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葉表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葉背
▲二子坪 20240831 睫穗蓼,花序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 20~60 公分,莖多分枝,直立,下部橫臥或斜上生長,常在節上長根。單葉,互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長 2~8 公分,寬 1~2.5 公分,闊披針形,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基楔形,葉漸尖形,膜質,上下表面被毛,葉緣具纖毛;托葉鞘長 0.5~0.8 公分,圓筒形,邊緣具纖毛,幾與葉鞘等長。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2~5 公分,頂生或腋生,具數個花穗,直立,花密生;花梗長與葉鞘相近;苞片上纖毛比花長;花被長 0.2~0.3 公分,粉紅色或紫紅色。果實為堅果,長 0.2~0.3 公分,三稜形,黑色,具光澤。
在「蓼屬」中特徵:葉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花序穗狀。莖及總花梗不具有柄腺毛。莖具疏至密毛。莖光滑。花苞緊密覆瓦狀排列。葉寬於1cm。葉基尖至漸尖。
用途
藥用:(活血袪瘀,消腫止痛。治痢疾,腫瘍,腸炎,菌痢,無明腫毒,陰疳,瘰癧,毒蛇咬傷,風濕痹痛)
基本資料
注音:睫穗蓼(ㄌ|ㄠˇ)
和名:イヌタデ(犬蓼)<Persicaria longiseta (Bruijn) Kitag.>
學名:Polygonum longisetum Bruijn
簡誌:莖光滑。葉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具疏短毛。葉鞘管狀,具緣毛。花序穗狀,小花密集排列;花苞具長緣毛。花白至粉紅色。
別名:假長尾蓼、馬蓼、牛耳朵菜、大蓼
原產地:中國南部、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地區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陰陽海 20231119 生長在岩壁上的火炭母草
▲陰陽海 20231119 火炭母草,葉表
▲陰陽海 20231119 火炭母草,葉背
▲陰陽海 20231119 火炭母草,花序與花
主要特徵
本品全長約 30~100 公分。莖扁圓柱形,有分枝,節稍膨大,下部節上有褐色須根,淡綠色或紫褐色,嫩枝紫紅色,無毛,有細線棱;質脆,易折斷,斷面灰黃色,疏鬆,常中空。葉多卷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卵狀長圓形,長 5~10 公分或過之,基部截形或稍圓,全緣,上面暗綠色,有淡紫色斑塊。下面色較淺,兩面近無毛;托葉鞘筒狀,膜質,抱莖。無臭,味酸、微澀。在台灣的路旁,很難不見到火炭母草,他可從平地一直生長到海拔2500公尺高的山地,而且四季都可見到他白中略帶黃的小花,小巧可愛,花落後的果實,可以直接採食。而他的嫩葉可是民間用藥的一種,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及腰酸背痛,據說療效非常好,如果浸酒的話,還可以消腫毒!至於根,則可以消炎、鎮咳及通經。
近似物種
到現在為止的紀錄中,葉子三種不同紋路,但是簡誌裡面卻無記載。白中略帶黃的小花。花後的果實,外表呈透明狀。分佈自低海拔到高山都有,紋路也可能因為棲地環境而不同。另外一種生長在中海拔地區葉基有耳狀托葉,看起來十分像的耳葉火炭母草。
用途
藥用(全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明目退翳。全草治跌打閃挫,久年傷痛,肝炎,感冒,喉炎,敷腫毒,癰疽,痢疾,腸炎,消化不良,扁桃腺炎,咽喉炎,角膜雲翳,白喉,百日咳,子宮頸炎,霉菌性陰道炎,皮膚炎,濕疹,白帶,乳腺炎,癤腫,小兒膿疱瘡,毒蛇咬傷)。
基本資料
英文名:Rice Saartweed,Southern Smartweed,Chinese Knotweed
和名:ツルソバ(蔓蕎麦)<Persicaria chinensis (L.) H.Gross>
學名:Polygonum chinense L.(有同物異名)
簡誌:莖光滑至具疏毛。葉卵狀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基截形,光滑至脈具疏毛。葉鞘管狀,斜截形, 無緣毛。花序分枝頭狀。花被花後藍黑色肉質狀,外圍透明狀。
別名:冷飯藤、清飯藤、剩飯藤、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
