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棗

2025/03/29 12:56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台灣海棗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台灣海棗,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台灣海棗,樹幹,莖之節與節間不明顯,其上布滿落葉後留下的疣狀落葉痕跡,徑可達 30 公分

主要特徵


常綠性中型木本植物,莖高達 7~8 公尺,無刺,幹下部稍細;莖之節與節間不明顯,其上布滿落葉後留下的疣狀落葉痕跡,徑可達 30 公分。羽狀複葉,小葉線形,排成 4 列,先端尖銳,下部的小葉刺狀,基部者退化成刺狀。在葉柄上作直角狀著生,長約 30~50 公分,不具中肋。花雌雄異枺,花序肉穗狀,佛燄苞橢圓形,雄花有 3 花瓣和 6 雄蕊,雌花有 3 心皮和 3 柱頭;果實長約 1.2 公分,剛成熟時為橙黃色,最後變成黑紫色。

基本資料


學名:Phoenix hanceana Naudin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中國東南部、海南島及香港。台灣全島低地及海岸荒地。恒春半島、東部海岸及各離島的海濱丘陵地。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佛來明豆

2025/03/29 12:42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佛來明豆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佛來明豆,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佛來明豆,苞片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佛來明豆,花序,花從開始枯黃的苞片中長出來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佛來明豆,花正面,花萼 5 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銳尖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佛來明豆,花側面、花上方角度,苞片、旗瓣、側瓣、龍骨瓣(雄蕊雌蕊在其中)

主要特徵


灌木,全株密被細毛。葉為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3 公分,葉片長 6~15 公分,橢圓形或圓卵,葉基圓形或近於心形,葉尖短突尖,葉緣為全緣;托葉線形,著生於葉柄之上端。花序為聚繖花序,每朵花各為一疊摺之圓形大苞片所包藏,全體排列成總狀;花萼 5 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銳尖;花瓣蝶形,紫色;旗瓣闊倒卵形,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龍骨瓣為小;二體雄蕊。果實為莢果,長橢圓形,內藏種子 2 粒。花期自 12 月至次年 1 月。

用途


藥用(清熱利濕,袪風通路,止咳化痰,補虛,壯筋骨。 治風濕痹痛,腰膝無力,咳嗽,哮喘,高熱不退,感冒,痛經,紅、白痢)

近似物種


草本或灌木。單葉或三出葉,葉背具腺點。圓錐花序、總狀花序或聚繖花序。花萼鐘形,萼片 5 深裂,最底一片最長。花瓣蝶形。兩體雄蕊, 9+1 。莢果長橢圓形,種子2粒。(簡誌:佛來明豆屬)

單葉;苞片包住花序,宿存:佛來明豆
三出葉;苞片小,早落。
├ 托葉長5-6mm,宿存:線葉佛來明豆
└ 托葉長於7mm,早落。
 ├ 葉柄明顯翼狀:大葉佛來明豆
 └ 葉柄無翼:菲島佛來明豆

基本資料


學名:Flemingia strobilifera (L.) R. Br. ex Ait.
簡誌:草本或灌木。單葉或三出葉,葉背具腺點。圓錐花序、總狀花序或聚繖花序。花萼鐘形,萼片 5 深裂,最底一片最長。花瓣蝶形。兩體雄蕊, 9+1 。莢果長橢圓形,種子2粒。單葉;苞片包住花序,宿存。
別名:球穗千斤拔<植物志:Flemingia strobilifera (L.) W. T. Aiton
原產地: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爪哇及西印度諸島。台灣中南部台南、高雄平原及山麓乾燥多陽光的開闊地區,也可見於透光的林蔭下。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南台冬青(烏來冬青)

2025/03/29 12:33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葉序與花苞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花側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南台冬青,樹幹

