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山岩 20190119 大紅姬緣椿的若蟲在紫錦草的葉片上活動
主要特徵
卵、若蟲、及成蟲三個階段,壽命約為 54 天。大紅姬緣椿象和台灣欒樹純屬共生關係,是生態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大量出現聚集的現象無需過度擔憂。
(姬緣椿科)體長 13-16 mm,觸角4 節、跗節3 節、口吻4節,一般植食性,體色紅色至紅褐色,小盾板周邊有一枚不明顯的黑色V字型斑紋,膜質翅及觸角、各腳黑色,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 區,具刺吸式口器,常見成蟲、若蟲群集於路邊的台灣欒樹、榕樹、椰子樹等行道樹的樹液及果子,族群龐大,少數會吸食動物腐肉。 本科有2屬4種,本屬3種,另一屬叫環緣椿屬,型態不明。 本種又稱紅姬緣椿象、無患子椿象、臭屁蟲,與同屬的小紅姬緣椿容易混淆,兩者都吸食無患子科的植物,但大紅姬緣椿主要吸食台灣欒樹、龍眼、椰子等多種高大的樹木,2-3月為高峰期,5月後會漸漸消失,小紅姬緣椿僅吸食草本倒地鈴的果莢、種子或莖葉,取食時會以刺吸式口器將唾液注入食物中吸取養份。
基本資料
學名:Leptocoris abdominalis abdominalis (Fabricius, 1803)
別名:紅姬緣椿象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

▲芝山岩 20190119 活動中心裡的藍星花的花
主要特徵
藍星花極易種植,日照和水分只要充足,全年均能開花;但是藍星花的花朵只在早上盛開,下午就謝了。
多年生木本半蔓性常綠小灌木。性喜高溫,日照需良好。莖、葉背密被白毛。葉互生,長橢圓形,全緣。花腋生,合瓣花,花冠藍色,中心白星形。全年均能開花。顧名思義,藍色的花朵是藍星花的特色。
基本資料
學名:Evolvulus nuttallianus Roem. & Schult.
簡誌:無描述。
別名:藍星花,奴達土丁、美國藍、人字草,星形花、雨傘花、草本仙丹花
原產地:北美洲。臺灣全島山野至海邊。
進入閱讀更多...

▲芝山岩 20190119 迷你日日春的花
主要特徵
迷你日日春為夾竹桃科長春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見的日日春一般多作為暖季的草花使用,花徑大小約3至4㎝,而迷你日日春的花徑卻只有1.5至2㎝,其植株及葉片也較一般日日春嬌小,不需要矮化劑處理就可以有低矮緊密的株型,亦有耐低溫、潮濕的強健特性。其栽培管理方式與一般日日春無異,喜好全日照至半日照環境。(出自: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近似物種
不管称做迷你日日春或是日日春都以花色與花心顏色做分類,花色也相當多種。
有毒植物。園藝栽培種。
基本資料
英文名稱:Fairy Star Madagascar Periwinkle
學名:Catharanthus roseus ‘Fairy Star’
簡誌:無描述
別名:迷你長春花、迷你日日春
原產地:馬達加斯加、印度。園藝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芝山岩 20190119 紫鳳凰的花
主要特徵
鳳凰為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 60~90 公分,莖紫黑色。葉對生,卵形,長約 2~5 公分,葉柄約與葉片等長,葉片表面密布點狀突起,突起處生有約 0.1 公分長之茸毛,有光澤,濃綠色;葉背深紫色至淡紫色,葉脈部分深紫色,3~4 出脈,葉脈從葉柄至葉緣逐漸變細,葉緣近葉尖部分有 3~5 淺裂,葉脈及葉緣密生茸毛。
基本資料
英文名:Plectranthus 'Mona Lavender'
和名:プレクトランサス<Plectranthus calutivars>
學名:Plectranthus calutivars
簡誌:無描述。
別名:夢幻紫、夢幻草、夢幻花、蒙娜紫
原產地:南非。園藝種。
進入閱讀更多...

