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尖小毛蕨(突尖毛蕨)

2022/10/01 13:44


▲陰陽海 20221001 長在廢棄民家磚牆上的突尖小毛蕨


▲陰陽海 20221001 突尖小毛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頂羽片位置:微距)


▲陰陽海 20221001 突尖小毛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頂羽片位置:微距)


▲陰陽海 20221001 突尖小毛蕨,近基部的走莖

主要特徵


小毛蕨有一近似種,其頂羽片特長,側羽片末端突尖—而非小毛蕨的長漸尖;葉色較為翠綠,也較小毛蕨硬也較易斷,小毛蕨脈型2對,孢膜圓腎形,長在小脈末端。本變種除了葉型與小毛蕨不同外,脈型上似乎與原變種無太大差異。

近似物種


小毛蕨:孢子囊群成熟期間,小毛蕨脈型1-2對。孢子囊群,數量較多,孢膜圓腎形,其中一對或一個長在人字脈交會處,較大。
突尖毛蕨:孢子囊群成熟期間,小毛蕨脈型2對。孢子囊群,數量較少,孢膜圓腎形,其中一對或一個長在人字脈交會處,較小。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Nakai var. kuliangensis Ching(有同物異名)
簡誌:叢生,植株小,約25~30 cm,側羽片僅2~6對左右,頂羽片極長,可達葉身的一半。最長的小羽片在羽片末端1?2對,致羽片呈長方形至梯形。 在臺灣植物誌所指的Christella acuminata (Houtt.) Lev. var. kuliangensis (Ching) Kuo 突尖小毛蕨,應為本種。而該書所指之 Christella ensifera (Tagawa) Holtt. 微縮小毛蕨應為latipinna (Benth).
别名:突尖小毛蕨、突尖毛蕨、渐尖毛蕨<植物智: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Nakai>
原產地:中國、台灣、日本均有。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梳毛蕨(寛羽小毛蕨)

2019/04/28 12:50


▲大溝溪 20190428 寛羽小毛蕨

主要特徵


小型植物,高20-25厘米。根狀莖短,橫臥或斜升,先端及葉柄基部疏被鱗片;鱗片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漸尖頭,深棕色。葉簇生;葉柄長5-6厘米,粗1米,淡禾稈色,疏生短柔毛;葉片長15-22厘米,中部寬5-8厘米,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略變狹,二回羽裂;側生羽片4-6對(間或只有2對)幾無柄,近對生。斜展(或基部的對生,略斜向下),相距1.5-2厘米,下部2-3對略縮短,基部一對成三角狀耳形,長僅1厘米,中部羽片長3-5厘米,中部以上最寬,約1厘米左右,披針形,短漸尖頭,基部近圓截形或闊楔形,對稱,邊緣淺裂不到1/3,形成三角形粗大鋸齒,短尖頭;頂生羽片特長,約11厘米,基部寬2-2.5厘米,披針形,漸尖頭,基部為不等的圓楔形,柄長5-8毫米,深羽裂達2/3-1/ 2;裂片15-18對,三角狀披針形,急尖頭,彼此密接。葉脈兩面清晰,側脈在頂生羽片的裂片上7-9對,平展,基部一對出自主脈基部以上,其頂端交結成三角形網眼,並自交結點伸向缺刻下的透明膜質聯線,第二對側脈伸達缺刻,第三對伸達缺刻稍上處的葉邊;側生羽片上的側脈僅3-4對,基部一對出自遠離主脈基部以上,以致其先端交結成梯狀三角形網眼,第二對起側脈圖式和頂生羽片相同。葉紙質,乾後綠色,上面近光滑,下面沿葉軸、羽軸及主脈有一二短柔毛及橙紅色的球形腺體,脈間疏生極短柔毛。孢子囊群圓形,通常僅生於基部一對側脈的近先端,彼此接近,成熟時往往匯合,或生於第二對側脈中部以上,在羽軸兩側各排成1-2列,但在頂生羽片上每裂片約3對;囊群蓋小,厚膜質,深棕色,上面密生短柔毛,宿存。<根據植物智>

