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葉表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葉背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花序
▲陽明山 20240303 小葉桑,雌株,花,雌花序長2-2.5 cm
主要特徵
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枝條沒有毛但有皮孔(增加氣體交換用)。葉互生,具柄,三出脈,葉片卵圓形或寬卵形,長 7~15 公分,寬 4.5~8 公分,先端尖或長尖,基部近心形。葉子形狀變化大,葉緣有鋸齒有時裂有時不裂,膜質但表面粗糙;花雌雄異株,雄花為下垂的葇荑花序,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花柱有毛柱頭 2 裂;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普通稱它為 「桑葚」,可生食。樹皮灰白色,常有黃褐色的皮目作為通氣用。
喬木。花單性,一般雌雄異株,也有雌雄同花或雌雄同株異花的可能。
用途
養蠶(葉)。食用(果可生食,製果汁蜜餞等)。藥用(葉:清熱解毒。治感冒咳嗽;根或根皮:瀉肺火,利尿。治肺熱咳嗽,水腫)。
基本資料
和名:ヤマグワ(山桑)<Morus bombycis>
學名:Morus australis Poir.
簡誌:中型喬木或灌木。葉卵形,膜質,先端尾尖,基部圓或心形,尖鋸齒緣,有時微裂,長達15 cm,寬6-9 cm,兩面近光滑或被疏軟毛,葉柄長1-2 cm。雄花序長1.5-3 cm;雌花序長2-2.5 cm。
別名:小桑樹、小葉桑、桑樹
原產地:中國、韓國、日本、琉球群島、印度、印尼及台灣亦有產。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分佈。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龍洞岬灣 20220123 桑樹,雄株(雌雄異株)
▲龍洞岬灣 20220123 桑樹,雄株,雄花下垂
主要特徵
灌木。
食用(果實為雌花的多花聚合果,成熟時呈紫黑色,稱為「桑椹」,含維他命A、C,可生吃或製成果醬及蜜餞)。藥用(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枝:袪風清熱,通絡,利關結。治肩臂關節酸痛麻木;果:滋陰補腎,養血袪風;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治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痛頭暈,目赤昏花,水腫,咽喉腫痛等;桑椹:補血滋陰,生津潤燥,補肝益腎。治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髮鬚早白,津傷口渴,精神衰弱等;根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治肺熱咳嗽,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根:治風濕,高血壓;桑白皮:平喘,行水,利尿,降壓。治肺熱喘咳,水腫)。也有人做蜜餞、果醬等。
依農委會微管束簡誌所述,台灣野生的桑科桑屬僅有「小葉桑(Morus australis Poir.)」一種,據資料顯示民間種植的桑屬多為桑樹(Morus alba Linn.)或矮生種桑樹之食用品種。
用途
桑樹的果實為多花果,成熟時紫紅色,汁多而甜,常見鳥類取食。
嫩葉細切後燙熟,加調味料食用或和在麵粉漿內油炸,味佳。成熟果實可生食或製成果醬果汁等。枝葉煮水喝,具解暑清涼作用。葉可以養蠶。
樹皮可以作為造紙原料或是作成繩索利用。桑樹含有許多有效成分,
根部表皮有一層薄薄的白皮,叫做『桑白皮』可以當藥用(支氣管炎、氣喘、止咳、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等有效)。果實成份經分析得知含糖份約5-6 Brix,氨基態氮14.0mhg/100g,磷酸根42.0mg/100g,灰分0.475 % ,果榶0.79 % 及葡萄糖0.8 % ,並含有維他命A、B1、B2、C等。依據中國藥典記載,桑椹的藥性溫和,能補肝益氣、養血生津,長久食用不但可以明目、補血,並能使頭髮烏黑有光澤,傳統的中國醫學用它來治療血虛、便秘、頭髮及頭暈目眩等疾病,因桑椹實在是一種優良的保健食品。
適於庭植或大型盆栽,葉子可養蠶,果實可食用或供釀酒。桑椹通常以外觀顆粒大者肉較厚,紫紅色者較成熟,糖份高。
基本資料
學名:Morus alb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桑(本草經),家桑(四川),桑樹(通稱),黃桑、荊桑、白桑、桑材仔、蠶仔葉樹、桑葉、冬桑葉、蠶桑、蠶仔樹、鹽桑仔、娘仔桑、蠶仔桑
原產地:台灣遍生中低海拔山地及平原,被廣種為養蠶用食料及採果用桑樹。栽培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