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香樹(土沈香)

2025/07/04 12:10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葉序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葉表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葉背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果實(蒴果倒卵形)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蒴果成熟時室背開裂,像是毛毛蟲絲的種托上垂吊著種子1或2顆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還吊在蒴果成熟時,種子在附屬體的頂端有一根細長的絲狀物與果瓣頂端相連,使種子懸於果瓣而不脫落


▲三重和平公園 20250704 牙香樹,樹幹

主要特徵


喬木,高4-20m。樹皮暗灰色,平滑,外皮層易剝落;小枝密被平伏的長柔毛。葉柄長4-5mm,與葉片下面均疏被長柔毛;葉片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5cm,基部寬楔形或楔形,先端漸尖或驟尖,側脈15-20對。

繖形花序腋生或頂生,單1或2個排成繖形的圓錐花序,長1.2-1.6cm,有3-8朵花;花序梗長2-3mm,與花梗、被絲托和萼片的兩面均密被黃白色的茸毛;花梗長0.7-1cm;被絲托鐘形,黃白色,芳香,長6-9mm;萼片5,卵形,與被絲托近等長;鱗片狀花瓣密被茸毛;雄蕊10,一輪,花絲長約1mm;子房卵形,密被短柔毛,2室,每室有1顆胚珠,花柱極短,柱頭頭狀。

蒴果倒卵形,長2.5-3.5cm,寬1.5-2cm,基部收窄,先端圓,具短尖,密被黃褐色短柔毛,成熟時室背開裂,裂瓣木質。種子1或2顆,倒卵球形,長7-8mm,黑褐色,頂端具短尖,基部有1.5-1.8cm長的尾狀附屬體,在附屬體的頂端有一根細長的絲狀物與果瓣頂端相連,使種子懸於果瓣而不脫落。花期:3-5月。果期:6-10月。

相關小常識


牙香樹與大戟科的土沉香混名,在台灣本種目前仍屬園藝栽培。

樹皮平滑,呈淺灰色,樹皮刮傷時會分泌樹脂(具濃郁香味)修復。市面上的沈香取其修復的部分作成香料。常見的沉香製品取材於沉香樹(Aquilaria malaccensis),不是牙香樹。

沉香的形成是樹幹或根部被真菌入侵,流出結膠樹脂,沉於土中,日久堆積,經微生物作用凝結成褐黃色固體(琥珀狀),沉香置於水中則沉,燃燒時有濃香。樹皮纖維柔韌,色白而細緻可做高級紙原料及人造棉。

牙香樹與南洋出產的品種(Aquilaria agallocha)親緣甚近,但不完全相同,故前者為稱土沉香,後者稱為沉香,由於前者產量少,故亦以前者較為矜貴。

用途


中藥材(白木香: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以及安神定志等),香料(佛教、印度教及回教等的宗教儀式中,常焚燒以沉香作的香料)。

基本資料


學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
簡誌:無描述。
別名:白木香、牙香樹、土沈香(與大戟科土沉香混名)、土沉香<植物志: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
原產地:中國產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喜生於低海拔的山地、丘陵以及路邊陽處疏林中。台灣為園藝栽培為主。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在中國列為易危品種。
參考文獻:深圳植物誌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