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枇杷

2025/01/24 12:58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山枇杷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山枇杷,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山枇杷,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山枇杷,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山枇杷,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山枇杷,樹幹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株高可達 20 餘公尺,胸徑 40~80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淡灰褐色,幼嫩部分常被有紅棕色毛茸。葉多叢生於小枝先端,長橢圓形,粗鋸齒緣,厚紙質,葉脈顯著。花多數,白色,圓錐花序頂生。果實為梨果,橢圓形至圓球形, 長約 2 公分餘,密被毛茸,先端有殘存萼片,可生食,並有防治熱病功效。

近似物種


台灣枇杷恆春變型
台灣枇杷武葳山變型

用途


食用(成熟的果實汁多味甜,很好的山中野味,但果肉不多)

基本資料


學名:Eriobotrya deflexa (Hemsl.) Nakai
簡誌:無描述。
別名:台湾枇杷<植物志:Eriobotrya deflexa (Hemsl.) Nakai>
原產地:生於山坡及山谷闊葉雜木林中,海拔1000-1800公尺。台灣固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全緣葉冬青

2025/01/24 12:28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全緣葉冬青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全緣葉冬青,葉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全緣葉冬青,葉表,葉革質,倒卵狀至卵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至鈍。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全緣葉冬青,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全緣葉冬青,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全緣葉冬青,樹幹

主要特徵


常綠;小枝光滑。葉革質,倒卵至倒卵狀橢圓形,長4-8 cm,寬2-4.5 cm,先端短漸尖或鈍,基部楔形,光滑,側脈不明顯。花簇生。果球形,直徑7-12 mm,紅色。

基本資料


學名:Ilex integra Thunb.
簡誌:無描述。
別名:全缘冬青<植物志:Ilex integra Thunb.
原產地:生於海濱山地。分佈於朝鮮、日本(包括琉球群島)。台灣全緣葉冬青僅見於蘭嶼。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火焰桑葉麻(腺花桑葉麻)

2025/01/24 12:20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火焰桑葉麻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火焰桑葉麻,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火焰桑葉麻,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火焰桑葉麻,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124 火焰桑葉麻,近基部的莖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3公尺。莖被長毛。葉互生,托葉略為合生,先端二裂,著生於葉腋;葉柄長7-11公分;葉片寬卵形,長8-17公分,寬6-13公分,兩面疏生刺毛,基部圓至心形,先端漸尖,葉緣齒牙緣。花序兩性,雌雄花混生,腋生,圓錐狀;總梗被刺毛。雄花花被4-5枚,先端被少許長腺毛或刺毛;雄蕊4-5枚,白色。雌花花被4枚,兩側的一對長約0.5公厘,背側花被長約0.25公厘,呈膝狀,具3-5根腺毛,腹側花被非常微小。子房呈不對稱卵形,柱頭線形,不分叉;小花梗約0.5公厘。瘦果不對稱卵形,果梗長至2公厘。

基本資料


學名:Laportea aestuans (L.) Chew
簡誌:無描述。
別名:腺花桑葉麻
原產地:熱帶美洲、西印度群島、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阿拉伯、印度、蘇門答臘、爪哇、小巽他群島。在臺灣分布於中部及南部低海拔地區。歸化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笑靨花

2025/01/21 12:51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笑靨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笑靨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笑靨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笑靨花,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笑靨花,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笑靨花,樹枝

主要特徵


落葉小灌木,樹高可達 2 公尺,樹皮灰褐色,常有細裂片剝落,具多數分枝;小枝細弱,老時近無毛。葉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 2~4 公分,表面有毛或光滑,背有密生毛,細銳鋸齒緣。花白色,無梗繖形花序,基具數枚葉狀苞;花瓣闊卵形。蓇葖果展開,有分果 5,長 0.2~0.5 公分,成熟時開裂,光滑無毛。每年春季,笑靨花於枝上密綴雪白小花,迎風搖曳,如春風笑靨,因而得名,其花細密雪白,亦稱珍珠花,又細碎如玉屑,故清陳淏子:曰「珍珠花,一名玉屑」。其萬花齊放如同噴雪,故亦有噴雪花、雪柳之稱。臺灣笑靨花多見於台灣中高海拔向陽山坡,亦分布於大陸華東。模式型廣布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本變種與模式之差別在葉質稍厚、花形較小、毛茸較多。