▲芝山岩 20190119 活動中心旁,百萬心的花
主要特徵
園藝綠化用。附生藤本,全株具乳汁;枝條圓柱形,綠色至黃綠色,肉質,被短柔毛,常於節上生根;幼時較挺直,伸長後四散下垂,具蔓性,能攀附於樹上或石上;節間比葉為短,葉較多而密集。葉對生,心形至三角形,頂端收縮而急尖,基部圓形至截形,全緣,厚肉質;兩面綠色至黃綠色,平滑無毛,密布腺點;葉脈不明顯;被短柔毛。
聚繖花序,腋生,小形,有花 1~2 朵;花序梗極短而厚;黃白色,花期秋季。
花市常有賣,開花時,花短小可愛;黃白色,花期秋季。
基本資料
英文名:million hearts
學名:Dischidia ruscifolia
簡誌:無描述。
別名:千萬心、串錢藤、鈕扣玉
原產:菲律賓、澳洲。
進入閱讀更多...

▲二子坪 20190113 幼菌
主要特徵
子實體一般較小。菌蓋直徑2.5-6cm,扁半球形,凸形,後漸扁平,光滑,濕時呈半透明狀,肉桂色,乾後呈深蛋殼色,邊緣在濕潤狀態有條紋明顯。菌肉白色或帶褐色。菌褶直生或稍下延,稍密,薄,寬,初期近白色,後呈銹褐色。菌柄長3-7(10)cm,粗0.5-0.8cm,上下等粗,色與菌蓋相似,上部色較淺,下部色較深,內部鬆軟後變中空,菌環以下部分有鱗片。菌環生柄之上部,膜質,與柄同色,易脫落。孢子淡銹色,橢圓形或卵形,平滑,6-8μm×4-5μm,有時有一兩個油滴。褶緣囊體無色,棒形或圓柱形,有時頂端稍細,20-35μm×6-8μm。
生態習性:夏秋季於闊葉樹木樁或倒木上叢生。
基本資料
學名:Kuehneromyces mutabilis
別名:庫恩菇、毛柄(腿)環銹傘、毛柄鱗傘和變鱗耳菌
原產地:分布於中國吉林、青海、河北、甘肅、新疆、西藏、雲南等地,夏秋季於闊葉樹木樁或倒木上叢生。
進入閱讀更多...

▲軍艦岩 20190105 花期已過
主要特徵
花期 2 月至 9 月。鼠刺葉緣的鋸齒會刺傷動物,使動物不敢靠近,具保護植株本身安全的作用。
近似物種
鼠刺屬台灣有2種,鼠刺與小花鼠刺。
兩者幼株,葉緣均具銳尖鋸齒,故得鼠「刺」之名。這種帶刺的鋸齒也成為分辨鼠刺與小花鼠刺的主要依據。一般說來,小花鼠刺在成株後,葉緣的鋸齒就會消失或成鈍鋸齒狀,而鼠刺則仍維持其粗齒牙緣。
基本資料
學名:Itea oldhamii Schneider
簡誌:灌木或小喬木。葉卵至卵狀長橢圓形,長達9 cm,寬達5 cm,先端鈍至漸尖,基部鈍至銳尖,疏齒牙緣,稀近全緣,每邊2-10齒。花序頂生或腋生,長3-5 cm,常具柔毛。果長5-6 mm,徑約2 mm。台灣固有種。
別名:臺灣鼠刺、俄氏老鼠刺、奧氏鼠刺
原產地:台灣北部低至中海拔林中。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陽明大學 20190105
主要特徵
為中國或日本的杜鵑在歐洲雜交出來的品種,一般統稱 #西洋杜鵑系(西洋ツツジ系)
火紅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屬常綠灌木植物,又稱大紅杜鵑,園藝栽培種,是平戶杜鵑品種之一,屬大型杜鵑,株高可達 2~3 公尺,莖多分枝,枝條平滑,有粗毛或腺毛。單葉互生或近對生,簇生於枝端,葉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 5~8 公分,葉端銳狀,葉基鈍或楔形,全緣葉,革質,葉面綠色,具褐色細毛,密生或分散,亦有光滑無毛之葉,密度不一,羽狀脈,於葉背隆起,葉面皺感,短葉柄或近無柄,無托葉。花芽含 2~3 朵花,花序頂生,2~3 朵聚生成繖形狀;花萼合生筒狀,4~7 裂,覆瓦狀排列,宿存,花瓣合生漏斗形花冠,徑約 6~10 公分,花磚紅色,瓣上有深紅、褐紅斑點散佈, 4~7 裂,單瓣花,瓣片長圓形,雄蕊 10 枚,不等長,約與花冠等長,離生,著生於花冠基部,花絲無毛,花藥 2 室,淡黃褐色,先端呈尾狀,頂孔開裂,雌蕊心皮 3~18 枚,合生,花柱 1 枚,無毛,宿存,子房上位,卵形,密生粗毛,4~18 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橢圓形,長 0.4~1 公分,密生褐色茸毛;室間開裂,種子細小,植株具毒。
基本資料
學名:Rhododendron scabrum Don
簡誌:無描述
別名:蓮花杜鵑、大紅杜鵑,琉球杜鵑花
原產地: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

