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樹蕨(臺灣樹蕨)

2023/07/01 13:45


▲二子坪 20230701 步道的陰暗處生長的台灣樹蕨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樹蕨,葉表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樹蕨,葉背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樹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樹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樹蕨,近基部葉柄

主要特徵


植株高達 2 公尺多。根狀莖短而斜昇,密生黑棕色鱗片。葉柄黑色,基部生宿存的鱗片;鱗片線形,長達 2 公分,寬 0.15 公分,淡棕色,光亮,有不明顯的狹邊;葉片三回羽裂;羽片長達 40 公分;小羽片長 6~9 公分,寬 1.6~2.2 公分,向頂端漸狹,深羽裂,距小羽軸 0.2~0.4 公分,基部一對裂片不分離;裂羽狹長,先端有小圓齒;葉脈分離,每裂片有小脈 5~6 對,單一,基部下側一小脈出自主脈;羽軸紅棕色,近光滑,殘留疏鱗片;鱗片小,灰色,少數較狹的鱗片先端有黑色的長剛毛;小羽軸的基部生鱗片;鱗片黑棕色,有灰色的邊,先端呈彎曲的剛毛狀,較小的鱗片灰色,基部稍為泡狀,先端長剛毛狀。孢子囊群生於小脈中部;囊群蓋缺(無孢膜);隔絲多,其長度比孢子囊稍長或近相等。

近似物種


看起來類似的蕨類:
台灣樹蕨:植株本身較硬,主軸的溝不明顯且有鱗毛,且具有隱約的翼,老株有樹裙形成。
廣葉鋸齒雙蓋蕨:植株本身較硬,主軸的溝明顯,無鱗毛。

基本資料


和名:チャボヘゴ(鶏杪欏)<Cyathea metteniana (Hance) C.Chr. et Tardieu>
學名:Cyathea metteniana (Hance)C. Chr. & Tard.-Blot
簡誌:耐蔭性大型草本至小灌木,主莖不明顯,多在地下。幼葉葉柄綠色,成葉褐色。三回羽狀複葉,老葉宿存,形成樹裙。每一條小脈中段上有一枚孢子囊群。
別名:小黑桫欏、小黑桫椤<植物智:Gymnosphaera metteniana (Hance) Tagawa
原產地:分布日本、琉球、中國,臺灣低海拔地區常見。台灣低海拔山區森林內。

進入閱讀更多...

台灣桫欏(臺灣桫欏)

2023/07/01 12:49


▲二子坪 20230701 在步道旁陰暗處生長的台灣桫欏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桫欏,葉柄上長著針刺的樹裙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桫欏,葉芽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桫欏,幼葉


▲二子坪 20230701 台灣桫欏,與筆筒樹一樣具有用來呼吸用的氣孔帶(白色)

主要特徵


長相與筆筒樹相近。莖幹長可高達 10 餘公尺,長相與筆筒樹相近。三回羽狀深裂至三回羽狀複葉,葉柄褐色,上有長約 0.5 公分的小刺,葉片老化枯萎後並不脫落,僅下垂於樹冠之下,使得整棵樹好像穿著裙子一樣,形成「樹裙」景觀,基部羽片較短,羽軸上有刺;這是它與筆筒樹最好分辨之處。葉片每一條小脈中段上有一枚孢子囊群,孢膜薄、圓,羽軸兩側各一排。孢子囊群長於羽軸兩側,各一排,孢膜薄而圓。它較偏愛陰濕的環境,常可見於陰濕的低海拔林間或步道旁。辨識:1.台灣桫欏的葉柄深褐色,老葉宿存,形成樹裙。2.幼株-台灣桫欏可以看出葉片-橢圓形,三回羽狀深裂,葉芽-鱗片褐色。葉柄具深色鱗片;筆筒樹鱗片黃色至金黃色。3.台灣桫欏的葉柄、葉軸、羽軸具銳刺;筆筒樹僅具疣狀突起物。4.台灣桫欏的小羽片長 8~10 公分,具短柄。葉軸、羽軸表面具剛毛,末裂片先端鋸齒緣,側脈單叉;筆筒樹全緣。5.孢子囊群圓形,在末裂片主脈兩側並排著生,孢膜薄膜質,圓形,早凋。孢子囊群,熟時褐色。

近似物種


台灣桫欏與筆筒樹的特徵比較:
台灣桫欏:三回羽狀深裂。羽葉不重疊。老樹裙:葉枯萎下垂未脫落,形成樹裙。樹群斷落後留下樹枝。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圓形,具有球形孢膜。
葉柄:樹裙上的葉柄上有刺。
筆筒樹:三回羽狀深裂。羽葉多重疊。老葉枯萎樹裙:脫落,無樹群,於直立樹幹上留下橢圓形葉痕。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圓形,沒有孢膜。
葉柄:葉芽有鱗毛。脫落的葉柄上有鱗毛。

台灣有3種桫欏科桫欏屬(樹蕨):鬼桫欏(二回羽狀)台灣桫欏(三回羽狀)筆筒樹(三回羽狀)

用途


食用。藥用(強筋骨,活血散瘀等)。質地堅硬,常被作為蓋香菇寮、蔭棚和花房的材料。

基本資料


注音:台灣桫欏(ㄙㄨㄛ ㄌㄨㄛˊ)
和名:ヘゴ(杪欏)<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學名: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簡誌:耐蔭性喬木,葉柄褐色。三回深裂至三回羽狀複葉,老葉宿存,形成樹裙。 基部羽片較短,羽軸上有刺,每一條小脈中段上有一枚孢子囊群,孢膜薄、圓,羽軸兩側各一排。
別名:臺灣桫欏、桫欏、桫椤<植物智: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
原產地:尼泊爾、印度、中國大陸、日本、琉球,臺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常見。生長於台灣海拔 2,000 公尺以下。
保育等級: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

進入閱讀更多...

