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星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星蕨,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星蕨,孢子囊群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星蕨,近基部
主要特徵
附生,植株高 40~60 公分。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粗 0.6~0.8 公分,有少量的環形維管束鞘,多為星散的厚壁組織,根狀莖近光滑而被白粉,密生鬚根,疏被鱗片; 鱗片闊卵形,長約 0.3 公分,基部闊而成圓形,頂端急尖,邊緣稍具齒,盾狀著生,粗篩孔狀,暗棕色,中部的顏色較深,易脫落。葉近簇生; 葉柄粗壯,短或近無柄,長不及 1 公分,粗約 0.3~0.4 公分,禾稈色,基部疏被鱗片,有溝; 葉片闊線狀披針形,長 35~55 公分,寬 5~8 公分,頂端漸尖,基部長漸狹而形成狹翅,或呈圓楔形或近耳形,葉緣全緣或有時略呈不規則的波狀;側脈纖細而曲折,兩面均可見,相距 1.5 公分,小脈聯結成多數不整齊的網眼,兩面均不明顯,在光線下則清晰可見,內藏小脈分叉;葉紙質,淡綠色。孢子囊群直徑約 0.1 公分,橙黃色,通常只葉片上部能育,不規則散生或有時密集為不規則匯合,一般生於內藏小脈的頂端。孢子豆形,周壁平坦至淺瘤狀。
莖:著生、地生或岩生,匍匐莖,疏被鱗片。
葉及葉柄:單葉,葉柄長0.5~2cm;葉片長披針形,長20~60cm,寬3~5cm,全緣,厚肉質至革質,最寬處在中段,基部下延;葉軸在葉背顯著突起,葉脈網狀,主側脈明顯。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圓形,密布於葉軸與葉緣之間,沒有孢膜。
基本資料
學名:Microsorium punctatum (L.) Copel.
簡誌:單葉,厚肉質至革質,最寬處在中段,柄很短,全緣,30~60cm長,3~6cm寬,孢子囊小,密佈遠軸面中上段。
別名:
原產地:分布及習性:中國大陸、印度、越南、太平洋島嶼及台灣中低海拔地區。生長在林緣半開闊處著生於樹幹上、地生或岩石上。燕庵、越嶺等步道。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蔓蘘荷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蔓蘘荷,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蔓蘘荷,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蔓蘘荷,花序(花期快結束,進入到果期)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蔓蘘荷,蒴果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蔓蘘荷,蒴果含種子兩粒。
主要特徵
直立或斜生草本。葉叢生於莖頂,披針形,近無柄,長6-8cm,寬1.6 -2.2c m ,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上表面被粗毛,下表面被柔毛。花甚小,頂生,多花聚集,呈圓錐花序。花瓣紫紅色,不等大;雄蕊6,均可孕;子房側扁。蒴果。
培育方式
以扦插法繁殖。性喜較陰暗、濕潤之地,栽植以砂質壤
土為佳。目前多數植物學者已將本種歸為稀有植物,種植於生態水
池除綠化外亦可兼具保育之功效。適生水位 0~10 cm。
基本資料
注音:蔓蘘荷(ㄖㄤˊ ㄏㄜˊ)
學名:Floscopa scandens Lour.
