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苔屬
2018/12/22 18:28
▲福州山 20181222 鳳尾苔屬
主要特徵
鳳尾苔科在臺灣有1屬65種。為半直立苔類,植物通常細小、扁平,分枝少,鮮綠色至黃綠色。葉呈兩列互生,抱莖排列,中肋一條常達葉尖,分為鞘部、前翅、背翅三個部分。葉細胞常呈圓方形。孢蒴直立、對稱。平地常見的物種植物體高約0.3~1 cm左右,植物體基部能產生可脫落的側芽。常見於公園或花圃的土面或岩石上。
基本資料
學名:Fissidens
別名:
原產地:
▲福州山 20181222 鳳尾苔屬
鳳尾苔科在臺灣有1屬65種。為半直立苔類,植物通常細小、扁平,分枝少,鮮綠色至黃綠色。葉呈兩列互生,抱莖排列,中肋一條常達葉尖,分為鞘部、前翅、背翅三個部分。葉細胞常呈圓方形。孢蒴直立、對稱。平地常見的物種植物體高約0.3~1 cm左右,植物體基部能產生可脫落的側芽。常見於公園或花圃的土面或岩石上。
學名:Fissidens
別名:
原產地:
▲福州山 20181222
青苔是水生苔蘚植物,翠綠色,生長在水中或陸地陰濕處。青苔為苔蘚類植物,常年生長在濕地、牆上、井中、屋瓦及水中等處。
學名:Brachythecium
別名:
原產地:
▲福州山 20181222 鹿藿
多年生纏繞草本,莖蔓長,各部密被淡黃色柔毛。3 出羽狀複;側生小葉斜闊卵形,或斜闊橢圓形,長 2~6 公分,闊 1.5~4.5 公分,先端短急尖,基部圓形;頂生小葉近於圓形,長 2.5~6 公分,闊 2.5~6.5 公分,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小葉紙質,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長柔毛和淡黃色透明腺點;托葉線狀披針形,不脫落。總狀花序腋生,有花 10 餘朵;花黃色,長 0.7 公分;花萼鍾狀,5 裂;花冠蝶形,龍骨瓣有長喙;雄蕊 10,2 體,花藥 1 室;子房上位,胚珠 2,花柱長,基部彎曲被毛,柱頭頭狀。莢果短矩形,紅紫色,長約 1.5 公分,闊約 0.9 公分;有 1-2 顆黑色有光澤的種子。花期 5~9 月。結果期 8~11月。
和名:タンキリマメ(痰切豆)<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學名: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簡誌:纏繞性草本,多少被短直毛。三出葉;頂小葉倒卵形,長2.5-5 cm,寬2-4 cm,兩面被毛,先端漸尖至銳形。花黃色。莢果長橢圓,長12-15 mm。
別名:痰切豆、野雞肫花、鹿藿<植物智: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原產地:台灣中低海拔草地、灌叢、林緣、路旁及荒廢地。台灣原生種。
▲福州山 20181222 到手香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具濃郁香氣;株高 30~120 公分。多分枝或叢生,基部臥狀,木質化,上部斜伸或直立,淡綠色。
葉對生,柄長 0.5~4 公分,葉片肥厚肉質狀,心形或近心形,長 1.5~5 公分,寬 1~4.5 公分,基部楔形或廣楔形、心形,先端鈍圓形或突尖,粗鋸齒緣。輪繖花序,花序軸長 10~30 公分,小花多數,輪狀著生,小梗纖細。花萼卵形,黃褐色,先端 2 純裂,下唇絲裂;花冠長 0.8~1.2 公分,淡紫色或暈紫色,下部細管狀,上部異形唇裂,上唇近圓形或扇形,直立,如旗瓣,下唇廣舟形,直伸,基部對生 2 枚小裂瓣,長橢圓狀披針形;雄蕊 4 枚,2 強,基部聯合成管狀;子房球形,細小,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柱頭 2 歧。果實為瘦果。花期春、秋季或週年。到手香因採摘或觸摸後,手會留下濃郁的香味,故名。訛音為著手香、左手香。並充作「廣藿香」使用,別稱廣藿香。
藥用(地上部分: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為芳香健胃藥,治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溼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解熱鎮吐劑;外用治手足癬)。
學名:Coleus amboinicus Lour.
