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葉星蕨

2020/07/11 19:58


▲草湳 20200711 三叉葉星蕨,外型酷似三葉茀蕨,網脈在葉表突出

主要特徵


圓形的孢子囊群著生於葉軸兩側的大型網眼裡,沒有孢膜保護。生長在流水小溪或山溝之臨水線岩石上。

根莖橫走狀,被覆暗褐色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炳長2-5cm,被覆黑褐色鱗片;葉片薄紙質,長6-12cm,寬1-5cm,單葉不分裂或呈不規則二叉狀或三叉狀之鳥趾狀,裂片都由葉片基部分出,中間裂片1-3cm 寬,披針形;葉脈網狀,葉軸兩側各具一排大型網眼,網眼內具小網眼及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散生於大網眼內,有時2-4個彼此會合。

基本資料


和名:ミツデヘラシダ(三手篦羊歯)<Microsorum pteropus>
學名:Microsorium pteropus (Blume) Copel.
簡誌:單葉至三出,中間羽片1~3cm寬,柄具翅,葉軸、羽軸側脈不明。
別名:
原產地:生長於溪邊。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槲蕨

2020/06/14 09:11


▲婆婆橋 20200614 槲蕨

主要特徵


槲蕨的葉片有兩種:一般葉較長,為一回羽狀深裂;腐植質收集葉為一回羽狀深裂,初生時為綠色,漸漸轉為褐色;用來收集水份及枯葉、昆蟲屍體等腐植質以維持生存。

大形著生性蕨類,根莖粗,根莖長而橫走,被褐色披針形鱗片。葉二形,疏生,「營養葉」長,具柄,腐植質「收集葉」卵圓形,幾乎無柄;莖上密被卵形、一回羽狀分裂之腐植質收集葉,初生時綠色,很快轉為褐色;一般葉(營養葉)之葉柄基部具關節,葉片三角狀披針形,一回羽狀深裂;葉脈網狀,網眼內具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密布在裂片中脈與葉緣之間。

近似物種


容易混淆的近似兩種蕨類:
崖薑蕨:羽葉較直挺。近基部葉片披針形,呈心形緊貼根莖。孢子囊群呈橢圓形多。
槲蕨:羽葉多波浪狀。腐植質「收集葉」卵圓形,幾乎無柄。孢子囊群呈圓形居多。

用途


藥用(補腎)。

基本資料


和名:ハカマウラボシ(袴裏星)<Drynaria fortunei.>
注音:槲(ㄏㄨˊ)蕨
學名: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簡誌:屬特徵:大形著生性蕨類,根莖粗,密佈鱗片,葉二形,營養葉長,具柄,腐植質收集葉卵圓形,幾乎無柄。 種特徵:具獨立卵圓形,一回淺裂的腐植質收集葉。孢子囊群位於寬披針形葉片的上段羽片。羽片末端略尖,最寬處在基部。
別名:觀音橋、爬岩、骨碎補、槲蕨<中国植物志:Drynaria roosii Nakaike>
原產地:中國大陸、泰國、中南半島,台灣中部及北部中、低海拔地區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崖薑蕨

2020/01/11 15:42


▲紅河谷 20200111 崖薑蕨

主要特徵


大形著生性蕨類,根莖粗大,匍匐狀,密生褐色鱗片。葉緊密排列,不具葉柄;葉片披針形,一回羽狀分裂,革質,基部呈心形緊貼根莖;葉片上段羽狀深裂,裂片長三角形,末端尖;下段裂片三角形至橢圓形,末段鈍尖或圓;裂片與葉軸或裂片彼此之間易分離;葉脈明顯,裂片之主側脈相互平行,其間密布多排網眼,網眼中具分叉之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無孢膜。

近似物種


容易混淆的近似兩種蕨類:
崖薑蕨:主軸無柄。羽葉較直挺。近基部葉片披針形,呈心形緊貼根莖。孢子囊群呈橢圓形多。
槲蕨:主軸有柄。羽葉多波浪狀。腐植質「收集葉」卵圓形,幾乎無柄。孢子囊群呈圓形居多。

基本資料


英文名:Rock-ginger Fern
和名:カザリシダ(飾羊歯)<Aglaomorpha coronans>
學名:Pseudodrynaria coronans (Mett.) Ching
簡誌:葉柄下部羽片漸短,翅漸寬,基部呈片狀。上段羽片末端尖窄,下段末端圓、寬,最寬處皆在基部。
別名:岩薑、骨碎補、假猴薑、穿石劍、崖蕨、崖姜<植物智:Aglaomorpha coronans (Wallich ex Mettenius) Copeland>
原產地:中國大陸、印度、尼泊爾、中南半島至馬來西亞,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可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石葦

2019/09/22 11:24


▲草湳 20190908 生長在榕樹上的石葦


▲草湳 20191012 具有星狀毛的石葦幼葉

主要特徵


葉遠生,單葉,全緣,披針形,肉質至革質;正面為綠色,幼葉背面為銀褐色且密生星狀毛。具有直徑約0.3公分的長橫走莖,密被褐色之披針形鱗片。藥用(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治淋痛,尿血,尿道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

石葦為水龍骨科石葦屬草本蕨類植物,根莖長而橫走,徑約 0.3 公分,圓柱形,密布披針形鱗片。葉遠生,但常成片出現;全緣之單葉,肉質至革質,背面密生星狀毛;葉柄長約 10 公分,基部有關節,葉片披針形,長 15~20 公分,寬 4~5 公分,最寬處靠近基部;葉脈網狀,葉軸及其主側脈清晰可見。孢子囊群圓形,不具孢膜,密生於葉背中上段。

基本資料


和名:ヒトツバ(一つ葉)<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
學名: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
簡誌:葉柄3?5 cm,長走莖,同型葉,葉披針形,基部楔形,頂端漸尖, 10~15 cm長,2 cm寬,側脈可見。孢子囊群密佈葉背中上段。
別名:小石葦、石劍、飛刀劍、石皮、金星草、石蘭、生扯龍、石韦<中国植物志: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原產地:中國大陸、日本、中南半島、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槭葉石葦

2017/12/11 06:16


▲觀霧國家公園

主要特徵


掌狀深裂,裂片尖端漸尖形,基部楔形,裂片邊緣全緣,或略呈波狀緣;上表面被散生鱗片,下表面密被星狀毛,葉片厚硬質,葉脈不明顯,僅近葉基處較明顯,葉脈結合成網狀,網眼內有游離小脈。

用途


藥用(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治淋痛,尿血,尿道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

基本資料


學名:Pyrrosia polydactylis (Hance) Ching
簡誌:短走莖,柄長,15?30 cm,基部楔形,掌狀裂,主脈可見,孢子囊群密佈葉背。
別名:掌葉石葦, 崖生石葦、槭叶石韦<中国植物志:Pyrrosia polydactyla (Hance) Ching>
原產地:台灣全境山麓至低至中海拔山區,著生於林下空曠處或林緣之樹幹上或岩壁上。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進入閱讀更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