用途


藥用(根:退熱,解毒。治發燒,咽喉腫痛)。

基本資料


注音:笑靨(ㄒ一ㄠ ˋ 一ㄝ ˋ)花
學名:Spiraea prunifolia Siebold & Zucc. var. pseudoprunifolia (Hayata) H. L. Li
簡誌:小枝具稜,被毛或近光滑。葉細鋸齒緣,下表面密被毛。無柄之繖形花序。
別名:笑靨花、假笑靨花、雪柳、珍珠花、噴雪花、臺灣笑靨花、多毛李叶绣线菊<植物智:Spiraea prunifolia var. pseudoprunifolia (Hayata) Li>
原產地:種見於中國山東、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及廣東各省,台灣笑靨花為台所特有的變種。台灣中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凹葉柃木

2025/01/21 12:31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凹葉柃木,雄株


▲鼻頭角 20240114 凹葉柃木,樹枝,雄株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凹葉柃木,雄株,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凹葉柃木,雄株,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凹葉柃木,雌花,花約0.3cm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凹葉柃木,雄花,正面,雄蕊數 10-20(概略數量),花約0.3-0.4cm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凹葉柃木,雄花,側面

主要特徵


株高約一、二公尺,莖直立,具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灰褐色或紅褐色,無毛或近無毛,嫩枝圓柱形,稀二稜,粗壯,紅棕色,密被黃褐色短柔毛,後漸光滑,頂芽長錐形,基部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單葉互生,呈二列排列,葉狹倒卵形、倒卵形、倒卵狀長橢圓形、倒卵狀披針形,端部圓狀,有時鈍形,常微凹頭,稀略凸,基部楔形或鈍狀,葉緣細微鋸齒或波狀鈍鋸齒,略反捲,齒端常具黑色小點,葉長約二至四公分,寬約十至十八公釐,厚革質,葉兩面光滑無毛,稍有光澤,葉上面綠色或濃綠色,背面黃綠色或淡綠色,羽狀脈,葉脈中肋及側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約五對,纖細,連同網脈於葉上面凹下,而於背面稍隆起,無托葉,葉柄短或近無柄,長約二、三公釐,無毛,單性花,雌雄異株,整齊花,花單生或二至四枚簇生,生於葉腋,花梗長二、三公釐,小苞片二枚,近圓形,細小,花萼五枚,近圓形,長一、二公釐,光滑無毛,頂端圓,有小尖頭,邊緣透明膜質,覆瓦狀排列,宿存,花細小,花冠鐘狀,花白、淡黃綠色,花瓣五枚,圓形、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約三、四公釐,徑四、五公釐,無毛茸,覆瓦狀排列,雄蕊多數,約二十枚,一輪,離生,基部與花瓣合生,花藥基生,二室,光滑,具分格,雌蕊心皮二至五枚,合生,花柱二至五枚,長約一公釐,柱頭三裂,退化子房無毛,子房圓球形,光滑無毛,子房上位,子房二至五室,通常三室,中軸胎座,漿果,圓球形,果徑約三、四公釐,熟時黑或帶紫黑色,光滑無毛,種子長一、二公釐。

近似物種


米碎柃木:花期 10-12月,果期 4-6月,雄蕊數 12-15
假柃木:花期 2-4月,果期 8-10月,雄蕊數 5-6
凹葉柃木:花期 1-3月,果期 8-10月,雄蕊數 16-20
薄葉柃木:花期 1-3月,果期 10-12月,雄蕊數 6-8

用途


綠化美化及防風優良樹種:凹葉柃木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性佳、耐寒性佳、耐陰性佳。

基本資料


學名: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Ilex emarginata Thunb.
簡誌:小枝密被毛,漸光滑;葉芽僅基部被毛。葉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 2-4 cm,先端圓或鈍,稀略凸,凹頭,下表面光滑。
別名:濱柃木、濱柃、翠米茶、滨柃<植物智:Eurya emarginata (Thunb.) Makino>
原產地: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台灣北部淡水至基隆之海岸邊。本種僅生長在海岸邊。所知本種的標本僅限於淡水,石門,野柳和龜山島。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宜梧(椬梧)

2025/01/21 12:19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葉序,中間有果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葉表,樹枝具刺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葉背,樹枝具刺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椬梧,花正面,雄蕊 4 枚,花藥長橢圓形,花絲甚短;雌蕊通常略超出於花萼筒外,柱頭棒狀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椬梧,花序與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果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果實卵圓形,成熟時紅色