簡誌:無描述
別名:著手香、刺蕊草、本藿香、藿香、排香草、洋薄荷、印度薄荷、番檸檬,廣藿香
原產地:臺灣、廣東海南和廣州、廣西南寧、福建廈門等地。栽培種。
保育等級:
花語:
▲福州山 20181222 海豚花 花
海豚花的葉子肉質,圓型或長橢圓型,葉色淺綠,也有斑葉品種,葉對生或輪生,株高 15-45 公分;花莖從葉腋長出,花徑約 2.5 公分,花瓣 5 枚,基部癒合成筒狀。
海豚花的屬名原意是指 "歪扭的果實", 英文俗名稱為 Cape Primrose, 直譯 "海角櫻草花", 不難讓人聯想到其主要原生地南非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以及外型特徵與櫻草花(primrose)相似有關, 但引進台灣後卻命名為海豚花,也許因為海豚花的花莖細長,花朵姿態萬千地向四方伸展,當花朵盛開時,彷彿一群藍色小精靈快樂地在半空中開Party,十分有趣及壯觀。
花色多為藍色,亦有白花品種;果莢細長,呈螺旋狀;植株易長出分枝成叢狀,適合栽種成吊盆。
學名:Streptocarpus saxorum Eng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海角櫻草、海角報春花、假非洲紫羅蘭、直立菫蘭、姫桐草、大海豚
原產地:肯亞、坦尚尼亞,有園藝與雜交育成品種。栽培種。
▲台北植物園 20181216 台灣山白蘭 花
草本,莖曲折,長 30~80 公分,無毛,開展分枝。根生葉具長柄,長橢圓形,先端銳尖;中下部莖生葉具長柄;葉片長 7~16 公分,寬 3~7 公分,卵狀長橢圓形,葉尖長尾狀銳尖,葉基近圓形,葉緣呈銳鋸齒狀,上下表面皆無毛;上部葉少而小型,呈披針形。頭狀花序徑 1~1.2 公分,多數,呈繖房狀排列,花序軸細長,長 0.7~1 公分;總苞長約 0.3 公分,寬約 0.5 公分,呈筒狀鐘形;總苞片 3 輪,呈覆瓦狀排列,長約 0.1 公分,披針形,先端鈍;舌狀花雌性,花冠長約 0.6 公分,寬約 0.1 公分;筒狀花花冠長約 0.6 公分,裂片長約 0.3 公分。果實為瘦果,寬約 0.08 公分,窄橢圓形,被粗毛;冠毛長約 0.5 公分,被剛毛。花期 9 月至 12 月。
學名:Aster formosana Hayata
簡誌:多年生具長走莖的草本,40-110 cm,莖稍為下垂。基生葉厚,具長柄,葉脈掌狀、五出脈。莖葉明顯三出脈,有時五出脈,葉卵形至長披針形,7-16 ?e 3-7 cm,長葉柄長2-8 cm。頭花總狀排列。舌狀花花冠白色,心花黃色。
別名:台灣山白蘭,台灣白山蘭,台岩紫菀
原產地:台灣分佈海拔2,000-2,700 m。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台北植物園 20181216 磯菊
植株易生成墊狀或叢狀,地下莖發達,莖直立,灰褐色,單葉互生,輪狀排列,枝端葉緻密排列成蓮座狀,葉倒卵形至長橢圓形,端部鈍,基部漸尖、楔形,葉緣鈍粗鋸齒,葉厚實,葉面銀綠、灰綠色,葉背密生銀白短柔毛,葉緣鑲銀白邊,羽狀脈,不明顯,不具托葉,具葉柄,兩性花,上位花,整齊花,頭狀花序,頂生,開於枝端,頭花梗短,花托突起,半球形,無托片,具托毛,總苞杯狀,數層,苞片等長,全為管狀花,花萼退化,花冠管形,花黃、金黃色,檐部二至五齒裂,裂片(花瓣)合生,雄蕊五枚,著生於花冠筒,花絲離生,花藥頂端附屬體四方形,合生筒狀,包圍花柱,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細長,突出於花冠,二叉,柱頭二枚,子房下位,子房一室,基生(底生)胎座,瘦果,楔形,表面有縱稜紋,具五稜,褐色,先端無冠毛或具冠毛,種子一枚,無胚乳。