▲軍艦岩 20190105 雌株 果實(蒴果)
主要特徵
莖幹直立,表皮灰白色,密佈裂紋,有剝裂現象,上部多分枝,小枝有稜,單葉互生,倒披針形至線狀倒披針形,葉端銳尖至漸尖頭,葉基葉形,延伸至枝條,全緣葉,革質,中肋凸起而明顯,兩面無毛,無托葉,單性花或兩性花,雌雄異株,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苞片與小苞片小,花萼二至七裂,鑷合狀排列或覆瓦狀排列,花小,輻射對稱,無花瓣,具花盤,花黃綠色,缺花瓣,雄蕊五至十枚,通常八枚,雌蕊心皮二至四枚,子房上位,蒴果,瓣背有明顯的翼。
用途
全株含微量氫氰酸,葉尚含生物鹼和皂苷,食之可引起腹瀉等症狀。藥用(解熱劑、收歛劑)。
基本資料
學名:Dodonaea viscosa (L.) Jacq.
簡誌:屬特徵- 灌木,稀喬木狀。單葉或羽狀複葉,互生。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花萼2-5裂,覆瓦狀;花瓣缺;雄蕊5-10,通常8。蒴果2-6瓣,膜質或革質,瓣背有翼。 種特徵-小喬木或灌木,幹直,上部多分枝;小枝有稜。單葉,革質,兩面無毛,倒披針形至線狀倒披針形,長6-12 cm,寬0.5-1.5 cm,銳尖至漸尖頭,全緣。
別名:山相思、車閂子、车桑子<植物智:Dodonaea viscosa (L.) Jacq.>
原產地: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大陸國分佈於西南部、南部至東南部;常生於乾旱山坡、曠地或海邊的沙土上。
進入閱讀更多...

▲陽明大學 20190105 寬腹姬鬼蛛(雄。腹背基部中央有一枚黑色的斑紋,上方尖細。
主要特徵
雌蛛體長 8 - 12 mm, 頭胸背板灰褐色,頭部具白色長毛,腹背面灰褐色或褐色,密生灰白色短毛,中央有2條黑色的斑點呈縱向排列,斑點上大下小,各斑點下方有不明顯的斜向橫帶,胸背面基部有一枚上尖下寬的黑斑。本屬有10種, 本種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樹林邊緣、牆角、 屋簷下結網,白天會將網破壞躲在網旁的枝條或枯葉內棲息,有些個體會在葉面模仿小動物,各腳合併成四條型態睡姿,體長與斑型變異很大。
基本資料
學名:Neoscona punctigera Doleschall, 1857
別名:
原產地: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