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

2025/03/07 12:33


▲台北植物園 20250303 側柏為「裸子植物」花期,雌雄同株,小孢子葉則是雄毬花,大孢子葉長的是雌毬花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側柏,葉序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側柏,葉表。葉全為鱗片狀,長 0.1~0.3 公分,交互對生。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側柏,葉背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側柏,雌毬果(雌花)正面,三對珠孔,珠孔裡會分泌透明的「授粉滴」,一旦有同種植物的花粉黏附,則珠心就停止分泌。授粉滴大約僅有0.5 mm左右,主要成分是水以及少量醣類或胺基酸


▲台北植物園 20250307 側柏,雌毬果(雌花)側面。雌毯果的各鱗片內側有裸露的胚珠,胚珠內含有卵。 受精後的胚珠即發育為裸露的毬果(種子),因此裸子植物是沒有果實的(果皮、果肉)。

主要特徵


常綠喬木。株高 20 公尺,胸徑 1 公尺,樹皮淺灰色,條裂成薄片;枝條開展,小枝扁平,排列成複葉狀。葉全為鱗片狀,長 0.1~0.3 公分,交互對生。雌雄同株,球花生於枝頂;雄球花有 6 對交互對生的雄蕊,花藥 2~4;雌球花有 4 對交互對生的珠鱗,僅中間兩對珠鱗各有胚珠 1~2 枚。毬果當年成熟,熟時開裂,卵球形,徑 1.5~2 公分;種鱗 4 對,木質,近扁平,背部上方有一彎曲的鉤狀尖頭,中部種鱗各有 1~2 粒種子;種子長卵形,長約 0.4 公分,子葉 2,發芽時出土。花期 4~5 月,當年 10 月毬果成熟。

側柏為「裸子植物」所以不會開花,但會結毬果,毬果可分為雄毬果和雌毬果,長在同一株側柏上,稱作「雌雄同株」,生於面枝條頂端,為「頂生」。 毬果期為3~4月。 雌球果受精結成果實,果實卵圓形,呈藍綠色,表面覆有白粉,成熟後木質化,呈紅褐色。

雌雄同株,球花生於枝頂;雄球花有 6 對交互對生的雄蕊,花藥 2~4;雌球花有 4 對交互對生的珠鱗,僅中間兩對珠鱗各有胚珠 1~2 枚。

近似物種


黃金側柏:葉子的先端較鈍向略內凹
側柏 :葉子的先端較尖略向外

相關小常識


裸子植物的「胚珠」是裸露地著生在大孢子葉上,此大孢子葉稱為「珠鱗」,珠鱗下方具有「苞鱗」,為一種包住珠鱗的退化大孢子葉。
多數珠鱗和苞鱗形成的毬狀物稱為「珠毬」。
珠鱗在授粉時會打開,讓花粉進入,然後隨即在受精及成熟過程中互相疊合以保護內部的胚珠。
當胚珠發育成種子階段時,珠鱗和苞鱗會木質化,此時的珠鱗稱之為「種鱗」,多數種鱗和苞鱗形成的毬狀物稱為「種毬」。
通常裸子植物都會發育翅狀構造的「具翅種子」,當種毬開展時以便藉由風力來散播。

裸子植物的授粉滴
在生殖季節,雌毬上的胚珠會由珠被內的組織 (珠心) 向外分泌黏液,通過頂端的開孔 (珠孔) 形成水珠狀的授粉滴來捕捉花粉。授粉滴極為微小,大約僅有0.5 mm左右,肉眼勉強可見,主要成分是水以及少量醣類或胺基酸,當沒有花粉黏附或黏附的是別種植物的花粉時,珠心會持續分泌讓授粉滴得以維持一段時間,一旦有同種植物的花粉黏附,則珠心就停止分泌,此時授粉滴會因水分逐漸蒸發而將花粉吸入珠孔之內並開始萌發形成花粉管。

基本資料


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簡誌:無描述。
別名:侧柏<植物志: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原產地:中國大陸北部。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進入閱讀更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