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櫻花(緋寒櫻)

2023/03/05 12:53


▲陽明山 20220320 長在路邊的山櫻花(霧社種)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山櫻花,葉表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山櫻花,葉背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山櫻花,果序與葉序

主要特徵


特徵:花朵為吊鐘狀、顏色較紅、花柄長。
分佈地點:散見全台各地。
沖繩一帶也有野生種。落葉喬木,高可達 20公尺,樹幹通直,樹皮茶褐色,有光澤,若時常呈片狀剝落。

近似物種


顏色:淺粉色的竹子湖種桃紅色霧社種

基本資料


學名:Prunus campanulata Maxim.
日本語:ヒカンザクラ(緋寒桜)、タイワンザクラ(台湾桜)、ヒザクラ(緋桜)とも言う。
簡誌:落葉喬木。葉倒卵形至長橢圓狀橢圓形,先端漸尖,密重鋸齒緣,光滑。花下垂,單生或數朵簇生;花萼與花瓣均呈紅色。
別名:山櫻桃, 緋寒櫻
原產地:我國大陸華南、台灣、日本、琉球。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稜果蒲桃

2023/03/05 12:41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稜果蒲桃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稜果蒲桃,葉表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稜果蒲桃,葉背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稜果蒲桃,花與葉序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冬季有低溫地區會落葉,台灣南部暖冬之地則為常綠灌木。枝葉繁茂。樹姿優美,嫩葉紫紅色有光澤。幼枝細軟常下垂。葉對生,長卵形,濃綠油亮,新葉褐紅色,具觀賞性。花小,白色,四瓣,單一或 2~3 朵簇生於葉腋,春到秋都能開花結果,果實具八條縱稜,由黃綠色轉為橙黃到鮮紅,垂吊枝頭,非常特殊美觀。

冬季稍落葉,其餘三季不斷開花結果。

培育方式


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花果期過後應整枝。

基本資料


學名:Eugenia uniflor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扁櫻桃, 八角櫻桃、紅果仔<植物智:Eugenia uniflora L.
原產地:原產巴西。台灣於 1910 年代引進栽植。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阿勃勒

2023/03/05 12:30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阿勃勒,果期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阿勃勒,葉表與葉序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阿勃勒,葉背與葉序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阿勃勒,垂吊在樹枝上的長圓筒形不開裂莢果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阿勃勒,莢果,每室有一種子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阿勃勒,樹幹

主要特徵


喬木。阿伯勒花期在夏季,盛花期的時候往往可見一串串下垂的黃色花。花落後結出長圓筒形不開裂莢果,莢果顏色由綠轉黑褐,成熟需時一年,每室有一種子,呈扁圓形有褐色光澤,果肉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異味,種子味甜可食(但不建議食用)。

屬於落葉性大喬木,株高 10~20 公尺,冬季落葉,陽光直射,可以使庭園溫暖,夏季則有濃濃的樹蔭,可使庭園陰涼清爽。阿伯勒最大的特色並不是它的葉子,而是它一串串下垂的黃色花朵。

用途


藥用(果實:心膈間熱風,骨蒸寒熱,通絡,瀉下,殺蟲。治胃脘痛,便秘,胃酸過多,食慾不振)。

培育方式


阿勃勒果實是民間常用於改善便秘的偏方,俗稱便秘果。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2007 訂定「阿勃勒(Cassia fistula)果實之使用限制」草案,禁止阿勃勒果實作為食品原料。

繁殖可於秋季播種,播種前種子先浸水兩晝夜,再洗掉表面透明薄膜,可促進發芽。

基本資料


英文名:Golden Shower Tree, Golden Shower Senna, Indian Laburnum, Pudding Pipe Tree
學名:Cassia fistula L.(有同物異名)
簡誌:無描述。
別名:阿勃勒、豬腸豆、阿梨、槐花青、腊肠树(植物智:Cassia fistula L.)
原產地:喜馬拉雅山東部或西部,臺灣於 1645 年引進,栽培普遍。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西洋杜鵑(アザレア)

2023/03/05 12:20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西洋杜鵑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西洋杜鵑,葉表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西洋杜鵑,葉背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西洋杜鵑,葉序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西洋杜鵑,花多色,齊開,雄蕊5-10根。

