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棗

2025/09/14 12:17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葉序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葉表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葉背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花與花序,呈腋生的聚繖花序排列;花瓣 5 枚,匙狀,具有短柄,外側有毛茸。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樹幹

主要特徵


印度棗為鼠李科多年生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約 3~4 公尺,分枝斜生下垂,枝梢自幹左右兩側長出,成扁平狀,樹冠不規則形。葉互生,紙質,廣橢圓或心臟形,葉面有光澤,背面長白毛,葉尖有刺。花小形,多數,黃綠色,開放時徑 0.4~0.5 公分,生於新梢葉腋,呈腋生的聚繖花序排列,花瓣匙狀,色淡黃綠。核果,果形有球狀、橢圓形或橄欖形,徑 2~5 公分,果皮綠、淡綠或淡黃綠色,果肉黃綠色。

台灣農改所選出了四種印度棗流通於市面:蜜棗(約在12月上旬至2月下旬)、高朗3號(約在11月中旬至2月上旬)、仙桃蜜棗(約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黃金蜜棗(約在12月至3月上旬)

相關小常識


在市場上看到又大又脆、綠色的水果,是台灣改良的印度棗(俗稱蜜棗、棗子),俗稱台灣蘋果。 常在湯裡面看到乾燥後暗紅色的,是我們常說的中國棗(俗稱紅棗)。

梵文稱迦羅迦、迦羅。

送禮時的含意為取其諧音(早),「棗」到美好、「棗」到幸福,祈願「棗」日成就等等。

用途


藥用(淨化血液、幫助消化、養顏美容的功效)。食用(果實除鮮食外,並適宜加工製造蜜餞及糖果材料等)

基本資料


學名:Ziziphus mauritiana Lam.
簡誌:無描述。
別名:
原產地:原產於中國西南部,印度、錫蘭。台灣於 1970 年代引進栽植。栽培種。
寄主植物:
保育等級:
參考文獻:


▲台灣大學 20250914 印度棗,花側面