▲台北植物園 20250121 宜梧,樹幹

主要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 1~2 公尺,具刺,刺粗壯,長 1.0~4.0 公分或更長,基部著生花和葉;當年生枝密被褐色或鏽色鱗片,一年生枝灰色或灰黃色,多年生枝鱗片脫落,黑色。葉近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 3~4.5 公分,寬 1.5~2.5 公分,頂端圓形,稀鈍圓形,向基部漸窄狹,急尖或楔形,全緣,上面幼時密被銀白色鱗片,成熟後脫落或部分脫落,微具光澤,乾燥後褐黃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深褐色鱗片,側脈 4~5 對,兩面略明顯;葉柄褐色,長 0.4~0.7 公分。花淡白色,被鱗片,數花簇生於葉腋極短小枝上成短總狀花序;花梗長 0.3~0.4 公分;萼筒短,杯狀,長約 0.2 公分,在裂片下面略收縮,子房上先膨大後收縮,裂片三角形,與萼筒等長或更長,達 0.3 公分,頂端鈍形,內面無毛或疏生白色星狀柔毛,包圍子房的萼管卵形,長約 0.1 公分;雄蕊的花絲極短,花藥矩圓形,長 0.15 公分,達裂片的 1/2 以上;花柱直立,無毛。果實卵圓形,長 0.5~0.8 公分,幼時密被銀白色鱗片,成熟時紅色,萼筒常宿存;果梗在花後不伸長。花期 11~12 月,果期次年 2~3 月。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小枝被銀白痂鱗。葉互生,厚革質,長倒卵形,先端鈍凹,全緣,具鱗片,葉背並有褐色斑點。花腋生,銀白至淡黃色;花期冬季。果實包於肉質花托內,球形,熟時橙紅色帶銀白斑點。

近似物種


密花胡頹子 Elaeagnus conferta Roxb.
臺灣胡頹子 Elaeagnus formosana Nakai
藤胡頹子 Elaeagnus glabra Thunb.
慈恩胡頹子 Elaeagnus grandifolia Hayata
大橋胡頹子 Elaeagnus ohashii T.C.Huang
椬梧 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胡頹子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太魯閣胡頹子 Elaeagnus tarokoensis S.Y.Lu & Yuen P.Yang
鄧氏胡頹子 Elaeagnus thunbergii Serv.
菲律賓胡頹子 Elaeagnus triflora Roxb.
小葉胡頹子 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

用途


藥用(全株、果實:袪風理濕,下氣定喘,固腎。治疲倦乏力,泄瀉,胃痛,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痛,哮喘久咳,腎虧腰痛,盜汗,遺精,帶下,跌打損傷;根:袪風理濕,下氣定喘,固腎。治風濕,腎虧腰痛;葉:下氣定喘。治哮喘。)。

基本資料


學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簡誌:灌木或小喬木;幼枝銀白色。葉紙質,倒卵形,長3-6 cm,寬1.3-2.5 cm,先端鈍,圓或微凹,鱗片多呈銀白色;葉柄長3-5 mm。繖形狀總狀花序。花白色,1-3朵簇生於長枝葉腋及於短枝苞片腋處。果球形,直徑7-9 mm,紅色。
別名:宜梧、俄氏胡頹子、柿糊、椬梧、福建胡颓子<植物智:Elaeagnus oldhamii Maximowicz>
原產地:中國東南。台灣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地區灌叢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日本山茶

2025/01/12 12:34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日本山茶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日本山茶,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日本山茶,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日本山茶,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日本山茶,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日本山茶,樹幹

主要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喬木,枝條灰褐色。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約 0.45 公分;葉片長 8~10 公分,寬 3~5 公分,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葉基銳形,葉尖略呈尾狀銳尖,葉緣為鋸齒緣,上下表面平滑,側脈 6~7 對。花頂生,單立或雙出,徑約 3 公分,淡紅色;花萼多輪,外被柔毛;花瓣 5 片,近於圓形;雄蕊多數,花絲在約三分之二處合生;子房球形,平滑,柱頭 3 淺裂。果實為蒴果,徑 3~4 公分,闊圓形,上部具淺溝。