主要特徵


據說是台灣杜鵑與皐月杜鵑的在歐洲產生(比利時)的混種(根據Wiki修正以下說法)。在日本也衍生出不少新的在盆栽中的栽培品種,平成杜鵑公園中,也有在平地上種植的西洋杜鵑品種。
中国や日本のつつじをヨーロッパで品種改良したもので、日本国内でも新しい品種が作られています。鉢植えで栽培されることが多いですが、平成つつじ公園では、地植えされた数種類のアザレア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近似物種


在日本杜鵑也有以開花時期與進口品種做區分:
杜鵑(つつじ):日本本地種。整株一起開花。4-5月開花。葉較大較軟有軟毛。雄蕊5根以上。
皐月杜鵑(さつき):日本本地種。開花有先後順序。5-6月開花。小而硬葉尾較尖。雄蕊5根。
西洋杜鵑(アザレア Azalea):台灣杜鵑在比利時混種。整株一起開花。11-2月開花。小而葉互生。

日本杜鵑大致上的分類(補述中):
霧島杜鵑系(霧島ツツジ系、江戶霧島):
琉球杜鵑系(琉球ツツジ系)
久留米杜鵑(久留米ツツジ):
平戶杜鵑(平戸ツツジ):
山杜鵑系(ヤマツツジ系):
大山杜鵑系(オオヤマツツジ系):
蓮華杜鵑系(レンゲツツジ系):
西洋杜鵑(アザレア):

基本資料


學名: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日本

進入閱讀更多...

紅刺露兜樹

2023/03/05 12:13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紅刺露兜樹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紅刺露兜樹,葉序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紅刺露兜樹,聚合果球形、下垂;核果約 100 個,成熟時黃色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5 紅刺露兜樹,樹幹分枝少,具輪狀葉痕

主要特徵


葉部纖維可製帽、編籃。果實的核果和果核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無味的白煙,是養蜂人家整理蜂房燻蜂的材料。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狀,株高可達 8 公尺,幹分枝少,具輪狀葉痕,主幹下部生有粗大且直立的氣根;根狀似章魚,極為特殊。葉深綠色,硬革質,叢生於頂端,葉呈螺旋狀著生,劍狀長披針形,葉緣及主脈基部具有紅色銳鉤刺, 在同一個生長環境,雌株的葉寬較雄株寬一公分,即雌株葉寬 4 公分,雄株葉寬 3 公分。雌雄異株,雌花頂生,穗狀花序,無花被,白色佛燄包;雄花呈繖形狀著生,花藥線形與花絲等長。聚合果球形、下垂;核果約 100 個,成熟時黃色。性強健,耐旱又耐陰,幼株可盆栽作觀葉植物,成樹為庭園美化高級樹種。

基本資料


學名:Pandanus utilis Bory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紅刺露兜樹,紅刺林投、紅章魚樹、紅林投、麻露兜樹、麻露兜、麻榮蘭
原產地:馬達加斯加。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輪傘莎草(風車草)

2023/03/04 12:42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在池塘邊的輪傘莎草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葉表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葉背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花序為聚繖花序,每朵花有 1 苞片(穎或鱗片)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葉頂端互生有輪軸狀苞葉,猶如傘架,橫切面三角形


▲二二八紀念公園 20230304 輪傘莎草,近基部的莖

主要特徵


多年生常綠挺水性草本植物;根莖木質,粗壯,地下根莖短;稈叢生,直立,三角狀,高 50~150 公分。葉退化成鞘狀,數枚。葉苞片線形,多數,頂端螺旋排列成圓傘狀,先端尖,凹基,各具 1 枚披針狀鱗片葉;小穗壓扁狀,長 0.3~0.9 公分;鱗片長約 0.2 公分;花柱短。瘦果矩形或倒卵狀矩形,褐色,長約 0.07公分。 它是耐陰性水生植物,常把庭園或水生植物池陰暗潮濕的角落點綴得生機盎然。輪傘莎草株型像極了一把不能遮雨的小傘,搖曳生姿可露地成叢栽培。

