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藥豇豆

2025/03/03 12:12


▲台北植物園 20241208 腺藥豇豆


▲台北植物園 20241208 腺藥豇豆,葉序,三出複葉


▲台北植物園 20241208 腺藥豇豆,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208 腺藥豇豆,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50112 腺藥豇豆,花正面


▲台北植物園 2050112 腺藥豇豆,花下方側,大多數的蝶形花都是兩側對稱,並且由一枚顯眼的旗瓣(上方花瓣),一對對稱的翼瓣(左右花瓣),一對對稱的龍骨瓣(內側花瓣),以及合生的花萼構成。


▲台北植物園 2050112 腺藥豇豆,花,不知為何龍骨瓣似乎分離成兩瓣,剛好露出了中間像蝸牛的部分為龍骨瓣的內側,龍骨瓣裡頭有雄蕊(中間)與雌蕊(尾端)


▲台北植物園 2050112 腺藥豇豆,同一朵花的另外一側,花的左方為翼瓣,花的上方為旗瓣,花的中央為龍骨瓣

主要特徵


多年生藤本。莖具攀緣性,草質,纖細。三出複葉,頂小葉 菱狀卵形,長7-8 公分。花聚生於花序枝頂,蝶形花冠,紫色。莢 果線狀長橢圓形,長7-8 公分。花季為冬季約12月。

多年生草質藤本具不定根。三出複葉,具托葉及小托葉,小葉具有三出脈,側小葉歪基。

基本資料


注音:腺藥豇(ㄐㄧㄤ)豆
學名:Leptospron adenanthum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分布於泛熱帶地區,臺灣分布南部海岸地區。本種被歸類為 嚴重瀕臨滅絕的物種,過往僅分布屏東海邊,曾文溪口為新分布區 域應加以調查及保育。
保育等級:嚴重瀕臨滅絕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