鬼桫欏

2021/10/02 12:42


▲陽明山 20211002 高約四公尺的鬼桫欏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葉柄基部附近

主要特徵


耐蔭性灌木,葉柄褐色,有短刺狀突起,葉柄基部暗褐色,密被披針形鱗片。二回羽狀複葉(台灣桫欏為3回羽狀深裂),鬼桫欏與台灣桫欏一樣,老葉宿存,形成樹裙。本屬的共同特徵是:鱗片深色、孢子囊群無孢膜。

近似物種


觀音座蓮與鬼桫欏一般常見的成株的特徵比較:
觀音座蓮:末端葉片類似三片互生,且沒有延伸的頂羽片。若有孢子囊僅在葉脈上,常10枚為一群組近葉片末端。成株時從葉背看柄與羽軸之間有彎曲與膨起來的關節(葉枕)。
鬼桫欏:最末端頂羽片為延伸出去,有時會彎曲。若有葉背有孢子囊群為圓形。成株時柄與羽軸間會稍微彎曲,但沒有膨起來的關節。

台灣有3種桫欏科桫欏屬(樹蕨):鬼桫欏(二回羽狀)台灣桫欏(三回羽狀)筆筒樹(三回羽狀)

基本資料


和名:クロヘゴ(黒杪欏)<Cyathea podophylla (Hook.) Copel.>
學名:Cyathea podophylla (Hook.)Copel.
簡誌:耐蔭性灌木,葉柄褐色,有短刺狀突起。二回羽狀複葉,老葉宿存,形成樹裙。沒有孢膜,游離脈,一叉。每一條脈上一枚孢子囊群。
別名:黑桫欏、黑桫椤<植物智:Alsophila podophylla Hook.>、オニヘゴ(鬼杪欏)
原產地:分布琉球、南中國、越南、泰國,臺灣低海拔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

進入閱讀更多...

筆筒樹

2021/08/28 12:21


▲魚蕨步道 20210828 筆筒樹,垂下來的主軸


▲魚蕨步道 20210828 筆筒樹,乾枯的葉軸上有著成熟的孢子囊群(微距)

主要特徵


葉片為三回羽狀深裂,可長達3公尺,羽片長50至80公分,小羽片無柄,長8至14公分。柄的直徑約5公分,葉柄及葉軸均具有瘤狀之突起,葉柄基部密布金黃色披針形鱗片。老葉枯萎後脫落,在樹幹上會留下橢圓形的葉痕。

近似物種


台灣桫欏與筆筒樹的特徵比較:
台灣桫欏:三回羽狀深裂。羽葉不重疊。老樹裙:葉枯萎下垂未脫落,形成樹裙。樹群斷落後留下樹枝。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圓形,具有球形孢膜。
葉柄:樹裙上的葉柄上有刺。
筆筒樹:三回羽狀深裂。羽葉多重疊。老葉枯萎樹裙:脫落,無樹群,於直立樹幹上留下橢圓形葉痕。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圓形,沒有孢膜。
葉柄:葉芽有鱗毛。脫落的葉柄上有鱗毛。

台灣有3種桫欏科桫欏屬(樹蕨):鬼桫欏台灣桫欏筆筒樹

用途


一般種蘭花所用的蛇木,就是來自筆筒樹樹幹上的氣生根。

其他


氣孔帶:蕨類的上出現的帶狀氣孔,葉片相同,具有呼吸的功能,觀音座蓮與台灣桫欏上都容易見到。
氣生根:由於樹幹是空心的筆筒樹,不會產生年輪而越來越粗,筆筒樹以氣生根來增加筆筒樹的厚度,維持筆筒樹在長高之後不會倒下。
頂芽:具有頂芽的蕨類,需要相當程度的潮濕,如果頂芽失去水分的滋潤,筆筒樹很可能會死亡。

基本資料


和名:ヒカゲヘゴ(日陰杪欏)<Cyathea lepifera (J.Sm. ex Hook.) Copel.>
學名:Cyathea lepifera (J. Sm.) Copel.
簡誌:陽性喬木,葉柄綠色,三回羽狀複葉,老葉脫落,不形成樹裙。沒有孢膜,游離脈,一叉。
別名:山過貓心、本貫眾、蛇木、笔筒树<植物智: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R. M. Tryon>
原產地:分布琉球、南中國、日本、菲律賓,以台灣為分佈中心,全省低海拔向陽潮濕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