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蕨

2023/02/18 14:13


▲二子坪 20230218 在大樹上著生的瓶蕨,今年似乎長的不是很好


▲二子坪 20230218 瓶蕨,營養葉葉表


▲二子坪 20230218 瓶蕨,孢子葉葉背,可以看見孢子囊群,孢膜管狀

主要特徵


營養葉為一回羽狀複葉,羽片之邊緣為淺裂或呈圓齒狀。孢子葉的羽片具有不規則的深鋸齒緣。瓶蕨利用葉面來吸收空氣和水份,它們通常生長於不時有雲霧漂渺的潮溼山區,台灣北部有氣候上的北降現象,所以在北部低海拔地區也可見到。

根莖長橫走狀,被覆深褐色多細胞毛;葉間距長,具短柄;葉片長10-40cm,寬約2-3cm;營養葉一回羽狀複葉,羽片邊緣淺裂或具圓齒,孢子葉之羽片則具不規則深鋸齒緣;葉脈明顯可見,二叉分支;葉軸有翅,背面散生線形褐色多細胞毛;孢子囊群位於裂片頂端,僅基部陷於葉肉中。孢膜管狀,開口處截形,不成擴大狀,孢子囊拖外露。

基本資料


和名:ツルホラゴケ(蔓洞苔)<Vandenboschia auriculata (Blume) Copel.>
學名:Vandenboschia auriculata (Blume) Copel.
簡誌:長攀爬,半著生性,多生長在樹幹上,根莖具暗褐色多細胞毛,一回羽葉,葉柄4mm長以下,葉身10~40cm,主脈二叉,羽軸有窄翅。
別名:瓶蕨、耳叶瓶蕨<中国植物志:Vandenboschia auriculata (Bl.) Cop.>
原產地:中國大陸、喜馬拉雅、日本、琉球、印度、泰國,臺灣中海拔地區較潮濕之森林環境中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團扇蕨

2021/10/15 12:50


▲信賢步道 20211015 岩石上的團扇蕨


▲信賢步道 20211015 團扇蕨,孢膜管狀,具翅,先端略為二瓣裂,開口喇叭狀(近攝)

主要特徵


膜蕨科,至少從三疊紀(約2.51億至2.01億年前)以來就存在的蕨類植物。一般不具根,葉通常很小,葉片膜質,幾乎都是只有一層細胞組成。在台灣的蕨類中,膜蕨科有2屬近40多種。

根莖細長,無根,但被有褐色毛;葉柄長0.5-1.5cm,無翅,葉片扇形至圓形,徑約1cm,多回二叉分裂之單葉;葉脈二叉分支。脈上有腺毛,不具假脈。

基本資料


英名:tiny bristle fern
和名:ウチワゴケ(団扇苔)<Crepidomanes minutum (Bl.) K. Iwats.>
學名:Gonocormus minutus (v. d. Bosch) Bak.
簡誌:無描述。
別名:廣東團扇蕨、團扇蕨、節節團扇蕨、团扇蕨《植物智:Gonocormus minutum (Blume) K. Iwats.》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