培育方式


輪傘莎草除了可做為水池景觀,也可露地栽培或做成盆栽,它也是很好的插花花材。除可用種子繁殖外,也可使用分株法,另外,扦插法也可繁殖,於桿頂約5公分處切下,並將苞葉剪短,插入河沙中,保持濕潤,不久即可生根發芽,性耐蔭,栽培處全日照到蔭涼處均可。

基本資料


和名:シュロガヤツリ(棕櫚蚊帳吊)<Cyperus alternifolius>
學名:Cyperus involucratus Rottb.
簡誌:多年生。根莖木質,粗壯;稈叢生,高50-150 cm,橫截面近圓形。葉退化成鞘狀。葉狀總苞多數;小穗壓扁狀,長3-9 mm;鱗片長約2 mm;花柱短。瘦果矩形或倒卵狀矩形。
別名:風車草, 傘草, 輪傘草, 傘葉莎草, 輪傘莎草, 雷公草, 風車草
原產地: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臺灣於 1901 年日本人田代安定氏從日本引入種植。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瓶蕨

2023/02/18 14:13


▲二子坪 20230218 在大樹上著生的瓶蕨,今年似乎長的不是很好


▲二子坪 20230218 瓶蕨,營養葉葉表


▲二子坪 20230218 瓶蕨,孢子葉葉背,可以看見孢子囊群,孢膜管狀

主要特徵


營養葉為一回羽狀複葉,羽片之邊緣為淺裂或呈圓齒狀。孢子葉的羽片具有不規則的深鋸齒緣。瓶蕨利用葉面來吸收空氣和水份,它們通常生長於不時有雲霧漂渺的潮溼山區,台灣北部有氣候上的北降現象,所以在北部低海拔地區也可見到。

根莖長橫走狀,被覆深褐色多細胞毛;葉間距長,具短柄;葉片長10-40cm,寬約2-3cm;營養葉一回羽狀複葉,羽片邊緣淺裂或具圓齒,孢子葉之羽片則具不規則深鋸齒緣;葉脈明顯可見,二叉分支;葉軸有翅,背面散生線形褐色多細胞毛;孢子囊群位於裂片頂端,僅基部陷於葉肉中。孢膜管狀,開口處截形,不成擴大狀,孢子囊拖外露。

基本資料


和名:ツルホラゴケ(蔓洞苔)<Vandenboschia auriculata (Blume) Copel.>
學名:Vandenboschia auriculata (Blume) Copel.
簡誌:長攀爬,半著生性,多生長在樹幹上,根莖具暗褐色多細胞毛,一回羽葉,葉柄4mm長以下,葉身10~40cm,主脈二叉,羽軸有窄翅。
別名:瓶蕨、耳叶瓶蕨<中国植物志:Vandenboschia auriculata (Bl.) Cop.>
原產地:中國大陸、喜馬拉雅、日本、琉球、印度、泰國,臺灣中海拔地區較潮濕之森林環境中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疏葉卷柏

2023/02/18 13:54


▲二子坪 20230218 濃密樹蔭下的疏葉卷柏,就像是天空中俯視的火車軌道一般


▲二子坪 20230218 疏葉卷柏,枝條末端葉表


▲二子坪 20230218 疏葉卷柏,枝條末端葉背,上頭有長根

主要特徵


地上生,主莖匍匐狀,長 5~35 公分,向地一側常見長根(根支體),兩側互生羽狀分枝。主莖上的小葉排列疏鬆,分枝上的小葉排列較緊密,枝連葉寬約 0.5 公分,小葉兩形,側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0.15~0.25 公分,寬 0.1~0.2 公分,中葉長卵形或斜卵形,長約 0.15 公分,寬約 0.05 公分;孢子葉同形,無側葉、中葉之分,在枝條末端集生成孢子囊穗,孢子囊穗四角柱形,長可達 1 公分。

近似物種


低海拔及中海拔常見卷柏類:全緣卷柏異葉卷柏生根卷柏。中海拔則偶見疏葉卷柏

用途


藥用(治瘡毒,狂犬咬傷,燒、燙傷)。

基本資料


和名:クラマゴケ(鞍馬苔)<Selaginella remotifolia Spring>
學名:Selaginella remotifolia Spring
簡誌:匍匐性,無明顯主莖,小葉疏鬆,主軸上四列小葉不並排,孢子囊穗四面體形。
別名:疏葉卷柏,小地柏,基隆地柏、疏叶卷柏<中国植物志:Selaginella remotifolia Spring>
原產地:分布日本、中國大陸、菲律賓、印尼、馬來亞,臺灣則見於中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廣葉深山雙蓋蕨

