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蟛蜞菊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蟛蜞菊,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蟛蜞菊,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415 蟛蜞菊,花正面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匍匐地上蔓延,上部直立,全株粗糙,微被短毛,長 20~60 公分,節處常生不定根著地。葉對生,線狀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2.5~7 公分,寬 0.6~1.2 公分,先端尖或微鈍,兩面被粗毛,全緣或鈍鋸齒緣。頭狀花序,腋生,單一,花梗長 3~15 公分,頭狀花黃色,徑 2~3 公分,為舌狀花和管狀花聚成;總苞半球形,長 0.3~0.8 公分,苞片 5 枚,略等長,長橢圓形;舌狀花,長橢圓形,鈍頭,先端 2~3 裂,雌性;管狀花位於中央,先端 5 淺裂,兩性。果為瘦果,倒卵形,具 3 稜,截頭,長約 0.35 公分。花期春至秋天。本植物台灣民間習稱黃花蜜菜,為青草茶重要原料。
用途
養殖魚類(在台南,有養蝦場用曬乾的黃花蜜菜混和乳酸菌成為養殖白蝦和虱目魚的飼料,令飼養出來的海鮮保持低鈉、低鐵但高蛋白)
西藥用(含有蟛蜞菊內酯、去甲基蟛蜞菊內酯等,為抑制雄激素以對抗前列腺癌之主要有效成分,還有抗炎、止血、治療肺炎、肝硬化等功用)。
中藥用(全草:清熱解毒,袪瘀消腫。治白喉,頓咳,百日咳,痢疾,痔瘡,跌打損傷)
基本資料
學名:Wedelia chinensis (Osbeck) Merr.
簡誌:莖匍匐狀,分枝斜升。葉紙質,線形至披針形,2-10 ´ 0.6-2 cm,全緣或為疏生齒緣,疏被粗毛。頭花單一、腋生,總梗長6-12 cm;頭花直徑約2 cm。
別名:蟛蜞菊<植物志: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 (L.) Pruski>
原產地:廣布於熱帶至暖帶;中國大陸、印度、印尼、中南半島、日本、琉球及菲律賓。台灣全境及澎湖、綠島,分佈於低海拔之溼地及田畦,亦見於海濱附近。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龍洞岬灣 20221119 岩石縫中生長的南美蟛蜞菊

▲龍洞岬灣 20221119 南美蟛蜞菊,葉表

▲龍洞岬灣 20221119 南美蟛蜞菊,葉背

▲龍洞岬灣 20221119 南美蟛蜞菊,花

▲龍洞岬灣 20221119 南美蟛蜞菊,匍匐狀蔓性莖,能節節生長,被剛毛
主要特徵
多年生草本。匍匐狀蔓性莖,能節節生長,被剛毛。葉對生,厚紙質,粗糙具剛毛,卵形或廣卵形,三淺裂,鋸齒緣,有光澤。花由舌狀花和管狀花組成,單一頂生,花梗長,黃色。採插枝法繁殖。
近似物種
蟛蜞菊屬在台灣有三種:
雙花蟛蜞菊(夏天的海邊常見開花)、蟛蜞菊(單花蟛蜞菊)與南美蟛蜞菊
用途
蜜源植物(小型的蝶類及蜂類)。
基本資料
學名:Wedelia trilobata (L.) Hitchc.
簡誌:莖匍匐而後斜升。葉稍呈肉質,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先端銳尖,葉基楔形,葉上半常三裂,裂片銳尖,葉脈明顯下陷,葉柄短於5 mm。頭花單一,直徑2-3.5 cm,具長總梗。
別名:三裂葉蟛蜞菊、美洲蟛蜞菊、維多利亞菊、穿地龍、地錦花、黃花蜜菜
原產地:北美洲(怪怪ㄉ)。常見栽培為道路旁或邊坡及覆蓋安全島的植栽。偶有逸出。歸化種。
進入閱讀更多...

▲龍洞岬海岸 20200919 雙花蟛蜞菊

▲龍洞岬海岸 20200919 雙花蟛蜞菊,花序非成雙成對,頭花3-6朵排列成繖房排列
主要特徵
草本。原本海濱都幾乎被南美蟛蜞菊取代了,在一片繁盛之中,雙花蟛蜞菊再度脫穎而出了。雖名雙花,但是不一定都是每次都長成雙花模樣。全年開花。
雙花蟛蜞菊是一種多年生匍匐性或懸垂狀的草本植物或亞灌木;常成片生長或吸附他物生長,蔓生拓植,莖可延長數公尺;延長的莖具 4 稜並被有粗毛;老莖灰白色,木質化。葉片闊卵形,先端尖銳,呈十字對生排列,長約 5~14 公分,寬約 4~8 公分,葉邊緣呈鋸齒狀;葉片厚紙質;葉柄長 1.2~2.5 公分。頭狀花序,長於枝條的頂端,一般有 3~6 枚,徑約 1.6~3.0 公分;花梗長短不一,約 1.5~5.5 公分長;頭狀花序外圍的舌狀花約 6~15 枚,僅有一輪(一圈)黃色舌狀花,花冠一枚,長橢圓形,長約 0.8~1.3 公分,先端 2~3 裂,不具生殖能力;筒狀花(管狀花)黃色,位於花序中央,具生殖能力的,花冠僅約 0.5 公分,先端 5 裂,呈螺旋狀排列,開花次序是由外向內開放。瘦果通常呈 3~4 角型,起初為黃綠色,成熟時轉為棕褐色。生草地、林下或灌叢中,海岸乾燥砂地上也時常可見。
近似物種
蟛蜞菊屬在台灣有三種:
雙花蟛蜞菊(夏天的海邊常見開花)、蟛蜞菊(單花蟛蜞菊)與南美蟛蜞菊
基本資料
學名:Wedelia biflora (L.) DC.
簡誌:亞灌木,莖4稜形,全株被伏貼的粗毛。葉厚紙質,闊卵形,葉緣齒狀,三出脈,葉柄長1.2-2.3 cm。頭花3-6,直徑2-3 cm,總梗長1.5-5.5 cm;舌狀花1層,花冠黃色。瘦果3稜。
別名:九里明、孪花菊<植物智:名称已修订,正名为:孪花菊 Wollastonia biflora >
原產地:印度、 中南半島、菲律賓、澳洲、日本、太平洋諸島、中國華南地區及熱帶非洲。草地、林下或灌叢中,海岸乾燥砂地上也時常可見。台灣分佈於海濱。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