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份 20180617
主要特徵
植株高約十五公分,低矮,莖直立或斜伸,老株略呈匍匐性,有毛,分枝性良好,單葉對生,葉披針形、狹披針形,葉端鈍或微尖,葉基部抱莖,全緣葉,葉長五至十公分,寬二至六公分,兩面質感粗糙,葉面灰綠色,葉基出三至五脈,葉面綠、灰綠色,不具托葉,葉無柄,兩性花、單性花,整齊花,頭狀花序,花序單生於莖頂或二歧式分枝枝端,花序徑較百日菊小,花序徑一般三、四公分,可達五公分,花序梗長,花托圓錐狀,托片對折,包圍著兩性花,托片上端有延伸之尖附片,總苞寬鐘狀,總苞片多層,寬卵形、卵狀橢圓形,邊緣黑色,多為單瓣花,有栽培出重瓣品種,花萼成鬚狀或退化,外圍舌狀花是雌花,只有雌蕊,花冠舌狀、匙形、倒卵形,輪狀排列,舌片開展,有短管部。
近似物種
百日草屬常見共五品。台灣常見三品系:
細葉百日草:Zinnia angustifolia
大百日菊:Zinnia elegans、Zinnia violacea
小百日菊:Zinnia marylandica、Zinnia hybrida、Zinnia haageana
花濃橙黃色,有培育出白、杏黃...等色品種,瓣中有常鮮黃色縱紋,先端缺刻,中心管狀花是兩性花,具雌蕊與雄蕊。
基本資料
學名:Zinnia angustifolia H. B. K.
簡誌:無描述。
別名:細瓣百日草、細葉百日草、小百日菊、光輝菊、小百日
原產地:美國南部至墨西哥。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陰陽海附近 20180617
主要特徵
植株高約十五公分,低矮,莖直立或斜伸,老株略呈匍匐性,有毛,分枝性良好,單葉對生,葉披針形、狹披針形,葉端鈍或微尖,葉基部抱莖,全緣葉,葉長五至十公分,寬二至六公分,兩面質感粗糙,葉面灰綠色,葉基出三至五脈,葉面綠、灰綠色,不具托葉,葉無柄,兩性花、單性花,整齊花,頭狀花序,花序單生於莖頂或二歧式分枝枝端,花序徑較百日菊小,花序徑一般三、四公分,可達五公分,花序梗長,花托圓錐狀,托片對折,包圍著兩性花,托片上端有延伸之尖附片,總苞寬鐘狀,總苞片多層,寬卵形、卵狀橢圓形,邊緣黑色,多為單瓣花,有栽培出重瓣品種,花萼成鬚狀或退化,外圍舌狀花是雌花,只有雌蕊,花冠舌狀、匙形、倒卵形,輪狀排列,舌片開展,有短管部。一年草本。植物會因為被菟絲子寄生後而枯死。
一年生寄生蔓生草本纏繞性植物,莖細長,黃色。葉退化成膜質鱗片,花數朵集生,近無柄,花冠黃白色。分佈於山麓至海濱,種子入地,初生有根,等到植株蔓延到其它綠色植物之後,初生根才斷,改用吸收根伸入其他植物維管束,吸取養份和水份生活。
相關小常識
人們形容『菟絲戀』是指糾纏不清的感情,看到菟絲子的生長形態,便不難理解其中的緣故。
李時珍在撰寫《本草綱目》時,發現菟絲子的種子在發芽過程中,剛開始會長出根來,且根的形狀像兔子,所以才稱為「菟絲子」。
用途
藥用(瘡毒、腫毒、黃膽、陽痿、胎動不安等)。
基本資料
和名:マメダオシ(豆倒し)<Cuscuta australis>
學名:Cuscuta australis R. Br.
簡誌:莖淡黃色,無毛。花長2-2.5 mm,成密集簇生,白色;花冠長約2 mm。果扁球形或略呈倒梨形;種子長1.5 mm,淡黃褐色,光滑。
別名:菟絲子, 無根草, 金絲草,
原產地:澳洲、亞洲東南部,熱帶至溫帶地區。低海拔地區。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陰陽海 20180617
主要特徵
常綠灌木,株高 1~3 公尺,全株具白色乳汁;在分枝處或葉腋間,會 長出丫狀銳刺一對。單葉對生,闊卵形或橢圓形 ,先端鈍或有小短突,厚革質,葉基鈍, 葉柄短。聚繖花序頂 生,花冠五裂,白色,有芳香。漿果橢圓形,長約 3 公分,寬約 2.5 公分,未熟時綠色,成熟後呈桃紅色,果形紅豔可愛,可 以食用,有白色乳汁,果肉淡紅 ,味道微甜。繁殖方式:以播種、扦插或高壓 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
用途
食用(果形紅豔可愛,具白色乳汁,味微甜,可食用。製成果醬)。
基本資料
學名:Carissa grandiflora A. DC.