2023/02/18 13:52


▲二子坪 20230218 樹蔭下有點長不太好的廣葉深山雙蓋蕨,基部的土似乎鬆落了


▲二子坪 20230218 廣葉深山雙蓋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


▲二子坪 20230218 廣葉深山雙蓋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二子坪 20230218 廣葉深山雙蓋蕨,近基部的葉柄


▲二子坪 20230218 廣葉深山雙蓋蕨,基部

主要特徵


二回羽狀複葉,羽片呈鐮刀形。孢子囊群著生於小羽軸兩邊且貼近小羽軸,孢膜為線形。

近似物種


深山雙蓋蕨與廣葉深山雙蓋蕨的差異:
深山雙蓋蕨:一為一回羽狀複葉
廣葉深山雙蓋蕨:一為二回羽狀複葉。

基本資料


和名:ヒロハミヤマノコギリシダ(広深山鋸羊歯)<Diplazium latifrons>
學名:Diplazium latifrons v. A. v. R.
簡誌:根莖斜生,葉柄30~50cm長,葉卵圓形,二回羽狀複葉,頂端羽裂,羽片15~25cm長,具柄。小羽片1.5~2.5cm長,邊緣鋸齒孢子囊群短,位在小脈兩側靠基部至中段處。
別名:深裂雙蓋蕨
原產地:中國南部、越南、日本、琉球,臺灣中低海拔山區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蛇根草

2023/02/18 12:13


▲二子坪 20230218 集體長在大石頭上的蛇根草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葉表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葉背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花,正面側


▲二子坪 20230218 蛇根草,花,側面

主要特徵


蛇根兩字指植物根莖橫臥在地上如蛇狀。盛花期 4~5 月,白色漏斗星狀花,又叫荷苞花,雪裡開花。

常綠多年生草本。蛇根草的花有兩型:花藥(雄蕊)凸出型與花柱(雌蕊)凸出型,茜草科植物的這種現象是兩性花避免自花授粉的優生學演化,稱之為異型花柱(heterostyly)。

近似物種


台灣共四種蛇根草:蛇根草白花蛇根草早田氏蛇根草及小花蛇根草。

台灣本島常見的蛇根草有早田氏蛇根草(Ophiorrhiza hayatana Ohwi.)、蛇根草(又叫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l.)和白花蛇根草(Ophiorrhiza pumila Champ. ex Benth.)等 3 種,小花蛇根草(Ophiorrhiza kuroiwae Makino)主要產於蘭嶼、綠島,台灣僅少數分布於恆春半島。蛇根草葉基漸尖,若歪斜像彎刀葉則是早田氏蛇根草(O.hayatuna),另一個更明顯的差別是花萼上是否具有瘤狀物,區別蛇根草與早田氏蛇根草關鍵在於花萼上的瘤狀物,蛇根草花萼光滑,而早田氏蛇根草的花萼則有瘤狀物。另一種葉小型,7 公分,葉柄及花梗短則是北部常見白花蛇根草(O. pumila)。

白花蛇根草與蛇根草比較:
白花蛇根草:花(葫蘆型)
蛇根草:花大很多,花也較長許多。

用途


藥用(全草:淡、平。效用:全草:止咳袪痰,活血調經。治肺癆咳血,咳嗽痰喘,月經不調;外用治扭挫傷)。

基本資料


和名:サツマイナモリ(薩摩稲森)<Ophiorrhiza japonica Blume>
學名:Ophiorrhiza japonica Blume
簡誌:葉橢圓形至長橢圓披針形,長3-12 cm,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漸狹,變無毛或疏被毛;葉柄長1-3 cm。花冠喉部被毛。
別名:荷苞花、日本蛇根草《植物智:Ophiorrhiza japonica Bl.》
原產地:中國南部、日本、琉球、台灣。台灣全境及蘭嶼,中低海拔山谷林下陰濕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