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薑蕨

2020/01/11 15:42


▲紅河谷 20200111 崖薑蕨

主要特徵


大形著生性蕨類,根莖粗大,匍匐狀,密生褐色鱗片。葉緊密排列,不具葉柄;葉片披針形,一回羽狀分裂,革質,基部呈心形緊貼根莖;葉片上段羽狀深裂,裂片長三角形,末端尖;下段裂片三角形至橢圓形,末段鈍尖或圓;裂片與葉軸或裂片彼此之間易分離;葉脈明顯,裂片之主側脈相互平行,其間密布多排網眼,網眼中具分叉之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無孢膜。

近似物種


容易混淆的近似兩種蕨類:
崖薑蕨:主軸無柄。羽葉較直挺。近基部葉片披針形,呈心形緊貼根莖。孢子囊群呈橢圓形多。
槲蕨:主軸有柄。羽葉多波浪狀。腐植質「收集葉」卵圓形,幾乎無柄。孢子囊群呈圓形居多。

基本資料


英文名:Rock-ginger Fern
和名:カザリシダ(飾羊歯)<Aglaomorpha coronans>
學名:Pseudodrynaria coronans (Mett.) Ching
簡誌:葉柄下部羽片漸短,翅漸寬,基部呈片狀。上段羽片末端尖窄,下段末端圓、寬,最寬處皆在基部。
別名:岩薑、骨碎補、假猴薑、穿石劍、崖蕨、崖姜<植物智:Aglaomorpha coronans (Wallich ex Mettenius) Copeland>
原產地:中國大陸、印度、尼泊爾、中南半島至馬來西亞,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可見。台灣原生種。


▲紅河谷 20200111 崖薑蕨


▲虎山步道 20190713 崖薑蕨的幼苗


▲虎山步道 20190713 崖薑蕨的幼苗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虎山步道 20190713 崖薑蕨的幼苗的葉脈。葉脈明顯,主側脈相互平行,期間密布多排網眼。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葉表


▲新店小粗坑 20190608 崖薑蕨葉背上的孢子囊群呈橢圓形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葉背 +孢子囊群(無孢膜)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葉背 +孢子囊群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葉背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葉片基部常呈心形


▲新店小粗坑 20190608 崖薑蕨的葉片基部


▲新店小粗坑 20180825 近基部葉柄


▲台北植物園 20180422 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