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黃芩(耳挖草)

2025/03/28 12:54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印度黃芩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印度黃芩,葉表,有毛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印度黃芩,葉背,有毛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印度黃芩,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印度黃芩,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印度黃芩,花側面

主要特徵


花果期 2~6 月。從低海拔到中高海拔均可見,花色隨高度而變深。花落果成,小堅果掉後,耳挖形盾片空留枝上。故有耳挖草之別稱。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向下生出多數簇生的纖維狀根,向上生出 1 至多數莖。莖高 12~28 公分,上升直立,四稜形,粗約 0.1~0.12 公分,通常帶暗紫色,被微柔毛,尤以莖上部及沿稜角為密集,不分枝或多分枝。葉草質至近堅紙質,心狀卵圓形或圓狀卵圓形至橢圓形,長 1.5~2.6(3)公分,寬 1.2~2.3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圓形、淺心形至心形,邊緣密生整齊圓齒,兩面被微柔毛或糙伏毛,尤以下面為甚;葉柄長 0.4~1.4(2.8)公分,腹平背凸,密被微柔毛。花對生,在莖或分枝頂上排列成長 4~8(12)公分的總狀花序;花梗長 0.25~0.3 公分,與序軸均被微柔毛;最下一對苞片葉狀,卵圓形,長達 1.7 公分,邊緣具圓齒,其餘苞片均細小,卵圓形至橢圓形,長 0.3~0.6 公分,寬 0.1~0.25 公分,全緣,無柄,被微柔毛。花萼開花時長約 0.25 公分,被硬毛及微柔毛,果時十分增大,盾片花時高約 0.15 公分,果時豎起,增大一倍。花冠藍紫色,長 1.4~1.8 公分,外疏被微柔毛,內面僅唇片被短柔毛;冠筒前方基部膝曲,其後直伸,向上逐漸增大,至喉部寬約 0.45 公分;冠簷 2 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圓狀卵圓形,兩側中部微內縊,先端微缺,具深紫色斑點,兩側裂片卵圓形。雄蕊 4,二強;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具小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4 裂。成熟小堅果栗色或暗褐色,卵形,長約 0.1 公分,徑不到 0.1 公分,具瘤,腹面近基部具一果臍。花果期 2~6 月。

近似物種


多年生草本;葉多鈍圓鋸齒緣。穗狀或總狀輪生聚繖花序;花萼筒狀,稍二唇或先端近平截,上方具一明顯盾片;花冠筒狀,近基部膝曲,二唇,上唇非常寬卵形,凹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2強,花藥一對2室,另一對1室;子房深4裂,花柱基生。小堅果球形。(簡誌:黃芩屬)

葉狹卵形,窄於1 cm,無毛:向天盞
葉卵形至寬卵形,廣於1 cm,至少背面脈上有毛。
├ 葉兩面有毛:田代氏黃芩
├ 葉表面無毛。
│ ├ 葉背僅脈上被毛:南臺灣黃芩
│ └ 葉背面全部有毛:布烈氏黃芩
└ 葉柄長於1 cm
 ├ 葉兩面密被毛:印度黃芩
 └ 葉僅背面脈上有毛:臺灣黃芩

基本資料


學名:Scutellaria indica L.
簡誌:多年生草本;葉多鈍圓鋸齒緣。穗狀或總狀輪生聚繖花序;花萼筒狀,稍二唇或先端近平截,上方具一明顯盾片;花冠筒狀,近基部膝曲,二唇,上唇非常寬卵形,凹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2強,花藥一對2室,另一對1室;子房深4裂,花柱基生。小堅果球形。(簡誌:黃芩屬)
葉卵形至寬卵形,廣於1 cm,至少背面脈上有毛。葉柄長於1 cm。葉兩面密被毛。
別名:立浪草, 印度黃芩, 耳挖草、韩信草<植物志:Scutellaria indica L.
原產地:中國大陸產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河南,陝西,貴州,四川及雲南等地;生於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朝鮮,日本,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臺灣等地也有。台灣北部中低海拔山區。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向天盞

