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0250815 木玫瑰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0250815 木玫瑰,葉表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0250815 木玫瑰,果實成熟狀態
主要特徵
纏繞性無毛蔓性藤本植物,莖基木質化,前端則為草質。葉外廓圓形,長 6~16 公分,通常 7 裂,偶裂至近基部,無毛;裂片披針形至橢圓形,全緣,漸尖頭;葉柄長 6~18 公分。花冠長 5~6 公分,黃色,漏斗形,狀如喇叭,早上開花,下午就謝了,但整個開花期都可以維持很久,花亮麗舒雅,非常富有觀賞價值。蒴果,球形,果實漸大成熟,顏色也由綠轉褐,成熟後萼片不規則開裂且呈木質化,徑 3~3.5 公分,樣子如一朵褐色的乾燥玫瑰,故稱-木玫瑰。木玫瑰性喜高溫且陽光充足的環境,常見於中南部地區,北部則零星栽培,其生性強健,一繁衍起來,生命力旺盛,如果想要繁殖,可取木玫瑰的蒴果,內含數顆粗大堅硬的種子,泡水軟化後播種繁殖。
相關小常識
木質化的蒴果,可做乾燥花藝的素材或裝飾,非常受人喜愛利用
五吋盆網路價格約250元(2025)
培育方式
適合全日照環境,日照不足開花少。藤蔓必須纏繞支持物攀爬,種植於花廊、棚架、柵欄等設施旁,能顯著的綠化效果,且植株可以生長良好。因為生長勢強,要注意控制蔓藤的生長狀況,不要讓藤蔓失控纏繞到鄰近的樹木上。地下部有塊根,藉以抵禦乾旱。但栽培時持續供水可以有效促進生長。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
基本資料
學名:Merremia tuberosa (L.) Rendle
簡誌:無描述。
別名:姬旋花
原產地:熱帶美洲。中、南部低海拔地區逸出歸化。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全台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森林內或溪岸旁可見。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花正面,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

▲台北植物園 20250815 長距根節蘭,花側面,長長的花距,故稱長距根節蘭
主要特徵
半日照溫暖環境,屬地生蘭,栽培介質以壤土混合腐葉土、泥炭土等材料以增加有機質。介質略乾就澆水。春、秋兩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繁殖使用分株法。
近似物種
白鶴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花季七月。
長距白鶴蘭:為白鶴蘭與長距根節蘭的天然雜交;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的裙子(褲裙)。花季七~八月。
長距根節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花季八月。
基本資料
學名:Calanthe sylvatica (Thouars)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长距虾脊兰<植物志:Calanthe sylvatica (Thou.) Lindl.>
原產地:長距根節蘭分佈全台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森林內或溪岸旁。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0811 薜荔,常攀附在其他植物或是牆壁上

▲台北植物園 20240811 薜荔,葉序

▲台北植物園 20240811 薜荔,果實(愛玉的尾端較尖些,愛玉果實兩頭都尖的,辟荔的果實尾端較平)

▲台北植物園 20250809 薜荔,果實(白色斑點約佔果實約一半)
主要特徵
花期 5~7 月。果期 8~11 月。
常綠攀緣性灌木,全株含白色乳汁;莖粗壯,多分枝,幼枝被細毛;幼時莖細而匍匐,節上生氣生根。不育幼枝葉小,互生,幾無柄,卵形,長 0.6~2.5 公分,寬 0.3~1 公分,基部偏斜;成長枝粗而硬,柄長 0.5~1.5 公分,托葉卵狀三角形,長 0.5~1 公分,葉片近革質而厚,橢圓形或卵形,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圓形或近心臟形,先端鈍,全緣,上面無毛而略帶光澤,背面密生柔毛,突起的網狀明顯。隱頭花序,單生,腋生,具短粗梗;雌雄異花托(異果);雄花托長橢圓形,長 3~5 公分,徑 2~3 公分,帶白斑點;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綠色;小花極多數,著生於肉質花托的內壁上;種子細小,具絲狀小梗,棕褐色,表面富粘液質。
近似物種
1904年日本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 (Tomitaro Makino),鑑定後確認愛玉子是一個新的物種後,現代學者普遍認為愛玉子是由薜荔演化出來的一個變種。
薜荔:
├ 果實外觀(多為倒圓錘或球形,僅先端大多都是淺綠色,白色斑點大多佔一半)
├ 葉(葉則略短且形鈍,多為橢圓形,新葉稍多為綠色)
├ 果實內部(1/2~1/3為瘦果,果膠酯酶活性低,不易成凍,據說還是有人搓洗成凍)
└ 授粉(薜荔小蜂)
愛玉:
├ 果實外觀(實果形變化較多,果實多為深綠色,整體表面帶有白色斑點散生)
├ 葉(長而尖,多為長橢圓形,新葉稍多為紅色)
├ 果實內部(有2/3~1/2皆為瘦果,瘦果果膠酯酶活性高,容易搓洗成愛玉凍)
└ 授粉(愛玉小蜂)
基本資料
注音:薜荔(ㄅㄧˋ ㄌㄧˋ)
學名:Ficus pumila L.
簡誌:攀緣藤本。葉革質,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鈍,側脈5對。雌雄異株。隱花果呈倒圓錐球形,寬4 cm,上半部有白色斑點,熟時暗紫色。
別名:木蓮。石壁蓮。
原產地:台灣、日本、中國大陸華南、越南、東南亞及印度。台灣全省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50809 變色糞傘

