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橋 20200613 箭葉鳳尾蕨
主要特徵
孢子葉與營養葉不同葉形,孢子葉生長在上,營養葉生長在近基部。雖說葉兩形,但是觀察結果卻是營養葉與孢子葉均有孢子囊群的存在的可能。
鳳尾蕨屬具29種特徵,辨識時要多注意細節。
莖根短橫走狀,具鱗片,鱗片褐色不透明,0.1~0.2 公分,鉤狀;葉叢生,兩型;葉柄草桿色;營養葉柄長 6~10 公分,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5~10 公分,二回羽狀複葉,頂羽片較不明顯,側羽片 2~5 對,具鋸齒緣;小羽片橢圓形,長 1.5~3 公分,寬 0.8~1 公分;孢子葉柄長 12~25 公分,葉片長 10~25 公分,寬 7~15 公分,側羽片 2-5 對,具柄,頂羽片非常顯著,常與下方一對側羽片合生;葉脈游離,不具假脈;邊緣假孢膜長線形,位於羽片或小羽片邊緣。箭葉鳳尾蕨的葉分成二形,長孢子囊群的孢子葉較細長而高,無孢子囊群的營養葉較寬闊但矮,孢子囊群位於羽片邊緣,呈連續分布狀。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利濕,涼血止痢,消炎止痛。治痢疾,肝炎,尿道炎,鼻衄,咳血,牙痛,喉痛,口腔炎。全草煎汁可解熱,治傷風、瘧疾、赤痢、下痢及淋病,煎汁可洗滌眼病)。
基本資料
和名:ホコシダ(矛羊歯)<Pteris ensiformis Burm.f.>
學名:Pteris ensiformis Burm. f.
簡誌:頂羽片單一,側羽片多少分叉,形成不規則多裂,羽軸兩側之羽片不對稱,葉軸無翅。
別名:箭葉鳳尾草、劍葉鳳尾草,鳳尾草、小鳳尾、鳳凰草、大鳳尾、大鳳尾草、鳳尾蓮、鳳尾芼、雞腳蕨、三叉蕨、三叉草、鳳冠草、山鳳尾、井邊茜(海南植物志)、斑紋鳳尾蕨、剑叶凤尾蕨<中國植物誌:Pteris ensiformis Burm.>
原產地:中國、印度、錫蘭、日本、澳洲。常著生於竹林下,林道兩旁及邊坡。台灣低海拔地區普遍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20190824 台灣鳳尾蕨
主要特徵
根莖短匍匐狀,亮紅褐色,光滑無毛。葉片長60-100cm。孢子囊群長線形,位於裂片兩側,為反捲之假孢膜包被。
根莖短匍匐狀,被覆線形褐色鱗片,葉近生;葉柄長50-70cm,亮紅褐色,光滑無毛;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狀卵形,長60-100cm,寬30-45cm,二回羽狀深裂,厚革質;頂羽片羽裂,側羽片5-8對,最基部一對羽片與側羽片同形,羽片基部下側-2裂片缺如;葉脈游離,側脈單一或至多分叉一次;孢子囊群長線形,位於裂片兩側,為反捲之假孢膜包被。
基本資料
和名:タイワンアマクサシダ(台湾天草羊歯)<Pteris formosana>
學名:Pteris formosana Bak.
