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桫欏
2021/10/02 12:42
▲陽明山 20211002 高約四公尺的鬼桫欏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葉柄基部附近
主要特徵
耐蔭性灌木,葉柄褐色,有短刺狀突起,葉柄基部暗褐色,密被披針形鱗片。二回羽狀複葉(台灣桫欏為3回羽狀深裂),鬼桫欏與台灣桫欏一樣,老葉宿存,形成樹裙。本屬的共同特徵是:鱗片深色、孢子囊群無孢膜。
近似物種
觀音座蓮與鬼桫欏一般常見的成株的特徵比較:
觀音座蓮:末端葉片類似三片互生,且沒有延伸的頂羽片。若有孢子囊僅在葉脈上,常10枚為一群組近葉片末端。成株時從葉背看柄與羽軸之間有彎曲與膨起來的關節(葉枕)。
鬼桫欏:最末端頂羽片為延伸出去,有時會彎曲。若有葉背有孢子囊群為圓形。成株時柄與羽軸間會稍微彎曲,但沒有膨起來的關節。
台灣有3種桫欏科桫欏屬(樹蕨):鬼桫欏(二回羽狀)、台灣桫欏(三回羽狀)及筆筒樹(三回羽狀)
基本資料
和名:クロヘゴ(黒杪欏)<Cyathea podophylla (Hook.) Copel.>
學名:Cyathea podophylla (Hook.)Copel.
簡誌:耐蔭性灌木,葉柄褐色,有短刺狀突起。二回羽狀複葉,老葉宿存,形成樹裙。沒有孢膜,游離脈,一叉。每一條脈上一枚孢子囊群。
別名:黑桫欏、黑桫椤<植物智:Alsophila podophylla Hook.>、オニヘゴ(鬼杪欏)
原產地:分布琉球、南中國、越南、泰國,臺灣低海拔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育物種
▲紅河谷 20200111 長在懸崖上的鬼桫欏
▲翠山步道 20190810 鬼桫欏
▲貓空附近 20180930
▲翠山步道 20180721 鬼桫欏群聚(從幼幼株到成株)
▲大崙尾山 20180421
▲翠山步道 20180721 葉芽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葉表側,以及葉柄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葉背,以及葉柄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葉表(被登山客砍下沒多久)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葉背(被登山客砍下沒多久)
▲翠山步道 20180721 主軸與羽軸 葉面
▲景美仙跡岩 20180426 葉頂端尾狀漸尖(與觀音座蓮不同)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具孢子囊群的葉表側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具孢子囊群的葉背側
▲魚蕨步道 20201213 鬼桫欏,孢子囊群(微距)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孢子囊群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孢子囊群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鬼桫欏 孢子囊群
▲南港中研院 20181117 鬼桫欏 孢子囊群(局部)
▲翠山步道 20180721 葉背 +孢子囊群
▲大溝溪 20180426 葉背 +孢子囊群
沒有孢膜,游離脈,一叉。每一條脈上一枚孢子囊群。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頂芽部分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氣生根
▲翠山步道 20180721 近基部的柄
▲翠山步道 20190810 鬼桫欏的基部與葉柄
▲紅河谷 20200111 鬼桫欏的樹群
▲陽明山 20211002 鬼桫欏,呈橫臥的方式
▲貓空附近 20180930 基部與葉柄(老葉宿存,形成樹裙)
▲虎山步道 20180602 鬼桫欏 幼株 基部
▲虎山 20180426 基部與葉柄
鬼桫欏與台灣桫欏一樣,老葉宿存,形成樹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