繁殖採用扦插法,適合於春、秋兩季進行。剪取健壯的枝條約5~7公分,大葉片可以剪去一半以減少水分蒸散,有利成活率。
學名:Chrysanthemum pacificum
簡誌: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宿根植物,地下莖發達,植株易生成墊狀或叢狀,葉倒卵形至長橢圓形,葉端鈍,葉基漸尖如楔形,鈍鋸齒葉緣,厚實,葉面銀綠色,葉背密生銀白短柔毛,葉緣鑲銀白邊,枝端葉片緻密排列成蓮座狀,頭狀花序,花開於枝端,管狀花黃色,沒有舌狀花,適合盆栽、庭栽欣賞,也是切花好花材。
別名:金球菊、日本濱菊
原產地:原產於日本。
▲新潟 白根グレープガーデン 20181202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60 公分,全體密被毛茸。葉簇生在基部的短縮根莖上;葉片寬大,葉緣具波浪狀缺刻,長橢圓狀匙形,長 25~40 公分,葉面有細小茸毛。頭狀花從葉間開出,高高頂在花梗末端,周圍為舌狀花,中央為筒狀,花徑 5~15 公分,花冠上揚,花梗長達約 60 公分;周緣舌狀花通常呈單裂,花色有鮮紅、淡紅、橙黃、淡黃等色,品種極多,單瓣、隻重瓣均有,台灣可周年生長開花。瘦果圓柱形。台灣目前栽培品種多數來自荷蘭改良適合冷涼氣候之溫室品種。
非洲菊性喜較為冷涼的氣候,生長適溫在20~25℃之間,溫度太高時,會使花朵變小,花色褪色,溫度太低時,又會使葉片生長受阻,進而影響花芽的分化。
學名:Gerbera jamesonii Bolus ex Hook. f.
簡誌:無描述。
別名:太陽紅, 火輪菊, 非洲菊, 嘉賓菊、太陽花、佳寶菊、燈盞花、河浪花、串絲佛雛菊、巴柏頓雛菊、扶郎花
原產地:南非Transyaal地區。栽培種。
▲新潟 白根グレープガーデン 20181202
日本特有種植物,日照不好也可以成長的常綠灌木。在民間常將乾燥的葉子放入澡盆中,用於筋肉酸痛或是感冒徵狀。園藝品居多,別名叫做天狗打扇(テングノウチワ)。在民俗中持常用於驅魔、驅病等,也常種植於日本庭院中。
日本特産の植物で、日陰でもよく成育する常緑低木。民間で、乾燥した葉を風呂に入れてリュウマチに用いたほか、煎じて風邪などにも用いました。園芸品種も多く、別名をテングノウチワといいます。疫病を追い払ったり、病魔・魔よけになるとの迷信が生まれ、庭木として植えられることが多い。
和名:ヤツデ<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 et Planch. var. japonica>
學名: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aisne & Planch.
簡誌:無描述
別名:ヤツデ、ハッカクキンバン(八角金盤)
原產地:日本。園藝種居多。
▲新潟 白根グレープガーデン 20181202
生長形式:具有直立根莖的中型蕨類植物,能夠長到約0.6-0.9米寬的蔓延。
葉子:綠色的葉狀體呈玫瑰花狀排列,邊緣捲曲,似乎是折疊的; 葉片長度平均可達到約30-40厘米長。
品種plicatum意味著折疊在一起,是對葉子特徵的參考。
學名:Asplenium nidus 'Plicatum'
簡誌:無描述
別名:眼鏡蛇山蘇、響尾蛇山蘇、皺葉羊齒、皺葉鳥巢蕨
原產地:園藝栽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