用途


種子油俗稱「椿油」,除為化粧油料外,亦供食用。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ブツバキ(藪椿)<Camellia japonica>
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簡誌:小枝光滑。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兩面光滑但有小點。花頂生;花瓣紅色;雄蕊光滑,花絲下半部連合成筒;花柱長約2.5 cm。
別名:山茶, 茶花, 臺灣山茶, 鳳凰山茶
原產地:台灣北、中部低中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彎花醉魚木

2025/01/12 12:23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彎花醉魚木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彎花醉魚木,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彎花醉魚木,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彎花醉魚木,花序與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彎花醉魚木,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彎花醉魚木,花側面

主要特徵


彎花醉魚木-灌木。葉膜質,長橢圓披針形,長5-12cm,漸尖頭,全緣或不明顯細齒緣,下表面被黃褐色毛。頂生向上的穗狀花序,長達15cm以上。花冠白至淡紫紅色。盛花期在7月間。

近似物種


新分類下的玄參科植物:
雙鋸齒玄參、彎花醉魚木、苦檻藍、揚波

用途


醉魚木屬有些種類的枝葉揉碎丟進水裡可使魚麻醉,以便捕捉,因此稱為醉魚木或醉魚草。

基本資料


學名:Buddleja curviflora Hook. & Arn.
簡誌:灌木。葉膜質,長橢圓披針形,長5-12 cm,漸尖頭,全緣或不明顯細齒緣,下表面披黃褐色毛。頂生向上的穗狀花序,可長達15 cm。花冠白至淡紫紅色。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台灣、日本南部及琉球群島。偶見於東部河流溪谷或山壁上。灌木,分枝多。
保育等級:稀有物種,易危(VU)

進入閱讀更多...

大橋胡頹子(蓬萊胡頹子)

2025/01/12 12:13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大橋胡頹子,多見於南部山區。大漢林道有零星植株。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大橋胡頹子,葉表,葉革質,卵形至卵圓形,先端鈍或圓。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大橋胡頹子,葉背,葉背銀色。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大橋胡頹子,花正面,花被片黃色;雄蕊4,著生於花被筒上,是胡頹子屬中唯一不同的花色


▲台北植物園 20250112 大橋胡頹子,花側面,花被筒近方形,花被筒具黃色鱗片

主要特徵


胡頹子一屬中,唯一花色與眾不同者,就屬大橋胡頹子(植物誌稱蓬萊胡頹子 E. formosensis )。

大橋胡頹子。攀緣性灌木;幼株銀褐色。葉革質,闊卵形至圓形,長4-8cm,寬2.5-6cm,先端鈍或圓。花黃色,花被筒近方形。單生或在短枝上成總狀花序。果闊橢圓形至橢圓形。

近似物種


密花胡頹子 Elaeagnus conferta Roxb.
臺灣胡頹子 Elaeagnus formosana Nakai
藤胡頹子 Elaeagnus glabra Thunb.
慈恩胡頹子 Elaeagnus grandifolia Hayata
大橋胡頹子 Elaeagnus ohashii T.C.Huang
椬梧 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胡頹子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太魯閣胡頹子 Elaeagnus tarokoensis S.Y.Lu & Yuen P.Yang
鄧氏胡頹子 Elaeagnus thunbergii Serv.
菲律賓胡頹子 Elaeagnus triflora Roxb.
小葉胡頹子 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

簡誌種檢索表:
花 1-3朵簇生於葉及/或苞片腋處
├ 常綠性;當年生於短枝上之花序具苞片(椬梧
├ 落葉性;當年生於短枝上之花序不具苞片(小葉胡頹子
花單生於葉或苞片腋處
├ 葉短於 4cm(太魯閣胡頹子
├ 葉長於 4cm
│ ├ 葉革質
│ │ ├ 葉先端鈍或圓,下表面疏被鱗片(蓬萊胡頹子/大橋胡頹子
│ │ ├ 葉先端銳尖,下表面密被鱗片
│ │ │ ├ 葉闊橢圓形至橢圓形,被平展鱗片(慈恩胡頹子
│ │ │ ├ 葉倒卵形,被碗狀鱗片(台灣胡頹子
│ ├ 葉紙質
│ │ ├ 葉卵形,及稀橢圓或圓形;果長於1.8 cm(菲律賓胡頹子
│ │ ├ 葉橢圓形或倒卵形;果短於1.8 cm。
│ │ │ ├ 鱗片多為褐色;果長於1.4 cm,橘紅色(藤胡頹子
│ │ │ ├ 鱗片多為銀白色;果短於1.3 cm,紅色(鄧氏胡頹子