主要特徵


邊緣具疏鋸齒,葉面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主脈在葉面微凹陷,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8~9 條,在兩面突起,網狀脈在兩面突起;葉柄長 0.6~1.0 公分,上面具狹槽,上半部具葉片下延而呈的狹翅;托葉三角形,小,宿存。花序簇生於二年生或三年生枝的葉腋內,每束的單個分枝具單花;苞片近圓形,具緣毛。花白色,4 基數。雄花:花梗長 0.3~0.5 公分,被微柔毛,基部具 2 枚具緣毛的小苞片;花萼盤狀,直徑約 0.2 公分,4 淺裂,裂片圓形,具緣毛;花瓣 4,倒卵狀圓形,長 0.3~0.5 公分,寬 0.25 公分,具緣毛,基部稍合生;雄蕊 4,較花瓣長,花葯長圓狀卵形,長約 0.125 公分;退化子房近球形,頂端圓形或略凹入。雌花由 2~4 枚組成一聚繖花序,花序腋生長,花瓣 4 枚,呈十字形平展,雄蕊 4 枚,間生於花瓣間,亦成十字形,子房上位,卵形,柱頭臍狀,鈍 4 裂,花色淡綠至淡黃色。果序簇生,苞片長圓狀卵形,被微柔毛及緣毛;果梗長 0.6~0.8 公分,纖細,被短柔毛,近基部具 2 枚三角形,被微柔毛及緣毛的小苞片。果球形,直徑約 0.8 公分,成熟時紅色,宿存柱頭臍狀,直徑約 0.25 公分,宿存花萼近圓形,具緣毛。分核 4,輪廓長圓形,長 0.5~0.6 公分,寬約 0.35 公分;兩端鈍,背部扁平且具凹槽,兩側面具不規則的條紋和皺,內果皮石質。花期 3~ 4 月,果期 7~12 月。本種與 Ilex mertensii Maxim.相似,兩者的果柄纖細,果大,柱頭臍狀,葉面具光澤,側脈在兩面突起,但後者的葉先端漸尖,分核具掌狀條紋,無溝,內果皮木質,易於區別。

基本資料


學名:Ilex uraiensis
簡誌:常綠;小枝光滑。葉革質,橢圓或倒卵狀橢圓形,長3.5-10 cm,寬1.2-3.5 cm,先端鈍略凹,疏鋸齒緣;葉柄長3-3.5 mm。花簇生。果球形,直徑10-11 mm。全島低海拔闊葉林中。
別名:乌来冬青<植物志:Ilex uraiensis Mori & Yamam.
原產地:主要分布於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約 300~1,500 公尺的山地,叢林內,恆春半島亦有分布,台 199 縣道從壽卡算起,約 300~500 公尺路邊可見相當數量的植株。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LU, SHENG-YOU, Flora of Taiwan, second edition 3: 637. 1993. (Fl. Taiwan 2nd edit.)

進入閱讀更多...

水錦樹

2025/03/29 12:32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水錦樹,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水錦樹,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株高二至十五公尺,枝條密被毛,小枝圓柱形,被鏽色硬毛,木材淡黃色,單葉對生,葉寬橢圓形、長橢圓形、橢圓形、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卵形,端部銳尖、短銳尖狀漸尖、突漸尖,基部漸尖、楔形或短尖,全緣葉,葉長七至二十六公分,寬四至十四公分,葉紙質,葉表面散生短硬毛、疏被直柔毛或近無毛,稍粗糙,在脈上有鏽色短柔毛,葉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葉面灰綠,羽狀脈,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八至十二對,彎拱向上,近邊緣處消失或與小橫脈連結,托葉著生於葉柄間,托葉圓形,寬約小枝的二倍,基部寬,上部擴大呈圓形,反折,宿存,有硬毛或近無毛,葉柄長五至三十五公釐,密被鏽色短硬毛,聚繖花序,排列呈圓錐狀,頂生,常數枚簇生,花序長,花序梗,被灰褐色硬毛,分枝廣展,總花梗具毛茸,無花梗,小苞片線狀披針形,約與花萼等長或稍短,被柔毛,花萼鐘形、壺形,長一、二公釐,淺綠色,先端四、五裂,裂片與萼管等長或近等長,萼裂片卵狀三角形,截斷狀,被灰白色長硬毛、緣有疏長毛或平滑,與子房合生,花冠漏斗狀,花小,長三、四公釐,花多數,花白、淡黃、黃綠色,外面無毛,喉部有白色硬毛,先端四、五裂,裂片披針形,長約一公釐,遠比冠管短,苞時覆瓦狀排列,開放時外反,雄蕊於筒口處著生,與花冠裂片互生,四、五枚,花絲很短,花藥橢圓形,長一公釐以下,稍伸出,雌蕊心皮二枚,合生,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稍長,開時反捲,柱頭二裂,常伸出,子房下位,子房二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球形,直徑一、二公釐,二瓣裂,被短柔毛,種子小而多數,有翼。

