頂端平截,橫截面三角形。
別名:伴生薹草(中國植物誌)、中國宿柱薹(台灣植物誌)
原產地:分佈於日本(西部和琉球)台灣全省海拔1200公尺以下森林內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