簡誌:無描述。
別名:大花卡梨, 大花假虎刺, 丹吾羅, 卡利撒, 美國櫻桃
原產地:原產於南非洲Natal地方,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印度、錫蘭、緬 甸、馬來西亞、爪哇等地也有栽培。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九份 20180617 花
主要特徵
具白色乳汁,通常全株光滑無毛,偶密被短毛,根粗壯,肉質,長倒圓錐形、圓錐形,有時分叉,外表皮黃褐色,莖直立,單一不分枝或上部分枝,葉生於莖中,葉輪生、對生或互生,下部葉對生或三、四枚輪生,莖上部多對生,稀互生,葉長卵形、卵形、卵狀橢圓形、卵狀披針形、披針形,端部銳尖狀,基部寬楔形、楔形,葉緣尖鋸齒,葉長二至四公分,寬二、三公分,羽狀脈,葉上面綠色,無毛,葉下面灰藍綠色,沿脈被短糙毛,無托葉,葉無柄或近無柄,兩性花,花單生、疏生總狀花序、聚繖花序,花一至數枚生於莖頂與分枝頂端。
近似物種
花萼鐘形 先端四、五裂,通常五裂,裂片三角形至狹三角形,長三至六公釐,常宿存,花大形,花冠寬鐘形,花藍紫、藍白、暗藍、暗紫、粉紅、白色等。
用途
藥用(咽喉腫痛、痰多、胸悶不暢)。
桔梗花語:不變的愛‧誠實‧順從‧豐饒 。
基本資料
學名:Campanula dimorphantha Schweinf.
簡誌:屬特徵:葉互生。花兩性,直立或下垂,單生或排成各類花序,放射對稱;花絲離生,花藥連合。蒴果。 種特徵:基生葉倒披針形或匙形,莖生葉狹披針形或線形。花直立,排成圓錐花序。
別名:三角桔梗, 六角花, 桔梗
原產地:中國、日本、韓國、琉球。低海拔草生地上。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虎山步道 20180602 白斑筒金花蟲(植物:野牡丹的花)
主要特徵
體長 4-6 mm,觸角黑色細長,近基節黃褐色,頭部及前胸背板橙紅色,前胸背板後緣偶黑色邊線,翅鞘黑色,左右各 有6枚白色橫列斑紋, 斑紋上有細微的刻點,其中一枚小斑在肩角,斑紋具個體變異,有些個體黑色處呈線條分布或漸少消失,變異個體較常見於1000公尺以上山區。本屬有27種之多,本種分布於台灣低、中海拔山區,成蟲於4-8月出現,曾見於九芎 、赤楊葉面取食,普遍分布全島,數量多見。
基本資料
學名:Cryptocephalus luteosignatus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526 花
主要特徵
植物誌記載「木龍葵」不多,僅記載日治時代川上瀧彌、森邦彥在基隆地區採過一次紀錄, 容易被忽視。
茄科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直立,分枝多,無毛或單毛,葉對生,寬卵形、菱形、近圓形,葉端尾尖,葉基楔形,全緣葉、波狀緣、疏齒緣,葉脈明顯,長葉柄,繖形花序,節間著生,花萼片五枚,綠色,被短毛,具纖毛緣,花瓣五枚,白色,未熟果綠色,果熟紫黑色,具光澤,徑寬8mm以上,宿萼略反折。
近似物種
類似植物特徵區分:
直立草本或灌木:
瑪瑙珠:葉一大一小著生在節上。
葉單一:
珊瑚櫻:葉窄於15mm。
葉寬大於20mm:
光果龍葵:花瓣短於5mm,果徑小於8mm,有光澤。
花瓣長過5mm,果徑大於8mm,無光澤。
龍葵:葉先端鈍形,果徑小於10mm。
木龍葵:葉先端銳尖,果徑大於10mm。
基本資料
學名:Solanum scabrum Mill.