簡誌:無描述。
別名:節花草、蔓蘘荷、聚花草、聚花草<植物智:Floscopa scandens Lour.>
原產地:亞洲熱帶及大洋洲熱帶廣布;中國分布於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四川、西藏;台灣全島低海拔闊葉林下之濕地上。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接近威脅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大花黃槐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大花黃槐,葉表,偶數羽狀複葉,先端漸尖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大花黃槐,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大花黃槐,花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大花黃槐,豆莢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大花黃槐,樹枝
主要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 1.5~4 公尺。葉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3~4 對,長卵形,先端尖,葉柄不似黃槐具有腺體。花腋生,為總狀花序,花冠鮮黃色,完全雄蕊 7 枚,3~5 月間開花。褐色莢果長筒形,肥碩如豆,長 6~10 公分,熟時開裂。大花黃槐類多園藝栽培,野外偶見外逸自生者。
用途
藥用:種子可治療眼疾、牙痛、胃痛、肝炎、便秘和熱眼(由風吹和天氣炎熱所造成的病症,眼睛紅腫、刺痛、流眼淚、發熱頭痛。)等,也可作驅蟲劑。 食用(種子炒熟可為咖啡代用品)
基本資料
注音:大花黃槐(ㄏㄨㄞˊ)
學名:Senna x floribunda (Cav.) Irwin & Barneby
簡誌:落葉性灌木,近無毛。偶數羽狀複葉;小葉3-4對,長橢圓形,長5.5-7.5cm,寬2.5-3.5 cm,先端漸尖。花黃色。莢果圓柱形,黃褐色。
別名:繁花決明、大葉黃槐、光叶决明<植物志:Senna septemtrionalis (Viv.) H. S. Irwin & Barneby>
原產地:阿根廷。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紅仔珠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紅仔珠,葉表的葉序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紅仔珠,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紅仔珠,葉背的葉序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紅仔珠,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紅仔珠,果實
主要特徵
紅珠子生長在海濱、平原及低海拔地區。聽說吃了會暈七天的紅珠子為多年生、枝幹密集的小喬木。由於枝葉密集根又深深入土內,所以提供其他生物的棲息的處所。為定土性、抗風性均佳的植物。枝常呈紫紅色,小枝灰綠色,無毛。葉互生,單葉,具短柄;葉片革質,卵形或寬卵形,長 3~6 公分,寬 2~3.5 公分,端鈍或急尖,全緣,上面有蟲蝕斑紋,下面灰白色,具細點,托葉三角狀披針形。枝及葉乾後變為黑色。花期 3~9 月,果期 5~12 月。
藥用:七日暈(根及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抗過敏,止癢。治感冒扁桃腺炎,支氣管炎,風濕關節炎,急性胃腸炎。枝葉煎汁或搗敷治濕疹,過敏性皮炎)。原住民排灣族早期亦有用其樹皮與檳榔共嚼,充為嗜好品
基本資料
學名:Breynia officinalis Hemsley
簡誌:無描述。
別名:七日暈、雞母珠(台灣)
原產地:生於山坡疏林下或路旁灌木叢中。但以海邊居多。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花,內(主萼)外(副萼)萼,似乎不是判別梵天花與野棉花的依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野棉花,瘦果五瓣
主要特徵
小灌木。野棉花之蒴果密生星狀毛及鉤刺,極易黏人衣物,宛如蝨子沾身不離,故別稱虱母子(台語)。各地的路旁、河旁及荒廢地等隨處滋長,繁殖力驚人。製作繩索和織布(莖皮的纖維質)。藥用(解熱消炎、散風強壯,也能治牙痛、痢疾、腸炎、肝病、甲狀腺腫、高血壓及慢性胃病等)。
近似物種
野棉花屬相近植物:
野棉花:植株約可達1.5公尺。葉子較粗較毛絨。葉柄較長(約4公分)。有內外萼,外長內短,花萼長於5公分,貼著果實。種子較小。
梵天花:植株可達80公分。葉子較細嫩些。葉柄較短(約2公分)。有內外萼,外短內長,花萼短於5公分,平展或反捲。種子較大。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オバボンテンカ(大葉梵天花)<Urena lobata L.>
學名:Urena lobata L.
簡誌:葉形變化大;葉柄長2-4 cm;托葉線形或披針形。
別名:虱母子(台語)、地桃花<植物智:Urena lobata L.>
原產地:台灣島低海拔路邊及荒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花,內(主萼)外(副萼)萼,但似乎不是判別梵天花與野棉花的依據
▲台北植物園 20241110 梵天花,瘦果(五瓣,每瓣內有1-2瘦果)
主要特徵
梵天花與野棉花,在沒開花前,很容易弄錯,葉子上一般會有兩個色,也是一個辨識的重點。到現在為止,拍到有白花、淡紫兩種。蒴果球形,直徑近 1 公分,分果有鉤狀刺毛。灰褐色或黃褐色,內含 1~2 瘦果。
梵天花與野棉花類似,果實藉著鉤狀刺毛,附著於動物身上散播繁殖。
近似物種
野棉花屬相近植物:
野棉花:植株約可達1.5公尺。葉子較粗較毛絨。葉柄較長(約4公分)。有內(主萼)外(副萼)萼,外長內短,貼著果實。果熟乾後,外(副萼)較凸起。
梵天花:植株可達80公分。葉子較細嫩些。葉柄較短(約2公分)。有內(主萼)外(副萼)萼,外短內長,平展或反捲。果熟乾後,外(副萼)較無凸起。
基本資料
和名:ボンテンカ(梵天花)<Urena lobata subsp. sinuata>
學名:Urena procumbens L.