▲台北植物園 20250809 變色糞傘,上方側

▲台北植物園 20250809 變色糞傘,傘褶側
主要特徵
傘最初蛋形,而後鐘形,中間稍高的平展,有黏性,傘徑2-8cm。起初中央部分橄欖色至暗褐色,週邊黄色。不久整體變成淡黄色,並逐漸從傘緣向著中央產生網眼狀的皺紋。新鮮的子實體表面看起來有著塑膠的質感。
褶上生至離生,密,白色而後肉桂色。
柄2-10cm,白色至淡黄色,中空,表面有微細絨毛。
基本資料
學名:Bolbitius variicolor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白鶴蘭(白花)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葉背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白鶴蘭,花(白花),下方花瓣較寬,像是穿褲裙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花序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長距白鶴蘭,花,由於是天然雜交,花色有可能為偏紫或偏白,主要在於下方花瓣的形狀像是穿褲裙(褲子像是連在一起的裙子)
主要特徵
長距白鶴蘭為蟲媒的關係,由白鶴蘭(Calanthe triplicata) 和長距根節蘭 (Calanthe sylvatica) 產生出的天然雜交種。
自然雜交所衍生,因此外型、花色不定—或偏向長距根節蘭,或偏向白鶴蘭。
地生型,根莖短,具假球莖,假球莖粗短叢生,植株高 25~60 公分。葉 3~7 枚,狹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葉面有光澤,葉緣有波紋,長 30~60 公分,寬 6~15 公分,紙質,兩端均漸尖形,背面略有毛茸,具長柄。總狀花序,花自叢生開放葉中抽生,長 40~80 公分,著花 30~80 朵,花徑約 3 公分 ,苞片卵狀披針形、反卷,萼片橢圓形,花瓣倒卵狀長橢圓形,唇瓣基部具有附屬物,3 深裂,中裂片再深裂為 2,小裂片楔形;距纖細,長 3.5~5 公分,彎曲;花淡紫色或淡紅色,多數,闊開張形,花期 6~8 月。
近似物種
白鶴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花季七月。
長距白鶴蘭:為白鶴蘭與長距根節蘭的天然雜交;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褲子的裙子(褲裙)。花季七~八月。
長距根節蘭:人形花瓣下方像是穿裙子。花季八月。
基本資料
學名:Calanthe x dominii Lind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在台灣,長距白鶴蘭最早於1970年代在新北三峽和桃園東眼山附近被發現,生長於海拔約700公尺的原始闊葉林中,那裡同時有長距根節蘭和白鶴蘭生長。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斑葉沿階草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斑葉沿階草,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斑葉沿階草,葉背,多少帶白粉狀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斑葉沿階草,花序與花側面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斑葉沿階草,花序與花正面
主要特徵
沿階草屬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根莖,莖短縮。根出葉叢生狀;葉狹線形,全緣,葉表面略粗糙,葉背多少帶白粉狀,葉面綠色有白色縱紋,葉鞘膜質。總狀花序,花莖直立,多高於葉片;花小,白色。蒴果紫黑色,內含種子一粒。近似麥門冬。
習生或易栽培於石階沿旁,故名階前草、沿階草。
用途
藥用(塊根: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癰、虛勞咳血、咽喉乾渴、便秘)
基本資料
學名:Ophiopogon intermedius D.Don 'Argenteomarginatus'
簡誌:無描述。
別名:銀紋沿階草
原產地:原產東亞。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吊鐘花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吊鐘花,葉對生或 3~5 葉輪生,卵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葉緣有鋸齒。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吊鐘花,葉背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吊鐘花,花(白)