簡誌: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無毛或單毛。葉寬卵形、菱形或近圓形,長2-12 cm,寬2-7 cm,全緣、波狀緣或疏齒緣。繖形花序節間著生,萼片被短毛,具纖毛緣;花瓣白色,長3-6 mm。果紫黑色,具光澤,徑8mm以上,宿萼反折。
別名: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銀光巷 20180526 花(待查證)
近似物種
兩種特徵相近的牽牛花,兩者看花或葉子不易分辨:
銳葉牽牛:花萼上無毛或毛較少(自然攝影中心)。葉表面具較長的直柔毛,稀3裂。
牽牛花:低海拔。花萼上披伏毛(自然攝影中心)。葉上披貼伏毛。0
牽牛花與銳葉牽牛的葉子多可能為心形,但牽牛花以三裂片居多。
用途
全草有毒。藥用(治水腫脹滿,腹水,痰飲,腳氣,蟲積,食滯,便秘,喘滿,陰囊腫脹,癰疽腫毒,痔漏便毒等)。
學名:Ipomoea nil (L.) Roth
簡誌:纖細纏繞性藤本;莖具密或散生的柔毛。葉外廓寬心形或圓心形,長6-10 cm,全緣或3裂,短漸尖頭,兩面多少有緊貼的毛;葉柄長5-8 cm。花冠漏斗形,長5-8 cm,藍至紅色,稀白色。果卵形,徑約1 cm。
別名:東雲草、朝顏、牽牛、牽牛子、喇叭花、裂葉牽牛
原產地:亞熱帶亞洲 、北美洲。台灣低海拔地區。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合歡山 20180520 雄花
主要特徵
台灣冷杉生長在寒冷的地方,在台灣僅有如玉山、合歡山、雪山等高山地區才可以生長。
臺灣冷杉為常綠大喬木,幹通直,屬於中性或微陽性的植物,需要充足水分,故常見於潮濕的山谷或山腹處;樹高常可達 40~50 公尺,樹徑也多在 1 公尺左右;樹皮灰褐色,常呈鱗片狀剝落;其枝條輪生,具有顯著的葉枕。葉螺旋狀著生,扭排成二列,線形,扁平,基部略窄。雄花毬狀,下垂,雌花亦毬狀,幼時紅色。毬果直立,熟時果鱗、苞鱗及種子均脫落。台灣冷杉為構成臺灣中央山脈海拔最高之寒帶林中最主要樹種,多數分布於海拔 2,800~3,500 公尺陽光照射強烈的乾燥地而形成大片純林。
用途
建材(質地輕軟)。紙漿。藥用(治高血壓等)。
基本資料
學名:Abies kawakamii (Hayata) Ito
簡誌:大喬木,幹直。葉密生於枝上,往上扭出向兩側排列,線狀倒披針形,先端圓或鈍,有時微凹。球果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前端略平,成熟時暗紫色,表面常有樹脂。
別名:冷杉、松柏、杜、白松柏、川上氏冷杉、玉山冷杉
原產地:臺灣。其生長高度僅次於玉山圓柏,而分布於海拔大約 2,500~3,730 公尺的高山地區。臺灣原生種。臺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合歡山昆陽 20180519
主要特徵
臺灣刺柏是長綠小喬木,近似蔓性,也是藤性樹木的一種;樹高長在 2~4 公尺之間,具有多數分枝;葉為三枚輪生,狹線形,先端成尖銳刺狀,基部具關節,葉表有 2 條白色的氣孔帶,背面為灰白色或成白粉狀,葉片中央有一條縱的龍骨突起。花單性;雄花腋生,成橢圓形,具有多數成對生長的雄蕊,花粉囊亦多數、基生;雌花卵形、綠色。每年四、五月間開花。大都生長在臺灣冷杉及玉山圓柏林下,其中又以北向和東向的山坡地生長最茂密。
用途
木材(工藝、具芳香味、含芳香油可做引火材料)。藥用(全株:清熱解毒,退熱透疹,殺蟲。治高熱不退,皮癬,麻疹)。製酒(歐刺柏:Juniperus communis 果實:琴酒,非本種)
基本資料
學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簡誌:灌木或喬木。葉全為刺形葉。球果橘黃色;種子3粒。
別名:臺灣刺柏、刺柏、山刺柏、台桧、山杉、矮柏木、刺松、台湾柏(中國植物誌: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原產地:大陸也有。從花蓮之蘇花公路兩側生長至海拔3,000 m之高山。以大霸尖山、雪山、桃山及池有山一帶3000公尺以上的山地最為常見。
進入閱讀更多...

▲清境農場 20180519 花 手機記錄
主要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稍肉質草本雙子葉蔓生植物,常有液汁。葉互生或下部的對生,單葉,無托葉。花單生,兩性,左右對稱;花瓣 5,或因退化而較少。果實由三個獨立的核果組成,成熟後即分離成三片,果皮有稜,種子無胚珠。
用途
食用(味道像芥末,嫩芽可食用)。藥用(治結膜炎)。
基本資料
學名:Tropaeolum majus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旱荷花、矮金蓮、旱荷蓮、荷葉蓮、大紅鳥、金芙蓉『圖考』,旱金蓮(種子植物名稱)
原產地:中美洲至南美洲及墨西哥。臺灣於 1911 年由日本引進。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