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草鳳尾蕨

2023/04/09 15:05


▲龍洞岬 20230409 天草鳳尾蕨


▲龍洞岬 20230409 天草鳳尾蕨,葉表


▲龍洞岬 20230409 天草鳳尾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側脈游離,二叉分支,直達羽片邊緣

主要特徵


地上生,莖短直立或斜生,具鱗片,頂端及葉柄基部披銼形鱗片。二回羽狀複葉,叢生;葉柄長 20~35 公分,紅褐色,有光澤,橫切面呈三角形;葉片長約 20~40 公分,寬 6~15 公分,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側生羽片 3~8 對,上側全緣至不規則羽裂,下側則呈規則之羽狀深裂;羽片三角狀披針形,長尾頭,羽裂幾達中肋,裂片寬達 0.3 公分,最上羽片最大,葉緣及裂片頂端皆具齒牙,側脈分歧,小脈伸到鋸齒內。孢子囊堆沿著羽片邊緣作線狀分布,僅頂端無分布。孢子繁殖。

在野外有天草鳳尾蕨與半邊羽裂鳳尾蕨父母混種的可能性,等於說天草鳳尾蕨與半邊羽裂鳳尾蕨一起雜生的可能性及高之下,兩種蕨類或許同時有兩種特徵。

近似物種


天草鳳尾蕨與半邊羽裂鳳尾蕨辨別方式:
天草鳳尾蕨:側脈游離,二叉分支,直達羽片邊緣。頂羽片寬披針形。
半邊羽裂鳳尾蕨:側脈游離,二叉分支,未達羽片邊緣。頂羽片三角形。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用,散瘀生肌,止血。主治泄瀉,痢疾,腮腺炎,風濕痛,瘡毒,跌打損傷,蛇咬傷)。

基本資料


和名:アマクサシダ(天草羊歯)<Pteris dispar Kunze>
學名:Pteris dispar Kunze
簡誌:頂羽片羽裂,小羽片呈梳齒狀,游離脈,羽片不對稱羽裂,常僅半邊羽裂,即使兩邊都有羽裂,下半邊亦長於上半邊之羽片,小羽片長條形,末端圓鈍,小脈不明顯。
別名:天草蕨、高砂甘草蕨、甘草蕨,刺齿半边旗 (中國植物誌:Pteris dispar),刺齒鳳尾蕨、長尾鳳尾蕨
原產地:中國、日本及琉球。山野林下及石縫間。台灣原生種。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


▲龍洞岬海岸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的幼株


▲新店小粗坑 20190126 體型上一般會比半邊羽裂鳳尾蕨較瘦小的天草鳳尾蕨


▲新店和美山 20180922


▲北投


▲北投


▲景美仙跡岩


▲景美仙跡岩


▲龍洞岬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


▲龍洞岬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的幼株,葉表


▲龍洞岬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的幼株,葉背


▲龍洞岬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近攝


▲龍洞岬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近攝


▲新店小粗坑 20190126 天草鳳尾蕨的葉表


▲新店小粗坑 20190126 天草鳳尾蕨的葉背


▲新店和美山 20180922 葉背 +孢子囊群
孢子囊堆線型,位於裂片兩側邊緣


▲新店和美山 20180922 葉背 +孢子囊群


▲龍洞岬 20200926 天草鳳尾蕨,基部附近葉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