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樹
2025/02/26 12:01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咖啡樹
▲新店小粗坑 20210530 咖啡樹,花與花序(漸熟)
▲大埔農場 20250216 咖啡樹,果實與種子,將果實的果肉與果肉分離後,一顆果實裡面會得到兩瓣種子,上頭有種皮與膠質
▲A.PAO designSTUDIO 20250226 咖啡豆去除種皮,經過水洗或是日曬的製程,經過挑選進入烘焙的咖啡豆,最終會成為我們飲用的咖啡豆,一般有分兩種咖啡豆,味道與香氣較溫順的水洗豆(豆子中間沒有明顯白線),以及味道與香氣反差較濃郁的日曬豆(豆子中間會有白線),照片的咖啡豆為四進咖啡 陳先生所提供。
主要特徵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衣索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葉門的蘇菲主義,咖啡樹有許多種類多樣性與系品種。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
近似物種
阿拉比卡咖啡(小果咖啡):Coffea arabica L.
賴比瑞亞咖啡(大果咖啡):Coffea liberica W. Bull ex Hiern
羅布斯塔咖啡(大葉咖啡):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A.Froehner
用途
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飲用(果實含有膠質,採收後送入脫肉機,脫去果皮果肉,再發酵脫除膠質,僅存種子稱咖啡豆。再用脫殼機脫除種子果殼,並經磨光機磨去銀膜,並磨光豆面,再焙炒研末,既成精製咖啡)。
基本資料
學名:Coffea arabica L.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南亞、東亞和太平洋諸島等。外來種。
保育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