近似物種


簡誌水錦樹屬:
灌木至喬木。葉對生,羽狀脈;托葉葉柄間,宿存,近無毛。頂生圓錐狀聚繖花序,被毛;花具小苞片;花萼壺形,裂片,4-5,宿存;花冠筒狀或漏斗狀,喉部被毛,裂片4-5,苞時覆瓦狀;雄蕊筒口處著生;子房2室,胚珠多數,柱頭2裂,突出。蒴果,暗褐色。

葉背及花梗密被毛:水錦樹
└ 葉背及花梗無毛或近無毛
 ├ 托葉三角形,直立;花淺黃白色:水金京
 └ 托葉橢圓形,常反捲;花白色:呂宋水錦樹

用途


蝴蝶食草(單帶蛺蝶幼蟲)。藥用(根:袪風除濕,散瘀消腫。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葉:止血生肌。外用治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久不收口;全株:治膀胱濕熱,小便淋痛,風溼痹痛,燒燙傷)。

基本資料


學名:Wendlandia uvariifolia Hance
簡誌:枝條、葉背、花梗密被毛。葉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長10-27 cm,表面疏被直柔毛或近無毛;托葉圓形,反捲,長5-11 mm。花近無柄,白色。
別名:水锦树<植物志:Wendlandia uvariifolia Hance
原產地:原產於台灣、琉球、中國。台灣全島中低海拔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墨點櫻桃(黑星櫻)

2025/03/29 12:21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黑星櫻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黑星櫻,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黑星櫻,葉背,葉下散生多數黑色腺點,故又名「墨點櫻桃」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黑星櫻,花序


▲二子坪 20240414 墨點櫻桃,花序,花裡有花蜜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黑星櫻,樹幹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全株無毛。單葉,平面式互生,葉披針形有尾尖,葉身 5~9 公分長,全緣或有時有鋸齒,葉面深綠油亮,葉下散生多數黑色腺點,故又名「墨點櫻桃」,弧形羽狀脈結合成網眼。冬季亦會落葉,但要遲至 1~2 月葉子轉黃方才掉落,其更新常在數日之內便可完成。花期 3~4 月,花白色而小,總狀花序。

葉搓揉之後有濃郁的杏仁味,是極易辨別的特點。

用途


藥用(根、葉:活血散瘀,鎮咳,利尿。治閉經,癰疽,咳嗽,水腫)。

基本資料


學名:Prunus phaeosticta (Hance) Maxim.
簡誌:常綠喬木。葉近革質,長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全緣或鋸齒緣,下表面具黑色腺點。總狀花序,腋生;花瓣圓形,具緣毛。
別名:冬青葉桃仁、桃仁、黑星櫻、腺叶桂樱<植物智:Laurocerasus phaeosticta (Hance) Schneid.>
原產地:中國產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生於海拔300-2000米地區的疏密雜木林內或混交林中,也見於山谷、溪旁或路邊。印度、緬甸北部、孟加拉、泰國北部和越南北部也有。台灣全島低、中海拔森林中。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阿里山燈心草

2025/03/29 12:16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阿里山燈心草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阿里山燈心草,葉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阿里山燈心草,花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根莖短,具褐色鬚根。莖叢生,直立,較細,圓柱形或略扁,直徑0.6-1.2mm,濃綠色。葉基生;葉片細長線形,長4-23cm,頂端銳尖,邊緣向內捲;葉鞘邊緣膜質;葉耳白膜質,長2-4mm,鈍圓。圓錐花序頂生,長3-7cm,有6-40朵花;花在分枝上頂生及側生;葉狀總苞片2枚,長4-18cm,花下小苞片2枚,卵形,黃白色,頂端漸尖,長約2mm,寬約1.5mm;花下小苞片2枚,卵形,黃白色,頂端漸尖,長約2mm,寬約1.5mm;花下小花木皮;花被片狀長條,長3.5mm,長寬)約15mm。頂端銳尖,邊緣膜質,中央增厚隆起,在背部(隆起部分)兩側與膜質邊緣之間有2條黃色縱帶;雄蕊6枚;花藥長圓形;黃色,長約0.8mm;花絲長約1.2mm;雌蕊有1短花柱;柱頭3分叉,長1.6mm,紅褐色。蒴果三角卵形,黃綠色,與花被片近等長,頂端具短尖頭,有3個不完全隔膜。種子長0.4-0.5mm,紅褐色,基部有白色短附屬物。染色體數2n=30,32。花期6-7月,果實期8-9月。