簡誌:頂羽片單一,側羽片多少分叉,形成不規則多裂,羽軸兩側之羽片對稱,羽片寬約5mm以上。
別名:美丽凤尾蕨<植物智:Pteris formosana Bak.>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台北植物園 20181125 烏來鳳尾蕨
主要特徵
莖短直立狀,莖頂被覆雙色鱗片,葉叢生;葉柄長30-38cm,草桿色至褐色,基部亦被雙色鱗片;葉片卵形至闊卵形,長30-35cm,寬18-25cm,二回羽狀深裂,最基部一對羽片之最基部朝下小羽片特別長且呈羽狀深裂;頂羽片羽側羽片同形,皆為羽狀深裂,側羽片5-8對;羽片窄披針形,羽軸表面具肉刺;末裂片長條形,長1cm,寬約3mm,18-25對,末端圓鈍;葉脈游離,側脈二叉,最基部側脈延伸至缺刻上方(無網眼);反捲之假孢膜長線形,位於裂片兩側。
基本資料
學名:Pteris wulaiensis Kuo
簡誌:頂羽片羽裂,小羽片呈梳齒狀,游離脈,羽軸兩側之小羽片對稱,羽軸基部上表面無刺,基羽片之基部下側1~數對小羽片長、羽裂,葉柄草桿色。葉柄鱗片長卵圓形,中央顏色較深。
別名:
原產地:分佈於北部烏來、台東縣與屏東縣,每一族群之個體數都很少。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福州山 20180814
主要特徵
大葉鳳尾蕨因植株、葉片均較鳳尾草類大形而得其名,為多年生草本蕨類;根狀莖短,直立,質硬,被深褐色鱗片。一回羽狀複葉,葉叢生,株高 40~100 公分;葉兩型;營養葉柄長 10~40 公分,細長,稻稈色;葉片長 10~30 公分,寬 5~10 公分,卵形,漸尖或尾狀尖,側生羽片 2~5 對;羽片長 5~15 公分,寬 1~3 公分,鐮狀窄披針形;最下部羽片 2~3 裂;葉脈羽狀游離,側脈平行或單分枝;孢子葉較營養葉狹小,葉緣反捲。孢子囊群沿葉緣呈線形排列,孢子囊群褐色。孢子期夏、秋間。
基本資料
和名:オオバノイノモトソウ(大葉井の許草)<Pteris cretica L.>
學名:Pteris cretica L.
簡誌:頂羽片單一,三出或一回羽狀複葉,至多僅基部的一對羽片分叉,羽片長,基部羽片深裂,羽片具假脈,羽片末端鋸齒。
別名:石化野雞尾、大葉井口邊蕨、野雞尾、還陽草、鳳尾草(台灣)、雞爪鳳尾草、欧洲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
原產地:全球熱帶至溫帶地區。地生,生長於林下遮蔭環境;台灣中海拔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新北投 20180210 營養葉 孢子葉
用途
藥用(全草:痢疾,肝炎)。葉兩型。營養葉葉柄較短較尖。頂羽片單一,側羽片多少分叉,形成不規則多裂,羽軸兩側之羽片不對稱,葉軸有翅。孢子囊堆線形,沿孢子葉羽片面邊緣連續著生。
基本資料
和名:イノモトソウ(井の許草)<Pteris multifida Poir.>
學名:Pteris multifida Poir.
簡誌:頂羽片單一,側羽片多少分叉,形成不規則多裂,羽軸兩側之羽片不對稱,葉軸有翅。
別名:井邊草, 鳳尾草, 鳳尾蕨、井栏边草(中國植物誌:Pteris multifida Poir.)
原產地:中國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中南半島、韓國南部、日本、琉球、越南、菲律賓及台灣和台灣的蘭嶼。生牆壁、井邊及石灰岩縫隙或灌叢下,海拔 1,000 公尺以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福州山 20180203 少見野生
主要特徵
營養葉是二回羽狀裂葉,羽片寬短、鈍頭,質薄如紙,幼葉較難分辨是否為二回羽葉,在每片綠葉近中央葉脈處,呈淡黃色的脈絡,綠葉就像分佈著銀白色的脈絡一般,因此而得名。
為臺灣常見青草藥原植物箭葉鳳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 f.)的變異。
基本資料
和名:ホコシダ(鉾羊歯)<Pteris ensiformis Burm. f.>
學名:Pteris ensiformis Burm. f.
簡誌:頂羽片單一,側羽片多少分叉,形成不規則多裂,羽軸兩側之羽片不對稱,葉軸無翅。
別名:白斑鳳尾蕨、斑紋鳳尾蕨、斑葉鳳尾蕨、剑叶凤尾蕨、井边茜<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
原產地:亞洲、大洋洲熱帶地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