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松

2025/03/07 12:46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羅漢松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羅漢松,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50308 羅漢松,樹枝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因果實呈青藍色被有白粉,其下有紅色肉質肥大的果托,形似羅漢佛披袈裟而得名。小枝多。單葉,螺旋排列;葉長 8~12 公分,寬 0.8~1.2 公分,線形或狹披針形,葉基銳形,邊緣略反捲,正反葉面都平滑,革質,葉脈僅中肋明顯,葉色正面濃綠,背面呈綠色,無葉柄,無葉托。單性花,雌雄異株;春季開黃綠色小花,花小顏色不明顯,雄花長約 3 公分,圓柱形,3~5 朵簇生,腋出,花藥 2 室;雌花單生,腋出。種子徑約 1 公分,球形,綠色種托膨大,橢圓形,大於種子,呈紅色。採播種或插枝法繁殖。

基本資料


學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簡誌:無描述。
別名:罗汉松<植物志: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原產地:中國大陸西南各省、日本及琉球。台灣於 1868 年由華南引入,1898 年由日本引入,1906 年由日人田代安定氏從鹿兒島引入。在台灣廣泛種植作為園藝植栽用,為重要的觀賞樹木,極為常見。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桃實百日青

2024/12/15 12:54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桃實百日青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桃實百日青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桃實百日青,葉表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桃實百日青,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桃實百日青,果實,種子單一成桃形,頂端突起歪斜,種托肥大。肉質種托紅色。


▲台北植物園 20241215 桃實百日青,樹幹,幹皮灰紅褐色

主要特徵


常綠中喬木,幹皮灰紅褐色,細長條片狀剝落,具有圓球狀頂芽。葉線形至闊線狀披針形,長 5~10 公分,寬 0.8~1.2 公分,表面綠色,背為淡綠色;先端銳尖至略鈍,邊緣略呈波浪形,新葉多亮綠略帶淡紅色。雄毬花,無柄,圓柱狀,長 2~4 公分。雄花序, 1 至 3 個簇集腋生。種子單一成桃形,頂端突起歪斜,直徑約 0.8~1.2 公分,種托肥大。肉質種托紅色,種梗長 0.5~1.1 公分,較叢花百日青略短。

桃實百日青係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中部的低海拔闊葉林中,在北山坑、蓮華池及日月潭等地可見之。因生育地遭破壞及族群遭挖採,數量持續下降,生存備受威脅。經評估列屬「瀕臨絕滅」級稀有植物。

近似物種


桃實百日青,種托肉質紅色,種梗長0.5~1.1 公分,較叢花百日青略短

用途


藥用(葉:治支氣管炎,關結炎,葉含 Ponasterone A 的昆蟲蛻皮激素,該成分與蛋白質合成、遺傳抗體與癌細胞有關)。

基本資料


學名:Podocarpus nakaii Hayata
簡誌:葉線形至線狀披針形,紙質,先端銳尖至略鈍,邊緣略呈波浪形,新葉多略帶淡紅色。雄球花1至3個簇生,無柄。種子成桃形,頂端歪。
別名:
原產地:特產台灣,然僅零星分布於南投日月潭一帶闊葉樹林中。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瀕臨絕滅。

進入閱讀更多...

小葉羅漢松

2019/07/28 10:02


▲台北植物園 20190728 小葉羅漢松的果實,尚未成熟(也像是狹葉羅漢松的特徵)

主要特徵


喬木。喜陰濕環境,常散生於闊葉樹林或生於高山矮林內,或生於岩縫間。葉線形,披針形,微彎,長 4~8 公分,先端銳或略鈍,基部漸狹窄。雄花穗狀,殆無梗,3~5 簇生葉腋。雌花梗長 0.5~1.1 公分,單生葉腋。種托肉質,長 0.8~1.5 公分,熟時鮮紅色,種實闊橢圓形,徑 0.6~0.8 公分。

用途


木材(建築和雕刻用)。藥用(根皮:活血,止痛,殺蟲。治咳血,吐血;外用治跌打損傷,疥癬)。

基本資料


英文名:Chinese Podocarpus, Maki Podocarpus
學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var. maki Siebold & Zucc.
簡誌:葉與大葉羅漢松者相似,但葉寬3-7 mm,先端銳尖至漸尖,可與之區別。
別名:罗汉松(植物智:名称已修订,正名为:短叶罗汉松 Podocarpus chinensis Wall. ex J. Forbes)
原產地:中國大陸、日本、台灣海岸山脈及花蓮近海之山區,與闊葉樹混生。台灣原生種。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