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望子
2025/07/17 12:05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葉序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葉表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葉背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花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果莢,皮脆薄,內含柔軟褐色果肉及少許硬纖維,併有種子數粒
▲台北慈濟醫院 20250717 羅望子,樹幹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樹皮暗褐色,老幹具有不規則之裂痕,小枝帶紅褐色,具皮孔。葉為偶數羽狀複葉,具葉柄,柄長 0.5~2 公分,葉長 8~15 公分,寬 4~6 公分;小葉 8~15 對,無柄,小葉片長約 1.5 公分,寬約 0.35 公分,長橢圓形,葉基歪斜,葉尖鈍,葉緣為全緣。花序為總狀花序,花 5~12 朵,腋生;花徑約 3 公分,黃色而帶有紫紅色線紋;苞片 2 枚,黃褐色,早落;花萼倒圓錐形,4 裂,裂片披針形◎哇瓣 5 片,中央 3 片相當於旗瓣與翼瓣;旗瓣呈帽形,邊緣具有皺褶,外側基部背毛;翼瓣卵形,龍骨瓣退化為鱗片狀;單體雄蕊,僅 3 枚完全,其他均退化為刺毛。萊果圓筒狀略圓胖、長橢圓形,長 7~20 公分,徑約 2.5 公分,黃褐色;內有黑褐色種子 5~6 粒,形態不一。果期 11月,在成大則為 2~4月成熟。果皮脆薄,內含柔軟褐色果肉及少許硬纖維,併有種子數粒。
用途
食用(果實可直接取食,味酸略似烏梅)
藥用(果實:清熱解暑,和胃消積。治署熱食慾不振,姙娠嘔吐,小兒疳積,便秘,腹瀉)
基本資料
學名:Tamarindus indic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酸豆<植物志:Tamarindus indica L.>
原產地:非洲熱帶之尼羅河流域及亞洲南部熱帶地區,台灣於 1895 年從印度引進。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