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黃芩(耳挖草)

2021/02/07 14:54


▲菜公坑 20210207 印度黃芩


▲菜公坑 20210207 印度黃芩,花苞

主要特徵


花果期 2~6 月。從低海拔到中高海拔均可見,花色隨高度而變深。俗稱耳挖草。

基本資料


學名:Scutellaria indica L.
簡誌:葉片寬卵形,長15-40 mm,寬10-35 mm,基部鈍形至心形,先端鈍形,鈍齒緣,兩面密被毛;葉柄長1-2 cm。花冠紫色。
別名:立浪草, 印度黃芩, 耳挖草、韩信草(中國植物誌:Scutellaria indica L.)
原產地:中國大陸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河南,陝西,貴州,四川及雲南等地;生於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朝鮮,日本,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臺灣等地也有。台灣北部中低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

其他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向下生出多數簇生的纖維狀根,向上生出 1 至多數莖。莖高 12~28 公分,上升直立,四稜形,粗約 0.1~0.12 公分,通常帶暗紫色,被微柔毛,尤以莖上部及沿稜角為密集,不分枝或多分枝。葉草質至近堅紙質,心狀卵圓形或圓狀卵圓形至橢圓形,長 1.5~2.6(3)公分,寬 1.2~2.3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圓形、淺心形至心形,邊緣密生整齊圓齒,兩面被微柔毛或糙伏毛,尤以下面為甚;葉柄長 0.4~1.4(2.8)公分,腹平背凸,密被微柔毛。花對生,在莖或分枝頂上排列成長 4~8(12)公分的總狀花序;花梗長 0.25~0.3 公分,與序軸均被微柔毛;最下一對苞片葉狀,卵圓形,長達 1.7 公分,邊緣具圓齒,其餘苞片均細小,卵圓形至橢圓形,長 0.3~0.6 公分,寬 0.1~0.25 公分,全緣,無柄,被微柔毛。花萼開花時長約 0.25 公分,被硬毛及微柔毛,果時十分增大,盾片花時高約 0.15 公分,果時豎起,增大一倍。花冠藍紫色,長 1.4~1.8 公分,外疏被微柔毛,內面僅唇片被短柔毛;冠筒前方基部膝曲,其後直伸,向上逐漸增大,至喉部寬約 0.45 公分;冠簷 2 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圓狀卵圓形,兩側中部微內縊,先端微缺,具深紫色斑點,兩側裂片卵圓形。雄蕊 4,二強;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小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4 裂。成熟小堅果栗色或暗褐色,卵形,長約 0.1 公分,徑不到 0.1 公分,具瘤,腹面近基部具一果臍。


▲新店小粗坑 20190126 印度黃芩


▲坪頂古圳 20180311


▲菜公坑 20210207 印度黃芩,葉表


▲菜公坑 20210207 印度黃芩,葉背


▲坪頂古圳 20180310 花


▲新店小粗坑 20170408 花序


▲新店小粗坑 20190126 印度黃芩的花掉落後看起來像是一根根的耳挖


▲奧萬大 快掉落光的花與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