原產地:中國南部、菲律賓、印度等地均有出產。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地區,極為常見。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三貂嶺 20201101 花蓼
▲三貂嶺 20201101 花蓼,花,小花的梗外露,果實已經露在花被外了
主要特徵
草本。葉表有毛。莖光滑。葉鞘管狀,緣毛約與葉鞘等長。小花的梗有外露,花被片白至粉紅,不具腺點。雄蕊8;柱頭3裂,花期6-9月。瘦果卵形,黑褐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果期7-10月。
莖光滑。株高15-60cm,下部分枝;葉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葉上半弧形墨色斑紋明顯,中度至密度被柔毛;葉鞘管狀,緣毛約與葉鞘等長。花序長穗狀,小花排列疏鬆至略密。小花梗凸出於苞片外。花被片白至粉紅,不具腺點;苞片漏斗狀,具緣毛;雄蕊8;柱頭3裂。
基本資料
注音:花蓼(ㄌㄧㄠˇ)
和名:ハナタデ(花蓼)<Persicaria posumbu (Buch.-Ham. ex D. Don) H. Gross>
學名:Polygonum posumbu Buch.-Ham. ex D. Don
簡誌:莖光滑。葉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中度至密被柔毛;葉鞘管狀,具緣毛。花序長穗狀,小花排列疏鬆至略密。小花梗凸出於苞片外。全島低中海拔,路邊、林緣、水邊沼澤常見。
別名:濕地蓼、叢枝蓼、腋花蓼、長尾葉蓼、丛(繁:叢)枝蓼、长尾叶蓼(植物智:Polygonum posumbu Buch.-Ham. ex D. Don)
原產地:原產於台灣、中國、韓國、日本、印尼、印度。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婆婆橋 20200614 扛板歸
主要特徵
木質藤本。穗狀花序。果實多汁可生食,味道甘甜而帶點酸味,堅果球形,看似漿果。
一年生草本,莖無毛而被有少許粉白,莖具逆刺,蔓性,善攀緣。葉互生,三角狀盾形,膜質,葉背綠白色,先端鈍,具長柄,葉柄盾狀著生,葉柄也具逆刺,並延伸至葉脈上,托葉鞘短、圓形,莖看來就像從其中心穿過(因此又名貫葉蓼)。夏季開花,花被綠白色或帶紫色,五深裂;蕊八枚,花柱三枚,穗狀花序。藍紫色的肉質花萼,真正的果實是藏在裡面。堅果球形,包被於肉質的宿存萼中,成熟時藍黑色,看似漿果。
基本資料
注音:扛(ㄍㄤ)板歸
學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L.
簡誌:莖蔓藤狀,具倒鉤刺。葉盾狀三角形,下表面中脈具倒鉤刺。葉鞘水平狀擴張,光滑無緣毛。花序單枝穗狀。花被花後呈藍紫色肉質狀。瘦果橢圓球形。
別名:三角鹽酸、退血草、老虎利、刺犁頭、犁尖草。杠板归<植物智:Polygonum perfoliatum L.>
原產地:產中國、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及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生田邊、路旁、山谷濕地,海拔80-2300米。台灣全島平地至中海拔地區普遍分布。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坪頂古圳 20191229 刺蓼的花
主要特徵
類似的植物:刺蓼、扛板歸(貫葉蓼)。日文名字為「継子の尻拭い」中文翻譯為「擦繼子屁股」,由來是壞繼母會拿這種草的葉子,來擦不喜歡的繼子的屁股;在韓國為「擦媳婦屁股草」。
刺蓼為一年生草本,莖攀援,長 1~1.5 公尺,幼莖及花軸上被細毛莖攀援,長 1~1.5 公尺,多分枝,莖略四角形,多分枝,粉紅色,具倒刺。單葉,互生,具長柄,柄長 2~7 公分,被倒刺;葉片長 2~8 公分,寬 2~7 公分,三角形或長橢圓狀三角形,葉基略呈箭形,葉尖漸尖形,膜質,綠色帶淡紅色;拖葉鞘徑約 1 公分,葉狀,腎形或近心形,抱莖。花序為頭狀花序至穗狀花序,頂生,花數朵,花穗具長花軸;花梗具腺毛;花被深 5 裂,長約 0.3 公分,裂片橢圓形。果實為堅果,徑約 0.3 公分,三角形,暗棕色。花期 2~10 月。在蓼科植物中,戟葉蓼、扛板歸和刺蓼莖上都有向下長的逆刺,前兩者的托葉鞘更是特別地擴展成葉狀,葉柄基部的托葉會變成膜質的鞘包住莖部。
用途
食用(帶酸味)。藥用(全草:解毒消腫,利濕止癢,散瘀消腫。治蛇頭瘡,頑固性癰癤,跌傷,濕疹癢痛,毒蛇咬傷,黃水瘡,帶狀皰疹,跌打損傷,內痔外痔。若在森林中被蚊蟲叮咬,可用它的葉片擣爛,塗於發癢處以止癢,幾乎原住民各族均有類似的使用方式)。
基本資料
和名:ママコノシリヌグイ(継子の尻拭い)<Persicaria senticosa>
注音:刺蓼(ㄌㄧㄠˇ)
英文名:Forest Fleece Flower
學名: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 Sav.