2025/03/28 12:02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向天盞,株高約20-30cm。基部分枝。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向天盞,穗狀輪生聚繖花序頂生。花斜向半邊,故稱半邊蓮。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向天盞,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向天盞,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向天盞,花苞與花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28 向天盞,花序與花,花冠長筒狀,2唇,上唇凹缺,下唇3裂。

主要特徵


向天盞因葉對生,層層如燈盞,故名向天盞,又因花排列成一側如牙刷,又名牙刷草,花對生,花朝向同一側開展,因而又名半枝蓮。向天盞為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鬚狀,莖直立,高 20~40 公分。葉對生,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0.7~3.2 公分,寬 0.4~1.5 公分,基部截形或心臟形,先端鈍形,疏鋸齒緣,莖上部葉幾無柄。偏向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輪 2 花並生;苞片披針形,具緣毛,花梗密生粘液性短毛;花萼鐘形,2 唇裂,一側附有盾片;花冠淺藍紫色,管狀,2 唇裂,上唇盔狀,3 裂,兩側裂片齒形;雄蕊 4 枚,2 強;子房 4 裂,花柱 2 裂。小堅果球形。花期春、夏季間。

近似物種


多年生草本;葉多鈍圓鋸齒緣。穗狀或總狀輪生聚繖花序;花萼筒狀,稍二唇或先端近平截,上方具一明顯盾片;花冠筒狀,近基部膝曲,二唇,上唇非常寬卵形,凹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2強,花藥一對2室,另一對1室;子房深4裂,花柱基生。小堅果球形。(簡誌:黃芩屬)

葉狹卵形,窄於1 cm,無毛:向天盞
葉卵形至寬卵形,廣於1 cm,至少背面脈上有毛。
├ 葉兩面有毛:田代氏黃芩
├ 葉表面無毛。
│ ├ 葉背僅脈上被毛:南臺灣黃芩
│ └ 葉背面全部有毛:布烈氏黃芩
└ 葉柄長於1 cm
 ├ 葉兩面密被毛:印度黃芩
 └ 葉僅背面脈上有毛:臺灣黃芩

基本資料


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簡誌:無描述。
別名:半枝莲<植物志: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原產地:中國大陸、喜馬拉雅山。台灣全境平野溼潤地、田畔、溝旁自生。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田代氏黃芩

2020/10/17 13:43


▲台北植物園 20201017 田代氏黃芩


▲台北植物園 20201017 田代氏黃芩,花

主要特徵


南台灣及東部有少數族群,北部難得一見。辨別的主要依據在於葉柄長短、葉面是否具毛以及花的喉部是否具有斑點有多項特徵。

相關小常識


《說文解字.艸部》:「芩,艸也。」

近似物種


多年生草本;葉多鈍圓鋸齒緣。穗狀或總狀輪生聚繖花序;花萼筒狀,稍二唇或先端近平截,上方具一明顯盾片;花冠筒狀,近基部膝曲,二唇,上唇非常寬卵形,凹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2強,花藥一對2室,另一對1室;子房深4裂,花柱基生。小堅果球形。(簡誌:黃芩屬)

葉狹卵形,窄於1 cm,無毛:向天盞
葉卵形至寬卵形,廣於1 cm,至少背面脈上有毛。
├ 葉兩面有毛:田代氏黃芩
├ 葉表面無毛。
│ ├ 葉背僅脈上被毛:南臺灣黃芩
│ └ 葉背面全部有毛:布烈氏黃芩
└ 葉柄長於1 cm
 ├ 葉兩面密被毛:印度黃芩
 └ 葉僅背面脈上有毛:臺灣黃芩

基本資料


注音:田代氏黃芩(ㄑㄧㄣˊ)
學名:Scutellaria tashiroi Hayata
簡誌:葉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5-35 mm,寬5-25 mm,基部心形至鈍形,先端鈍形,鈍齒緣,兩面有毛;葉柄長2-8 mm。
別名:
原產地:台灣東部低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易受害。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