基本資料


學名:Elaeagnus Ohashii
簡誌:攀緣灌木;幼枝銀褐色。葉革質,闊橢圓至圓形,長4-8 cm,寬2.5-6 cm,先端鈍或圓。花黃色,單生或在短枝上成總狀花序。果闊橢圓至橢圓形。
別名:蓬萊胡頹子、蓬莱胡颓子<植物志:Elaeagnus formosensis Hatusima
原產地:南部低至中海拔地區灌叢中。特有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光果龍葵

2025/01/04 12:46


▲湖山國小 20250104 光果龍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綠色,葉對生。


▲湖山國小 20250104 光果龍葵,葉表,葉卵形或近菱形,紙質,單葉互生,具柄


▲湖山國小 20250104 光果龍葵,葉背


▲湖山國小 20250104 光果龍葵,花序,繖形花序,節間著生,花序被(腺)毛


▲湖山國小 20250104 光果龍葵,花,花瓣5-輪狀。花藥環繞著花柱,連合成筒狀;柱頭單一。


▲湖山國小 20250104 光果龍葵,果實(幼果),果表面光滑

主要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約 1 公尺,莖直立,無毛或近於無毛;多分枝,基部有時木質化,有縱直稜線,沿稜密生細刺,被細毛,高 20~100 公分;根圓錐形,淡黃色,多分枝,主根常木化。葉卵形或近菱形,紙質,單葉互生,具柄,長 4~8 公分,寬 2~4 公分,先端漸尖或鈍尖,基部寬楔形,全緣或疏齒緣,變無毛或疏被毛,大小變化大;葉柄纖細,長約 1~2 公分,具疏柔毛。繖形花序,節間著生,有 4~6 朵花,花梗下垂,總花梗長約 1~2 公分,花梗長約 0.5~0.8 公分,花小,直徑約 0.7 公分;萼片 5 片,中裂,外被毛,果時反折向下;花瓣白色或淡紫色,有時具黃眼,長 0.3~0.5 公分, 5 深裂;雄蕊輳合,黃色,先端孔裂;花絲極短,花藥黃色,長圓形,長 0.15 公分,約為花絲長度的 3~4 倍,頂孔向內;子房近圓形,直徑不及0.1公分,花柱纖細,長約 0.2 公分,中部以下具白色絨毛,柱頭小,頭狀;四季皆可開花。漿果,球形,花萼宿存,反捲,未熟時青綠色,熟後變紫黑色有光澤果徑寬 0.5~0.8 公分;種子近卵形,直徑約 0.15~0.2 公分。光果龍葵的生鮮植物體及未成熟果實,具植物鹼,誤食會造成頭暈、噁心、嘔吐、腹瀉、痙攣、呼吸麻痺等症狀。

近似物種


類似植物特徵區分:
直立草本或灌木:
 瑪瑙珠:葉一大一小著生在節上。
葉單一:
 珊瑚櫻:葉窄於15mm。
葉寬大於20mm:
 光果龍葵:花瓣短於5mm,果徑小於8mm,有光澤。
花瓣長過5mm,果徑大於8mm,無光澤。
 龍葵:葉先端鈍形,果徑小於10mm。
 木龍葵:葉先端銳尖,果徑大於10mm。

用途


食用(龍葵的幼苗、嫩葉。微苦後甘。南部許多人拿來煮粥)。藥用(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癰腫,丹毒,癌症,疔瘡,跌打,慢性咳嗽喘痰,水腫,癌腫;根:治痢疾,淋濁,帶下,跌打,癰疽腫毒;成熟果實:治扁桃腺炎,疔瘡;種子:明目,鎮咳,祛痰。治乳蛾,疔瘡)。

基本資料


學名:Solanum americanum Miller
簡誌: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單毛。葉卵形,長4-8 cm,寬2-4 cm,全緣或疏齒緣,變無毛或疏被毛。花繖形排列,節間著生;萼片中裂,外被毛,果時反折向下;花瓣白色,有時具黃眼,長3-5 mm。果亮黑色,有時綠色,果徑寬5-8 mm。
別名:美洲龍葵、烏甜仔菜、黑珠仔菜、牛酸漿、烏仔菜、少花龍葵
原產地:台灣全島中低海拔荒廢地、路旁及田野。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