簡誌:莖具倒鉤刺及疏柔毛。葉三角形,基部截形向內縮成似蹄狀,具疏至密柔毛,脈具倒鉤刺;葉鞘基部管狀,上部常水平擴張。花序頭狀。瘦果三稜形。
別名:三角鹽酸、刺蓼<植物智: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
原產地:分布於東亞溫帶及暖帶地區,除了中國以外,臺灣、日本、朝鮮也有。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地區。台灣原生種。
保育等級:
進入閱讀更多...
▲新店和美山 20191019 八字蓼
主要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 70~100 公分;莖被硬毛,直立,具分枝。單葉,互生,具短葉柄,柄長 0.4~0.6 公分;葉片長 6~10 公分,寬 1~2.5 公分,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基楔形,葉尖漸尖形,上下表面被毛,下表面被腺點;脫葉鞘長 1~2 公分,圓筒形,鞘緣密被硬毛及纖毛,纖毛約為托葉鞘的 1/2 長;苞片表面光滑,漏斗狀,先端有時被纖毛。花序為穗狀花序,長 10~20 公分,頂生,纖細,花疏生,容易落下;花被 5 裂,長約 0.3 公分,綠色,上部呈紅色,密被腺點;花白色,結果期紅色。果實為堅果,長約 0.3 公分,三稜形,有條紋,灰黑色或灰棕色,稍具光澤。花期 8~9 月。
「八字蓼」的由來,到底是花序排列形似「八」,還是葉子長得像「八」,都有人說。
基本資料
和名:ボントクタデ(凡篤蓼)<Persicaria pubescens (Blume) H. Hara>
學名: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
簡誌:莖具短粗毛及腺點。葉披針形,兩面具短毛,下表面具腺點;葉鞘管狀,具緣毛。花序長穗狀,小花排列疏鬆。花被具腺點,花白色,結果期紅色。
別名:線花蓼、辣蓼、腺花毛蓼、伏毛蓼<植物智: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
原產地:中國、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及印度也有。生溝邊、水旁、田邊濕地,海拔50-2700米。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奧萬大 20161225
主要特徵
花期 6~10 月。果期 8~10 月。
多年生纏繞藤本,光滑,紫紅色,基部木質化。根莖有時肥厚,是為何首烏。葉互生,有柄及托葉鞘 2~3 公分,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葉基截形或心形,先端銳尖形,全緣,葉背帶紫紅色。夏秋開花,總狀須花序,形成大圓錐狀腋生,著多數細小白花,花萼 5 深裂,缺花瓣;雄蕊 8 枚;子房卵形,具 3 裂花柱。瘦果 3 稜卵形,花被宿存,3 外被翼延長成膜狀。
基本資料
學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var. hypoleucum (Ohwi) T. S. Liu, S. S. Ying & M. J. Lai
簡誌:莖蔓藤狀,光滑。葉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兩面光滑。葉鞘先端截形,無緣毛。花序圓錐狀。花被花後乾膜質,形成三翼狀。
別名:白雞屎藤。雞香藤。夜交藤。
原產地:全島中低海拔山區常見,多生長於路邊及林緣。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