▲中興環保公園 20170303 吊鐘花(藍紫)
主要特徵
花期:春至初秋( 4月~10月 )。
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株高約 1~1.5 公尺,盆栽或修剪後約 20~40 公分;枝條柔軟,伸長後具懸垂性。單葉,對生或 3~5 葉輪生,卵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葉緣有鋸齒。兩性花,花梗長而下垂,花萼筒管狀,花萼有四片修長之裂片,花瓣 4 枚,雄蕊 8 枚,雌蕊 1 枚,花藥及柱頭均明顯突出。花色變化豐富,花萼有紅、白、粉、桃等色,花瓣有紅、白、粉、桃、紫等等;台灣平地花期為冬至春季,高冷地則四季常開,適於盆栽、吊盆或庭園美化。性喜冷涼或溫暖,台灣以中海拔冷涼山區栽培較為適合,平地高溫越夏困難。
近似物種
吊鐘花是根據中美洲的材料人工培養出的園藝雜交種,其園藝品種很多,廣泛栽培於全世界。
基本資料
學名:Enkianthus quinquefolius Lour.
簡誌:無描述。
別名:吊鐘花,金鐘花,燈籠花、吊燈花、浮鉤草、燈籠海棠,倒掛金鐘
原產地:紐西蘭、美洲高原、墨西哥、大溪地,民國 61 年,台灣自日本引進吊鐘花。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能高佛甲草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能高佛甲草,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能高佛甲草,葉背,花萼片離生。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能高佛甲草,花序與花,花黃色-穗狀聚繖花序。盛花期在5-7月間。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具腺點。葉互生,匙形,肉質,全緣,長5-10mm,寬3-5mm,葉尖銳狀,葉基窄楔形。花黃色,穗狀聚繖花序,萼片基部離生,不等長。果實平展。
近似物種
石板菜<Sedum formosanum>:確認海邊常見的為石板菜,葉-匙形;頂端鈍形,疏鬆的聚繖花序;每朵花間距約0.8至1公分,莖部直立三叉型;萼片光滑基部離生有距
台灣佛甲草<Sedum taiwanianum>:葉-匙形,頂端有短突或微突;萼片基部癒合,5個裂片等大或近等大,裂片大,約3-4公厘,萼裂片線形;葉片較Sedum nokoense 能高佛甲草略大,先端具小尖突,花朵數目也比較少,每一分枝約僅3- 5朵
能高佛甲草<Sedum nokoense>:植株通常偏紅,在莖上會有很多細胞突起形成的腺點。花朵數目較多,每一分枝可達5朵以上,排呈似蠍尾狀的聚繖花序;緊密的聚繖花序,每朵花間距0.5公分左右。
基本資料
學名:Sedum nokoense Yamamoto
簡誌:多年生草本。莖具腺點。葉互生,匙形,肉質,全緣,長5 - 10 mm,寬3 - 5mm,葉尖銳狀,葉基窄楔形。花黃色,穗狀聚繖花序,萼片不等長。果實平展。
別名:
原產地:本島中高海拔山區可見,主要生長在中央山脈3000-3500公尺之間的山坡石上。台灣特有種。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垂花藍薑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垂花藍薑,葉表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垂花藍薑,葉背

▲典藏植物園 20250727 垂花藍薑,花序

▲台北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垂花藍薑,花正面

▲台北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垂花藍薑,花背面
主要特徵
它是一種草本植物,高約60公分。葉子深綠色,狹橢圓形,上表面有光澤。花朵為藍色,直徑1.5至2厘米,每朵花瓣三片,花序下垂。
基本資料
學名:Dichorisandra penduliflora Kunth
簡誌:無描述。
別名:垂花鸳鸯草<植物志:Dichorisandra penduliflora Kunth>
原產地:巴西(巴伊亞和聖埃斯皮里圖)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NParks | Dichorisandra penduliflora
進入閱讀更多...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林投,長得十分高大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林投,花期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林投,雄花花序

▲典藏植物園 20250808 林投,莖

▲龍洞岬海岸 20201002 林投,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的莖,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
主要特徵
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的氣根。佛焰苞長披針形,花期 1~5 月。聚花果大,向下懸垂,由 40~8 0個核果束組成,圓球形或長圓形。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支撐樹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 狀突起,環紋明顯。葉片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旋狀排列,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銳刺(雌株),雄株的葉緣及中勒無銳刺,無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葉鞘不具纖維。雌雄異株,雄花呈圓錐花序,雌花呈頭狀花序;雄花淡黃白色,有多數苞片保護,香氣濃烈;雌花綠色,密生成頭狀排列。雄花序略倒垂、長約 50 公分;柱頭宿存。果實每年 5~6 月成熟,內部種子可食用,味道香甜,口感與花生相似。果大,單生,近球形,熟時橙紅色,由 50~70 或更多的倒圓錐形、稍有稜角、肉質的小核果集合成之聚合果,球形,直徑可達 20 公分,形似"菠蘿"(鳳梨),故有"野菠蘿"之稱。
基本資料
注音:露兜(ㄉㄡ)樹
學名: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簡誌:屬種特徵- 直立灌木,具支持根。葉線形,先端長漸尖呈尾狀,邊緣及中肋下方具刺,花單性,異株,排成肉穗花序;雄花之雄蕊多數。雌花子房1室具1胚珠,退化雄蕊小或多數。核果,聚生呈近球形或卵形。
別名:露兜樹
原產地:台灣全島沿海岸邊緣。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