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不踏(台灣楤木)

2021/05/01 12:25


▲二子坪 20210501 長在樹下的鵲不踏


▲二子坪 20210501 鵲不踏,葉序的表面葉軸有刺

近似植物比較


台灣有三種俗稱的刺樬(不是刺蔥屬),可能是因為樹幹上都有刺:
鵲不踏/台灣楤木:葉上有刺,葉背有刺。小葉柄短,葉柄、葉軸被毛。
裡白楤木/白刺楤:葉子兩面近光滑,葉背泛白。
食茱萸/紅刺楤:葉上無刺,葉背有刺。

基本資料


學名: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簡誌:莖疏被刺,被黃褐色絨毛。2回羽狀複葉,革質;小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8-15 cm,細鋸齒緣。
別名:臺灣蔥木、灣楤木、刺蔥、刺楤、台湾毛楤木<植物智: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部及西南部地區、海南島,臺灣。生長於海拔200-2100公尺。台灣原生種。


▲魚蕨步道 20201111 鵲不踏


▲二子坪 20200529 鵲不踏


▲大屯山 成株


▲坪頂古圳 20180311


▲坪頂古圳 20180311


▲大屯山


▲二子坪 20210501 鵲不踏,葉芽


▲二子坪 20210501 鵲不踏,葉序的背面,葉軸與葉脈上有刺


▲魚蕨步道 20201111 鵲不踏,葉表


▲魚蕨步道 20201111 鵲不踏,葉背之葉序


▲魚蕨步道 20201111 鵲不踏,葉背


▲二子坪 20200529 鵲不踏,葉表與葉背


▲魚蕨步道 20201111 鵲不踏,樹幹


▲二子坪 20200529 鵲不踏,幼株的樹幹


▲大屯山 成株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