基本資料


學名: Juncus tenuis Willd.
簡誌:無描述。
別名:坚被灯芯草<植物志:Juncus tenuis Willd.
原產地:中國、日本、格鲁吉亚、欧洲也有分布。台灣生於海拔350公尺的河旁、溪邊、濕草地。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翻白草

2025/03/29 12:12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翻白草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翻白草,葉表,邊緣具鋸齒,被稀疏白柔毛或無毛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翻白草,葉背,邊緣具鋸齒,密被白色綿毛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翻白草,花正面(花直徑約0.8cm)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翻白草,花側面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30公分。根多分枝,下端肥厚成紡錘狀。莖上升向外傾斜,表面具白色絨毛。基生葉叢生,有小葉2-4對;葉柄被白毛,有時並有長柔毛;莖生葉小,為三出複葉,頂端葉近無柄,小葉長橢圓形或狹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被稀疏白柔毛或無毛,下面密被白色綿毛;基生葉托葉膜質,披針形或卵形,被白綿毛,褐色,莖生葉托葉草質,卵形或寬卵形,綠色。聚傘花序;萼綠色,宿存,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副萼線形,外而均被白色綿毛,內面光滑;花瓣5,黃色,倒心形,頂端微凹;雄蕊和雌蕊多數,子房卵形而扁,花柱近頂生,基部具乳頭狀膨大,乳白色,柱頭稍微擴大。瘦果卵形,淡黃色,光滑,臍部稍有薄翅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用途


藥用(主治肺熱咳嗽,咳血,吐血,便血,崩漏,瘧疾,瀉痢,癰腫瘡毒,瘰鬁結核。內服: 煎湯,10-15克;或浸酒服。外用: 適量,煎水熏洗或鮮品搗敷。)

基本資料


學名: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生於山坡、路旁、草地。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及陝西、四川等地。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燈稱花

2025/03/29 12:08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燈稱花


▲七星山 20220711 燈稱花,葉表


▲七星山 20220711 燈稱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燈稱花,雄花序與花(約0.5cm)正面側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燈稱花,雄花序與花(約0.5cm)側面


▲七星山 20220711 燈稱花,果

主要特徵


雌雄異株。落葉灌木,小枝平滑。葉膜質或紙質,卵形或披針橢圓形,先端漸尖或銳形,基部尖或鈍,鋸齒緣,側脈 5~7 對。花期為 2 月至 3 月,小型離瓣花呈繖形花序,白色花朵有長花梗,著生於葉腋處,葉片互生因此花朵也是呈相互的展現。春季開小白花,花幾與新葉同時長出。

落葉灌木,小枝平滑。葉膜質或紙質,卵形或披針橢圓形,先端漸尖或銳形,基部尖或鈍,鋸齒緣,側脈 5~7 對。花期為 2 月至 3 月,小型離瓣花呈繖形花序,白色花朵有長花梗,著生於葉腋處,葉片互生因此花朵也是呈相互的展現。春季開小白花,花幾與新葉同時長出,數朵簇生,開於葉腋,花冠白色,花梗纖細,基部有苞;萼片 4~5 裂,花瓣 4~5 枚;雄蕊與花瓣同數,柱頭圓形(無花柱)。果橢圓形,有縱溝。冬青科大多為常綠植物,燈稱花為少數會落葉的種類之一。本種之小枝光滑褐色似秤桿,密色皮孔似秤點(或曰秤花),故名燈秤花。

用途


藥用(根: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活血。治感冒,肺癰,乳蛾,咽喉腫痛,淋濁,風火牙痛,瘰癧,癰疽疔癤,過敏性皮膚炎,痔血,蛇咬傷,跌打損傷:葉:發表清熱,消腫解毒。治感冒,疔瘡,跌打)。燈秤花是臺灣著名民間藥,根、葉,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消腫散瘀之功效;為青草涼茶主要原料之一,俗稱白甘草。

基本資料


學名:Ilex asprella (Hook. & Arn.) Champ.(有同物異名者)
簡誌:落葉小灌木,分枝多;小枝具白色皮孔,光滑。葉膜質,卵形,長4-5 cm,寬1.5-2.5 cm,上表面脈上被直毛;葉柄長3-5 mm。繖形花序。果橢圓形。
別名:梅葉冬青, 崗梅(藥用植物)、秤星树<植物志:Ilex asprella (Hook. & Arn.) Champ. ex Benth.
原產地:呂宋島,中國大陸南部及東部,台灣。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澤假霍香蓟