近似物種


頂羽片較長,具小毛蕨脈型,孢子囊群分布位置等近似的植物的比較:
野小毛蕨:羽片裂片未至1/2。基部羽片漸縮(縮1/2以上)有密毛。葉片及葉軸毛較長。葉面較暗沈。腎形孢膜毛較長。
寛羽小毛蕨:羽片裂片未至1/2。基部羽片漸縮(縮1/2以上)有密毛。葉片及羽軸毛較短。葉面較光澤。腎形孢膜毛較短。
小毛蕨:羽片裂片至1/2左右。基部羽片無縮或短縮(縮不多)。葉片及羽軸毛較短。葉面較暗沈。腎形孢膜毛較短。匍匐莖。

小毛蕨類群中,依照基部羽片特徵再分三大類(福星花園):
小毛蕨、廣葉毛蕨:基部羽片不縮或輕微短縮者有密毛。
野小毛蕨寬羽小毛蕨:基部羽片漸縮。
密腺小毛蕨、小密腺小毛蕨:基部羽片突縮成耳狀。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subpubescens (Bl.) Ching
簡誌:無描述。
別名:梳毛蕨(特生中心)、寬羽小毛蕨、寛羽小毛蕨(福星花園自然攝影中心)、宽羽毛蕨(海南植物志:Cyclosorus latipinnus (Benth. ) Tard.-Blot)
原產地:中國植物誌:產浙江(蒼南)、福建(南平、福州)、廣東(廣州,白雲山)、香港、海南(萬寧)、廣西(陵樂、大明山、南寧)及貴州南部。生溪邊或山谷石縫中,海拔30-320米。印度、斯里蘭卡、越南、馬來西亞、波利尼西亞及菲律賓均有分佈。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薄葉梳毛蕨

2019/04/06 12:24


▲虎山步道 20190406 薄葉梳毛蕨

主要特徵


莖短而直立,葉叢生,莖及葉柄具淡褐色之卵形鱗片;葉片倒披針形,長50-100cm,寬10-25cm,二回羽狀分裂;羽片披針形,長2-10cm,寬0.7-2cm;頂羽片顯著,基部羽片在往下漸縮成耳狀;裂片側脈6對以下,游離,相鄰兩裂片最基部1對側脈連結,成小毛蕨脈型;孢子囊群圓形,著生在側脈上,孢膜圓腎形,具毛。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papilio (Hope) Ching
簡誌:莖直立,葉柄基部有鱗片,葉身倒披針形,比柄長,下羽片漸短,小毛蕨脈。
別名:縮羽小毛蕨、蝶状毛蕨<植物智:Cyclosorus papilio (Hope) Ching>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鐵毛蕨(毛蕨)

2018/09/05 09:37


▲北科大 20180905 頂羽片與側羽片同型

主要特徵


生長在淡水沼澤等濕地環境,但通常只有根莖,最多僅葉柄基部在水裡,濕地型蕨類。長可達30公分,基部呈黑色。遠生,革質,二回羽狀分裂。頂羽片與側羽片同型,具有小毛蕨脈形。孢子囊群著生於羽片邊緣,孢膜圓腎形。保育等級(接近威脅)。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
簡誌:無描述。
別名:鐵毛蕨、毛蕨、间断毛蕨、不育带毛蕨(中國植物誌: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 H. Ito)
原產地:廣佈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向北經日本至韓國(濟州島)。台灣各地低海拔至沿海平地均有分布。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小密腺小毛蕨

2017/11/15 22:25


▲大溝溪

主要特徵


葉片下表面被無柄筒狀黃色腺體,孢子囊堆兩兩著生於葉脈兩側。

近似物種


小毛蕨類群中,依照基部羽片特徵再分三大類(福星花園):
小毛蕨、廣葉毛蕨:基部羽片不縮或輕微短縮者有密毛。
野小毛蕨寬羽小毛蕨:基部羽片漸縮。
密腺小毛蕨、小密腺小毛蕨:基部羽片突縮成耳狀。

基本資料


學名:Cyclosorus subaridus Tatew. & Tagawa
簡誌:長走莖,柄8~12 cm,基部有鱗片。下羽片漸縮至基部。最下羽片耳狀,三角形。長走莖,葉柄,基部黑。葉形變化大,小毛蕨脈形。
別名:寬羽毛蕨、擬密毛毛蕨、梳毛蕨
原產地:分布中國、日本南部及琉球,本省全省有產,通常生長在低海拔山區森林地帶。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