簡誌:葉卵至圓形;葉柄長1-2 cm;托葉鑿形。
別名:三腳破(台灣),天花、Puuruutu(排灣)、梵天花(植物智:Urena. procumbens Linn. var. procumbens)
原產地:泛熱帶廣泛生長。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全島低海拔路邊及荒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春不老,果實(成熟時由紅色至紫黑色)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小喬木,全株平滑,株高約 2~4 公尺,小型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葉肉質,具葉柄,葉形為倒卵形或倒披針形,葉緣為全緣,收尾圓鈍,葉脈不明顯,光滑,葉柄桃紅色,葉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淺綠色。新芽新葉略帶紅色。繖形花序,近頂生或腋生,花序軸愈著生枝條下部者愈長,花序為下垂狀,花枝基部膨大或具關節,花倒吊似小鈴鐺,花冠桃紅或紫白色,五瓣。花萼圓形,被腺點及緣毛,花冠淡紅色至白色,5 裂,裂片闊卵形,被腺點,雄蕊 5 枚,子房1室。花期 3~5 月。扁球形漿果,成熟時由紅色至紫黑色,平滑,具極小的線點。
用途
鳥類食物(果實)。
基本資料
學名:Ardisia squamulosa Presl
簡誌:常綠灌木,高達2m。葉略革質,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6~12cm,先端鈍至銳形,基部楔形,全緣,柄紅色。繖形花序有時作短總狀,近頂生或腋生,花粉紅至白色,長5~8mm,花瓣廣卵形,具黑點。果扁球形,徑約8mm,紅轉黑熟。
別名:山豬肉、蘭嶼紫金牛、東方紫金牛、萬兩金
原產地:海南島、中南半島、泰國、緬甸、錫蘭、菲律賓、蘭嶼及綠島。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圓白星椿象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圓白星椿象
主要特徵
體長4- 5mm,體型寬廣,體背密布小黑點,小盾板兩端有乳白色或黃白色的圓斑,圓型或斜向。本屬4種,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草叢棲息,數量很多。
近似物種
本屬4種,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寄主植物廣泛,常見於草叢棲息,數量很多。
基本資料
學名:Eysarcoris guttiger (Thunberg, 1783)
別名:
原產地: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白花野牡丹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白花野牡丹,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白花野牡丹,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白花野牡丹,果實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白花野牡丹,果實,蒴果壇狀球形,與宿存萼貼生,長 1~1.5 公分,直徑 0.8~1.2 公分,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鑲於肉質胎座內。果期 10~12 月。
主要特徵
常綠小灌木,高 0.5~1.5 公尺,略作四方莖,嫩枝、葉片與萼筒密生倒伏狀粗毛;葉對生,5~7 出脈。純白五花瓣,碩大而明顯,最最特別在雄蕊,10 根分兩型,長短各一半,花絲具關節,上段成彎勾,是為一特色。用種子繁殖。
近似物種
台灣各地山野路邊自生,但大都為紅花品種的野牡丹為主,白花野牡丹較少見到,族群數量並不多。
用途
藥用(有清熱利濕、止血、消腫止痛之效)。
基本資料
學名: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var. alessandrense S. Kobayashi
簡誌:無描述。
別名:白埔筆花、白花山石榴、白九螺仔花
原產地:中國南方及台灣。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綠葉朱蕉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綠葉朱蕉,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027 綠葉朱蕉,果實
主要特徵
綠葉朱蕉,屬龍舌蘭科,原產於熱帶亞洲及澳洲。觀賞用植物。樹幹細長直挺,成灰褐色,樹支的分支很奇怪,有向下垂直生長至地面的。嫩莖成紫色,漸成灰褐。
單葉生長,成長橢圓形,長得有點像包粽子葉的形狀,叢生於莖的頂端。花柄為暗紫色,長而多花苞,花苞細長尖,開紫色小花,很漂亮。
基本資料
學名:Cordyline fruticosa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原產於熱帶亞洲及澳洲。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