2025/03/29 12:03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澤假霍香蓟,葉對生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澤假霍香蓟,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澤假霍香蓟,葉背,葉柄長7-15公分(與藿香薊屬不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澤假霍香蓟,管狀花,兩性花,柱頭2裂,外伸於花冠筒外;花冠5裂。白色,花冠裂片上表面纖毛狀


▲台北植物園 20250329 澤假霍香蓟,瘦果5稜,具剛毛。

主要特徵


直立草本或小灌木。莖被軟毛或長絨毛。葉對生,葉柄長7-15mm,葉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漸狹,鋸齒緣。頭狀花序排列成倒圓錐狀。頭花直徑5-7mm。舌瓣花缺。管狀花,花冠5裂,白色,柱頭2歧,瘦果5稜,具剛毛。

澤假霍香薊乃2008年發表之新歸化植物。目前在本島中海拔山區可見。

草本或灌木,直立,莖被絨毛;葉對生,葉柄長7-15公分,葉片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鋸齒緣;頭花管狀,直徑5-7公分,雌雄同熟,僅有管狀花,頭花聚繖圓錐狀排列,總苞線形至披針形,先端銳尖,具纖毛,長約2.5-4公分,冠毛粗糙,長2.5-3公分,連接至一膜質環;花冠先端5裂,下半驟縮成筒狀,白色,花冠裂片上表面纖毛狀,花藥長約0.7公分;花柱二叉,外露;瘦果具5肋,肋上被剛毛。

基本資料


學名:Ageratina riparia (Regel) R. M. King & H. Rob.
簡誌:無描述。
別名:溪边紫茎泽兰<植物志:Ageratina riparia (Regel) R. M. King & H. Rob.
原產地:目前在台灣本島中海拔山區可見。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小花寬葉馬偕花

2025/03/29 12:00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小花寬葉馬偕花,不在固定的地方生長,似乎逸出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小花寬葉馬偕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小花寬葉馬偕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小花寬葉馬偕花,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小花寬葉馬偕花,花側面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外傾。葉具葉柄,橢圓形,基部急尖,鈍,圓或近心形,幾全緣,長 3~12 公分,寬 1~4 (~6) 公分,兩面稀疏被短毛,上面鐘乳體點狀。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 4 稜,稜上被毛,較明顯,花偏向一側。苞片對生,三角形,長 0.5 公分,疏被短毛;小苞片 2,似苞片,著生於花梗基部,長 0.2 公分;花梗約長 0.3 公分,無毛;花萼長 0.7 公分,5 深裂,僅基部結合,裂片披針形,線形,長 0.5~0.6 公分,被腺毛。花冠短,約長 2.5 公分,略兩唇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管基部圓柱狀,長約 1.2 公分,上唇 2 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略尖,長約 0.5 公分,下唇 3 裂,裂片長卵形,橢圓形,中裂片長約 0.9 公分,側裂片 0.7 公分,中裂片兩側自喉部向下有 2 條褶襞直至花冠筒下部,褶襞密被白色柔毛,並有紫紅色斑點;雄蕊 4,花絲無毛,每邊一長一短,在基部兩兩結合成對,花藥紫色,背著,長圓形,2 室不等高,基部具短尖頭;花柱約長 1.2 公分,基部被長柔毛,子房約長 0.3 公分,密被長柔毛,具杯狀花盤,花盤多少鈍圓,5 淺裂。蒴果長 3 公分,不育部分長 1.5 公分。

小花寬葉馬偕花於 2005 年被發佈為本島新歸化植物。

用途


食用(葉)。藥用(莖、葉:散瘀消腫,接骨止血。治跌打腫痛,骨折,外傷出血。菲律賓將它的花葉作為小腸收斂劑;非洲國家的原產地,婦女分娩期間則被用於減緩陣痛;甚至某些國家用來治療風濕及氣喘)

基本資料


學名:Asystasia gangetica (L.) Anderson subsp. micrantha (Nees) Ensermu
簡誌:無描述。
別名:小花十萬錯、寬葉十萬錯、熱帶報春花、宽叶十万错<植物志:Asystasia gangetica (L.) T. Anderson
原產地:熱帶非洲,分佈於印度、泰國、中南半島至馬來半島,現已成為泛熱帶雜草(據D. J.Mabberlay)。歸化種。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